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潇 张勤林
2021年2月1日,缅甸国防军发表声明,宣布缅甸政府由军方接管政权。同时,缅甸总统府发布2021年1号命令:根据缅甸宪法规定,由于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拒绝处理选举错误,致使国家陷入危险之中”,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被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授权掌管国家事务,并规定国家进入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该命令由议会军方议员推选的副总统吴敏瑞签署。同日,缅甸军方通过电视台对外宣布:对缅甸原政府进行大规模改组,外交部、国防部等11名部长被撤换、19个部门的24名副部长被解除职务——
当地时间2021年2月6日,上万民众在缅甸仰光举行游行示威活动
缅甸国防军在历史上实施接管政权的情况较多,本次主要是从执政的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全称“全国民主联盟”)手中接管政权。换言之,缅甸国防军的政治对手是谁?答案是,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
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在2015年缅甸大选中获胜,然而由于缅甸宪法不允许有外国配偶或子女的候选人担任缅甸总统(昂山素季的配偶为英国学者迈克·阿里斯),使得她在这个任期中以出任国务资政兼外交部长的方式成为缅甸实际掌权者。
执政5年后的昂山素季率领民盟于2020年在大选中再次获胜。当时参加大选的有91个政党,有选民3800万人,按规定选出1117名联邦议会和各省邦议会议员。而昂山素季所率领的民盟夺下了联邦议会中476个民选议席中的396席,比2015年还多6席,同时获得了省邦议会的绝大多数席位。根据选举程序,2021年2月初新一届联邦议会将举行第一次会议,并于3月底前推选新总统和副总统,新政府将由新总统负责组建。而军方支持的“巩发党”(全称“联邦巩固与发展党”)仅获得了民选议席中的33个席位,与民盟所占席位相差甚远。
缅甸大选反映了一定的民意。在2010年民盟未参加竞选时,与军人集团关系密切的“巩发党”尚能维持统治,而在2015年民盟加入竞选后,民众似乎看到了更好的选择。民盟在这个任期内,国内经济保持稳健发展,对外关系处理得当。这些不俗的成绩与昂山素季的孜孜努力有直接关系。
昂山素季1945年6月19日出生于缅甸仰光。其父曾秘密成立缅甸共产党,出任缅共总书记。也曾在日本的帮助下,组建缅甸独立军,帮助日军占领缅甸。当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败退时,又率部下倒戈进攻日军,被誉为“反法西斯英雄”。昂山素季2岁时其父遭暗杀,后随母亲离开缅甸赴印度一所女子学校学习。中学毕业后,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主攻政治、经济和哲学专业。期间与英国人迈克·阿里斯结婚,随后加入英国国籍。毕业后留校担任老师,后来到不丹外交部任职。
昂山素季一直关注缅甸政局,1988年重回仰光,并首次在仰光大金塔外广场发表公开演讲,迅速在底层民众中获得支持。同年,申请恢复缅甸国籍,获批后遂组建缅甸民盟,并出任总书记。昂山将军之女的特殊身份让她迅速成为底层百姓的精神领袖,而刚刚成立的民盟也迅速发展成为缅甸最大在野党。1989年7月,缅甸军政府以煽动骚乱罪名对昂山素季实行软禁。1990年5月,缅甸大选,昂山素季的民盟赢得了议会495个议席中的392席。但军政府对大选结果不予承认,宣布民盟为非法组织,继续对昂山素季监禁。1991年,昂山素季获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7月,她在被软禁6年后获释。1996年以煽动蛊惑学生示威罪再次被软禁。1999年3月,其丈夫在伦敦去世,缅甸军政府批准她出国奔丧,但遭到本人拒绝,因为她知道,一旦出国,她再也没有回国的机会。2000年9月,因违反军方禁令,欲前往曼德勒市再次遭受软禁。2002年5月27日,原本是她软禁期结束的日子,但是缅甸军政府提前2天通知她软禁期将继续延长。2009年5月,美国一男子泅水进入被软禁的昂山素季湖边住所,在试图返回时当场被捕。事后,缅甸军政府对昂山素季进行司法审判,以违反软禁法为由,将其投入仰光永盛监狱。2009年8月,缅甸一家法院以昂山素季违反国家安全法律为名判处其3年徒刑,但根据军政府的命令又改为在家软禁18个月。而这个时间错过了2010年缅甸大选,据分析这是军政府的故意安排。2010年11月13日,昂山素季被释放。前后20多年的软禁和监狱生活使她政治上变得更加成熟。
