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文
(青海开放大学 理工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培育人才的基础性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长期以来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了更好地实施落实这一重大工作任务,需要在新的时代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优化。在大数据环境下,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从海量信息数据中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让思想政治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优化。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进入信息化发展阶段
目前,信息已成为人类发展的主要资源。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包含的信息分为两个部分: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外部信息,主要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各要素所造成影响的信息,比如育人资源、社会思潮等;内部信息,主要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和接受者在互动交流中产生的信息,包括教育管理、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等各种数据信息。尽管信息在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中都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在这些过程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普遍偏低。[1]一方面,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信息源供给有一定关系。智能设备、网络等都是产生数据信息的基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基础建设相对薄弱,无法保证多元化数据源的产生。另一方面,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信息技术程度有一定关系。[2]在信息技术尚未成熟的阶段,信息收集、分析和整理受到限制,导致信息形态表现出单一的局面。而大数据环境下,能够有效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信息化发展新阶段,信息由外延性特性转变为内涵特性,从而提升高校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能力。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强。在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会导致教育实施者受到信息威胁和挑战,使得信息成为教育的重要资源,在这种需求下,必定会加快信息化的发展。第二,借助数据思维模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信息的应用形式。从海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挖掘有教育价值的信息并对此类信息进行分析、重组和应用。[3]第三,推动线上学习模式快速发展。目前,网络中出现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媒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各类资源进行编码设置,呈现出有价值的信息。总之,大数据相关技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了信息化发展阶段。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拓宽了教育形式和方法
在以往的教育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评价等发展重点放在青年学生思想价值的占领上,从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相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效果逐渐降低,无法有效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求与目标。[4]而大数据环境推动了各种各样信息的数据应用价值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渐与计算机等学科相融合,教育接受者在网络浏览中会留下各种学习痕迹、思想动态等信息数据,对这些信息的数据实施量化研究,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转变提供思路,并改变教育评价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交往等各个层面的动态化、多元化信息进行全程性、即时性和动态性评价,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和分析技术,赋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技术能力,促使其由传统网下载体类型转变为网上载体类型,并形成载体合力。总之,大数据环境下,形成的各类数据研究方法、智慧校园、万物数据化等,能够有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宽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保证教育方法更加具有高效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1.教育接受者的社交形式向着微型化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主要在于教育接受者社交形式向着微型化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改变以往封闭、现实的交往形式,采用超越时空限制的一种纵横交错的互联网方式来满足交往需求。[5]在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相比于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0.4%,相比于2020年3月提升5.9%。通过网民结构分析,发现学生占比最高(21%),在网民群体中,大学专科教育、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占到10.5%和9.3%,如图1、图2所示。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推动各种即时通信工具流行,让人们的社交形式更加微型化,相熟识人群体的交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交往需求,在大数据融入后,人们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在海量数据资源支撑下,能够让人们突破身份和时空的局限,满足更多人际需求。[6]在大数据的推动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作为社会群体主要成员,交往形式逐渐向微型化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意识到学生存在的这种交往形式方面的变化,开发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交流和沟通平台,让来自不同高校、不同地区的学生都能在该平台中交流意见、分享心得等。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新的变化
由于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单一讲说的形式且思政内容复杂、抽象,因而在以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中经常出现教学过程程度不够、教学片面、形式化等问题,再加上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而降低教育效果。[7]大数据所具备的以下特点:信息量大、精细化程度高、网络化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现阶段学生偏爱互联网进行信息搜集,但是网络中的信息各种各样、鱼龙混杂,存在一些不健康、扭曲思想的不良信息,这些信息无疑会增加教育工作难度,而且现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新事物接受能力强,但身心不成熟,对事物判断能力较差。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网络中的信息会对他们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图3所示)。这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他们掌握扎实的思想政治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还需要提升自身大数据专业理论和技能,并将思想政治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与大数据专业技能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在大数据环境下顺利实施思想政治教育[8]。
图3 网络中一些信息对当代学生产生的影响调查
