皖南地区青铜时代农具及农业发展状况初步研究*

2022-08-29 05:39王爱民
农业考古 2022年4期
关键词:石质皖南铜陵

王爱民

皖南指安徽长江以南部分。近年来,皖南地区调查、发掘了一大批商周时期遗址、墓葬、窖藏等,出土部分石质、青铜农具,为了解皖南青铜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材料。但截至目前,学界对皖南地区的农具及农业生产尚缺少足够的关注。因此,本文试对皖南地区出土的青铜时代农具做统计分析,并对其反映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探讨。

一、农具发现情况

皖南发现的青铜时代农具以石质为主,另有部分青铜农具,其他质地农具尚未见报道。今据正式发表的资料对皖南出土农具介绍如下:

(一)石质农具

皖南石质农具多发现于聚落遗址,个别出于墓葬。主要考古发现有:铜陵师姑墩遗址出土锛31件,斧7件,铲10件,刀、镰各4件;铜陵夏家墩遗址出土石斧3件;繁昌板子矶遗址出土锛3件、镰1件;宁国官山遗址出土斧3件、刀4件;马鞍山五担岗遗址出土锛16件、斧7件、铲5件、刀3件、镰1件;当涂船里山遗址出土锛6件,斧、铲、刀、镰各1件;广德赵联土墩墓出土石刀1件。

另外,郎溪欧墩、芜湖楚王城、马鞍山申东等遗址也发现有石质农具。在马鞍山姑溪河—石臼湖流域的区域系统调查中,也采集有部分石质农具。石质农具在历次文物普查中也偶有发现。这些材料均属调查所得,缺少明确的出土层位,加之资料简略,难以确定为青铜时代农具。南陵千峰山土墩墓群封土中也发现石质农具,应为新石器时代遗物的混入。对上述材料,本文暂不予以讨论。

(二)青铜农具

皖南地区出土的青铜农具较石质农具为少。贵池徽家冲出土斧6件,铲、耨、铚各4件,是皖南出土青铜农具数量最大的一批。当涂船里山遗址、铜陵师姑墩遗址、广德卢林乡窖藏各出土锛1件;铜陵凤凰山窖藏出土斧1件;青阳庙前镇十字村窑厂土墩墓出土斧1件,龙岗M1出土锛1件;繁昌县征集锸3件;郎溪欧墩遗址出土锸1件;屯溪弈棋土墩墓出土斧4件。

二、出土农具的类型学分析

(一)石质农具

皖南出土的石质农具以锛最多,其次为斧,另有部分铲、刀、镰等。

1.锛

石锛兼有工具和农具双重用途,单面刃,在农业中的主要用途是除草垦荒。皖南出土石锛器体较完整的可分为3型。

A型 弧背石锛。数量少。器体较宽,略厚,背部呈弧形,横截面为梯形(图1,1)。

B型 有段石锛。数量较多,器体多较宽扁,部分器体厚重。可分3式。

I式 台阶位于上部,器柄很短(图1,2)。

II式 台阶位于中部,器体窄厚(图1,3)。

III式 台阶位于中部,器体扁薄(图1,4)

C型 无段石锛。可分2式。

I式 器体呈长方形。数量较多。器体以宽扁者居多,部分器体较厚(图1,5)。

II式 器体呈梯形。数量较多(图1,6)。

图1 石质农具(一)

2.斧

石斧也兼具工具及农具功能,双面刃,作为农具主要用来砍伐、垦荒。皖南出土的石斧形制复杂,根据器体差异可分为5型,参见次页图2。

A型 长条形,器体厚重。可分2式。

I式 截面呈椭圆形(图2,1)。数量较少。

II式 截面为圆角方形(图2,2)。数量较少。

B型 器体较宽扁。可分2式。

I式 平面为长方形(图2,3)。数量较多。

II式 平面呈梯形(图2,4)。数量较多。

C型 器身呈片状(图2,5)。数量较少。

D型 器体呈三角形(图2,6)。数量很少。

E型 器体侧切面呈三角锥状(图2,7)。数量很少。

图2 石质农具(二)

3.铲

石铲一般呈薄片状,器体有大小之分。大者用来翻地起土,较小的可能用于田间除草。皖南出土石铲多残断较甚而形制不明,较完整者依据器体差异可分为3型。

A型 条形,无穿孔。可分2式。

I式 器体呈梯形(图3,1)。

II式 器体呈长方形(图3,2)。

B型 条形,有穿孔。根据肩部有无可分2亚型。

Ba型 无肩。数量较多。可分2式。

I式 器体呈梯形,形制较小(图3,3)。

II式 器体呈长方形(图3,4)。

Bb型 有肩(图3,5)。数量很少。

C型 亚腰形,有双肩(图3,6)。

图3 石质农具(三)

