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下重庆市双碳目标的可实施路径研究

2022-08-24 10:52雪,龙
中国市场 2022年22期
关键词:重庆市试点交易

周 雪,龙 晶

(成都锦城学院 金融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1 引言

中国河南“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美国的“热穹顶现象”,这些自然灾害事件都在警示人们,严重的气候变暖问题会带来巨大的成本和代价。面对气候变暖带来的负外部性,我国作为能源生产及消耗大国,就《巴黎协定》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两大发展目标。力求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注重资源的绿色配置,将资金引入绿色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但是,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碳交易市场试点地区主要集中于京津冀、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缺乏较少的研究。川渝地区作为中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聚集区,在近年来凭借交通运输便利、工业基础良好等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产业转移,实体经济迅猛发展。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川渝地区也将承担更大的绿色发展使命。文章从川渝地区的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国内外丰富的碳减排经验,思考如何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为重庆市有效碳减排提出可行性实施路径,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出一份力量。

2 发展现状

2.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在我国四大经济区中,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受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升级的影响,一直都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为其实行碳排放交易试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几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稳中有进,结构质量持续优化。

2019年,长三角地区GDP合计23.7万亿元,珠三角地区GDP合计8.69万亿元,两大区域经济总量合计占全国GDP的比重超过30%。同时,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呈现引领态势,仅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增加值便同比增长7.4%,占其生产总值的55%。在创新发展中,长三角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依托数字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等为实现双碳目标多项发力。珠三角地区作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之一,制造业水平发达,同时致力于构建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为我国绿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来看,虽然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是东部地区的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但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打造多中心区域协调发展势在必行。推进川渝经济圈建设,有助于搭建内陆地区高质量城市群,引领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在近几年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川渝地区经济依旧保持着较快增长。2019年,四川、重庆的GDP增速分别为6.3%、7.5%,均快于同年全国6.1%的增速。受疫情影响,川渝两地经济增速虽有下降,但其受冲击的程度均低于全国总体水平,表现出了较强的抗压能力和经济韧性。川渝地区作为中西部地区人口和经济集聚区,从中长期来看,具有基于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期、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提质期以及新一轮区域政策的战略机遇期的发展优势,未来发展势不可当。

2.2 国内碳市场现状

2.2.1 初步形成全国统一碳市场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首日成交16万吨,交易额达790万元,且当日收盘价便突破52元/吨。截至8月9日,碳交易持续活跃,当日收盘价高达53.32元/吨,碳市场排放额总成交量28.28万吨,总成交额1426万元。在不满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国碳市场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642.18万吨,累计成交额3.23亿元。

总体来看,在碳交易市场试点的十年间我国碳交易试点运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受市场、经济及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试点地区普遍存在交易规模小、流动性较差、交易价格低等问题。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后,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交易体系的行业,累计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投资潜力巨大,但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任务之艰巨。

2.2.2 着力打造碳金融市场

气候变化将影响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的导向,将碳交易市场发展为金融市场具有极大的必要性。碳市场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权作为商品进行买卖交易,其本质就是利用金融市场进行资金的期限转换及风险管理,具有典型的金融功能。将碳市场定位为金融市场,能够在推动金融机构的广泛参与、衍生产品的创新、提高市场流动性的同时,促进碳交易价格的相对稳定。目前,我国政府当局正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创新绿色产品。因此,着力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定位于金融市场,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借助价格信号更好地引导节能减排和低碳投资。

2.3 国外发展现状

2.3.1 碳市场范围不断拓宽,碳排放量日益增加

最早的碳市场来自国际市场,碳交易机制是为实现各国间配额流通、应对气候变化、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而设计的国际贸易机制。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戴尔在“交易与总量”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排放交易体系(ETS),并将其用于排污权交易方面,由此开启了碳市场的起源。截至2021年1月,全球累计24个碳市场,覆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额的16%。其中运行较为成熟的碳市场主要有欧盟碳市场(EU ETS)、新西兰碳市场(NZ ETS)等。此外,现有8个碳市场正在计划实施中,其中哥伦比亚的碳市场及美国东北部的交通和气候倡议计划(TC I-P)都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启动运行。

2.3.2 碳衍生品市场发展迅速

随着期货交易场内化的演变,交易所的作用日益增大,碳期货、碳期权以及其他碳衍生品也因此得到快速发展,国际上也已形成多个碳排放权衍生品交易市场。欧洲期货、能源两大交易所自2018年起碳衍生品交易便开始不断增加。相比于2017年同期约50亿美元的交易,2018年交易的名义价值直接翻了5倍之多,仅在第一季度便高达250亿美元左右。自我国统一的碳市场建立后,国内也在积极引入碳金融衍生品交易机制,创新碳金融产品类型和服务形式,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和碳衍生品出现在市场中,进而更好地发挥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提高碳交易的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

