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分布式Massive MIMO在大型冬奥体育场馆中的应用研究

2022-08-17 13:31钟检荣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北京100038
邮电设计技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载波体育场馆个数

曾 伟,钟检荣,范 君,肖 瑞(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北京 100038)

1 概述

2022 年2 月中国承办举世瞩目的第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全世界冰雪运动员和冰雪爱好者齐聚一堂,共享冬奥盛事。在竞技和观赛之余,运动员和观众使用各类手机软件对外分享赛事盛况。5G 网络作为数据业务的重点承载网络,具有高速率、短时延、大连接的特点。在冬奥体育场馆中,人员的高密集性和业务的强并发性产生超强的容量压力,使5G网络面临建网以来的一次大考。冬奥体育场馆的5G 通信保障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5G 分布式Massive MIMO(DMM)室分系统,其头端为分布式架构,调制解调是集中式处理,通过多天线联合收发、联合调度、多用户资源复用等技术提升用户性能和小区容量,是应对高密重载场景的有力武器。本文介绍了5G 分布式Massive MIMO 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分布式Massive MIMO小区规划方法,探讨了分布式Massive MIMO 在大型冬奥体育场馆中的应用组网方案。

2 大型冬奥体育场馆5G通信面临的挑战

为提供优质的5G通信服务,大型冬奥体育场馆的5G网络面临多项挑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a)容量的压力。典型的大型冬奥体育场馆,一次性容纳人数达十万人。由于处于同一空间,关注的是同一赛事,因此业务并发性强。目前各类手机APP 尤其是视频类APP 被广泛使用,例如微信、抖音、快手等。常用的各类视频软件速率要求较高,一般下行达到4 Mbit/s、上行达到2 Mbit/s 才能实现较好的业务体验。这几个因素相叠加,给网络容量带来超强压力。

b)干扰的平衡。由于冬奥赛事的重要性,要求对体育场馆进行全覆盖。同时,为了实现良好的业务感知,在进行全覆盖的前提下,还要实现5G 同频系统的低干扰。多数体育场馆结构复杂,空旷区域较多,干扰控制难度大,因此需要在全覆盖与低干扰间进行平衡。

c)赛事转播的高需求。在2018 年的韩国平昌冬奥会上,媒体利用5G网络进行了赛事的高清转播。在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中国的5G 网络提供了优质的赛事高清转播。赛事高清转播对5G 网络有进一步的要求,包括更高的速率、更短的时延、更稳定的网络等。

3 5G分布式Massive MIMO特性介绍

3.1 分布式Massive MIMO概述

当前5G 室分在小区分裂方面存在几大挑战。从LTE异频间隔组网到NR同频组网,小区分裂后网络干扰进一步增大,新型室分pRRU 极限分裂时,交替严重;同时同频组网带来性能严重恶化。另外,相对于LTE,5G 空载时峰值提升明显,但分裂后峰均比落差大,经过仿真,极限劈裂后,单小区容量下降90%。

在此基础上,5G Lampsite 发展了分布式Massive MIMO 技术,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是工作在相同频段上的射频模块所覆盖的(2~16)个4T4R 小区合并成的一个逻辑小区。

3.2 DMM关键技术及增益

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的特点是头端为分布式架构,调制解调集中式处理(见图1)。

图1 分布式Massive MIMO原理图

此架构关键技术如下。

a)消除了小区边界,用户移动无切换,实现UCNC(User Centric,No Cell)体验。普通小区间移动,需要硬切换,导致业务中断;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单小区覆盖,无切换(见图2)。

图2 分布式小区无切换

b)通过多天线联合收发,提升单用户性能。普通射频合路小区,下行复制发送,有效天线数始终为“4”;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每个TRP 对应4 根有效天线,TRP 交叠区用户可见8~16 根天线,能使用更准确的权值,用户性能更优(见图3)。

图3 分布式小区多天线联合收发

c)通过联合调度,彻底消除小区间干扰,提升边缘用户性能。普通小区间独立调度,边缘用户受到邻区干扰,无法使用高RANK、高调制,性能差;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统一进行调度,消除干扰,用户可以使用高RANK、高调制,性能大幅提升(见图4)。

