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柯南
城市化进程中对风景园林绿化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高质量的风景园林绿化,起到了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积极作用。现针对风景园林绿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应用问题,采取实践总结与分析的方法,展开具体的论述,提出风景园林绿化的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借鉴。首先,概述了城市化进程的风景园林绿化需求情况。其次,结合实践分析风景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风景园林绿化的办法。经城市化实践检验,坚持生态发展的思路,做好城市风景园林绿化工作,对保障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参考借鉴的价值。
近年来,各地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带动着风景园林绿化的增加。经过最初的探索与实践,再到后期的不断创新发展,使得城市的绿化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从当前的风景园林绿化推进情况分析,有了很大的力量支持,包括政策和资源等,促使绿化水平不断提高,不过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需加以完善和优化,进一步发挥风景园林绿化的价值与作用,促进城市化发展。
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园林绿化的需求持续旺盛,与此同时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也刺激着园林绿化的发展,加之各项政策的出台都推动着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城市化建设起步相对晚一些,不过中国在城市规划方面对园林绿化有更高的认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城市园林绿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美化城市环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众多各类建筑与设备在视觉上很容易出现凌乱的效果,通过规则化种植相应的绿色植被,能够达到缓解的积极作用。利用植物可有效遮挡破旧的建筑,并且可以跟着四季的变化呈现各异的状态。尤其是具有历史的城市公园,树木可以在各个季节有各色的景观,可吸引居民和游客观赏,使得人们获得生活上的满足感。2.净化城市环境。回顾过去的经济发展,引起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成为当前推进城市化进程首要问题,例如山西和河北等在冬季都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目前,各个城市不断加大空气污染的防控力度,园林绿化为重要手段,可促进持续化发展的要求。通过绿化可起到降尘的效果,且可增加城市空气湿度,夏季还可以起到降低温度的效果,防范噪音的产生。3.文化传承。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园林在很多重要历史事件中都曾出现,拥有文化内涵。例如,广州的越秀公园等。
从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情况分析,自2016 年以来,我国市政园林市场规模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2019 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60.60%;园林市场规模情况如表1 所示。从园林绿化行业的项目情况分析,PPP 项目在2018 年发布了1270 个,近年来最多;2019 年为 519 个;2020 年 1-3 月中旬城市园林绿化项目达到61 项,处于准备阶段的总计503 个,处于采购阶段的项目为610 个,执行阶段的项目总计2548个。近年来,城市园林绿化投资金额都超过2000 亿元,整体保持较高的水平,到2021 年投资额达到2648 元。在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以及生态化要求不断提升等的影响下,园林绿化市场需求保持增加,并且对企业设计和技术等有更高要求,能够给企业带来发展自空间。
?
从未来发展的前景分析,政策推动园林绿化行业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积极推进修复试点,并且抓好国土绿化和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随着各类政策的持续推动,将会为园林绿化行业带来很多的机会。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环境不断升级与改造,助力绿化行业持续化发展。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分析,总体规划占据着重要地位,为现代化城市的基础,做好每个细节的精心设计,才可以促进城市持续化发展。目前,城市规划普遍存在观念落后的情况,这与我国发展环境存在很大关系。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以工业生产为主,不注重环境建设,而且推进城市改造实践中很多古建筑与公园被破坏,使得城市的面貌“受损”,甚至失去了文化价值。碳达峰是我国国家的承诺,承诺在2030 年前,CO2 的排放不在增长,达到106 亿吨的峰值。十四五时期,生态环保工作目标提出森林覆盖率达到24.1%。在这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目标为降低13.5%,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降低18%。表2 整理了我国当前的森林覆盖情况。未来,一段时间内会采取系列政策与措施,积极推进碳排放达到目标。双碳目标下,城市依旧是主力军,园林绿化为重要的措施。积极推进绿化工作,有效清除空气污染,在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根据测算一亩林每年能够吸收净化67kg 二氧化碳,并且释放48kg 氧气。城市风景园林企业、人员以及相关部门都要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和认识,从自身做好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绿化的增加,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
?
