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桂 谭 峰 陈 杰 吴海科 程南方 陈文霖
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市中医院脑病科,广东佛山 528000,2.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陕西西安 710000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内动脉血管狭窄、闭塞,致使局部脑组织急性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从而引起一系列意识、言语、吞咽、肢体活动等重要功能缺损的一类脑血管疾病[1-3]。作为全球排名第二的致死性疾病,其也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4-5],缺血性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患病率持续升高,且发病趋于年轻化[6-7],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目前西医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特异性治疗包括溶栓、机械取栓、外科手术、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斑、早期抗凝和应用神经保护剂等,非特异性治疗包括控制危险因素(调整血压、血糖、血脂)、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康复治疗及对症治疗等[3,8-9]。西医综合疗法作为现今主要的缺血性脑梗死治疗手段,现仍存在出血转化、梗死再发等实际困难[3]。中医药作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备选手段,临床获益肯定[10-14]。
谭峰教授是国家重点专科的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从事中西医脑病基础及临床研究工作30 余年,诊疗经验丰富。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即中医所言的“中风病”,谭峰教授提出中医综合“三早”疗法[15],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收效甚佳。为探索总结谭峰教授在诊治缺血性脑卒中方面的临证经验,本研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16-18]对谭峰教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临床处方资料进行数据挖掘,汇集、总结出谭峰教授临证诊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配伍关系及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市中医院脑病科谭峰教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的中药处方。
中医诊断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19]中的诊断标准,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不利为诊断要点。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修订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
①符合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西医诊断标准;②以中药内服为主要干预措施;③病案处方四诊资料齐全、用药配方明确且经临床检验疗效确切。
①中西医临床诊断不能明确的病案处方;②干预措施不能排除其他治疗或药物干预影响;③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影响处方后续疗效判定。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中药大辞典》[21],对符合纳入条件的处方中的中药名称进行统一数据规范化处理,后由专人将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完成录入后再由另外1 人审核录入的数据源。最后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挖掘。
利用软件的“频次统计”功能,统计分析收集到的236 首处方,其中共涉及中药127 味,使用总频次为2685 次。将中药按使用频率从高至低依次排列,选择高频使用的前30 味中药,见表1。使用频次≥30 的药物有25 味,累计使用频次达2071 次,使用频率77.13%;使用频次≤5 的药物共计73 味。
表1 用药频次分析
对表1 中的30 味中药进行统计,按药物类别使用频率从高至低排列,见表2。其中,调和气血药(补血活血、补气理气药)使用频率最高,共使用1195 次,总计频率达44.5%。
表2 功效分类分析(药物使用频次前30 位)
对录入的127 味中药进行四气、五味、归经频次统计,药性频次排序为温、平、寒、凉;药味频次排序为甘、辛、苦、咸、酸、涩;归经频次前3 位为肝、脾、心经,见图1~3。
图1 药物四气分析
图2 药物五味分析
图3 药物归经分析
利用软件“组方规律”功能,设置支持度个数为78,置信度为0.95,得到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常用中药组合18 对,见表3;并进行药物网络展示,见图4。
表3 常用中药组合(支持度=78,置信度=0.95)
图4 药物网络展示(支持度=78,置信度=0.95)
利用软件的“新方分析”功能,设置相关度=8,惩罚度=2,设置为两两药物间的关联程度,进行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得到相关药物核心组合;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无监督的层次熵聚类方法挖掘出潜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新处方5 个,见表4;并进行药物网络展示,见图5。
表4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新方(相关度=8,惩罚度=2)
图5 新方网络展示(相关度=8,惩罚度=2)