2011年11月5日,时任缅甸总统吴登盛批准修改《政党注册法》,取消了先前对参政的一些限制条件。这种向反对派的示好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为缅甸民盟领导人昂山素季重新参与政治“提供了条件”。
2013年6月,昂山素季宣布竞选缅甸总统。但由于军方议员的反对,缅甸联邦议会进行修宪表决时,未能通过有关总统任职资格和修宪门槛等条款的修订草案,致使民盟主席昂山素季无资格参加定于2015年举行的总统选举。然而,民盟在大选中赢得了全国70%多的选票。2015年12月,昂山素季在大选后先后与总统吴登盛、缅军总司令敏昂莱、人民院议长吴瑞曼,以及前军政府首脑丹瑞等会面,争取“国家和解”。2016年3月,无缘担任总统的昂山素季被任命为议会发展联合协商委员会主席,以及担任总统府部、外交部、教育部、电力和能源部4个部的部长。2016年4月,缅甸通过《国家顾问法》,昂山素季被委任为“国务资政”。“国务资政”在缅甸国家机构职位排名中仅次于总统,是缅甸“事实上的总理”。这位“国务资政”与新政府首次举行内阁会议,即宣布将尽快释放所有在押学生和政治犯。
2021年2月1日凌晨,缅甸国防军在内比都和仰光等地突然包围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和总统温敏的住所,扣押昂山素季、温敏等民盟政府领导人,以及仰光省、掸邦行政长官和克耶邦民盟主席等民盟地方领导人。当日上午,缅军宣布根据宪法第418条之规定,国家实施为期1年的紧急状态,由军队接管政权。
如前所述,军方以2020年大选舞弊为由,扣押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和总统温敏等人。同时成立多个组织进行调查取证。首先是重新组建的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指控昂山素季、温敏等16人涉嫌在2020年大选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包括破坏选举程序、将没有选举权的人列入选民名单、威胁村镇选举委员会负责人和基层管理人员在承诺书上签字等。其次是缅甸成立的反腐败委员会追加对昂山素季贪污腐败的指控,包括涉嫌非法购买和使用直升机、未按程序支付购买土地的杜庆芝基金会款项、非法进口并持有对讲机等。特别是涉嫌收取了仰光省前首席部长漂敏登行贿的11.2kg黄金和60万美金、在内比都为杜庆芝基金会兴建园艺学校违规使用了23.855英亩和101.33英亩土地、在仰光省为杜庆芝基金会的办公地点违规使用了1.86英亩土地等,这些指控对昂山素季极为不利。同时,还有证据指控昂山素季等犯有煽动罪、泄露国家机密、违反防疫规定等。如果上述罪名成立,昂山素季还会有牢狱之灾。2021年12月6日,内比都泽布迪瑞法院依据缅甸《刑法》和《自然灾害管理法》裁定昂山素季、温敏“煽动罪”和“违反防疫规定”两项罪名成立,每人各被判处4年监禁。倘若所有指控昂山素季的罪名被判成立,她可能被判处104年监禁。而她的支持者相信这些指控是“莫须有”的。
参加抗议的民众手举昂山素季的画像,并且利用车辆堵塞道路
缅甸国防军与国防军总司令在接管缅甸政府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扮演主角,起着主导作用。