2.3.3 碳交易价格长期低迷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年度交易量在2020年占比全球碳交易量的九成,覆盖欧盟温室气体排放的45%。但是,作为总量控制交易机制,其主要通过拍卖和免费分配的方式发放碳配额。受疫情影响,欧盟的电力工业及航空业碳排放总量在2020年为13.8亿吨,同比下降13.3%,碳价也处于低迷状态。

目前,过低的碳价成了各大市场普遍的困扰,虽然在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碳价有相对走高的趋势,但距离目标水平还较远。

3 川渝地区碳排放试点实况研究——以试点城市重庆市为例

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2011年我国在北京、重庆、上海等地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力求摸清重点行业碳排放水平和减排能力,找出建设项目污染物与碳排放协同管控的评价方法,进而从源头实现碳减排。

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唯一参与全国碳市场联合建设的城市,一直以行动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发挥试点市场的示范作用,为西部各省份的碳市场建设提供服务,助力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设。自国家批准重庆市碳排放权及污染权两大试点以来,历经十年,重庆市共计196家工业企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累计成交量高达1672万吨,交易额达1.8亿元。

在搭建碳市场运作体系进程中,重庆市形成了由管理办法、配额管理、核查和交易三个细则等构成“1+3+N”的制度体系,同时建成申报、报告、注册等级及交易四大电子化功能平台,为碳市场交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试点基础上重庆市不断深化,将碳排放权履约情况纳入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全市碳排放权履约率由最初的43%提升到了目前的94%;将碳排放权交易纳入排污许可管理,重庆市企业现已累计自主实施减碳项目约50个,减碳效益达8000万吨/年。

以主要从事电力、热力生产的华能重庆珞璜发电有限公司为例(简称珞璜公司),自2015年加入碳排放交易试点以来,珞璜公司通过对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等一系列节能降碳措施,累计结余碳排放配额281147吨,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在生产能耗方面,珞璜公司生产煤耗从2015年的322.61克/千瓦时降低到2020年的313.58克/千瓦时,年减少标煤耗用量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2020年,珞璜公司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平均排放浓度均低于平均水平,其超低的排放达标率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重庆市聚焦于碳排放权交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碳排放目标的机制管理创新。2020年年末,重庆市首批“碳汇+”生态产品正式落地,以林业碳汇为载体,碳汇+试点的三个区县在一年内累计产生碳汇量190万吨,企业认购金额高达32万元。在为实现双碳目标开辟新道路的同时,也打通了资源到资产的变现路径。在未来,重庆市预计将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平台,统筹各大相关权益,修订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等相关交易规则,发挥自身在川渝地区碳市场交易中的引领作用,助力重庆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4 区域双碳目标的可实施路径研究

4.1 川渝两地深化合作契机,打造区域性碳交易市场

川渝两地作为西部高质量发展的代表,先后参与了当地碳市场的建设发展,虽然长远来看都将统一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进行管理,但是在短期内,我国碳排放市场将处于全国与试点市场并存的状态。相比于西部其他省份,在碳排放交易上有着丰富经验的四川省和重庆市,更应强化合作深度,在差异化发展的基础上相互借鉴,携手打造西部碳排放交易市场。以点带面,充分发挥政策优势、资金利用及公司介入的合力,借助多种方式带动西部其他省份积极参与到碳排放交易中,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碳市场得到充分发展,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4.2 持续优化能源供需结构,促进能源转型与创新

随着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其对能源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在“十三五”时期,重庆市能源产品从以原煤为主转向了以原煤、天然气、风电等多元化生产发展。在此基础上持续优化能源的供需结构,压缩原煤消耗量,提高电力生产建设比例,鼓励节能技术创新,着力优化谷峰电的使用现状,为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清洁能源支持,并高效促进二氧化碳向可利用资源的转化。同时,重庆市可以增加当地工业生产的燃气量,充分利用重庆南川、涪陵等地的页岩气资源,完善开采、加工等一系列产业链及相关基础设施和设备,进一步优化企业产业结构,推进企业生产低能耗、低污染。

4.3 完善碳金融市场建设,激发绿色投资活力

碳市场其本质就是将碳排放交易权放入金融市场中运行的一个市场。在现有基础上,鼓励符合相关条件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到碳减排工作中,向有关企业提供丰富多元的绿色贷款及衍生产品,帮助各类企业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佳的金融产品,促进企业稳步前行。同时,借助优惠利率有助于释放中长期低成本资金,进而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碳市场,促进碳金融市场日益完善。

4.4 注重技术创新及人才培养

低碳生产、低碳生活都将是社会长期追求的目标,加强碳排放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升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是高效达成双碳目标的关键一步。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与各大高校达成人才培养合作,为碳市场培育高尖端人才。同时,可加强行业间交流,借助跨行业交流培训等多途径提高行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为顺利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5 结论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负外部性,川渝地区仍将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继续前行,坚持在技术、政策和市场三方的创新整合下从制造、发电、交通等多个维度减少碳排放。而针对我国碳市场试点参与者单一、交易规模较小、市场活跃度低等问题,也会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发展得以解决。

猜你喜欢
重庆市试点交易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大宗交易榜中榜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交易流转应有新规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惊人的交易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