新时期,城市化发展对园林绿化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美好愿望的提出,也对生活环境有更高要求。从绿化的推进角度分析,必须要做好质量的优化和提升。这需要做好园林规划设计的把控,一方面要坚持风景园林建设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做好设计的创新。按照风景园林建设的要求,需坚持生态原则,认真思考城市化进程的限制,积极探索城市化与园林绿化协调发展的措施,积极优化和改善内在环境。城市化背景下,人口和产业持续化聚拢,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加,实施城市绿化需要考虑到城市的状态,围绕城市气候和卫生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实现全面优化,在园林绿地上实现有效衔接,构建高质量的生态网络系统,增强各个方面的控制。实施园林绿化,必须要考虑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做好生态效益的控制,防范资源与能源的浪费。对当前的园林绿化,贯彻科学化理念和原则,加大技术创新力,增强科技含量,例如推广使用新材料和新工艺,构建完善的关系网,打造园林绿化植物景观。在林木配置与树苗选择方面,必须要保证多样性,最大程度上满足园林的需求,增强城市的整体性。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围绕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入手,积极培育适应环境条件的绿化工程。目前,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水平和创新力还有待提高,需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
城市风景园林的价值实现,关键在于绿化价值的实现。这需要做好绿化种植以及养护,持续释放园林的效益。从项目管理实际分析,由于缺少对园林绿化理念的正确认识,未能做好绿化过程的质量控制,出现城市规划建设中未完成树木和植被等的建设目标,同时后期的养护管理不到位,也影响着绿化的价值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表现为调节城市环境以及美化环境,追求的是两者的结合。从绿化的推进实际分析,需要做好树种选择和培育等,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应用到园林绿化实践中,避免出现资源浪费。
城市化进程加速,风景园林绿化的建设也应该“跑起来”,观念跑起来很重要,需积极转变园林绿化的理念和认识,围绕双碳目标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等目标,积极引入新理念和新技术,打造高质量的园林。“总有城市在先跑”,以北京为例,某公园围绕碳中和理念,建设了集生态和科技以及美观为一体的系统,迎合人们的喜好,利用碳积分转换系统,设置了网红打卡路线。利用新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绿色生产和低碳生活等的发展。从公园的建设实际分析,结合减碳行为体系,例如绿色出行和绿色生活以及低碳科普等,在主道路旁边布置了互动装置以及虚拟骑行车等,实现智慧化科技与减碳行为科普有效融合,构建了碳积分转换系统。在这里将减碳行为实现虚拟量化,形成碳积分,实现量到质的变化,市民使用累积的积分体验公园内氢燃料观光车,或者可以在低碳集市上兑换植物种子和主题文创周围的活动体验等,使得人们可以在其中得到放松,还可以通过趣味活动使得更多的人了解碳中和知识,达到推动绿色生活和生产的目的。在园林设计方面,更好地把握了人性化,面向周围的上班族提供了生态客厅,依托森林资源优势,打造了户外办公与洽谈环境,设计了林下会议区。面向儿童和大人设计了健康活动场所与儿童专门的游玩区域,例如林间运动场等。作为城市园林的规划者和建设者,必须要积极转变思想,面向低碳园林和现代化园林建造目标前进,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提高园林建造的效益水平,更好地发挥园林的价值。
引入科学技术与手段。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注重绿化建设的优化。从园林工程的设计角度出发,做好先进性和科学性的把握,保障操作的简洁性和便利性。在绿化规划与设计方面,合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比如计算机和虚拟技术,具体来说为BIM 三维建模技术等,从城市整体规划和设计角度出发,做好园林景观的设计,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打造特色园林场景。实践中积极运用先进的虚拟技术,设计立体化和直观化的园林设计方案。按照园林的主题,例如低碳园林、科普园林等,设计多种园林绿化方案,做好全面化分析,优选最佳的设计方案。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例如,三维设计手段进行设计效果的优化,保障设计方案更加贴合实际和理想状态,切实保障设计目标的高质量实现。
注重文化内涵的设计。新时期,城市园林绿化有更多的功能,除了生态功能外,还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通过实现文化力量的注入和输出,凸显城市文化与文明,打造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现人们对自然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在进行规划与设计方面,要求设计人员具有艺术素养,深度挖掘城市的文化历史,选择适宜的文化元素,合理运用到园林绿化实践中,全面提升园林的建造水平,创造更多的效益与价值。