1941年12月27日,昂山素季的父亲昂山在日军的扶持下成立缅甸独立军。昂山的独立军,曾指引日军进军缅甸,全面击退英军,后改组为缅甸国防军。1943年8月,缅甸国成立,曾使用“面田纹次”日本名字的昂山出任国防部长。随着太平洋战争的推进,昂山对日本承诺的“缅甸独立”事务产生怀疑,遂于11月向英军传达了“转投阵营”的意向。1944年8月,昂山在缅甸独立一周年的演讲中发出“缅甸独立是场骗局”的言论,并与缅甸人民革命党、共产党等联合建立了“反法西斯秘密组织”,昂山任军事指挥。1945年3月,日军与缅北一部分国防军发生冲突,3月27日昂山以镇压叛军的名义将缅北国防军召集至仰光后,突然调转枪口向日军开火,与盟军站在同一战线上的缅甸国防军抗日运动就此开始。6月15日,昂山发表抗日胜利的宣言。1945年3月27日被缅甸国防军定为建军节,国防军由此名正言顺地成为缅甸国家的正规军。
曼德勒示威活动现场
缅甸国防军由两大力量组成,一是由英国训练的以克钦族、克伦族、钦族为主的殖民主义本土部队,是反日反共的主要力量。二是昂山领导的由日本训练的以缅族人为主的原“缅甸独立军”,反英意识和民族独立意识强烈。缅甸共产党宣布反政府后,一些地方民族武装和部分“缅甸国防军”纷纷加入“反政府民族联军”,由此也开始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争斗。1948年初,“反政府民族联军”攻打原首都仰光,奈温指挥以缅族部队为主的“缅甸国防军”守住了仰光,成为维持政权的支柱。在连续不断的内战中,“缅甸国防军”不断壮大,逐渐变成缅甸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角色。
1958年缅甸执政党内部发生分裂,应总理吴努邀请,“国防军”接管政权,组成“看守政府”,军政府也由此得名。1962年“国防军”奈温将军以防止国家分裂为由成立“革命委员会”,解散国会,废除《联邦宪法》,逮捕以总统苏瑞泰(原掸族首领)为首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和以总理吴努为首的高层领导,接管了联邦及各邦的政府机构。随后以“国防军”为主成立“社会主义纲领党”,取缔其他政党与组织,实行“一党制”。1988年因推行“货币改革”导致奈温总统辞职,盛仑将军上台。但由于缅甸爆发“8888”事件(“8888”事件是指1988年8月8日缅甸爆发的民众大游行活动,简称“8888”),迫使盛伦将军在执政十几天就辞职,“纲领党”推举文官貌貌出任总统。然而,缅甸国内情况继续恶化,9月18日,“国防军”再次接管国家政权,成立以苏貌参谋长为主席的“国家法律和秩序恢复委员会”。1992年4月,丹瑞将军取代苏貌将军接任国家“委员会”主席,撤销了军管法令和宵禁令,释放1000余名“政治犯”,并于1993年元月召开国民立宪大会,重申未来产生的政府中军队仍然要扮演重要角色。1997年11月,国防军总司令丹瑞大将任“国家和平发展委员会”主席,国防部军情局局长钦纽中将任第一秘书长。在钦纽将军的斡旋下,以缅族部队为主的政府军与所有地方武装举行和谈,成功地与佤族、克钦、果敢、掸、孟等17支少数民族武装达成停战和平协议。2003年8月,钦纽将军拟与克伦族联盟组织负责人进行谈判的关键时刻,钦纽突然以贪污罪被起诉坐牢,致使和谈胎死腹中。缅甸从1948年独立至今,其国防军一直未停止与各种地方武装、反政府武装的谈判和斗争,这次接管政权自然也是在国家法律允许之内,在国防军总司令的领导下组织实施的。
2021年2月2日夜,缅甸国防军宣布成立“国家管理委员会”,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任“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这位总司令出生于1956年,1972~1974年在仰光大学学习法律,18岁转入军事学院——国防服务学院学习深造。他在缅甸陆军第88轻步兵师时晋升较快,赏识他的是当时该部队的指挥官丹瑞。2011年,时任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缅军总司令的丹瑞任命总参谋长敏昂莱接任总司令一职,敏昂莱成为缅甸政治转型后新上任的首位国防军总司令。在丹瑞、敏昂莱等军方高层的推动下,国防军控制了关键的安全部门,如国防、内政、边境事务部等,可以独立处理所有与军队有关的事务,在议会中占有25%的席位,特别是出现夺权企图等紧急情况时,国防军总司令有权接管国家权力,军方的政治参与度在法律上得到保证。敏昂莱就是在2008年《缅甸宪法》框架下参与接管政权的。
