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低碳城市标准建设的思考

2022-08-18 01:05文图王乙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人类居住 2022年1期
关键词:测算城市规划标准

文图|王乙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020 年,“双碳”目标的承诺,意味着国家低碳标准将从相对宽松的“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控制转向较为严格的碳排放“绝对总量”控制。伴随低碳目标的升级,我国开始“自上而下”推动低碳发展系统的变革,正在构建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碳交易和碳补偿等重要制度,将重塑低碳城市发展的外部环境。需要建立一套更实用、更科学的新标准,有效推动新背景下低碳城市的发展。

百花齐放的低碳城市探索,标准“多样化”的现实

自2006年开始,我国低碳城市研究与实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在这一阶段,集中探讨低碳城市的内涵、定义和标准,较少涉及区域乃至国家减碳大目标系统的关联性,整体呈现多元发展的轨迹,是低碳城市在早期发展探索的重要阶段。

2.城市建筑生态立面 图|hellorf

概念型低碳城市“标准”的出现。在低碳城市发展的初期,“低碳”往往作为与“生态”相关的近义词汇。所谓的低碳城市,因缺少明确的指标界定,往往是指采用了某些具有生态化发展原则和方法的城区或园区,例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少占耕地、多开发滩涂和盐碱地、建设绿色的交通体系、提升城市绿地率、关注城市微气候的运行、推动城市垃圾分类等。该类定性化标准是早期阶段对低碳城市建设的有益尝试和探索,但很难推动低碳城市的深入发展。

多指标体系低碳城市“标准”的发展。在长期实践中,国内不少研究通过对低碳城市概念的演绎与延伸,围绕城市的经济、产业、能源、生活、资源、政策等内容,以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多指标体系的低碳城市标准。此种标准提供了一套衡量城市低碳发展情况的方法,但其仅是概念型低碳“标准”的优化,存在目标泛化、指标主观性强、评价流程复杂、操作难的问题。

1.生态天际线 图|pixabay

3.城市远郊风电田 图|pixabay

单一指标低碳城市“标准”的进步。该类标准以碳排放模型为核心,测算城市碳排放量,并结合部分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衡量城市发展的“低碳”或“高碳”,是一种定量化的标准,具有目标专一、计算方式明确、可操作性强、客观性强的特征。但该类标准对碳排放量的测算主体来源于生产端,需要通过“转译”构建与城市消费端活动的关联。目前,该标准仍有大量转译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对低碳城市发展的指导作用、运行机制有待加强。

融入国家“大系统”,为建立“上下”传导机制提供有效媒介

“双碳”目标的确定,推动我国构建高效的国家级减碳系统。低碳城市作为减碳工程的重要子系统,需要通过对当前多样化的标准进行统一,实现低碳城市与国家大系统的互联互通。

4.城市绿道 图|hellorf

5.屋顶光伏设施 图|pixabay

6.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 图|pixabay

自巴黎气候峰会开始,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以《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为基础,建立了针对各国减排实施情况的监督执行机制,要求所有缔约方需根据该清单每两年提交本国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来摸清各国碳减排的实际情况。该清单从生产端将碳排放来源分为5大类,包括①能源、②工业生产过程与产品使用、③农业、林业和其它土地利用、④废弃物、⑤其它,是国家层面“双碳”战略的衡量标尺,应成为低碳城市标准构建的底层架构。低碳城市标准应在对该清单指南进行转译的基础上,广泛关联城市要素,构建将低碳城市与“双碳”战略紧密关联的“上下”传导机制,确保“上下”碳信息的有效沟通,保证减碳系统工程的有效运行。

融入生态制度体系,为碳交易提供信息基础

我国要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绿色股票指数,发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意味着要将碳视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资源,纳入全国资源有偿交易系统,以市场机制为核心手段,推动碳资源的合理与优化配置,消除过往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减碳带来的弊端。

低碳城市的发展势必融入低碳市场机制中,以低碳城市的标准作为标尺,对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各个主体、多类场景、多级尺度相关联的碳排放量进行科学、精准的核算,为开展城市之间及城市内部之间的碳交易,建立“激励”与“惩罚”的反馈机制,提供可靠、实用、科学的基础信息。

7.公园小道 图|pixabay

融入城市规划管理,为低碳城市规划提供有效工具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制度也被赋予了资源总量管理的目标,如通过指标传导、用途管制手段加强了城市规划过程中对于相对稀缺的土地资源的管控与配置。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碳资源将呈现与土地资源类似的性质,均为发展高度关联指标,且均具有稀缺性、总量有限的特征。应将低碳城市标准纳入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中,实现对各类开发建设行为碳排放的有效测算,加强低碳城市发展的管理与控制。

在总体规划层面,尽快建立基于用地性质的碳排放测算标准,实现对城市整体开发建设行为碳排放量的科学测算,在此基础上,参考土地资源的管控方式,围绕指标传导、用途管制,形成以低碳导向的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尽快建立与地块开发强度、建筑高度、绿地率等指标关联的碳排放测算标准,实现对地块开发碳排放量的精细化测算,结合碳交易市场的碳价格,实现对地块碳排放的定价,可作为碳成本金纳入地块土地出让条件,推动地块建设行为的低碳化。

结语

“双碳”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低碳发展转向了碳“绝对总量控制”的新阶段,将重塑低碳城市的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和路径,迫切需要建立新的低碳城市标准。而低碳城市标准需要为建立碳“上下”传导机制提供有效媒介、为建立城市层面的碳交易机制提供信息基础、充分融入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成为新阶段低碳城市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猜你喜欢
测算城市规划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浅谈基于低碳、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区内中小型遗址保护的策略分析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汽车道路阻力测算方法研究
The Walking Dead :the Leading Man Will Be Killed off
城市创新指数设计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