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由于长期过量使用除草剂及栽培措施的影响,水稻田杂草群落不断演替,难治杂草增加[1]。我国每年因杂草危害导致的水稻减产保守估计在10%左右[2]。某些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不高,在不良的除草环境条件下用药或不合理用药会造成药害,导致生产遭受损失[3]。近年来,除草剂药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4]。除草剂品种选择不当、应用技术不合理,也可能成为作物生产甚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5]。除草剂用药量往往取决于土壤条件、环境条件及杂草与作物的生育状况等,其中土壤处理除草剂的用量主要取决于土壤有机质及黏粒含量、pH 值、含水量等[6]。
氯吡嘧磺隆属磺酰脲类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是一种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抑制剂,能抑制敏感杂草体内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使杂草生长受抑。其有效成分能被杂草根部和叶片吸收[7],在植物体内传导,可导致杂草停止生长,而后枯死。为了明确20%氯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在水稻直播田应用对水稻的安全性以及对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确定最佳使用时期、剂量及方法,进行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试验于2021年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水师营镇大巴虎村进行。田间地势平坦,肥力均匀,试验地土壤为黑土、pH值7.0,水稻品种为延粳30号。水稻栽培方式为直播栽培,人工条播,播种量为225 kg/hm2,播种时间为5月11日。水稻播种后出苗前,田间保持湿润状态;出苗后,田间建立3~5 cm水层。田间杂草主要有三棱草、野慈姑、雨久花、狼把草等。
试验药剂:20%氯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广东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对照药剂: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喷施20%氯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 150.0 g/hm2(A)、187.5 g/hm2(B)、225.0 g/hm2(C)、375.0 g/hm2(D)和喷施 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 52.5 g/hm2(E)、不施药空白对照(CK)。各药剂用量均为制剂用量。4次重复,共24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1 m2,单排单灌。试验药剂采用新加坡利农HD400背负式喷雾器喷施,扇形喷头,喷液量225 L/hm2,施药时间为6月10日。施药时,水稻处于三叶期,用药后保持3~5 cm水层7 d。
施药后,观察记录水稻和杂草对药剂的反应,如有药害发生,记录药害发生程度、发生时间。施药后15 d,调查杂草的株防效;施药后30 d,调查杂草的株防效及鲜重防效。每小区调查4点,每点0.25 m2,分别计算每种杂草的株防效或鲜重防效。收获时,水稻分区测产。计算公式如下:
株(鲜重)防效(%)=[空白对照区活草株数(鲜重)-处理区残存杂草株数(鲜重)]/空白对照区活草株数(鲜重)×100
试验数据采用Duncan氏新复极差法进行统计分析。
施药后观察,各施药处理对水稻株高、分蘖、结实等都没有不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均正常,未出现药害现象。施药后5 d,杂草出现药害症状,受药害的杂草叶片褪绿变黄,生长停止;15 d后,受害严重的杂草缓慢枯亡。
2.2.1 株防效。药后15 d,CK三棱草、野慈姑、雨久花和狼把草等杂草的株数分别为 29.3、25.5、28.5、31.3株/m2;处理A、B、C、D 对三棱草的株防效分别为88.7%、92.2%、96.6%、97.3%,对野慈姑的株防效分别为85.1%、90.2%、96.9%、100.0%,对雨久花的株防效分别为70.9%、72.6%、79.6%、84.2%,对狼把草的株防效分别为74.4%、76.0%、79.9%、85.6%;处理 E对三棱草的株防效为90.4%,对野慈姑的株防效为87.1%,对雨久花的株防效为70.2%,对狼把草的株防效为76.0%(表1)。说明在试验剂量范围内,20%氯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药后15 d对杂草的株防效随施药剂量的增加而提高,且药剂用量为187.5、225.0、375.0g/hm2时对三棱草、野慈姑、雨久花和狼把草的株防效均高于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52.5 g/hm2处理。
表1 不同处理药后15 d对水稻田杂草的株防效 单位:%