敏昂莱政治成熟,干事稳健,行事果断。这也是丹瑞选择敏昂莱的主要原因——任命敏昂莱担任总司令,他最能维持对军队和国家的愿景。敏昂莱希望能够参选总统。然而,2020年11月8日举行的议会选举挫败了敏昂莱的这一愿望。军方支持的巩发党仅获得了少数席位,而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再次获得胜利。此后,军方不认可此次选举结果,而且不断提出“选举舞弊”的指控。面对军方的指控,缅甸原选举委员会无动于衷,不仅不予以查处,而且对提出的问题没有回应。最终,军方采取行动——扣押民盟高层并宣布接管政权。敏昂莱称此举是“别无选择”,在下届政府成立前“必须领导这个国家”。有人认为,这位65岁本应退休的国防军总司令终于圆了“总统梦”。
国防军扣押昂山素季和温敏等人后,在缅甸各地相继发生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
针对军方接管政权及扣押民盟高层领导人事件,缅甸国内抗议声明不断。南掸邦军,这个在历史上与毒枭坤沙、蒋介石残军混在一起,后被欧美列强扶植的“民地武”(“民间地方武装”的简称)于2021年2月1日第一个发表了“反对政变”“反对军方接管政权”的声明。2月2日,民盟表示军方接管政权“违背宪法”“无视人民权利”,要求军方立即释放总统温敏、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和其他被扣押人员,“认可2020年大选结果”,并召开“依据宪法维护国家稳定和民主权利”的议会,警告军方不要压制民主。崩龙邦解放阵线及德昂民族解放军,这个与南掸邦军正展开作战的组织于2月10日也宣布“打倒军政府专制”“让人民获得他们想要的民主”。新孟邦党及孟民族解放军于2月12日发表声明,指责国防军政变“严重毁坏了整个国家”,并宣布抗议活动“是一种民主权利”“不应被武力压制”。克伦民族同盟及克伦民族解放军,这个为独立建国或建立完全自治邦而信仰基督教的克伦组织及部队于2月14日宣布,“支持和鼓励非暴力示威”“愿意提供帮助和保护”;克钦独立组织及克钦独立军,这个和美国来往极其密切、被认为是美国在缅甸的“民地武”代理人于2月17日也发表声明,“支持抗议者拥有反对军部抗议的权利”,并宣称向抗议者“提供武装保护”。民盟在一份以昂山素季名义发表的声明中说,军方正在把国家重新置于“独裁统治”之下,“我敦促人们不要接受军方的决定”,要“发起示威抗议”“向军方奋力反击”。众多的抗议声明不绝于耳,鼓励着民众参与到大规模的抗议游行示威之中。
示威者与持枪的军警对峙
从2月2日20时开始,仰光等多座城市爆发抗议军方接管政权的活动,一些组织和部分媒体、民众先是在网络上散布消息,发布抗议游行的时间、地点、路线,提出统一的口号、标语,采取的具体行动。市民们“按图索骥”,想尽多种方法表达心中的愤怒与不平,以敲击金属器皿、锅碗瓢盆、鸣笛等噪音和点放烛火等方式示威游行;更有甚者,在11~17日缅甸政府部门、军方真实信息宣传组和缅甸央行的部分网站遭到黑客攻击,掸邦茵莱湖地区4500多人驾驶近300艘船舶参加湖上示威游行,仰光集装箱车司机驾驶上百辆集装箱货车参加示威游行,首都内比都等多地出现大量私家车同一时间“集体抛锚”,导致各地交通堵塞。
2021年2月2日,缅甸警察在内比都设置路障,封锁通往议会的道路
2月3~4日缅甸首都内比都、最大城市仰光、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等多地爆发抗议活动。尤其是全国多地的护士、医生宣布罢工以示抗议,就连一些需要照顾重症患者的医务人员也戴上了红丝带实施声援,号称“红丝带”示威。一些娱乐圈的明星、大腕也加入这场运动中,缅甸国航机组及地勤人员也以罢工的方式响应示威运动。部分抗议者身穿代表缅甸民盟的红色T恤、高喊反对军管口号,要求释放昂山素季。6日早上,仰光等地再次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仰光的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再次中断。7日,仰光约6万人走上街头。11日,缅甸运输通讯部下属的铁道工作人员、仰光电力总局的工作人员各1000多人参与示威抗议活动,棉因镇皎克尔油田和包镇勒班多油田的石油工人举行罢工示威活动。
尽管游行抗议活动的组织者一再强调要和平示威、防止暴力,但在组织过程中难以控制暴力和骚乱发生。2月17日夜间,曼德勒市34路和79路公共汽车上发生枪击事件,1名工作人员受伤。2月19日,首都内比都在抗议示威中1名19岁女子不幸中枪去世。