图4 分布式小区联合调度

d)通过MU-MIMO(多用户资源复用)技术,提升小区容量。普通小区分裂,可以实现资源复用,但小区间独立调度、独立权值设计,干扰严重;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对多个用户进行联合权值设计,通过权值优化降低用户间干扰,实现更优性能(见图5)。分布式MIMO 的增益主要表现在非交叠区,实现空分复用MU-MIMO 增益,大幅提升Cell 容量;在交叠区域,获得联合Beamforming增益,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图5 分布式小区多用户资源复用

3.3 分布式Massive MIMO适用场景及组网方式

基于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的关键技术及增益,分布式Massive MIMO 特性适用于高密重载场景,例如相对空旷的机场值机、到达、安检厅、大型场馆等人流稠密,频繁出现业务高峰的场景。

分布式Massive MIMO有2个典型部署方案。

方案1:相同TRP 下的pRRU 覆盖区间隔部署,增大各TRP 间交叠区占比,多TRP 下pRRU 联合波束赋型,提升交叠区用户体验速率和单用户上网速率。

方案2:相同TRP 的pRRU 覆盖区连续覆盖,减少TRP 间交叠区占比;不同TRP 内的多个用户间通过MU-MIMO 技术复用相同的射频资源,大幅提升小区容量。对于冬奥大型体育场馆,更关注区域总容量,即单位面积最大化,因此推荐采用方案2 来进行组网规划。

以极限容量阶段为例,每4 个pRRU 上的1 个NR TDD 载波组成1 个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每pRRU 上的1 个NR TDD 载波独立划分为1个TRP。体育场馆场景为容量场景,位置相邻、覆盖连续的pRRU划分到同一个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体育场馆极限容量场景,每个pRRU 划分为1 个TRP,外接定向天线天线覆盖。以单个NR TDD载波组网、RHUB5965为例,每个RHUB 可以支持4 个TRP,如果考虑预留扩容至第2载波能力,建议的组网拓扑如图6所示。

图6 分布式Massive MIMO特性建议组网拓扑图

由于每RHUB 和每个25G 光口均只支持4 个NR TDD 100M 4T4R TRP,考虑预留第2 载波扩容能力,因此需要双链+2级RHUB级联组网。

4 大型冬奥体育场馆DMM组网方案介绍

4.1 DMM小区规划

利用DMM 特性,容量规划的方法与普通小区规划的方法流程相同,差异点主要在于单小区容量的预估。

对于新建局点的高密重载场景区域,建议全部按照分布式Massive MIMO 特性进行组网规划,确保即使初始开通时未开启分布式Massive MIMO 特性的局点,也支持后续在不更改组网拓扑的前提下,平滑升级开通Massive MIMO特性。

从容量角度,建议每一个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内TRP 数≥4,以充分发挥单个分布式Massive MIMO小区支持上行8流、下行16流的规格能力。

当随着小区劈裂,一个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内pRRU 数减少达到4 个时(配置4 个TRP),整体达到极限容量,不建议继续劈裂小区,否则会导致小区容量下滑的幅度超过小区数增加的幅度,总容量不升反降。在此基础上,扩容应通过增加载波(频谱)或更换高性能窄波束天线进一步劈裂单头端覆盖范围的方式。

初期低容量阶段,如8 个及以上pRRU 共1个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TRP数≥4(在基带板、CPRI带宽规格限制下,TRP 数越多越好),单小区下行为245 Mbit/s,上行为105 Mbit/s。

后续容量需求持续增加,扇区极限劈裂至4pRRU共小区、对应4个TRP 组网(受限于单小区仅支持上行8 流、下行16 流规格),单小区容量下行为150 Mbit/s,上行为68 Mbit/s。

RRC 用户数规格:单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为1 200(20 MHz/30 MHz支持用户数为400)。

表1给出了DMM小区数量评估方法。

表1 DMM小区数量评估表

4.2 TRP/pRRU小区个数规划

4.2.1 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内TRP 个数对小区容量影响

一个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可以配置2~16 个TRP,每个TRP 对应一个射频合路组,每个TRP 内pRRU 个数≤16。在头端个数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每TRP 内头端个数,增加TRP 个数,可以增加多用户配对概率,提升小区容量。

