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抗凝血酶原-Ⅲ与凝血四项在不同妊娠时期孕妇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2022-08-22 06:24杨乃珍郝慧敏吉小涓
吉林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高凝凝血因子纤溶

陈 玉,杨乃珍,郝慧敏,吉小涓,王 蕾

(1.金湖县中医院检验科,江苏 淮安 211600;2.金湖县中医院妇产科,江苏 淮安 211600)

妊娠期即胚胎和胎儿在母体中发育成熟的过程,时间为280天,40周左右,妊娠第1~13周末期为孕早期,妊娠第14~27周末期为孕中期,妊娠28周以后为孕晚期[1]。在妊娠期,孕妇在生理上会出现较多的变化,涉及血液、呼吸、消化、生殖、内分泌等多个系统,其中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主要是在妊娠第6~8周开始,孕妇体内的血循环量增加,同时凝血因子也增多,血液会呈高凝状态,这一生理变化能为产后有效、快速地止血提供基础,但是血液高凝状态也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2]。本研究旨在探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抗凝血酶原Ⅲ(AT-Ⅲ)与凝血四项在不同妊娠时期孕妇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9年8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孕早期孕妇29例:妊娠时间9~12周,平均(10.47±1.02)周;孕中期孕妇4例:妊娠时间19~26周,平均(21.68±0.94)周;孕晚期孕妇12例:妊娠时间30~35周,平均(31.47±0.54)周;临产期孕妇55例:妊娠时间37~42周,平均(38.96±0.45)周。纳入标准:肝、肾功能正常者;近1月未使用抗凝血药物者;血小板检查正常者等。排除标准:伴发严重感染等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精神障碍者;合并其他恶性妇科疾病者等。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批准同意。

1.2方法及观察指标:①比较不同妊娠时期孕妇临床资料: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孕次、产次等。②比较不同妊娠时期孕妇的凝血四项指标水平: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同一时间且空腹状态下进行血液采集,取外周血约3 ml置于预先盛有抗凝集的采血管中,3 500 r/min的转速操作15 min,分离血浆,之后对血浆凝血四项指标,即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水平进行检测,使用sysmex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进行测定。③比较不同妊娠时期孕妇血浆FDP、D-D、AT-Ⅲ水平:血液采集和血浆制备方法同②,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

2 结果

2.1不同妊娠时期孕妇临床资料:不同妊娠期的孕妇年龄、孕次和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妊娠时期孕妇临床资料比较

2.2不同妊娠时期孕妇凝血四项指标水平:不同妊娠时期孕妇TT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妊娠时期,孕妇PT、APTT随着孕周延长而逐渐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FIB水平随着孕周延长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妊娠时期孕妇凝血四项指标水平比较

2.3不同妊娠时期孕妇血浆FDP、D-D、AT-Ⅲ水平:不同妊娠时期孕妇血浆FDP、D-D、AT-Ⅲ水平随着孕周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妊娠时期孕妇血浆FDP、D-D、AT-Ⅲ水平比较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机体止血机制分为初期止血和二期止血,其中初期止血机制在于当血管内皮细胞破裂时,内皮组织暴露于外界,导致血小板大量释放,发生黏附、聚集反应,进而形成血小板血栓;二期止血是凝血、抗凝和纤溶等多个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的过程,是由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参与级联酶促反应,进而被活化后,产生纤维蛋白凝块,发挥止血作用[3]。其中凝血因子属于蛋白质,其在正常条件下处于失活的状态,当血管出血时,可被立即激活,并与血小板粘连在一起堵塞血管。当女性进入妊娠时期后,体内的血液循环量会增加,凝血因子Ⅱ、Ⅴ、Ⅶ等因子水平也会升高,尤其随着孕周的延长,血液会逐渐呈高凝状态,适度的凝集状态有助于保持纤维蛋白在子宫壁、动脉中沉积,进而维持胎盘的完整性,同时在分娩后能快速形成止血血栓,并可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与再生,属于一种生理性保护行为[4]。但高度凝集下的血液状态也是许多并发症的产生风险因素,可能会导致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复发性流产等疾病。