在缅甸国防军接管政权20余天后,缅甸各地爆发了“22222”大游行活动(即2021年2月22日爆发的抗议活动,取自当时的日期含有5个“2”的意思),这是继“8888”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抗议行为,缅甸各地大大小小的企业宣布暂停营业,各地的穆斯林、佛教徒、老年人、年轻人、学生、工人等数百万人走上街头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而举行抗议游行。不仅如此,亲缅军的武装组织——民主克伦佛教军于2月28日武装进入渺瓦底市参加抗议示威活动,并且与国防军军部的军警发生冲突。
进入3月以来,缅甸国内骚乱事件频发,抗议游行民众与缅甸执法军警多次发生冲突。3月3日上午,19岁华裔女孩邓家希被枪杀,而且弹头射出的方向来自她的身后,显然是有人从其背后放黑枪。尤其是3月14日下午,缅甸32家中国投资企业遭到不法分子的袭击。在仰光多个工业区内,纵火者骑着摩托车,手提汽油桶、以铁棍、斧子作为武器,对20多家中资企业的库房、宿舍、生产车间和车辆进行烧毁,多名工厂值班人员被打伤,一些正在生产操作的员工一度被困,财产损失高达2.4亿元人民币。打、砸、烧、抢者持有武器,并沿途设置路障,当地消防部门难以施救。这显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操作“颜色革命”的方式,目的就是激起民众愤怒。缅甸军方接管政权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突然出现一种舆论,认为是“中国支持缅甸军方发动政变,并推翻昂山素季”。这种谣言迅速在缅甸民众中传播开来,一些缅甸人到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前抗议。谣言传播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粉墨登场,批评中国在“缅甸内乱”中发挥了作用。美英非政府组织借机推波助澜,嫁祸中国,致使缅甸民众反华情绪被激发,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把“愤怒”撒向中资企业,这正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要达到的目的。
缅甸的“民地武”约有21支,随着抗议示威频率的减少,冲突的烈度却不断走强。缅甸除原先的“民地武”组织外,一些在示威活动中出现伤亡较多的乡镇,业已宣布组建当地的“平民军事组织”。这些临时组织装备了猎枪、气枪等简易武器,个别地区还拥有自动步枪。2021年3月12日,“克钦独立军”开始对缅军作战,连续攻克缅甸国防军多处军营,其中击毙缅军1名副营长,夺取了一些武器弹药。3月18日,仰光至内比都高速公路旁,一处军营遭不明人员投掷手榴弹袭击,导致17人死亡,9人受伤。4月23日3时,德耶谬县国防军工厂1名执勤士兵外出上卫生间时,遭遇3人持刀追砍,并遭自制炸弹袭击。同日7时,全副武装的国防军部队按计划驱赶示威队伍时,与克伦民族联盟第1旅为示威群众负责安保工作的士兵发生冲突,国防军有4名士兵中枪,2人身亡,2人被送往医院治疗。同日11时,果敢同盟军、德昂军联军与军方部队在贵慨镇区爆发枪战,收费站的1名男子中弹受伤,办公院内的建筑、车辆受损。
4月下旬,被赶下台的缅甸民盟和少数民族代表建立的“民族团结政府”宣布成立“人民国防军”(由反对军政府的部分地方武装、被罢免的缅甸“民盟”议员及学生群体等组成),并将原国防军视为恐怖组织,要求向把持政权的国防军发动“人民防御战争”。同时,“民族团结政府”宣布临时总理和政府部长的任命,此后又推举杜瓦拉希拉担任临时总统。
8月14日,“人民国防军”在仰光-茵盛环城火车上枪杀了4名警察,枪支被抢走。8月15日,若开军、果敢同盟军和德昂民族解放军使用重武器对曼德勒省的国防技术学院、彬乌伦收费站、古敦警察哨所、毒品稽查站和一所军营发动袭击。
9月7日,“民族团结政府”要求其下辖的“人民国防军”,在全国范围内联合盟友展开对缅甸军政府的全面军事行动。号令发出后,缅甸多地发生针对军方设施、政府设施和军警检查站的炸弹、手榴弹袭击事件。该日,“人民国防军”又袭击了在马圭省的第103轻步兵营、第17国防电器厂供电的两座输电塔、吉灵庙的中央警察局等4个军事目标。
