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萱,杨立军
(1.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南京邮电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江苏南京 210023)
21 世纪,我国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通过资金投入、技术研发等,力求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同时,精准把握教育发展新趋势,加强与拓宽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适时、重点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近几年,中共中央发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重要文件,更将“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单独条目列出[1]。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目的从培养“知识人”逐步转变为培养“现代化智慧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智慧教育顺势而生。
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其中教育评价随着技术的发展也不断经历改革与创新。正确的评价是促进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是推进教育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19 世纪末,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以多媒体教育为核心的1.0 时代[2],多媒体设备作为工具为教育评价提供便利,教师是否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进而被纳入了教育评价的范围。网络教育是教育信息化2.0 时代的核心,国家大力建设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的公共平台,筹办开放大学,形成共享的网络学习空间[3],教育评价也在不断地探索中引入了不同的主体、内容和指标[4],网络信息和数据的传输为教育评价提供了便捷。教育信息化3.0 时代以“互联网+教育”为标签,基于大数据技术开启了教育评价的崭新篇章,人人都能成为教育评价中的参与者,各项因素都可以被囊括在教育评价体系之中[5],然而大部分想法尚处于理论阶段,距离实践有较大差距。目前,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过程深度融合的教育信息化4.0 新时代的到来,智慧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教育评价又会因此出现怎样的突破?还会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
教育智慧评价以智慧教育为基础,与智慧教育相伴而生、协同共进。2020 年10 月,国家发布《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明了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教育评价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智慧评价更是教育评价建设的重要方向。刘金松等[6]认为,教育智慧评价作为结合多种评价的新型方式,其目的在于使教育评价更加智慧。理论上,教育智慧评价能够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个性需要,促进学习者的多元发展,有利于推动教育的全新变革,从而满足新时代教育高效率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是未来教育评价发展的新趋势。因此,本文聚焦教育领域的智慧评价进展,梳理其发展历程、研究其发展现状,并对它的未来趋势进行探讨,这对于定位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阶段,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尤其是对教育评价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祝智庭等[7]认为,教育是由内而外觉悟智慧的过程,智慧教育可以最早追溯到钱学森所提出的“大成智慧学”和IBM 所倡导的“智慧地球”战略。二者都包含智慧的字眼,智慧涵盖了理性的智慧、实践的智慧和价值的智慧,因此智慧教育除了为智慧而教,也包含应该教的智慧。
本文所提及的智慧教育,是指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技术与教育全过程相结合,以大数据赋能教育,从而进行深度挖掘和精细分析,为教育各环节提供准确、全面的反馈与调节的活动。这种活动不仅仅是利用先进技术优化教育,而且是教育和技术的双向促进、相辅相成。
本文将智慧教育评价和教育智慧评价进行区分,认为智慧教育评价是对智慧教育这一教育新形式的评价,而本文主要探讨的教育智慧评价则是基于智慧教育背景下的评价方式,其有别于工具性的机器评价,并非单纯地依靠机器对人的评价以省去冗余步骤,而是希望在借助先进技术展开理性评价的同时结合“以人为本”的个性评价。技术支撑的智慧评价实现了单凭人无法完成或者很难完成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挖掘工作,从而构建出教育全程、全息、立体准确的评价。因此,教育智慧评价是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技术与教育全过程相结合的智慧教育基础上而进行的全方位深层次的数据搜集、深度挖掘和精细分析,可以为教育各环节提供准确、全面、系统评价并给出针对性建议的评析和诊断活动。目前,我国想要实现的教育智慧评价主要是通过结合智慧学习、智慧教学方式,使用科学技术进行的以数据为导向、全面综合、以人为本以及为终身学习服务的教育评价新模式。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教育智慧评价也不例外。教育智慧评价的发展需要经历萌芽、探索阶段才能趋于成熟。