挖掘园林的生态价值。从城市园林绿化实际分析,极大程度上能够促进绿色生态环境的发展,也可以增加城市的舒适度,助力美丽城市的建设,助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在进行园林绿化设计时,需要坚持生态保护的原则,深度挖掘园林的生态价值,将其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带给人们高质量的生活环境。这需要设计人员掌握更多的知识,例如生态学和景观学等,能够了解园林的生态价值,并且有效的挖掘生态价值,促进园林高质量建设,为人们营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做好园林建设的质量控制。园林的质量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由施工技术决定,技术因素具体包括人员和装备以及信息检测技术等,为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必须要构建技术全过程考核机制,促使园林绿化工程操作规范化和标准化。根据园林绿化施工的任务和内容,设置质量管理目标,落实建设环节的质量目标管控工作,并且对质量管理任务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保障园林建设工程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环节需要各方的有效配合,避免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影响到施工质量与进度,在管理工作中做好统一组织和控制,高效化推进各项工作,保障工程管理的效益目标实现。积极探索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新方法和新手段,不断提高绿化管理的水平,实现项目管理效益目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应在施工初期进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严谨认真参与园林施工工作,精通知识和技能,如施工点和景观美化的配色。通过认真贯彻落实绿化工程建设管理,最大限度上提升绿地的绿化量及指标,通过绿化改善环境;基于绿化的普遍,对绿化的艺术性及环境治理水平进行提升,实现绿化、美化以及环境相融合的目的。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必须要注重管理养护,保护好园林绿化的效果。从管理实际分析,很多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后期都缺少有效的管理,使得工程建设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这需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养护措施,加大园林绿化养护的投入,构建长效化机制,高效化推进各项养护工作,保障养护的效益目标实现。
技术创新一日千里,使得各行各业迎来智能化变革的新浪潮,新时代园林建设同样如此。例如,智慧游客服务系统,其具有智能化、个性化的明显特征,比如借助知识图谱、智能匹配、智能推荐等AI 技术,能够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园区的管理实际分析,除了管理好游客外,还需要做好园林植物和基础设施的管理,切实提高管理的水平。从植物和设施等的管理实际分析,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为每个区域的植物和设施,建设专属的名片,集成海量化数据信息,为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和支持。利用现场的视频监控系统和传感设备,实现可视化管理,实时化掌握植物的生长情况,根据园区的温度和湿度等,调整植物的养护方案,做好全面细致的管理。对于公厕和路灯等基础设施,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可实现智慧化管理,例如能源管理等,全面严格控制园区每个元素的情况,保障园区管理目标的实现。结合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同时做好园区的日常巡视管理工作,切实提高风景园林的养护管理水平。从日常管理实践的角度分析,必须要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制定完善的养护管理方案,做好火灾防护、补水、肥料实施和病虫害防治等。通过全面化养护,保障园林绿化的价值得到有效发挥,全面提高管护的水平。实践中要做好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完善和优化管理模式,创造更多的效益。做好养护管理的梳理和分析,掌握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优化和改进的措施,全面提高风景园林的效益水平,创造更多的价值。保持创新力和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新手段,不断提高现代化风景园林建设和管理的水平,创造更多的效益和价值。
综上所述,现代化风景园林的建设,要围绕园林的生态功能和美化功能等进行深度挖掘,面向城市规划以及居民的多样化需求,积极探索建设功能更加丰富的园林,促进园林现代化发展。从实践的角度,要积极转变建设的理念,例如建设低碳主题的园林等,实现与城市化发展的更好融合,不断提高园林的建造水平,创造更多的效益与价值。通过做好园林建设和养护管理各项工作,保障风景园林的效益目标实现,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