据缅甸军方统计,从2021年2月1日至10月下旬,反军方势力发动袭击986例,纵火312例,爆炸2344例,251所学校被焚毁,破坏道路536次,破坏大桥76座,250座工厂、市场或其他建筑被毁,致使1337人死亡(其中军人75名、警察93名、政府公务员14名、平民1155名),1367人受伤。
缅甸国防军接管政权先是在舆论上造势,指出民盟在选举上舞弊、主要领导人贪污腐化等,以求得民心支持。在军事上早有作战计划、方案,并秘密筹划、组织指挥与控制。
一次大的军事行动重在策划实施。缅甸国防军及时迅速接管政权离不开其严密的组织部署。他们先是于2月1日凌晨在首都内比都安排军警包围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和总统温敏的住所,并实施扣押,对缅甸政府部门的11名部长、24名副部长进行控制,封锁内比都议员下榻的市政招待所,禁止人员出入。同时,对缅甸的七省七邦的地方主要领导、首席部长及议员进行扣押,如仰光省首席部长漂敏登、民盟副主席兼曼德勒省首席部长佐敏貌等人均被“顺利地”分送到指定的酒店、旅馆、住宅等处所(2月2日后大部分被释放),其内部有警察看守、外部有士兵严密驻守。几乎同步展开的还有控制国家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军事行动,国防军占领喉舌宣传机构后,中断播出各个正常频道,统一为军方服务。为防止民众聚集闹事,内比都的电话和网络线路被军方切断。之后,缅甸军警封锁了缅甸民盟总部,彻底断绝总部与外界的联系。
国防军接管政权及扣押民盟高层后,召集缅甸巩发党、新时代人民党、若开民族力量党和民主进步党等20多个政党参加会议,让这些政党表态支持新政府,并愿意与军方合作,然而多数民众站在民盟一边。对此,国防军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接管政权的理由,指出接管政权是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使命,是“人民赋予的权利”,是“选举舞弊”“拒绝改选”导致的结果。同时指出昂山素季和温敏等人的腐败问题,呼吁缅甸民众不要上当受骗,更不要听信谣言,不要听信民盟的煽动、蛊惑。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在电视台向民众表示,将“重新举行选举”“将权力交给获胜者”,并一再强调“自由、公正的选举”在民主制度中非常重要,“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他还称,“外交政策不会改变”“将与各国沟通”“邀请各国投资”“重新开放工厂”“还民众真正的民主、自由”等。缅甸国防军真实信息宣传组秘书长左敏吞少将,就2020年大选中“舞弊”一事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明“事件真相”。所有这些措施,意在争取民心,减少外出抗议游行人数和次数,迅速恢复生产和生活。同时,由国防军组建的“国家管理委员会”则命令政府机关公务员,以及银行、学校、医院等公职人员必须正常上班,不要参与“抗议游行运动”,否则“开除公职”。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还发出通告,参加“抗议示威运动将被起诉”“名下财产或将被没收”。缅甸官方媒体不断发声,警方接管医院和大学是执法需要,军方正在合法地处理抗议活动。针对民盟宣布成立“民族团结政府”,组建“人民国防军”来对抗国防军政府的情况,5月8日,缅甸中央反恐委员会发布通告称,将“缅甸民族团结政府”和“联邦议会代表委员会”“缅甸人民国防军及其附属的地方组织”认定为恐怖组织。国防军还发表声明:如果有人直接或间接为一个由被罢黜的民盟议员组成的委员会工作,军方将对其采取行动。声明称该委员会是非法的,并犯有“叛国罪”。一旦被查出,将面临牢狱之灾,同时还逮捕了涉嫌为其工作的41人,以儆效尤。
缅甸军方控制了一些村庄
一是事先行动,以防节外生枝。为了确保接管政权、扣押行动一举成功,国防部于2021年1月30日,就部署军警封锁内比都部分道路。2月1日,军方设置路障封锁通往议会的道路,缅甸军警在道路上严阵以待。为防止“22222”大游行造成不利态势,2月21日夜间,国防军和警察力量开始在外国驻缅甸使馆及联合国驻缅甸机构必经道路设卡堵截,禁止抗议队伍前往举行游行示威活动,以防民众通过国外大使馆要求外部势力介入缅甸事件,向军方强制接管政权施加压力。