4.刀

石刀是一种用来收割植物秸秆或谷穗的农具。皖南地区发现的青铜时代石刀数量不多,但形制较为复杂。按照整体特征不同可分为6型。

A型 器体呈靴形(参见次页图4,1)。

B型 器体近长方形(图4,2)。

C型 器体呈三角形(图4,3)。

D型 器体呈扁圆形(图4,4)。

E型 穿孔石刀。可分3式。

I式 半月形弧背,平刃(图4,5)。

II式 半月形弧刃(图4,6)。

III式 直背,器体呈长条形(图4,7)。

F型 器体近梯形(图4,8)。

5.镰

镰是一种收割农具,古籍中亦称“艾”。石镰的功能与石刀类似,也是用来收割植物秸秆及割取谷穗。皖南出土的石镰数量很少,且均为残件,从剩余部分看形制基本类似,背微弧,尖端窄长,尾部较宽(图4,9)。为介绍方便,本文归为A型。

图4 石质农具(四)

(二)青铜农具

皖南出土的青铜农具数量不多,公开报道的约有30余件,器类有斧、锛、铲、耨、铚、锸等。某些青铜农具定名分歧较大,本文除特别说明的以外,其余均按原报告中的名称进行统计分析。

1.锛

青铜锛主要作为木工工具使用,也可用于垦荒除草。皖南青铜锛共报道4件,根据器体差异可分为2型。

A型 器身宽短,侧边微弧内收(图5,1)。1件。

B型 器身狭长,束腰(图5,2)。3件。

2.斧

青铜斧主要用作加工木材的工具,但也可以作武器或开荒垦地所用。皖南出土青铜斧共12件,根据器体长宽比例可分2型。

A型 器体较宽短。共4件,均出于屯溪土墩墓。可分2式。

I式 銎口外无箍(图5,3)。3件。

II式 銎口外有箍(图5,4)。1件。

B型 器体狭长。共8件。可分4式。

I式 两侧微内凹,銎宽与刃宽相同(图5,5)。2件。

II式 束腰,刃宽大于銎宽(图5,6)。4件,徽家冲出土。

III式 束腰,刃宽小于銎宽(图5,7)。1件,徽家冲出土。

IV式 长条楔形,銎宽与刃宽基本相等(图5,8)。1件,徽家冲出土。

图5 青铜农具(一)

3.铲

共4件,均出土于贵池徽家冲窖藏。“铲”,又名为“钱”。《释名》:“铲,平削也。”《广雅》:“铲柄长二尺,刃广二寸,以铲地除草。”这4件铲形体较小,长方形銎,有肩。依据形制差异可分为4型。

A型 铲体较短,双肩,平刃,刃端弧形(见次页图6,1)。

B型 铲体较长,方肩,圆弧形刃(图6,2)。

C型 铲体较短,半圆形弧刃,方肩(图6,3)。

D型 器体较长,方肩,平刃(图6,4)。

4.耨

共4件,均出土于贵池徽家冲窖藏。《释名》:“耨,以锄耨禾也。”《吕氏春秋·任地》篇:“其耨六寸,所以间苗也。”可见耨是一种除草或间苗的农具。这4件耨形制基本相同,大小相近。全器由銎、刃及联结部件构成。銎位于器体中部,下方有弧形隆脊。銎末端斜出两股刃,两刃末端与銎有部件联接,全器成不规则菱形。刃面上有突起的细梳纹(图6,5)。均归为A型。

5.锸

共报道4件,其中繁昌3件,出土情况不详;郎溪欧墩出土的1件青铜器,原报告称作斧,实际应为锸。“锸”也作“臿”。《释名》:“锸,插也,插地起土也。”《说文》:“耜,臿也。”可见,锸是一种翻地起土的农具,也称为“耜”。根据形体差异可分2型。

A型 形体近梯形(图6,6)。1件,繁昌出土。

B型 亚腰形。3件。可分2式。

I式 椭圆形銎口(图6,7)。2件,繁昌出土。

II式 扁六角形銎口(图6,8)。1件,欧墩出土。

图6 青铜农具(二)

6.铚

共4件,均出于贵池徽家冲窖藏。原报告称为蚌镰,实际当为“铚”。铚是一种收割禾穗的农具。《说文》:“铚,获禾短镰也。”4件铚形制基本相同,形似椭圆形蚌壳,近背部有两个穿孔,弧刃(图6,9)。本文均归A型。铚上的圆孔可以将绳穿入系成套环,使用时将手指穿入套环,方便抓握,用之将禾穗割断。

