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林飞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音乐教学中课堂反思是一种临时生成的与课前准备、课后总结的交融反应,它是在特定时间内的特定反思。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随着教学进展而进行调控,在反思过程中既有对教学思路的适时调整,也有对教学重点的临时调节,这也是比较难以掌握完善的技能。教学过程的反思很重要,如若学生的活跃性、临时性意见有相关的参考性,或者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突发的灵感而进行了突击性的教学调整,此时就会出现教学灵感、教学设计、教师反思三者的结合。
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曾说:“反思性教学就是要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学生的‘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普通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并以此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推动教学的蓬勃发展。”
音乐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教师不善于反思,则会采用相同的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案,这有悖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变是暂时的、相对的,发展才是永恒的、绝对的。要做到教育成果始终有效,对于不同的课堂和学生,需要拿出不一样的方案和计划,这就需要教师在反思和总结中进行调整,反思越彻底,方案越完善,这是通往有效教学的必由之路,也同时是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技能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只有进行反思性教学,才能快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音乐教师在进行反思性教学并获得新的教学体验时,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处理音乐教师自身、教学目的以及各方面情况”的过程,是“学会教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领悟到自身的缺憾和不足,包括教学的控制能力和技能的展演能力等,从而敦促自身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和学习,在教学中成长,在反思中获得。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找到自身短板,以研促教,是音乐教师专业成长、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
音乐教育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学科,教师需要拥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把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在教学前进行教学计划的研究反思,在教学中反思计划与现实的差异点,在教学完成后反思教育全过程的优缺点,从而指导日后的计划。这种反思性的教学理念,会极大地促进教师将其掌握的教育理论和在课堂中的教学实践相融合,从而促进了教师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和教师均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反思性教学不仅使教师受益匪浅,也会反馈在学生的学习中,反思型教师的教育最终会培养出反思性学习的学生。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背景和经验背景的基础上积极构建的结果,教师是帮助者、导师、合作者和伙伴,同时又是榜样和催化剂。反思是智能发展的高层次表现,是建构的必要方式,能帮助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活动,推动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因此是学生快速成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发挥其引导作用,在课堂中尊重学生,这样的反思性教学,能让学生体验成就感,从而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在不断的反思中发展与成长。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时时反思、事事反思,教学设计和灵感的冲突教学过程反思有了一些不同于其他时段的特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实时观察、发现学生的行为偏差,这既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经验,又要有相当的敏感性。若此时情况的发生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了一些冲突,教师是在巧妙的引导过程中修正了偏差,还是因为修正未能及时导致教学思路的打断,这就是在考验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也是教师反思性教学的能力之一,但这是一种挽救措施,而不是在一开始就能够起到引导作用的最优解决方案,所以敏感性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例如,教师进行歌唱教学时,学生无法随着教师的节奏学唱或者表现歌曲需要的旋律,会发生课堂冷场,此时教师需要立即敏感地发现问题,找到冷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学习内容单调导致这些学生没有兴趣,还是教学方法有了问题导致学生的情感低落。然后教师进入补救性环节,如解释歌曲的大环境、大背景,引申的作用等,从而继续调节课堂的气氛,完成教学任务。
反思的实时性要求教师在短短的音乐课堂中厘清思路,能够实时地抓住、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不是错失良机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在实时了解了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程度后,对教学方法进行重新设计。实时反思要求进度保持一致。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都需要有计划和节奏,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和准备应急措施的方案,最好做到面面俱到,这样才能在突发情况的变通中掌握主动权。
例如,笔者在收回学生歌曲创编作业时,发现了一首结构明快、曲调简单、略有创意的曲谱,就想以它为样板在课堂上进行演奏。某位学生即兴演奏完之后,有学生说作品不是原创,受表扬的同学涉及抄袭,原来是将他人的作品拿来交差的。全班一下把异样的眼光投在这位学生身上,这位学生十分羞愧、难受。由于课前没预想到会发生这种情况,笔者也愣住了。然而课堂要继续,笔者及时反思策略并迅速向学生提问题:“这首曲子好听吗?”“你认为好在哪里?”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转移矛盾的焦点。学生果然把注意力从这位同学身上转移。在准备工作完成后笔者又接着问:“你们听了优美好听的曲子,要感谢谁呢?”大家纷纷向这位同学送去了掌声。接下来继续上课,又利用这一个插曲,引申出歌曲好听的节奏是如何表现的,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再将学生分成三组,采用不同形式进行伴奏,如拍手、跺脚、打响指等形式。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直到下课都有些意犹未尽。
这样的实时性教学反思和合理的对策,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在教学计划的实施中让学生陶冶了情操,拓宽了视野,而先前抄袭的学生也放下负担,免受心理伤害,真是一举两得。
课中反思也需要教师的思维严谨,因为课堂教学的实时反思往往伴随着调整和应变,此时的教师处于一种随机应变的状态,这需要教师的严谨思维来贴合本课堂的教学计划。否则即使应变得体了,也可能会与教学计划偏差过大,甚至有教师在应对过程中遗忘了课堂计划,导致白白浪费了教学的时间。