二是在主要交通要道设卡,对示威者进行拦截封堵。2月22日早上,国防军在内比都彬马那镇区设卡拦截,对亚萨特尼大道、玫瑰圆盘、95驻军附近、仰曼旧高速公路瑞高街区、彬马那-内比都及彬马那-栋钮道路等主要路段进行封锁,迫使抗议人群在指定的路段进行游行。
三是使用车辆装备和拦截器材进行堵截。缅甸军方在接管政权后用于封锁道路的装甲力量主要是BTR-3U轮式步战车、BRDM-2MS装甲车和一款带遥控武器站的新型轻装甲车——“雷鸣”。以执行戒严任务的BTR-3U为例,该战车配有7.62mm同轴机枪、30mm自动炮、30mm AGS-17自动榴弹发射器,火力强大。作为缅军装甲车系列最长的型号,在堵截大街方面确实是技高一筹,如果把该轮式战车横在道路上就更能发挥其战术优势。在使用新式装备的同时,栅栏、马桩、铁丝网、拖板车等一些常用的堵截器材在拦截人群时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事发初期,由于抗议示威人群与军警双方比较克制,强行驱散手段较少使用,处置相对平和。然而,随着事件进一步升级,全国爆发大规模抗议游行示威活动,特别是缅甸全国发起了“22222”大规模示威运动,500多万名抗议示威者走上街头,双方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国防军和警察安保部队开始驱赶示威者,抓捕打砸抢烧的施暴分子。驱散中,军警除使用催泪弹、高压水枪外,还使用了橡皮弹等。2月9日,内比都的示威抗议活动中,军警开枪驱散抗议示威人群,导致多人受伤,其中1名头部中枪女子昏迷10天后去世,成为军方接管政权后首位丧生者。2月20日,曼德勒江边路,军警开枪驱散抗议示威人群,致使2人死亡。2月28日一天内,因为军警使用实弹射击抗议示威者,造成20多人死亡。据统计,2021年2月1日~10月24日,缅甸有约8000人被国防军逮捕。
缅甸民众在街道上打出了欢迎克钦独立军的标志
一是重点打击主要作战对手。国防军接管政权后在国内的政治对手和作战对手较多,但最主要的对手是民盟和由民盟组建的“民族团结政府”及其旗下的“人民解放军”,还有听从民盟指挥的约8000人的南掸邦“恢复掸邦委员会”,约20000人的克钦独立组织“克钦独立军”,约8000人的掸邦进步党“北掸邦军”,约4000人的崩龙邦“德昂民族解放军”,约5000人的克伦民族联盟“克伦民族解放军”,约1500人的民主克伦佛教军,还有诸如“巴欧民族解放组织”“勐邦民族解放军”等较小派别的武装力量,这些力量成为民盟和缅军叫板的“本钱”,因而,这也是缅甸国防军打击的重点。2021年9月7日,“民族团结政府”临时总统杜瓦拉希拉发布长达7分钟的“发动人民保卫战争”讲话。在“民族团结政府”向缅甸军方宣战后的半小时内,国防军战机从位于马圭、丹老、东吁和密支那空军基地紧急升空,前往克伦邦人民国防军驻地进行空袭,地面部队也开始进行围剿。至12月下旬,缅甸军方与民族团结政府、人民国防军及克伦民族解放阵线交火29次,在对一些军事目标进行打击的同时,在雷给高新城依法开展军事搜查活动,逮捕隶属于民族团结政府、人民国防军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组织者21人,收缴了部分枪支,占领并有效控制了湄多德雷、梯眉瓦克、敏勒班、恩金棉、帕陆等村庄。
二是采取“以夷对夷”的方法应对民地武。其他民地武组织在2021年2月1日后虽也发声抗议,但采取的军事行动相对较少。为平稳局势,国防军针对民地武反对“军管”的做法采取“以夷对夷”的方法,民地武如若和平示威则平和处置,如若动用武力袭扰军队则“奋起还击,绝不退让”,以免事态升级为更大规模的武装冲突。3月25日,克钦独立军主动进攻缅军,造成28名国防军军人伤亡。缅军随即投入战斗机和装甲车进行反击,双方在炮火轰鸣中死伤较大。3月27日,缅军首次对“克伦民族解放军”控制的村庄和学校发动空袭。同时,军方还采取与民地武和谈的方式。针对绝大部分民地武作壁上观、隔岸观火的心态,充分与缅北那些地方军阀势力进行和谈,希望他们持观望态度。
国防军接管政权后国际组织与世界各国反应不一,有的强烈谴责,有的认为这是本国内政,有的认为应在本国法律框架内解决。
缅甸国防军接管政权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烈谴责国防军拘押总统温敏和国务资政昂山素季的行动,呼吁缅甸以民主化改革利益为重,充分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加强对话,避免暴力。