2.1.1 萌芽阶段
教育智慧评价是智慧教育背景下的评价方式,早在中国还处于建设阶段的20 世纪,中国学界已经受到过智慧教育思想的前身,即钱学森所提出的“大成智慧学”的影响。而一些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加上受到第四代教育评价多元化价值理念的影响,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在20 世纪末便带头推行智慧教育计划,开始使用大数据等先进科技进行教育评价[8]。1996 年,美国推行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2001 年颁布《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落后》法案后[9],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教育智慧评价也更加深入、有效。同样地,类似于马来西亚等势头强劲的发展中国家也从1996 年开始实施“智慧学校计划”,积极促成教育评价方面的变革。以“智慧评价”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CNKI)使用顺查法搜索其收录的与教育有关的早期文献,如图1 所示。这些文章大多与学科教学有关,发布机构集中在华东等地区,为适应新课改要求,将智慧评价聚焦于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充满智慧的用语等教育机智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优化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主动性。因此,本文探讨的教育智慧评价概念在此时并未成型,但又因为我国在这一时期正处于多媒体技术走进教室的教育信息化1.0 时代,计算机技术作为教学工具能够通过互动实现便捷、多元的评价以解放教师、解放学校,智慧评价的想法初步萌芽。2008 年,美国IBM 提出构建“智慧地球”战略后,智慧城市、智慧学校、智慧教育的概念得以明晰和传播。2012 年,中国学者祝智庭教授对智慧教育的概念加以阐述,引发学界关注,在此之后,我国基于智慧教育的教育智慧评价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占据了一席之地,发文数量与日俱增。
Fig.1 Annual frequency of literatures on smart educational evaluation图1 教育智慧评价相关文献各年份出现频次
2.1.2 探索阶段
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各国教育智慧评价发展速度不一,新加坡、美国等发达国家或教育强国对教育智慧评价的起步早、关注高、投入多,已经尝试搜集教育时的眼动、脑电等生理数据,进行学习过程的数据建模,使用游戏式评价等。新加坡使用自动批卷系统、建立知识图谱,鼓励将新的教学方法、更好的评价方式、先进的科技运用到教育中来;美国关注数据在教育评价与决策中的应用,建立数据系统、保障数据质量,实行更全面客观的教育评价;李咏翰等[10]提到韩国也通过构建在线学习评价系统改进自身教育评价的不足。我国在2017 年大数据应用风靡一时期间将目光聚焦于教育领域,重点研究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技术和教育激烈碰撞,擦出许多惊喜的火花,扩展了教育评价空间[11],从现实世界衍生到网络平台,超星、尔雅、知到等学习平台让评测更加客观、高效、多元,共享数据平台能够完成对一个人一生的学习追踪评价;增强评价依据的可靠性,客观数据的呈现和分析,加上计算机科学的精准处理,让教育评价更加公平、透明[12];实现教育评价多主体,从他评转变为自评、互评等多种模式,使评价多角度,且更具说服力。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无数学子、教师被迫进行在线教学,使得智慧教育和教育智慧评价关注度飙升。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教育智慧评价的阵营。在我国,许多地区的中小学广泛开展了智慧评价项目,试图利用智能平台,联结家、校、学生,形成追踪、诊断、反馈、调节的评价体系[13]。智慧教育评价的不断发展,让教学、教育更加精彩,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局限,如在评价时过分侧重于工具的精美,偏离实际任务的核心。整体而言,目前全球教育智慧评价处于探索阶段,虽在评价观念、工具、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但在落实的过程中仍面临着重重困难,在这一阶段,教育智慧评价的发展重点在于不断完善理论研究,并创造条件将理论付诸于实践。
虽然各国教育智慧评价发展进度并不统一,但在目前发展阶段中,我国基于教育智慧评价的理念关注、基本条件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已呈现出较为清晰的脉络。
2.2.1 理念关注有局限
近几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政策,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了许多与智慧教育有关的国际论坛,如“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全球智慧教育大会”等。国家实施这些举措无不希望将教育和新科技结合起来,时刻把握国际智慧教育新动向,使教育能够适应技术、利用技术、融合技术从而促进个性化学习、智慧化教学、追踪型评价,真正让教育为现代化服务,满足人的需要。
