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春山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游戏活动是幼儿在园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俱乐部项目游戏是指由幼儿自主确定游戏主题,以项目小组为主要活动形式开展的主题式探究活动。项目组成员以混龄形式自愿加入其中,共同参与游戏。在俱乐部游戏中,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
小探索家俱乐部主要成员为中、大班幼儿,项目主题源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现象,旨在帮助幼儿建构较完整、系统的知识和经验,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幼儿的科学思维,促进其提升科学探究能力。本文以小探索家俱乐部“奇妙的磁铁”项目活动为例,从项目主题来源、关键经验选择、俱乐部游戏内容推进、教师的支持策略等方面,阐述教师促进幼儿深入学习的一些尝试和思考。
在开展小探索家俱乐部游戏时,教师关注幼儿的经验和对磁性的认知水平,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通过梳理幼儿在游戏中的疑问和发现,及时把握教育契机,拓展俱乐部项目框架内容,不断支持幼儿深度学习。
为了进一步拓展幼儿对“磁力”的相关经验,帮助幼儿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感受磁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师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寻找生活中的磁力——磁铁大搜索”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从生活出发,寻找身边的磁铁用具。幼儿通过实物或者拍照的方式进行记录,通过询问家长、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磁铁。在探索磁铁的游戏中,磁铁既满足了幼儿对磁铁的好奇心,又有助于幼儿增强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从幼儿出发,关注幼儿的经验和发展需要,敏锐地察觉到幼儿操作的问题,发现其中的教育价值。
在小探索家俱乐部“奇妙的磁铁”项目活动中,关键经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关于认知磁铁这一物体本身的关键经验,这是磁铁区别于其他的物体的最基本特征;二是关于幼儿参与俱乐部所获得的学习与发展(主要为科学领域方面)的关键经验,这也是小探索家俱乐部项目活动的重要价值所在。
一是关于磁铁的关键经验。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有关磁铁具有多种特性,如磁场、磁性、磁极、磁化现象等。那么,哪些特性适合俱乐部幼儿认知的关键经验?教师如何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将科学探究活动引向深入?如何体现材料的层次性?是将所有包含磁铁特性的游戏材料直接呈现给幼儿操作,还是分阶段提供?依据何种标准进行阶段划分?这些都是首要思考的问题。考虑到组内中大班幼儿在兴趣、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性以及磁铁的关键特性两个方面内容,教师在磁铁认知的关键经验上做了取舍:生成了“磁铁吸引”“吸铁质物品”“磁极(N、S)”“磁场”等部分,作为主题活动的重点内容。
二是关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关键经验。在集体实践中,教师不能将活动目标仅定位在幼儿是否获得有关磁铁的经验上,应关注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要在“认知磁铁能吸铁质物体”等活动中,真正感知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得出结论。这是小探索家俱乐部运行的核心。除此之外,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通过图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促进幼儿提升表征能力,培养幼儿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等学习品质。
幼儿的知识构建必须由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提供不同阶段的操作材料和工具,支持引导幼儿同化、顺应外部的知识经验,完成个体经验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开展“奇妙的磁铁”俱乐部项目游戏中,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关注幼儿操作中的问题和发现,以不同阶段的游戏材料、游戏内容,支持和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获取经验。
一是追随幼儿认知发展进程,教师在“做中教”,促进主题有序推进。在确定关键经验后,如何适应俱乐部中不同年龄段幼儿(混龄)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获得知识经验方面的提升?这一问题关系到俱乐部活动目标能否达成。教师根据幼儿的操作现状和认知进度,有选择、分阶段地为幼儿提供游戏操作材料,充分利用同伴互助的形式,从认识磁铁实物,关注磁性现象开始,由浅入深地将磁铁的探究活动推向深入,最终引导幼儿获得更加全面、细致的“磁铁”的知识经验,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是建构完整经验,幼儿在“做”中探索,促进其深度学习。在操作、探究每个阶段的俱乐部项目游戏中,幼儿按照其认知发展的进程,不断建构、完善关于磁铁的经验,从而将碎片化的知识经验化零为整形成较系统完善的整体。幼儿在寻找磁铁中,感受磁力的存在及其实用价值;幼儿在进行“小猫钓鱼”“走迷宫”项目游戏时,发现磁铁能吸引金属的特性;幼儿在探索“沙里寻宝”“磁力画”游戏中,建立磁铁能吸引铁质物品的经验;幼儿在“磁铁力量大”游戏中,认识了磁力的“穿透性”……幼儿正是在亲身操作和实践中,不断思考、积累经验,让学习逐步走向深入。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为本,观察先行。”在“奇妙的磁铁”项目推进中,教师始终扮演好观察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密切关注幼儿的操作情况:幼儿在操作中获得了什么?是否存在困难?何时是教师介入的最佳时机?教师应提供哪些帮助?教师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为幼儿学习提供支架和引导。
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过程和倾听幼儿的对话中,要洞察幼儿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幼儿的发现并有意识地鼓励幼儿通过图画方式记录和表征(记录本),既能促进幼儿经验的巩固的拓展,又有利于教师把控游戏进度。例如,幼儿在充分感知“磁铁能吸引”特性后,意识到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被吸引。为帮助幼儿释疑解惑,教师增加“沙里寻宝”游戏材料。幼儿使用磁铁在沙子里游戏时,发现有的材料能被吸住(回形针、铁钩、铁片等),有的不能被吸住(雪花片、棉线、纸张等)。幼儿将猜想和实际操作的结果,在操作单上进行记录,提出自己的猜想:铁质物品能被磁铁吸引。
当幼儿出现困境或操作陷入停滞、兴趣降低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引导、谈话、问题提出等方式,启发诱导幼儿,鼓励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通过“大带小”的方式进行同伴合作与学习。例如,在经历探索磁铁磁性前期阶段后,幼儿对磁铁的发现似乎陷入停滞期,兴趣和关注度开始下降。于是,教师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帮助幼儿建立一个较完整的磁铁特性相关经验。教师鼓励幼儿尝试“大带小”结对游戏,由两人合作改进前一阶段“走迷宫”的游戏材料和玩法:将固定动物的底座由铁片改为条形磁铁,通过手持磁铁推、拉等方式完成物体移动。为增加游戏趣味性,教师还增加了上坡和下坡材料,通过设计路线和设置“无接触”玩法等方式,引导幼儿交替使用磁铁的吸引、排斥特性进行游戏,进一步引导幼儿感知和运用磁铁的特性参与游戏获取经验。
总之,教师在引导幼儿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问题和发现,以启发诱导的方式推动幼儿的探究进程,提供阶段性的游戏和材料支持他们的操作实践,让幼儿在体验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同时,逐步接近“真相”,从而帮助幼儿更加系统、高效地建构新的、有联系的知识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