药后30 d,CK三棱草、野慈姑、雨久花、狼把草等杂草的株数分别为 44.3、36.8、31.3、35.8 株/m2,草害严重;处理A、B、C、D对三棱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3.2%、94.4%、96.6%、98.2%,对野慈姑的株防效分别为91.8%、95.1%、97.3%、100.0%,对雨久花的株防效分别为78.3%、80.8%、84.0%、86.3%,对狼把草的株防效分别为81.0%、83.8%、90.2%、91.6%;处理E对三棱草的株防效为91.0%,对野慈姑的株防效为93.8%,对雨久花的株防效为75.1%,对狼把草的株防效为82.4%(表2)。说明在试验剂量范围内,20%氯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药后30 d对杂草的株防效随施药剂量的增加而提高,且药剂用量为187.5、225.0、375.0 g/hm2时对三棱草、野慈姑、雨久花和狼把草的株防效均高于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52.5 g/hm2处理。
表2 不同处理药后30 d对水稻田杂草的株防效 单位:%
2.2.2 鲜重防效。药后30 d,CK三棱草、野慈姑、雨久花、狼把草等杂草地上部鲜重分别为569.2、396.4、292.8、357.6 g/m2,草害严重;处理 A、B、C、D 对三棱草的鲜重防效分别为91.5%、94.6%、96.8%、98.2%,对野慈姑的鲜重防效分别为91.7%、94.4%、97.1%、100.0%,对雨久花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0.5%、83.6%、88.5%、92.8%,对狼把草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2.2%、84.5%、90.5%、94.2%;处理E对三棱草、野慈姑、雨久花、狼把草的鲜重防效分别为92.3%、93.3%、82.3%、83.8%(表3)。各施药处理对三棱草、野慈姑的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对雨久花、狼把草的鲜重防效均在80%以上,说明20%氯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均显著。在试验剂量范围内,20%氯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药后30 d对杂草的鲜重防效随施药剂量的增加而提高,且用量为187.5、225.0、375.0 g/hm2时对三棱草、野慈姑、雨久花、狼把草的鲜重防效均高于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52.5 g/hm2处理。
表3 不同处理药后30 d对水稻田杂草的鲜重防效 单位:%
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处理D的防效最高,对野慈姑、雨久花、狼把草的鲜重防效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对三棱草的鲜重防效显著高于除处理C外的其他处理;其次为处理C,对野慈姑、雨久花、狼把草的鲜重防效显著高于处理A、B、E,对三棱草的鲜重防效显著高于处理A、E;再次为处理B,对三棱草的鲜重防效显著高于处理A、E,对野慈姑、雨久花的鲜重防效显著高于处理A;处理E对三棱草、野慈姑、雨久花、狼把草的鲜重防效均高于处理A,但差异均不显著。说明喷施20%氯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 187.5、225.0、375.0 g/hm2药后 30 d对杂草的鲜重防效较好。
测产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与除草效果成正相关关系。处理B、C、D水稻产量较高,较CK分别增产80.5%、88.9%、94.4%;处理 A、E水稻产量较低,较CK分别增产69.4%、72.2%。说明喷施20%氯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187.5、225.0、375.0 g/hm2药后30 d对水稻田三棱草、野慈姑、雨久花、狼把草等杂草的防效较好,水稻增产效果明显(表4)。
表4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喷施20%氯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 187.5、225.0、375.0 g/hm2对水稻田三棱草、野慈姑、雨久花、狼把草等杂草的防除效果好,且对水稻安全,水稻生长发育良好、增产显著。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0%氯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在直播水稻田适宜的施药量为187.5~225.0 g/hm2(制剂用量),在水稻三叶期茎叶喷雾,用药后保持3~5 cm水层7 d。在水稻田,杂草群落内环境因子与种间竞争关系不断变化,气候条件、耕作层土壤状况、栽培制度以及除草剂施用技术等对群落演替起重要作用。因此,施药前要先了解地块的杂草群落,明确杂草的种类、基数和叶龄等,做到“对症下药”[8],施药量视情况而定,杂草基数高则适当用上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