以往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评价常常将筛选人作为目的,经过层层选拔将同学、教师和学校等归类,间接通过教育实现了社会分层。刘金松等[6]提到,教育智慧评价的一大进步就是区别于之前以选拔为主的评价目的,将选拔和发展相结合,并更加侧重于发展。2020 年10 月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教育评价的现代化,同样鞭策着教育评价更加“智慧”。无论是国家政策引导还是教育从业者的实践经验总结,教育智慧评价的种子已经埋在了很多人心中。
但是,截至2021 年底,以“教育智慧评价”、“教育评价”并含“智慧”、“智慧评价”并含“教育”为主题词,使用Bicomb 2.0 软件对CNKI 知网中337 篇相关论文进行关键词词频统计,获得关键词759 个,其中频次小于3 的关键词占比61.274 5%,选取频次≥3 的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最后得到66 个高频关键词(见图2),占比38.725 5%。在这些高频关键词中“智慧教育”出现106 次。由此可见,我国对于教育智慧评价的理念关注还不够,仅局限于教育工作者及部分思想先进的学者身上,且他们对于教育智慧评价的研究多包含在智慧教育或技术赋能教育评价的探讨中,教育智慧评价还未完全成为一个独立热议的话题。这与我国教育智慧评价相关政策不足有关,缺乏深入的宣传和剖析,针对该问题,教育系统已经开始加强智慧评价的宣传,推进智慧评价项目开展,在不断的探索与完善中逐步促进公众观念的转变。
2.2.2 基本条件有差异
全球各国教育资源并不均衡,在我国,教育因资源分布不均衡而屡遭诟病,并且严重导致了教育不公平,具体体现在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间,体现在师资力量、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实行教育智慧评价的基础是教育主体拥有基本的信息化素养,教育设备数量充足、功能先进,以及管理机制完备合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育智慧评价在搜集和分析数据、整合和反馈信息时能够得到教育主体的高效配合和迅速理解。
Table 1 High-frequency keyword statistics表1 高频关键词统计
2019 年,我国部署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截至2020年,名单聚焦于拥有较高信息化水平和智慧教育管理经验的地区,囊括3 个直辖市、4 个省会、1 个经济特区和4 个东部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地区面向大众宣传教育智慧评价理念,在拥有比较完备的评价设备和系统的同时,能够发展教育大数据的收集与共享机制、保障并维持网络安全,并在实践中推动各部门协同创新,进而在推进建设智慧城市、实行智慧教育与教育智慧评价中获得了许多有效的经验。然而,信息化水平和教育资源几乎齐头并进,在国家推行教育信息化后,我国各省市地区由于资源分配不均,智慧教育发展也并不均衡,教育智慧评价更只在部分经济发达或重点地区及学校小有成效。类似云南、西藏、青海等省份的偏远地区,缺乏充足的智能设备、专业的教师以及先进的教育评价理念,常年接受发达地区的定向扶助,勉强可以完成正常教学任务,进行教育智慧评价于他们而言很难实现。再者,在我国目前社会背景和应试教育现状下,即使是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也很难完全落实选拔和发展相结合的教育智慧评价目标,更多的评价仍侧重于选拔人才,很难摆脱传统评价重分数的桎梏[14]。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需要一点一点的发展和突破,“示范区”先行,能够带动基础条件落后地区逐步实现教育智慧评价的不断发展。
2.2.3 技术支持有不足
既然智慧教育源于技术和教育的赛跑,那么教育智慧评价必然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朱成晨等[15]认为,要想让教育真正拥有“智慧”,并且日益创新,首先需要让教育评价适应新技术,主动跟上技术的步伐;其次教育评价需要融合技术,使技术和评价形成一体的系统;最后教育评价要鞭策技术的优化和创新,通过促进技术的发展进而驱动教育评价的进步。
目前,我国正在教育评价中逐步普及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智能技术。使用数据进行知识追踪,并以概率图等方式将结果呈现在大家面前,且为学生的每次测评提供全面的学科诊断报告[16]。然而,即使在评价前积累了很多基于过程的数据并作分析,可真正将过程中的数据作为评价标准的情况还是太少[17],技术和教育的结合并不到位。目前,智能评卷系统是应用比较广泛、技术比较完善的教育智慧评价工具,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评卷将机器评分与人工评分进行融合,在减少教师阅卷任务量和阅卷时间的同时还有利于缩小阅卷误差,加上其能够快速、自动地搜集数据,形成各种形式的考试结果反馈,十分便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情况,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18]。类似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等技术在教育评价中也蕴藏着巨大潜力,但这些技术的应用既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可,又缺少规范性的政策指导,再加上人才缺失以及部分功能可以使用其他技术替代,实际应用存在阻碍。此外,经过新冠疫情时期的在线学习可以发现,目前很多可供使用的在线软件存在功能崩溃的隐患,评价时会发生“机器”一刀切等问题。不过,随着对这些工具的重视和使用频率的增加,这些技术漏洞和不足正不断得以修复和完善。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教育智慧评价发展还集中在教育评价适应科技和融合技术的前两个层面,依靠先进技术的理性评价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评价比例区分还不够明晰,多元评价耗时长、难度大,数据繁杂,评价标准仍需要调整,且大多数的教育智慧评价仅用来参考,并不直接影响评价结果。
