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洁云 张丽明 俞利明
子宫全切除术作为妇科常见术式,是治疗子宫病变的有效路径,且近年来患者数量持续增长,子宫全切除术患者数量激增[1]。子宫全切除术应用后,尽管能够改善患者的子宫病变症状,但是受到医源性因素等影响,患者术后阴道脱垂的发生率较高。相关资料中提出,子宫全切除术后阴道脱垂发生率占据总并发症发生率的2%~45%[2],常见诱发原因在于手术中主韧带、骶韧带切除,盆底支持组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盆底支持能力下降,致使患者的阴道穹窿脱垂。为了深入探析腹腔镜下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后阴道脱垂防控的方式,文章抽选60 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基于患者救治及恢复的情况进行讨论,且将资料整理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2021 年4 月到本院行腹腔镜下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的60 例患者,按照随机编号法分为悬吊组和参照组,每组30 例。悬吊组年龄37~63 岁,平均年龄(48.91±5.98)岁;平均分娩次数(2.81±0.78)次;疾病类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 例,子宫肌瘤10 例,子宫腺肌病9 例,宫颈上皮内瘤变5 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 例;术式:全子宫切除22 例,全子宫切除+附件切除8 例。参照组年龄40~66 岁,平均年龄(49.15±5.72)岁;平均分娩次数(2.90±0.43)次;疾病类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 例,子宫肌瘤11例,子宫腺肌病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4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 例;术式:全子宫切除21 例,全子宫切除+附件切除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悬吊组 患者取膀胱截石头低臀高位,气管置管,全身麻醉。行腹腔镜下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或同时加双侧附件切除术。手术操作期间,联合实施子宫韧带阴道残端悬吊术,即阴道残端缝合。操作完成后应用7-0 丝线缝合两边骶韧带、阴道断端、折叠圆韧带断端,留下卵巢的基础上,将卵巢固有韧带断端和同边断端联合缝合操作,使用2-0 可吸收线缝合盆腔附近,而后使用后腹膜包埋残端,促进腹膜化。术后效果见图1。
图1 术后效果
1.2.2 参照组 患者取膀胱截石头低臀高位,气管置管,全身麻醉后实施腹腔镜下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或同时加双侧附件切除术,术中不行子宫韧带阴道残端悬吊术。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手术后随访12 个月,以盆腔器官脱垂定量系统(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litation,POP-Q)对盆腔器官解剖状态进行测评[3]。取5 个点,分别是阴道前侧Aa 点、Ba 点,阴道后侧Ap 点、Bp 点,阴道残端上方C 点,基于5 个点和处女膜的脱垂状态,测评患者阴道脱垂情况。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术后12 个月的POP-Q 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POP-Q 系统测评均为非脱垂,术后12 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悬吊组患者的C 点、Ap 点、Bp 点测量值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Aa 点、Ba 点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2 个月的POP-Q 指标比较(,cm)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2 个月的POP-Q 指标比较(,cm)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手术情况分析 两组患者均完成手术,且术后未出现出血、泌尿系统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后30 d 复查,患者阴道残端均愈合良好。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对患者的身体组织伤害较小,患者手术后恢复速度较快,且疼痛感相对较轻,是妇科子宫疾病的常用治疗方式[4-6]。因为盆底解剖中,子宫颈环是主韧带、骶韧带的附着点,同时还几乎与所有的盆筋膜和韧带相连,在子宫全切除术过程中切断了主韧带、骶韧带、圆韧带,破坏盆底的支持组织,损伤盆底神经和血管,改变盆底的整体结构、生理状态和物理力学作用,使盆底支持力量减弱,导致盆腔器官脱垂等功能障碍[7-9]。在这种问题的影响下,患者阴道存在不同程度缩短问题,对其盆底功能会产生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阴道穹窿膨出、脱垂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0-12]。
本研究中,腹腔镜辅助下实施子宫全切除术的同时,基于患者的阴道解剖结构及子宫情况等实施针对性悬吊治疗,可减轻手术中对患者主韧带、圆韧带的影响,增强患者盆底功能的稳定性,预防阴道脱垂问题的发生。在手术后12 个月随访中发现,两组患者术前POP-Q 系统测评均为非脱垂,术后12 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悬吊组患者的C 点、Ap 点、Bp 点测量值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Aa 点、Ba 点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腹腔镜下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中同时行阴道残端悬吊术,在随访12 个月时能很好地预防阴道位置脱垂,且治疗方式简单,临床操作安全,适合在临床中操作。
子宫韧带阴道残端悬吊术的应用,能够以缝扎的方式穿透患者双边子宫圆韧带、主韧带、骶韧带及阴道顶部,对患者阴道顶部发挥强化固定、悬吊的作用[13]。新的阴道环也能够为阴道顶点提供新的支撑力量,对患者手术后阴道局部功能的快速恢复,病症的早期改善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14]。有效预防子宫全切除术后阴道残端脱垂症状发生,近期应用效果值得肯定。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子宫全切除术后的远期并发症,故对远期的确切影响还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跟踪随访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后实施子宫韧带阴道残端悬吊术,可避免患者阴道脱垂症状的发生,疗效较好,建议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