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白雪悦(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韦诗誉(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1.大滩村
每至四月中旬谷雨时节,京中的梨花早已败落,京西房山霞云岭大滩村的梨花却悄然绽放,几户人家几缕炊烟,与梯田古树梨花相衬,宁静而安逸。
房山区得名于大房山,秦代称大防岭,东汉时改称大防山,金始称大房山,即平原到山区的第一道屏障。清嘉庆帝早年于房山游历时曾赞“峰峦皆若画,杨柳尽参天。”霞云岭位于太行山北段支脉大房山西部深山区,《北京市房山区志(1999年)》中记载,霞云岭原称霞岭,因当地常见岚光霞影而得名。大滩村位于霞云岭东北约3公里处,行政村属三流水村,《北京市房山区地名志(1992年)》中记载三流水村清末成村,因地处大石河右侧三条支沟汇合处,故名三流水。
从北京市区走京昆线(G108)一路向西,行至霞云岭乡大石堡村向北进入小路,蜿蜒向上,盘山而行,见“三流水村”路牌后向左,行至大滩村约7公里。目前,进入大滩村的道路仅这一条,狭窄处仅容一车通过,村民说该道路是2007年所建,建造初期为石子路,近几年才铺成了水泥路。这条小路途经之地多数接收不到手机信号,行至大滩村附近方可通信。如若《桃花源记》中的描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然大滩村村民搬至此地却并非追寻《桃花源记》中的诗 意。
村民口述称大滩村先民于100多年前,从东北方6公里以外的水峪村搬迁至此,多为杨姓,与水峪村的杨姓为同一支。清康熙《房山县志》卷二郷邨中便有“水峪,县西四十里”的描述,相传水峪村最早为山西移民。从水峪村搬迁至大滩村的杨姓一支,家谱共十辈“守忠于秉木科学在立法”,现仍有少数人家还在继续着家谱的传承,且辈分越高的人家住的越高。
因道路不便,村中仅剩十几户人家且均为中老年人,不愿离开故土的老人们却不愿子女继续生活在这大山深处。居住于此的人家多有小汽车或拖拉机,作为他们出村的唯一交通工具。村中部分房屋已经垮塌或处于闲置状态。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中的梨花却会在晚春停留。数株百年老树点缀于层层梯田之间,一树一片雪,干净纯粹。民国十七年《房山县志》卷五实业中有载“田地分为高田、平田、窪田、水田”,其中大滩村所在的三流水便是高田。
大滩村先民开垦梯田、种植梨树并非为了赏花,而是为了生计。民国《房山县志》卷二物产中有载“梨本境产出甚多,有鸭梨、红肖、白梨、酸梨、秋梨、囤梨……开白花上巳前后。”村中梨树共有两种,一种为杜梨,另一种为杜梨嫁接的红肖梨,两种梨树均在四月中旬开花,杜梨花小瓣薄,成簇成团;红肖梨花稍大瓣厚,片片相接。因杜梨果小,紫黑色味酸,但易成活抗性好。杜梨嫁接而成的红肖梨树,树腰部位均有一圈向外突出的嫁接印记。同时,村中也种有栗子、核桃、小米和玉米等。
2.住居环境
3.鸟瞰图
4.梨花
5.老人背篓
6.梨花老屋
7.石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梨花开遍的四月还未到农忙时节,梯田保持着原本的土色,村民家中的农具干净古朴,还未来得及沾染泥土的气息。村里的老人们与世无争、怡然自得,静静体会着这山中的春色,同时又悄悄期盼着秋天的收获。
大滩村民居散布于梯田之间,独户成院,因地处群山之中,房屋朝向多样。院落布局多以正房为中,左右各置一厢房或仅一侧置厢房,围以院墙。房屋建造有木骨石墙的旧房,也有砖混结构的新房。
旧房就地取材,房屋基础采用长方形石块垒砌,台阶使用大块石材拼接。主体采用木结构,抬梁式构架,墙体多为不规则石块垒砌,再涂以纸筋灰,利用植物纤维加强墙体的耐久性。门多为带横坡双扇门或带横坡单扇门,窗多为支摘窗,门窗花心纹样有盘长、套方、步步锦、十字海棠套方锦、盘长套方锦、盘长玻璃罩、喜字套方锦等。多数门窗留有木材本色,少数门窗饰红、绿色。屋顶为单檐硬山石板顶,不设吊顶。檩条上接脑椽、檐椽,椽上钉有木片,木片上直接放置石板。室外挡土墙、院墙、铺地等也多用不规则石块垒筑。该地所用石材皆为房山当地所产青石,取材方便,加工简单,使用广泛。
新房多为砖混结构,墙体为红砖砌筑,窗为铝合金玻璃窗,屋顶有彩钢瓦平屋顶、彩钢瓦坡屋顶等。部分新房外立面贴有瓷砖装饰或涂以黄、白、灰色等。旧房、新房皆不设室内卫生间,卫生间独立于主体房屋之外,石块垒砌或红砖垒砌,简易屋顶,为旱厕。
乡村的发展往往受制于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大滩村因地理位置偏僻,环境闭塞而发展缓慢。近年,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大滩村也因梨花梯田的美景和古色古香的老屋而为人所知。越来越多的游客翻山越岭,沿着唯一的小路来到京西深山中的这一片世外桃源,在观赏美景、惊讶京郊竟有如此秘境之余,也给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注入了新鲜的活力。部分村民在自家小院中搞起了民宿接待,或是把老屋租给了前来写生取景的画家和摄影师,沉寂百年的小乡村突然热闹了起来。
8.垒石院墙
9.石排水口
10.老屋木梁
梯田、古树、梨花、老屋共同构成了大滩村村民的生活空间,安静美好又富有诗意。然而,村中生活的老人多已年过半百,大滩村的梯田耕种、古树养护、老屋建造传承都将难以延续。
春风带来了暖意,也带来了大滩村的发展,游客的到来在给村民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促进了梯田耕种与养护的传承。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滩村可实行内源式村集体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组织本村村民经营整治,通过经营收益和分红机制激励村民自发的保护与延续大滩村的发展。
11.民宿
12.大滩村航拍 图|程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