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掌握和使用数据的意识,主要表现在不重视大数据、忽视对大数据的应用、大数据应用效果较差等方面。一般而言,数据意识是在大数据时代下一种经过亲身体验和量化研究的实践中产生自觉发现、重视、捕捉和分析的意识行为。在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下,具备良好的数据意识才能挖掘出更优质的数据,将大数据的价值发挥出来。假如从认知层面未意识到大数据的价值,不仅无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质量,而且还会影响数据的发挥效果。[9]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大数据的过程中出现数据选择和应用不明确的情况,这种情况与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数据素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缺乏意识的情况下,无法利用生动、具体、动态的数据来实施教育互动,缺乏分析论证思维能力,缺乏将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转变为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也缺乏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价值数据信息的辩别能力。[10]在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尽管教育者并不陌生大数据,但是在运用大数据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却无法将大数据的功效呈现出来。教育者缺乏数据意识主要表现在教育顶层设计、价值学习和实践应用等方面。从实践角度而言,目前大数据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大数据理念、内涵、机遇和挑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形成等方面,缺乏实际应用操作、数据规范以及数据安全等方面的研究。
当前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还存在数据源保障不足以及数据运行不通畅的情况,这些与缺乏数据平台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数据进行融合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能够挖掘和应用有价值大数据的采集平台,让其成为数据管理和运行平台的保障。但是,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情况来看,这三种平台的建设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数据采集平台是大数据应用的基础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数据的记录和采集,尤其在物联网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未及时有效建设的情况下,会影响高校获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的各项数据质量。[11]就数据管理平台而言,数据管理平台是发挥大数据价值的重点平台,但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依旧存在条块分割、存储分散、格式不统一、共享不通畅等数据问题,未能对数据实施统一规范,数据分类规则、格式标准、传输协议以及编码规则等规范化的缺失等,这样会对数据互通互联造成严重的影响。[12]就数据运行平台而言,其是应用大数据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开展的核心平台,但是当前高校面对大数据平台如何建设、如何应用、如何管理、服务对象等问题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存在相关分析控制机制、协调整合机制以及防范教育机制的缺失问题等。在这种情况下,大数据平台建设的不足将无法发挥大数据价值,这也是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有效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原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数据的应用,需要有相关专业人才来实现。需要既有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专业大数据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素质人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的学者大多是文科类,与大数据这种偏理科类的接触较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对海量大数据信息表现出手足无措的现象,或者只能简单处理一些数据等,导致大数据应用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数据分析研究和数据应用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尽管可以通过专业人员提供的大数据结果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但是专业人员在提供大数据结果的过程中并不会站在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去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大数据结果可能不适合教育者实践应用。[13]对于这种缺乏大数据人才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意识,并开始着手培养具备大数据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但是这一过程中却充满了阻碍因素。首先是缺乏数据意识的因素,是认识层面影响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用的重要阻碍。其次是数学知识学习方面,理论知识属于应用知识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目前大数据专业培养尚未成熟,一些高校也刚刚申报大数据相关专业,在知识体系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影响大数据教育质量,进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学习大数据知识。最后,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角度而言,在教学压力、科研压力以及生活压力的影响下,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相关大数据培训活动很难实现。因此,高校很难组建一支具有专业大数据技能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
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过程中,树立大数据意识对实现创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可起到引领性作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主要方针在于树立新的发展理念。[14]从这可以看出,思维、观念等意识层面的要素直接与创新相挂钩,如果思维传统、刻板,创新也就无从下手。因此,形成意识才是一切创新行动的基本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意识到大数据的价值,对大数据进行定位,进而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意识淡薄的问题,构建大数据资源、价值,树立应用意识。
在大数据资源意识形成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关注大数据资源宽度和深度,将其有效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经过数据关联分析,挖掘数据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开发和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实时性的数据资源以及历史性数据资源,对二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规律,提升数据应用效果。[15]同时,还需要关注大数据资源的广度。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发展、社会经济、家庭发展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落实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国家发展方面的数据,还需要关注家庭数据,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认知。在大数据背景下,还应该重视大数据的挖掘,明确网络舆论导向。
大数据意识形成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具备较高的观察力、分析力等,对多元文化观点、不同舆论价值观念等进行搜集和整理,把控意识形态的方式和特点,进而保证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16]同时,要具备挖掘大数据预测的能力,能够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各项数据之间的关系的同时发现存在的倾向性、萌芽性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必要措施。这样才能发现教育接受者的思想变化规律,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另外,需要将大数据的工具价值呈现出来,增强教育效果,应用大数据及时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方式,采用教育接受者喜爱的方式,实现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大数据的应用包含巨大的价值,要想将这些价值展现出来,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建立大数据价值意识,挖掘对教育创新发展有价值的大数据。
对于高校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否能够形成大数据意识决定了教育是否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创新大数据意识的关键在于能够应用大数据,将大数据应用于教育创新实践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大数据,将大数据的价值发挥出来。目前,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大数据技术等同于高新技术,认为这项技术应用起来难度较大。事实就是如此,大数据在应用的过程中,也需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尽管具有大数据科研能力的企业以及拥有相关权利的政府具有数据使用规则制定的优势,但是并不代表大数据是专业公司、专业人员以及政府的专利,每个公民都有应用大数据技术优势的权利。大数据意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不是必须要求其具备专业数据处理能力,而是需要将先进的技术形成数据应用意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