基于覆盖规划确定的目标区域pRRU 个数和分布式Massive MIMO 的小区个数,可以得到每个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的pRRU 个数,则1 个分布式Massive MIMO 的TRP 可规划个数≥总pRRU 个数/分布式Massive MIMO小区个数/16。

4.2.2 组网拓扑和产品规格对最大可规划TRP 数目约束

对可规划TRP个数产生约束的产品规格包括:

a)CRPI 带宽,如NR TDD only 组网下,1 个25G 光口可以承载最大4个NR TDD 4T4R 100M带宽的TRP。

b)RHUB 支持的TRP 规格,如移动和电联版RHUB5963 支持的NR TDD 射频合路TRP 个数分别为4个和6个。

c)pRRU 载波能力和pRRU 个数,对于单个NR TDD载波,可规划的TRP个数≤pRRU个数。

4.3 分布式Massive MIMO实际组网方案

4.3.1 总体设计思路

该体育场馆分为普通区域和看台区域。普通区域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洗手间、休息区、场馆通道等,这类区域人员较为分散,用普通新型室分进行覆盖即可。看台区域为观众观看比赛的区域,人员密度大,业务并发性强,为高密重载区域,需要重点保障容量,建议使用分布式Massive MIMO 组网覆盖。以1层看台区域为例说明分布式Massive MIMO 组网方案。假设1层看台容纳人员数量预估为23 000人,以上行1 Mbit/s速率要求和2.5 Mbit/s速率要求分别估算。

4.3.2 看台区域分布式Massive MIMO 组网方案

在此高密重载场景下,配置LampSite 同频段NR 3载波,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组网拓扑——双CPRI链组网,NR Only。组网拓扑图如图7所示。

图7 极限容量,同频段3载波,4pRRU共分布式MassiveMIMO小区,双链组网拓扑示意

按照同频段3载波配置,极限容量场景,每BBU仅支持2 扇区×3 载波=6 个分布式Massive 小区。高密重载场景,建议1PRRU 为1TRP。极限劈裂至4PRRU 共1 个分布式Massive MIMO,下行总容量为150 Mbit/s,上行总容量为68 Mbit/s。

表2 给出了1 层看台区域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数估算。1 层看台区域预估23 000 人,按照上行1 Mbit/s 估算为17 个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按照3载波计算17/3 约为6 个分布式Massive MIMO 扇区,建议每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TRP ≥4,达到分布式Massive MIMO效果。

表2 1层看台区域分布式Massive MIMO小区数估算表

按照上行2.5 Mbit/s 估算为30 个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按照3 载波计算30/3 为10 个分布式Massive MIMO 扇区,建议每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TRP ≥4,达到分布式Massive MIMO效果。

4.3.3 看台区域天线选型

在普通区域人员较为分散,用普通新型室分进行覆盖即可,直接采用内置型pRRU,在看台区域由于用户密度大、干扰控制要求高,需采用外置型pRRU+赋型天线的模式。

看台区域包括重点密集区域和非重点密集区域。在重点密集区域,人员分布和业务分布比其他区域更为集中,需要重点保障。为保障容量需求,确保用户感知受影响不严重,在重点密集区域部署20°×60°赋型天线,在非重点密集区域部署30°×30°赋型天线。20°×60°的赋型天线其水平波束更窄,适合用户更加密集,小区划分更小的情况,因此在重点密集区域部署(见图8)。

图8 看台区域2种赋型天线覆盖范围

5 结束语

在冬奥大型体育场馆中用户和业务密集的看台区域部署5G 分布式Massive MIMO,是应对高话务、高干扰的有效方案。分布式Massive MIMO 系统通过多天线联合收发、联合调度、多用户资源复用等技术提升用户性能和小区容量。本文提出的方案中1 个pRRU作为1个TRP,4TRP作为1个分布式Massive MIMO 小区,最大限度利用DMM 性能,提升系统容量和用户速率。为配合容量提升和干扰控制,在看台重点密集区域部署20°×60°天线,非重点密集区域部署30×30 天线。本方案可以借鉴到类似的5G 高密重载场景中,为用户提供满意的5G业务体验。

猜你喜欢
载波体育场馆个数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大功率微波部件多载波无源互调分析与实验验证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最强大脑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低载波比下三电平NPC逆变器同步SVPWM算法
中国移动LTE FDD&TDD载波聚合部署建议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