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鑫 黄志昌 方创茂
急性牙髓炎作为主要由深龋和继发龋引起的牙髓组织急性炎症,为儿童的临床常患病,严重影响患儿心身健康。传统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急性牙髓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主要根据病情程度完成清理及根管填充,该方法疗效明确,但存在复诊频繁、疗程长等特点,可能延缓患儿口腔功能恢复、增加手术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1]。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具有复诊次数少、疗程短、可维持治疗持续性等特点,逐渐成为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热点[2,3]。本研究以急性牙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急性牙髓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9 月~2020 年9 月本院口腔门诊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儿66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 例(33 颗患牙)。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牙体牙髓病学》中诊断标准确诊为急性牙髓炎的患儿;②经X 线片明确病牙牙根发育正常,具有根管手术治疗适应证。排除标准:①严重牙周、根尖疾病的患儿;②具有其他系统疾病合并症的患儿;③近期存在其他治疗史的患儿;④失联或退出研究的患儿。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根管治疗术,局部麻醉(局麻)下进行常规开髓引流,减轻髓内压力,予以OC棉球安抚。根据情况嘱2 d 后复诊。复诊时,局麻下行髓内清除病灶、去除根髓。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樟脑棉球放入髓内。嘱1 周后第二次复查,观察病情,在X 线下进行根管填充[3]。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局麻下开髓引流,清除髓内感染病灶,清洗髓腔拔出根髓。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双氧水冲洗并干燥髓腔,采用75%酒精消毒根管内部3 min 后干燥根管,最后完成牙胶尖、根充剂填充根管。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咀嚼能力。于术后2 周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患儿完全无牙痛症状,X 线片显示根尖完好,无牙齿松动等状况,患儿咀嚼能力完全正常;有效:患儿牙痛明显改善并减轻,X 线显示牙尖处阴影明显减小,咀嚼能力明显改善;无效:患儿牙痛未见改善,X 线显示牙尖处阴影未见改善甚至可见扩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采用咬合力测量仪[艾力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型号T-Scan Novus]测量两组术前及术后6 个月的咬合力,采用称重法测量两组术前及术后6 个月的咀嚼效率。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包括发热、精神烦躁、咬合痛、口腔感染。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术后2 周,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手术前后咀嚼能力比较 术前,两组咬合力及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个月,观察组咬合力及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咀嚼能力比较()
表3 两组手术前后咀嚼能力比较()
注:与对照组术后6 个月比较,aP<0.05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急性牙髓炎是儿童最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由深龋或继发龋引起,细菌感染引发牙髓组织的急性炎症,患儿常感牙齿剧痛,如不及时就诊容易继发牙髓坏疽,进一步加重疼痛程度,严重影响患儿日常饮食及生活质量。目前急性牙髓炎的常用临床方案为传统根管治疗术,该手术临床疗效确切,但存在复诊频繁、疗程过长的特点,可能增加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并延缓患儿口腔功能恢复[5,6]。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能够减少复诊治疗次数,缩短疾病疗程。因此,本研究以急性牙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比常规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疗效及对患儿咀嚼能力的影响。
传统根管治疗术旨在彻底清除感染病灶并杀菌,主要根据患儿感染状况进行多次清除髓鞘及根管填充,因此需多次手术治疗。然而,在多次手术过程中需多次进行根管内药物封存,延长了手术疗程,不仅增加了治疗成本,而且大大增多了手术期间存在的不可控因素,从而影响早期治疗效果,并延缓了患儿咬合功能恢复[7-9]。随着对根管系统知识的深入了解,相关设备的更新及新药和新方法的出现,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能够在控制感染的同时,保持手术治疗的持续性,缩短治疗过程,减少复诊次数,可减少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使患儿提早进入咬合能力的恢复阶段。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 周,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个月,观察组咬合力及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李雪[10]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相较于传统根管治疗术早期疗效更好,这可能由于传统治疗需多次手术,延长了疾病恢复时间,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不需要多次开封根管,缩短了疾病恢复时间,从而提高了近期治疗效果。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期间发生全身感染、口腔感染、咬合痛的可能性明显低于传统根管治疗术。这也与传统根管治疗术多次开封根管有关,一方面这可能增加根管内材料渗漏的可能;另一方面封存药物自身也存在刺激性,从而引发根尖周的再次感染可能[11,12]。另外,多次开封根管并多次确认根管解剖结构,对根管造成二次激惹,可能引发咬合痛。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保持手术的持续性,避免传统术式的以上弊端。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于急性牙髓炎患儿能够更好地改善其咀嚼能力,提早使患儿进入咀嚼功能锻炼阶段,促进早期咀嚼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根管治疗术,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能够更好地改善急性牙髓炎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咀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