本研究结果中,不同妊娠期的孕妇年龄、孕次和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妊娠期不同的产妇,其年龄、孕次和产次对凝血四项指标无影响。凝血四项属于检验科临检检查项目之一,归属于血栓性疾病检查,属于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以及孕妇凝血功能检查的常规指标。凝血四项对机体的止血功能十分重要。当意外受伤流血时,止血功能迅速发挥作用,使血液凝固堵住伤口而止血,避免血液大量丢失。其中TT的正常水平在9~21 s之间,其水平延长提示FIB水平降低,纤溶系统处于亢进状态,而其水平缩短提示血液中有钙离子存在,或血液呈酸性。凝血酶原即血浆中的凝血酶在血小板缺乏的情况下,组织因子加入后进而转化所得,PT代表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同时也可作为检查机体外源性凝血功能是否存在障碍的指标,其正常水平在9~16 s之间,其时间延长提示凝血因子缺乏或FIB水平异常。APTT正常水平在23~36 s之间,属于较为灵敏的内源性凝血功能检测指标,时间延长多见于凝血因子Ⅱ、Ⅴ、Ⅶ等水平下降,或FIB缺乏症;其时间缩短则提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5]。FIB能参与凝血反应,在凝血过程的最后阶段中,可溶性的FIB通过转化为不溶性的FIB,进而将血液凝固,可反映凝血机能状态,其水平升高多见于妊娠后期和运动后,同时还可反映血液黏度高、血流速度变慢等;其水平不足会引发子宫内膜与胎盘分离[6]。本研究结果中,随着孕周的延长,孕妇血浆PT、APTT逐渐缩短,而血浆FIB水平随着孕周延长,逐渐升高,说明孕晚期和临产期的孕妇体内血液发生凝集的程度更高,提示在妊娠过程中,随着孕周的延长,孕妇体内红细胞聚集和血小板聚集能力逐渐加强,血液高凝状态逐渐加重。并且,梁骑等的研究结果也证实,在妊娠25周以后,孕妇体内血浆FIB水平逐渐升高,且在孕晚期中,FIB会大量释放,含量是孕早期的两倍左右,进而激活凝血系统,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相吻合[7]。

FDP是由FIB聚合为FIB多聚体后,激活机体FIB溶解酶活性,将FIB多聚体再分解为FDP,可反映FIB的溶解程度,常作为血栓性疾病的检测指标,正常水平一般<10 mg/L,其水平升高提示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FIB溶解功能亢进、血管栓塞性疾病[8]。D-D是FDP的主要组成物质,在纤维蛋白溶解的抗凝系统中,纤溶酶原、纤溶物、纤溶酶抑制物和纤溶酶激活剂是主要的组成成分,当纤维蛋白凝结后,纤溶酶原激活剂回将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进而溶解FIB,降低血液高凝水平;同时D-D水平升高提示存在继发性纤溶反应,或者在血栓形成中局部纤溶酶活性超过血浆-抗纤溶酶活性,使得纤溶酶大量释放,加速血栓溶解,D-D水平也可反映溶栓效果。在妊娠过程中,由于孕妇体内会产生滋养叶碎片,再其进入肺部循环过程中,通过溶解后释放凝血活酶,使得血管内处于凝血状态,纤溶系统进而启动[9]。抗凝血酶原Ⅲ作用在于维持机体止血平衡,通过与活性凝血因子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进而抑制凝血酶活性,发挥抗凝作用;由于在妊娠期FIB水平较高,抗凝血酶原Ⅲ会低于正常水平,但随着妊娠期延长,其水平会随着血液凝集程度加重而升高[10]。本研究结果中,随着孕周的延长,孕妇血浆FDP、D-D、AT-Ⅲ水平可逐渐升高,说明随着孕周延长和血液高凝程度的加重,纤溶系统活性和抗凝作用均会增强,孕妇体内存在FIB降解过程,且FDP、D-D、AT-Ⅲ三者变化趋势一致。

综上所述,随着妊娠期孕周的延长,孕妇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水平会逐渐升高,既为孕妇分娩后快速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同时也带来了血栓出现的危险。因此,通过对妊娠期孕妇血浆FDP、D-D、AT-Ⅲ及凝血四项指标水平变化的动态监测,为预防由于血液高凝状态产生的并发症,及时了解凝血及纤溶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高凝凝血因子纤溶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地鳖纤溶蛋白口服时间/pH依赖结肠靶向微囊的开发及评价
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低分子肝素钠和右旋糖酐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后继发纤溶亢进1例并文献复习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看恐怖片,血液都被吓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