三、农具的地域差别及族属蠡测

皖南出土农具数量存在明显的时代和地区差异。在同一时代,各地区出土的农具型式也有很大的不同。

(一)石质农具

皖南石质农具绝大部分出土于聚落,且在皖南已发掘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中均有石质农具发现。但是皖南乃至长江下游一带的商周墓葬中石质农具却极其罕见,说明该地区缺少以石质农具作为随葬品的习俗。皖南各遗址出土农具数量不等,其多寡当与遗址的发掘面积有关。例如,铜陵师姑墩和马鞍山五担岗遗址发掘面积较大,且聚落延续时间较长,因此出土石质农具较多。其他遗址则出土较少。

依据出土器物的差别,皖南已发掘遗址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一区,包括铜陵师姑墩、夏家墩,繁昌板子矶等遗址在内的皖南中部沿江地带;二区,包括马鞍山五担岗、当涂船里山等遗址在内的皖南东北部地区;三区发掘遗址较少,仅有位于皖南东南部的宁国官山一处。如次页表1所示,三个区域出土石质农具在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以出土数量最多的石锛为例,一区石锛形制复杂,师姑墩遗址出土石锛包括了皖南地区所有的已知类型,尤以有段石锛占比较高。二区出土石锛数量较少,形式相对简单,以CI、CII式无段石锛为主,A型弧背石锛很少。五担岗遗址出土石锛共16件,无有段石锛。当涂船里山遗址出土石锛6件,其中仅有BII式有段石锛1件。又如船里山、五担岗遗址出土的亚腰形C型铲在一区不见,石刀形制与一区差别也很明显。两区间石质农具的差异可能与样本较少有关,但文化性质不同应是主要原因。以师姑墩为代表的皖南中部沿江地区受到安徽江淮地区文化的强烈影响,为淮夷文化辐射区。两周时期,师姑墩及周边遗址出土的折肩鬲、曲柄盉等陶器带有明显的群舒风格,属群舒文化分布区。而以五担岗遗址为代表的皖南东北部地区则流行夹砂红褐陶,素面陶器较多,属于吴文化区。三区宁国官山遗址出土的农具与宁镇地区共性较多,如E型侧面呈三角楔形的石斧与丹阳凤凰山出土B型石斧类似,EII式半月形弧刃穿孔石刀与赵家窑团山III3b式石刀、南京锁金村出土的穿孔石刀形制几乎相同。但是,部分器物如D型三角形石斧、F型宽梯形石刀等又带有一定地域特色,可能属于吴文化的地方类型。

表1 石质农具型式统计表

(二)青铜农具

青铜农具在聚落、墓葬或窖藏均有出土,发现区域也较石质农具更广,但除贵池徽家冲窖藏为批量出土外,其他多属零散发现。从次页表2、表3可见,青铜农具约自西周早期在皖南出现,但数量很少,西周中后期显著增加。这种情形与西周中期以后皖南铜矿的大规模开采有关。

表2 青铜农具型式统计表

由于商周时期的皖南地区多族群共存,文化遗物有很大共性,因此青铜农具的族属判断比较困难,本文只能结合出土情况做一下推测。据上文所述,皖南中部的铜陵、繁昌沿江地带在两周时期属群舒文化区,师姑墩出土的西周中期铜锛也应属于群舒。吴国势力则从西周早中期开始,自宁镇地区逐渐向西推进,西周后期扩展到贵池、青阳一带,留下大量的土墩墓群。这些土墩墓群分布范围内发现的青铜农具当属吴国。到春秋、战国之际,楚国势力也逐渐进入皖南西部地区。贵池徽家冲窖藏出土的青铜鼎上带有“楚”字铭文,长援戈、薄格圆筒茎剑、圆实茎厚格剑都是楚式风格,因此共出的青铜农具或为楚器。屯溪土墩墓的时代及族属争议较大,目前学者越来越倾向于为越文化遗存,墓中所出铜斧当属越国贵族所有。广德一带土墩墓的结构及出土的印纹陶、原始瓷等越式风格明显,卢林乡出土铜锛也应为越国遗存。

四、农业发展状况及原因试析

(一)农业发展状况

由次页表3可以看出,皖南农具的分布存在阶段性不平衡。石质农具的使用贯穿了从二里头时期到东周的各个发展阶段,数量远较青铜农具为多。自二里头时期至西周,石质农具数量呈逐步增多的趋势。但自东周以后,石质农具显著减少,青铜农具开始取代石质农具。农具质地、种类、形态的变化,是皖南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体现。