东盟国家对缅甸局势表示尊重和关切。东盟外长就缅甸问题召开非正式会议,效果并不理想。新加坡吁请各方保持沟通、力行克制,希望局势尽快恢复正常。菲律宾表示不会干涉他国内政。泰国强调这是缅甸“内部事务”。俄罗斯表示正在密切跟踪和分析缅甸局势。
美国迅速发声,认为缅甸军方“破坏了民主进程”,敦促其释放昂山素季和其他政治领导人,否则将对责任人采取行动。英国首相约翰逊、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推文中使用“政变”的说法,表示“强烈谴责”。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边发表声明,一边实施制裁。起初只是对缅甸军方进行制裁,但由于一些西方媒体在缅甸拼命地煽风点火,后来发展到切断与缅甸一切贸易往来,美国、欧盟、加拿大、英国等都宣布对缅甸国防军或相关企业实施制裁,世界银行也暂停处理其国家的提款申请。
美国及其西方国家的制裁与西方媒体的煽风点火相互配合,让缅甸抗议者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会全力“帮助”其恢复“民主”“自由”,他们甚至认为如果局势继续失控,美国将直接出兵干涉,其想法天真可笑!其实,美国既不喜欢国防军,也不喜欢昂山素季。国防军过于“独断专行”,昂山素季虽然是美国培植的“民主斗士”,但她任期5年来的做法过于亲近中国,在美国看来国防军倒是替美国解除了多年来不符合美国利益的“领导人”。美国的真实目的就是让缅甸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只要缅甸陷入无休止的混乱,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中缅经济走廊战略构想”就成为泡影!
缅甸国家政权发生逆转后,中国政府表示“愿同东盟国家一起为缓和局势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方支持东盟秉持“不干涉内政和协商一致”原则,从中斡旋调停,寻求共识。对此,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缅甸局势”提出中方主张:当务之急是“尽快实现局势缓和降温”,防止发生新的流血冲突。希望缅甸各方保持冷静克制,“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解决矛盾分歧”,继续推进“国内民主转型”进程。中方同缅甸各党派(包括民盟)有着长期友好交往。不管缅甸局势怎么变化,“中国推动中缅关系的决心不会动摇,中国促进中缅友好合作的方向也不会改变”。
中国政府的表态是真诚的,也是富有建设性的,真切希望缅甸国内安全稳定。同时我们也感到:在此次事件中有30多家中资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其影响不言而喻。不仅如此,一些重大投资项目也可能在缅甸不稳定中受损。以中缅石油和天然气管道项目为例,截至2020年5月25日,该项目已累计向我国输送天然气约265亿立方米、原油3000万吨,缓解了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缅甸除每年获得600万美元的土地租用金外,从每一桶原油中再获利1美元过境费。输送百万桶原油即可获百万美元的过境费,缅甸是最大的受益者。
对于中国在缅甸的贸易往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早就“眼红”“嫉妒”,特别是昂山素季集团执政后,她亲自担任“一带一路”指导委员会主席,显示了其执政的务实态度。但这并不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所愿意看到的。美国等西方各种非政府组织打着各类旗号渗透缅甸,早就对缅甸进行布局,此次国防军接管政权给美国等西方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契机。况且敏昂莱也是一个很微妙的人物,此人与印度有往来,是否会参与封堵中国的“印太战略”有待进一步观察。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