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伟华,高丽意
(中山市中医院功能科,广东 中山 528400)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发病原因多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或者相对不足,导致机体糖、蛋白等代谢发生紊乱。糖尿病有很多并发症,近90%的患者会并发心脑血管病变[1-3]。血糖的升高会引起血管结构发生改变,造成血管功能障碍,引起心肌细胞电位的传导延时或者时限延长,使得心肌电生理不稳定,引发心律失常[4-6]。Tp-Te是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TDR)在人体体表心电图的图形呈现,以心电图中T波顶点至T波终末段表示,主要是指由心肌细胞发生复极时产生的电异质性,可以作为反映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量化指标[7-9]。此外研究发现心电图中QT间期的变化与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也有一定相关性[9-10]。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Tp-Te、Tp-Te/QT比值与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以期为糖尿病患者并发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27~83岁,平均(63.7±12.6)岁;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非糖尿病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8~84岁,平均(60.5±13.7)岁。
纳入标准[1]:①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无并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③患者意识清醒,有自主行为能力;④入院前1周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⑤患者均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3]:①合并患有严重心脏、肝肾肺等脏器疾病;②患者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③合并房颤、长短期QT综合征、严重电解质紊乱、完全性束支阻滞、已植入起搏器等患者;④服用相关治疗药物干扰心电图测量患者;⑤不能配合检查要求的患者。
该研究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使用深圳理邦SE-601心电图机完成常规静息12导联心电图检查。获取Tp-Te间期。首先确定心电图中T波的顶点与终点,具体设置指标参考文献中的相关描述[10-12]。顶点的选取按照直立T波(倒置T波)最高峰(最低点下缘)垂直与基线的交点。T波终点以T波降支最陡峭处切线与等电位线交点,若出现U波的部分融合,则选取延长线的交点。测量T波顶点至终点的水平距离即为Tp-Te间期。
此外使用杭州百慧CT-082动态心电图仪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包括早搏与心动过速。
1.3观察指标:①利用心电图的检测情况,分析Tp-Te、Tp-Te/QT比值。②记录分析两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根据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0级:无室性期前收缩;Ⅰ级:室性期前收缩<30个/h;Ⅱ级:室性期前收缩>30个/h;Ⅲ级: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Ⅳa级:成对连发室性期前收缩;Ⅳb级:≥3个连发的室性期前收缩;Ⅴ级:RonT。本次研究将0级~Ⅰ级记为低危室性期前收缩,Ⅱ级~Ⅴ级记为高危室性期前收缩。③分析Tp-Te、Tp-Te/QT比值与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2.1两组患者的Tp-Te、QT、Tp-Te/QT比值情况:观察组Tp-Te、Tp-Te/QT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T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Tp-Te、QT、Tp-Te/QT比值比较
2.2两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观察组高危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32.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比较[n(%),n=50]
2.3糖尿病患者中发生高危与非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的Tp-Te、Tp-Te/QT比值比较:糖尿病患者中发生高危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Tp-Te、Tp-Te/QT比值高于非高危组,QT低于非高危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高危与非高危室性心律失常患者Tp-Te、QT、Tp-Te/QT比值
2.4Tp-Te、Tp-Te/QT比值与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Pearson 相关性检验显示,Tp-Te、Tp-Te/QT比值与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呈正相关(r=0.0706,P=0.016;r=0.155,P<0.001)。
此外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p-Te、QT、Tp-Te/QT比值对高危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Tp-Te/QT比值最佳临界点为0.28,曲线下面积为0.960 0,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均>90%,具有较高的预测诊断价值,Tp-Te最佳临界值为125.1 ms,曲线下面积为0.914 5,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均>85%,诊断价值中等,QT诊断价值较差。见表4,见图1。
表4 Tp-Te、QT、Tp-Te/QT的诊断价值
图1 Tp-Te、QT 、Tp-Te/QT比值的关系ROC曲线
糖尿病因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且治疗难度大,已经严重威胁民众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3]。糖尿病并发症多,其中心脑血管神经病变较为常见,容易引起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猝死等,因此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相关疾病的早期预测及诊断尤为重要[12-14]。而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神经病变时,除了有显著的临床症状外,常伴有进行性心电图变化。临床上心电图是常用的检查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常用方法,QT间期表示了心室去极和复极的时间,且QT间期的改变常与心室复极化有关,但是除此之外,TDR增加也是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
研究发现T波顶峰与外膜层心肌细胞复极结束时段保持一致,而T波终点与中层心肌细胞复极结束时段一致,因此T波顶点至终点的时间间隔(Tp-Te)呈现了心室肌复极的时间差值,因此临床上可用心电图中Tp-Te间隔作为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指标[5-8]。谢亚娟等[15]研究结果显示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Tp-Te、Tp-Te/QT比值高于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同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Tp-Te、Tp-Te/QT比值与心功能标志物N 末端前脑利钠肽前体、肌钙蛋白 I呈正相关。陈朋程等[16]研究发现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Tp-Te、Tp-Te/QT比值高于健康者,Tp-Te、Tp-Te/QT比值比QT间期预测室性心律失常价值更高。王静等[17]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p-Te、Tp-Te/QT比值高于对照组,且急性期高于恢复期,Tp-Tec,QTc和Tp-Te/QT与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呈正相关,Tp-Tec作为预测指标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21 8,QTc作为预测指标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 1,而以Tp-Te/QT比值作为预测指标时,ROC曲线下面积高达0.960 8,Tp-Te/QT比值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指标,准确性更高。
本研究与部分学者的研究[6,15-16]结果基本一致。Tp-Te增大引起心律失常的机制为在心室复极化晚期,大部分心室细胞已恢复应激性,此时给予兴奋刺激时,容易引起折返激动,引起心律失常[16]。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Tp-Te、Tp-Te/QT比值与高危室性心律失常呈明显正相关,且对于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以为糖尿病患者的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及诊断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