表3 收割类农具比例统计表

与周边地区相比,皖南聚落遗址中出土的石质农具明显偏少。以发掘面积较大,出土材料较丰富的铜陵师姑墩、马鞍山五担岗遗址为例。师姑墩遗址出土农具56件,其中二里头时期9件;西周早、中、晚期分别有4、16、15件,春秋早中期10件,时代不明者2件。五担岗遗址出土农具32件,其中商代16件,西周早期1件,中期1件,晚期4件,春秋早中期5件、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1件,时代不明者4件。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南京北阴阳营遗址共出土商周时期石斧52件、石锛322件、石刀102件、石镰12件,总计488件,时代为早商及西周早期。镇江丁家遗址出土西周中晚期石锛51件、石刀21件、石铲14件、石镰3件、石斧3件、石钺(穿孔石铲)2件,共94件;春秋早中期石锛25件、石刀34件、石铲12件、石镰5件、石斧3件、石钺(穿孔石铲)3件,共82件。安徽江淮地区进行过大面积发掘的商周遗址较少,公布详细资料的仅有霍邱堰台遗址。该遗址出土西周至两周之际的石锛14件、石斧9件、石铲4件、石刀8件、石镰20件,合计55件。通过对比可见,宁镇、江淮地区商周遗址出土的农具均较皖南同时代遗址为多。

青铜农具与石质农具情况类似。据学者统计,迄今为止发现的吴国青铜农具共计400余件,大多数为春秋至战国早中期。该数据包括皖南出土农具在内,也包含部分越国农具。浙江地 区 发 现 的 越 国 青 铜 农 具 数 量 也 不 少。可见,宁镇及浙江出土的青铜农具远较皖南地区为多,器类也较皖南复杂。再如安徽江淮地区的舒城九里墩春秋晚期墓葬出土青铜铲3件、镰9件、锛2件、斧1件;桐城长岗村春秋窖藏出土青铜铟矍5件。而皖南群舒文化区内仅师姑墩遗址发现西周时期铜锛1件,数量差距非常明显。农具数量偏少,表明皖南地区商周时期农业活动较少,农业经济发展迟缓。

收割类农具所占比重与农业发展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一般而言,收割类农具占比越大,表明在同样的劳动量下,单位面积产量越高,农业经济越发达。皖南各时段收割类农具占比如上页表3所示。因为样本较少,统计结果可能存在一些偏差,但大致可以反映皖南农具的结构状况。皖南出土农具以耕作类的锛、斧、铲为主,收割类农具刀、镰、铚等比例很低。这种现象在两周时期尤其明显。而上举南京北阴阳营遗址,收割类农具占比23.4%;镇江丁家遗址西周中晚期、春秋早中期收割类农具分别占25.5%、47.6%;霍邱堰台西周遗址收割类农具占比50.9%。他如江宁点将台、江浦蒋城子、霍山戴家院等遗址,收割农具比例均较皖南地区为高。另外,江浙地区出土较多的铜镰,特别是锯镰较之平刃铜镰效率更高,但皖南地区至今没有铜镰发现。皖南发现的青铜收割农具仅有贵池徽家冲的4件小型铜铚。这几件铜铚形体短小,使用时不装木柄,只能割取单穗,工作效率不会太高。因此,与宁镇及江淮相比,皖南农业生产效率较低。

皖南农业耕作方式也比较落后。早在崧泽、良渚文化时期,江浙地区已经出现原始犁耕农业。商周时期,石质、青铜犁具在宁镇地区也屡有发现。南京西善桥、镇江马迹山、江宁点将台、丹阳墩头山、吴县洞庭西山消夏湾等遗址均有石犁出土,其中仅马迹山遗址即出土9件。青铜犁具则有江苏溧水出土的春秋时期播种耧犁,丹徒丁岗、丹阳云林出土的犁铧等。浙江长兴雉城镇、小浦镇,绍兴陶堰张家坟等地也有铜犁铧发现。伴随着犁具的应用,牛耕应该也已在这些地区出现。犁耕、牛耕效率远高于普通的人力锄耕方式,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体现。但迄今为止,皖南尚未见同时期犁类农具的报道。可见在整个青铜时代,皖南仍处于较原始的锄耕农业阶段。