目前常用的教育智慧评价方式是抓取大数据,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大程度上搜集并保留所有能够搜集到的有用数据,并进行深度分析、及时反馈、智能预测。张乐乐等[19]认为,这种数据驱动评价拓展了评价功能、提升了评价效率,为未来一体化评价模式建立奠定了基础。未来的教育智慧评价将更加“智慧”,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在教育和技术深度融合的时代,无论是促进教育的便捷,还是推动技术的发展,智慧教育都势在必行。智慧教育的理念宣传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知识和信息的获取途径、呈现形态以及学习方式。伴随着智慧教育的推进,2015 年1 月,教育部给每位学生发放了终身唯一的学籍号,并制作电子学档,希望实现对一个人一生的学习追踪。这种情形下的学习要求遵循个性化、注重过程化、提高效率、满足全面发展需要,评价便也相应地需要进行多主体、多指标的个性化评价和过程化评价,且便捷、全面。这不仅是教育智慧评价的基本特征,也正符合当今我国对教育评价改革的希冀。
以往以教师、分数为主的单一、主观评价因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而饱受诟病,教育智慧评价能够弥补部分缺陷,如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言行举止等都列入评价内容之中,将同学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20],既针对性又多元化看待问题,关注每一位教育参与者的表现,洞察其内心世界,使得评价准确、透彻。班额问题作为学生和家长们最为关心的教育问题之一,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教育质量,一个教师面对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几个班级几百个学生,很难做到准确评价,教育智慧评价利用先进的技术工具,自动获取、处理和反馈数据,可以代替教师完成部分繁琐冗余工作,提高教育评价的效率、解释力和预测力[21],为因材施教创设条件。在未来,智慧评价的理念将不断俘获人心并得到落地。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我国正加速建设数字校园,不断改善基础设施设备,优化教育资源分配[3]。21 世纪以来,我国提倡实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以促进其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因此,信息化素养成为Z 时代(指95 后)的必备素质,并且贯穿于其学校教育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及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实现教育智慧评价,离不开科学技术,更离不开计算机。可对于一些年纪稍长、未有过多机会接触先进科技的教师和学生而言,由于缺乏智能化素养、缺少计算机技能等,可能无法紧跟时代教学技术的脚步[22]。上传信息不便、读取信息困难,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教育智慧评价也敦促着教育过程的所有主体坚持终身学习,掌握基本信息技能、拥有一定的学习更新能力,以适应科技时代的教育需求。未来的教育智慧评价领域必须培养出一批既掌握教育相关知识,又精通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人才,组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从业人员持续针对信息化素养进行继续教育,促进教育智慧评价的推广和落地。
教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都息息相关,终身学习是21 世纪的生存之道,脱离了学校的学习阶段,教育智慧评价也显得尤为重要。秦静怡等[23]提出高等教育评价应该对接社会各界,实现多行业协同促进教育发展。多领域合作是实现教育智慧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通过数据共享,资源互通,集社会、政府、学校等多方力量,能够探寻教育和相关领域之间的联系,发现更多问题,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意见。既能提高教育质量治理效能,在促进全领域、可持续的发展上有所成效,又可以在多领域的共同治理下防止技术的不正当使用,保护数据和个人隐私,避免信息孤岛。
高性能数据采集、存储与计算是实现教育智慧评价的基础工程。我国的教育智慧评价是基于大数据的人文理性相统一的评价方式[14]。何永红[24]、祝智庭[25]认为,教育智慧评价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搜集教与学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将教育过程可视化,能够突破教育评价瓶颈,通过纠正主观记忆和感受,使得描述与解释现象更加准确、预警和调整当前学习更加及时、预测和指导未来方向更加明晰,从而达到实时反馈、常态反思、合理评价、及时调整的目的,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让教学者明晰自己的教学问题,以此优化教、学生态系统。基于数据的实证分析较经验分析更加客观且具有直观性和生成性,数据采集、存储和计算作为教育智慧评价的三座大山,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建设工程。夯实全面、全程、全息的教育智慧评价数据基础,持续优化数据搜集来源,明确数据搜集广度和深度,在保证数据安全性和有限性的同时不断拓宽数据采集面和利用率,进而利用大容量空间进行快速存储、计算和调用,才能为教育智慧评价开好头、起好步。