在大数据环境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是大数据平台的建设。高校需要提升大数据技术引进力度,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在寻找外部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外部力量提供的技术实现大数据技术的运用。高校应该积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相关数据平台,有针对性地对教育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保证数据分析的针对性和应用的有效性。[17]首先,落实大数据采集工作。由于搜集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各种数据时会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方式搜集数据,减少时间投入,而且还能快速有效地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在从大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筛选和整合,构建具有完善性的数据库系统,特别是分布式数据库的建立,属于大数据数据库的基本结构,也是实现海量数据存储的主要结构,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信息在教育环境中与传统教育存在差异,这就导致分布式数据库的建设十分有必要,可以从微信、微博以及网络教育平台中挖掘数据信息,将其分布式存储起来,针对不同信息不同来源渠道、方式进行备份和应用。其次,加强大数据研判工作。对于大数据而言,最显著的特点在数据还可以量化,通过专业的数据挖掘能力从海量复杂繁琐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对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数据实施研究和判断,实现信息“增殖”。具体可以建立分布式计算系统,针对不同来源获取的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将不同维度数据信息的特殊性价值发挥出来,对重要工作进行关联性评估。比如,对于学生学习、考核和生活等活动中形成的海量历史数据信息进行特征匹配,与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联系起来,建立符合信度特点的信息库,进而便于对特定学生教育效果进行预测,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学方案。最后,开展大数据运用工作。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可以利用网络挖掘的数据动态信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判,具体可以对专题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实现数据全面分析和研究,准确把控思想政治教育结果,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还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思维定势,对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把控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从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专业大数据人才作为大数据应用、管理以及规划的主要实施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时代下开展教育创新工作时应该意识到培养大数据人才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结合大数据实现创新时不只是简单的应用大数据技术,也不是简单地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管理和应用,而是需要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从目前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很多教育者的教育背景、受教育经历等与大数据技术相差甚远,也缺乏大数据挖掘能力和应用能力,无法对大数据进行研判和预测。尽管有专业的大数据人才,但是这些大数据人才的主要工作是对各种复杂数据进行深入研究,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以及需求并不了解。[1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数据并不是简单的数字,这些数字的背后隐藏着人类思想情感方面的内容,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和总结,不仅能够实现海量数据的语义识别、分类处理、可视性探究等,还能将数字更深处所包含的情感性、思想性、政治性要素等挖掘出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首要问题应该是关注大数据人才的培养工作,保证人才具备大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否则只具备大数据能力无法站在“是什么”的角度对“为什么”进行深度探析。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大数据人才这一问题,应该重点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结构进行优化,引进多元化人才,特别要引进具备大数据能力的人才。同时,还需要提升现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数据意识和数据素养,促使其从意识上摆脱局限意识的问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较强的洞察、判断、挖掘、分析和研究能力,并将这些能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对教育实践中涉及到的数据以及数据变化等形成敏锐的感受力。数据意识属于数据应用的先决条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数据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对其发挥主体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19]另外,还可以通过相关政策扶持的方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参与到网络技术、统计学等与大数据相关的知识学习和培训中,并适当应用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结合的方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积极开发多元化协同发展的道路,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和大数据融合的有关课程,从而更好地实现大数据人才和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协调与统一,保证技术专业和教育专业的协同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将教育内容传输给教育接受者,使用哪种方法进行传输,都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呈现和教育质量高低。在传统传输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并不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处理,也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分阶段、分时机的实施,导致教育内容与教育接受者之间没有形成供需关系,进而无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价值发挥出来。因此,在大数据环境下,应该善于利用大数据中的数据分析技术和监测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具体内容和性质进行分类处理,具体可以将教育内容划分为思想内容、政治内容、法律内容、心理健康内容、素养品质内容、网络文化内容等等,根据教育接受者的情况对社会事件、校园事件等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实践。同时,可以运用大数据算法模型实现教育内容精准推送。[20]目前学生普遍出现“无网不生活”的现象,所到之处必定要有网络。从这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比如,可以利用建立微信公众号、开通微博、入驻抖音视频的方式从网络上对主流价值观进行宣传,实现价值引领,进而更好地走进学生内心。但是,目前存在的一个较为凸显的问题在于互联网算法推送中出现的黑箱问题。比如,算法决定微博上刷出的内容,在利用搜索引擎搜索相关内容时,出现的内容结果或者内容排序等也是算法所决定的。尽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尝试应用互联网实现主流价值观引领,但是在这种黑箱操作下,可能会将想要呈现或者推送的内容过滤掉。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加强算法了解,积极开发出具有灵活性、动态性的官方网站或者各种软件,准确有效地向学生推送教育内容。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大数据带给人们的冲击来自各方各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意识到与时俱进的重要性,不断发掘和优化教育的新观念和方法。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以及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中的价值,从海量数据资源中挖掘出对教育质量提升有意义的数据,树立创新大数据意识,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平台,培养大数据人才,并借助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升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