(二)农业发展迟缓原因

青铜时代,皖南出土农具偏少,收割类农具比例较低,农业生产方式较周边地区落后。这种现象在西周以后更加明显。两周时期,皖南地区北、中、南部分属群舒、吴、越控制区。在这些族群腹地——安徽江淮及宁镇、浙北一带农业快速发展之际,皖南农业却停滞不前,其原因何在?本文认为,自西周开始,铜矿资源被大量开采,皖南生业经济由农业向青铜矿冶业的转变,是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安徽沿江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铜、铁、硫、金等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铜陵、南陵交界的丘陵地带,是先秦时期铜矿主要产区之一。二里头时期冶炼遗物在师姑墩已有发现,但夏商时期皖南矿冶遗物很少,是青铜矿冶活动的萌芽期。西周中期以后,铜矿开采和青铜冶铸活动逐渐规模化。铜陵师姑墩、夏家墩、神墩等遗址均有与铜冶相关的遗迹及遗物出土。周边地区调查发现的几十处类似遗址,绝大多数可在地表采集到炉渣。从遗址出土陶器特征看,这些矿冶遗址均为群舒遗存。铜陵以东的南陵一带发现有牯牛山、甘罗城城址。牯牛山城址西距大工山铜矿场仅20千米。城内发现铸铜遗址,出土铜炼渣、铜锭及小件青铜器等,时代为西周中期至春秋时期。牯牛山、甘罗城所在的南陵及繁昌一带为吴国土墩墓密集分布区,张敏先生提出牯牛山城为吴国管理铜矿开采和冶炼的中心是有道理的。

皖南地区出产的铜料,一部分用于当地青铜器的铸造,另有大部分向外输出。两周金文中有较多征伐南淮夷及“俘金”“俘吉金”“南金”的记载。有观点认为,“南金”“吉金”可能专指皖南古铜陵地区所产铜料,周王朝向江淮地区用兵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掠夺铜陵地区的铜料,打通“金道”。另对安徽枞阳出土青铜器的微量元素分析发现,其铜料可能来源于铜陵。安徽六安、寿县出土的部分春秋时期青铜器,所含铅同位素比值与南陵古矿冶遗址的数据较为一致,使用的铜料也应有部分来自皖南。宁镇及浙北地区目前尚未发现春秋以前的铜矿开采迹象,考古发现的大量吴越青铜器推测也应以皖南铜料作为原料。可见,各地对皖南的铜料需求是相当大的。青铜矿冶活动需要一大批具有专门技术的人员,各道工序的运转也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管理者,采矿及冶铸活动也需有人提供木材作为矿井支护和燃料,这无疑会使大量人员脱离农业生产。大量居民从事矿冶活动,农业人口大幅减少,应是皖南青铜时代农具发现较少,农业发展缓慢的主因。

五、结语

综上所述,青铜时代皖南农业经济较周边地区落后,但在不同时段,落后的原因却不尽相同。夏商时期,皖南农业发展缓慢主要是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皖南地区西、南部分别有九华山、黄山、天目山脉相隔,北有长江天堑与江淮相望,只有东部与宁镇地区、太湖流域接壤,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自新石器时代直到夏商时期,皖南地区一直处于长江中下游各文化区的边缘地带,人口稀少且居住分散,农业开发也相对迟缓。西周以后,周边族群大量迁入皖南,考古发现的众多周代聚址及墓葬表明这一时期人口剧增,皖南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不过,西周以后人口涌入皖南的主要目的是开发铜矿资源。大量人口从事矿冶活动而非农业生产,导致皖南农业经济仍然落后于周边地区。

农具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直观体现,对农具的种类、功能、时代的准确判断是探讨农业发展状况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早期农具一器多用现象较为普遍,学界对某些器类的定名及功用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分歧,这在皖南地区也不例外。此外,皖南地区经过正式发掘的青铜时代遗址、墓葬等较少,资料公布不够及时、充分,本文在资料搜集上很可能存在遗漏。再者,部分农具特别是青铜农具多为零散发现,缺少明确的出土层位,时代难以准确判断。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只是初步的。因资料及学识问题导致的论述不足甚或谬误,敬请各位专家同仁不吝指正。

①其中铲包括原报告中被称为钺的5件。参见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大学、铜陵博物馆等《铜陵师姑墩——夏商周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20年版,出土情况散见于各章节。

②原报告的1件穿孔石斧本文归为石铲。参见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马鞍山文物局等《马鞍山五担岗》,文物出版社2016年版,第132-139页。

③原发掘资料认为是斧。参见宋永祥《安徽郎溪欧墩遗址调查报告》,载《考古》1989年第3期,第202页。

④丁岗、云林所出的两件犁铧原发掘资料认为是锸。参见刘兴《吴国农业考略》,载《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第119页。

猜你喜欢
石质皖南铜陵
张 勤
追梦皖南川藏线
亲亲的鸟
《皖南印象》
陈卉丽:石质文物修复技惊世界
其实冬天不可怕
洮砚历史文化初探
拓片制作工艺对石质文物的损害及保护性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