所以在反思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围绕主题,或者引导学生的关注点实时切入话题,从而在迂回中再次回归主题,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严谨的教学是对反思性教学的框架性约束,这需要在教师的自由发挥之余充分地理解教学计划的内涵,在互动中完成教育,在严谨的指导中带来更多的知识。
敏感性、实时性、严谨性是反思性课堂教育的纽带,缺一不可,教学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意外,教师经常会遇到没有准备的情况,如何敏感且实时发现问题,并严谨地解决问题,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进行反思的成果,而完满地处理好问题,解决课堂上的种种小意外,这些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反思型教师需要具备的品质,当然要把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意外作为自己教学的机遇与挑战,而不是畏惧、害怕它。
课前反思,建立在教师认真钻研、理解音乐教材并对教学目标胸有成竹的前提之上。首先需要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角色来对教材进行探索、学习,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要确切到位。然后再结合每一个课堂的特点,对前期课堂进行总结研究,对新课程的教育方法和计划进行反思及调节,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研读音乐课本,大到对教材整个音乐风格的理解、每个单元层次的把握,小到对作品曲作家生平介绍、各个作品的曲式分析,所有内容都得牢记心中。其次,还需要教师研究与音乐教材相关联的一些知识,尽力吃透教材,对已知或未知的问题都要怀着探究的态度,不仅对教材本身反思,还要对教材重组内容进行理解,如此才能得心应手、灵活变通。
例如,音乐欣赏课中涉及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作品时,我们可以先从美术作品的印象派去导入。印象派的鼻祖莫奈,经常在不同的空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可以给学生展示其最具影响的代表作《日出—印象》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印象派非常著名的两位人物:德彪西、莫奈,他们分别是音乐、美术印象派的最具影响力的代表,同时两人还是好友。艺术本一家,艺术也是相通的。通过音乐这门学科让他们了解到更多领域、更多学科的知识,从而激起学生探索更多知识的热情。备教材这一重要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反思、时刻反思,适应新课改要求,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认真把握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出让他们喜欢的课堂教学,并且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导入阶段,是音乐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音乐教学中抓住学生注意力最重要的节点。教师需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燃起激情澎湃的血液,从而激发他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求知欲望,达到教学计划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及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的效果。
笔者在音乐欣赏课对《四季—春》这首作品进行教学时,设定教学目标是通过欣赏优秀的作品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了解作曲家维瓦尔第生平及其作品,理解巴洛克时期作品的风格特征。开始导入的环节,直接以小提琴协奏曲作品《春》导入,问大家:“这首作品你们熟悉吗?谁的作曲?”笔者原本满怀着期待,因为作品较出名,学生应该能答对。哪知课堂一下冷场,大家纷纷猜想,无法给出正确答案。在学生能正确回答问题可能性较小时,教师该怎样圆场;教学过程中出现尴尬气氛时,教师如何进行应对,这些都很有艺术性。后来课堂中笔者及时进行反思,如此应对:“老师说出巴洛克时期的几位作曲家,请同学们想一想,《春》这首作品是由谁作曲的?”运用选择题使学生提高回答问题的正确率,让学生具有成就感,从而培养对音乐作品的喜爱。
课后反思既是总结经验,又是新方案拓展的孵化器。首先,教师要反思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制定的教学目标;反思自身是否帮助学生攻破难点,突出重点。为了解决难点、突出重点,有教师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效果显然是枯燥乏味的;有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挑选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使用一些摆花架子、华而不实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做课堂上确实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教学过程也气氛活跃,但是学生说不出自己学了什么,会了什么,这样的教学是空架子,不务实。
其次,反思所用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否体现音乐学科的特征,是否具有发展性地培养了学生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中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尚处于发育阶段,教师可更多地选取引导、发现及探索的教学方法使之更易接受。
例如,在欣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时,第一遍欣赏作品的优美旋律,试着让学生闭着眼睛去聆听,感受在宁静的夜空中,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少女,一会儿躲到云层里,一会儿又拨开面纱,整个世界沉浸在梦幻的色彩中。聆听音乐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及时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适时调整其教学方式。第二遍欣赏时就可以从乐曲的音乐要素着手提问:乐曲的速度怎样?作品的曲式结构怎样?你听到了哪些乐器音色?由于第一遍欣赏的铺垫,学生在第二遍欣赏时对乐曲更熟悉,多数学生能正确地分析乐曲结构。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一些意外状况,如笔者在一节公开课上曾碰到学生把乐曲段落划分错误,此时我就立刻使自己冷静下来,迅速反思自己课堂教学是不是问题设置太笼统、不规范;还是问题本身太宽泛,不如用选择题让学生完成更简单明了。稍微反思一下,马上将提问设置选择题二选一,如此学生就能轻松地答出问题,既顾及学生的自信心,使之更喜欢音乐课,同时也增强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总之,音乐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全周期的反思是教师牢牢把握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无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还是课后反思,均应服务于更好的教学、更优的促学,从而让实现教学目的更为便捷。在这其中,与学生在一个时空中的课中反思,显得尤为重要。
音乐教学问题的提出与确定都始终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学客体的特点也应该考虑。在教学中,除了教学内容的确立、及时发现教学问题,道具的选择、教材是否有效利用都应该认真进行反思,能否把每一项思考都贯彻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去,而且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验证假说是否准确无误,这对于其整体把握课堂教学、及时发现学生动向、解决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状况都有着非常积极与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