谭峰教授基于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缺血性脑卒中各证型发病的基础病理环节离不开血瘀,认为该病的早期病理过程即存在不同程度的“瘀”“郁”“瘫”,针对性提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活血化瘀、早期情志调理及早期综合康复”的“三早”疗法[22-23],并通过方药配伍将其合理应用于临床,现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详析。
谭峰教授认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人体气血失调紧密相关,且血瘀贯穿该病病程始终。气血为人身之本,气血调和则人体安和,若各种病理因素作用,耗伤正气,气虚致清阳不升,酿生痰浊,血行不畅,气血痰浊瘀滞,脑失濡养,而致神明失用,发为缺血性脑卒中。“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气结则血凝”。谭峰教授认为该类患者治疗重在益气活血、化痰祛瘀,临证处方中根据辨证将补益元气药与活血行血药相结合,配合清除有形、无形之痰之重要药组,即化痰药,对症下药,多收效显著。若病程较长,虽经常辨治但患者言语、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好转不明显,此属病久邪深,谭峰教授认为“久病入络”,病邪已深入脑之络脉及肢体络脉,配用搜剔走窜之虫类药以通达络脉,祛瘀通滞,获益肯定。部分患者系平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久则郁而化火,火盛灼精为痰,复因将息失宜,肝风内动,风火痰热内盛,上扰清窍,阻滞经络,发为该病。此类患者常伴焦虑、抑郁、失眠等情志疾病。这与谭峰教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三早”理论相合,病因以郁为主,治疗重在情志调理,临床酌情配用平肝潜阳、解郁安神药,可通过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从而改善疾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在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及功效分析中,可以看出谭峰教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时,遣方用药相对集中,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辛为主,归经以肝、脾、心经为主,高频使用的前30 味中药占比七成,其功效前4 位依次为补血活血、补气理气、平肝熄风、化痰,应用频次前10 位依次为白术、川芎、黄芪、半夏、当归、天麻、地龙、红花、石菖蒲、茯苓。缺血性脑卒中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脏腑密切相关;甘温之品补益气血,温通经络,平性药调和阴阳,辛味药行气活血、祛瘀化痰,诸药并举,治病求本。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20-21],黄芪、当归、地龙、半夏有降血压作用;茯苓、黄芪可降糖;当归可降血脂,并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功效;白术、川芎、红花、当归均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地龙、天麻、石菖蒲可镇静、抗惊厥。上述药物配伍,不仅中医上气血同调,痰瘀共治,切合病机,而且在西医上,与缺血性脑卒中综合治疗治则相符。
在药物组方规律分析中得到常用中药组合18 对,涉及9 味中药,即黄芪、当归、川芎、地龙、红花、半夏,白术、茯苓、天麻,此为谭峰教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核心用药。其中,谭峰教授组方化裁自王清任治中风的名方补阳还五汤[24-28],常以大量补气药如黄芪、白术与少量活血行血药如当归、川芎、红花灵活配伍,补气活血,气旺促血行,活血不伤正,共奏气血同调、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功。半夏性味辛温,善于燥湿化痰,常与石菖蒲、胆南星等药配伍,消除有形、无形之痰,从而治疗痰瘀阻络之证。地龙咸寒,属虫类药,性走窜,善于息风止痉、清热定惊、通行经络,常与黄芪、当归川芎等补气活血药配伍,对久病缺血性脑卒中后气虚血滞、经络不利、半身不遂、口眼㖞斜等表现为“瘫”的患者收效甚佳。天麻主入肝经,息肝风而平肝阳,为治眩晕、头痛之要药,临床常与半夏、茯苓、白术等同用以治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如半夏白术天麻汤[29];与钩藤、石决明、牛膝等同用以治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如天麻钩藤饮[30]。
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新方进行分析,新方羌活-白附子-白芷-厚朴-细辛-防风与牵正散[31]组成类似,具有祛风理气化痰之效,可配伍用于治疗痰瘀互阻之证表现为口眼㖞斜、面肌抽动等症;新方桃仁-茯苓-川芎-红花-赤芍化裁于桃红四物汤[30-32],为活血化瘀常用药组,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初病与久病之症均可获效;新方石决明-牛膝-杜仲-天麻-当归-黄芪-钩藤化裁于天麻钩藤饮,可用于肝肾亏虚、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证,佐以益气活血之黄芪、当归,标本同治,对缺血性脑卒中典型症状之头痛、眩晕治疗效果肯定。以上新方药物组合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治的中医理论,可为临床配伍用药提供参考。新方还包括如白芍-甘草-天冬-生地黄-川贝母和桔梗-砂仁-火麻仁-莲子心这类配伍组方时不常用的药物组合,其疗效尚需临床进一步实践和验证。
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谭峰教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处方进行分析,得出谭峰教授认为血瘀贯穿缺血性脑卒中病程始终,在治疗该病时强调活血化瘀药物应用,辅以益气化痰、解郁安神,久病者配用虫类药的配伍思路,是中医综合“三早”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诊疗中的实际应用,可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