科学的评价模型是实现教育智慧评价的关键技术。教育评价一直以来面临的难题是确定谁来评价、评价什么、使用何种指标、如何兼顾多种指标等。教育智慧评价运用好多主体评价、多方面评价、全程全息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等评价方式,能够高效、精准地解决这些难题。首先,评价学生方面,可以从以往的“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转变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甚至更多,利用教育智慧评价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进行实时监测,可以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身心发展;其次,评价教师不仅仅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更要从教师发展的角度,采用基于教师课堂表现的音视频材料进行评价,使其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自己的教学问题所在,从而鞭策教师端正教学态度、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模式、精细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准确预测其“高原期”;此外,评价学校可以遵循刘邦奇等[26]提倡的从学生起点评价出发,而非仅仅由其培养的学生成绩为依据,在了解学生基础的情况下,以学生的进步作为衡量指标来评价学校的教学水平。未来,随着技术的日益更新和进步,教育智慧评价模式将更加精细和完善,在算法层面,坚持问题修复和更新优化,不断适应未来评价需求,构建出信度、效度更加科学合理且能够切实保障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发展的教育评价新模式;在价值导向层面,树立正确的教育智慧评价价值取向,持续研究如何能够让技术实现更加有“温度”的评价,如何更加倾向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加信赖那些关注人的内心,以促进其潜力发展。
一体化评价系统是实现教育智慧评价的重要平台。王竹立[4]发现,美国基于教育智慧评价建立了国家级—州级—学区级—校级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数据系统,以促使教育问责体系的落实和完善。我国的教育智慧评价也要从过程出发,要以全面系统的视角,洞察真实的教育参与者,争取将教育所涉及的多方面、多领域、多元素整合在一套系统中,将更多理论层面的研究付诸于实践,实现学生端、教师端、家庭端、学校端的教育大数据自动采集,完成分类和集中存储,进行不同角度的浅层及深度分析,做到定点、及时、多元的归纳和反馈,使得评价的整个过程操作更加简单灵活、可视化的领域和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实现真正的评学教研一体化,从而提升教育评价的效率和效益。
未来的智慧教育将更多关注人的智慧,重视人的个性化,并将评价面向全教育过程,针对全部教育参与者,将多元评价主体、多种评价方式等相结合,以破除成绩导向、结果导向的不正确评价原则,给学校和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习营造出气氛适宜、操作便捷、反馈准确、信息及时的教育新环境。但教育智慧评价在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试图突破教育评价的瓶颈、顺应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不加以重点关注,教育智慧评价将会陷入误区,阻碍教育健康发展。
一旦涉及技术和教育融合,不免会围绕伦理问题产生很多争议,并且该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困扰着大家。在评价前期如何搜集数据,这些数据来源的正当性、传递过程的安全性、公之于众有无授权,都是关注的重点。当人脸识别、实时监控初进校园时,其带来的隐私曝光和泄露问题便争议不断。智能时代信息公开,对于能够接触到这些数据的人员权限问题应该有严格的操作要求和规定、合适的处理机制和措施,对于学生的隐私问题[27]也必须有实实在在的保护方法,只有确保学生处于健康的评价环境中,才能推动公众相信和认可智慧教育评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评价促进个人健康发展的目标。
在利用技术、融合技术的过程中,教育智慧评价隐约存在着过分技术主义的偏向。智慧评价是利用技术进行教育评价而非完全依靠技术进行评价,即“智慧”是工具、是手段,而评价是核心。技术为评价服务,评价促进技术发展。如果一味重视技术的研发和使用而忽视评价,可能会卷入“唯工具”的漩涡中。黄荣怀等[28]强调,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对教育评价所起到的是长期作用,因此实施教育智慧评价时,一定要遵循规律,把握技术赋能教育评价的发展进程,理性评估技术研发进度,在技术和评价中找到平衡。此外,部分冷冰冰的程序如果不加以平衡人的温度,对出现相同结果的情况将会给出一致的分析,从而忽视人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差异。在评价的具体实行过程中,要防患于未然,避免数据行为表象、数据偏见、黑匣子等问题[29],从人的角度出发,保障评价的公平性和导向性。
教育智慧评价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评价理念,追求评价内容的多元和全面,但教育中是否所有的要素都需要进行智慧评价,是否所有的要素都适合进行教育智慧评价,值得思考。首先,并非所有事物都能用数据衡量,当遇到技术无法解决的情况时,是否还有进行教育智慧评价的必要?其次,教育智慧评价应该是个性化的、智慧的,当面对不同群体、不同目的时,给出的评价和判断也应具有针对性。面向未来教育,教育智慧评价需要不断试错,探寻适合的评价要素和适宜的评价主体,努力划分好适用界限,在正确的领域中发挥出教育智慧评价的最佳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