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希庆
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发展史上最早形成的音乐体裁之一,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流传下来的民歌浩如烟海,据统计,各地已采集到的民歌数量总计超过三十万首。深入挖掘和研究黄河口民间歌曲,分析其形成的背景和曲调特点,对于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黄河口地区的群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口民间歌曲广泛流传于山东省东营市的三区两县,其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歌曲是小调和夯号子(也称“硪号”)两类。笔者通过对黄河口民间歌曲进行实地调研,搜集到数十首民间歌曲,经过整理分析和研究,认为黄河口民间歌曲的形成较为复杂且漫长,主要总结为以下三点。
黄河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在入海口携泥沙冲积成黄河三角洲,土地盐分较高,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形成黄河口地区地广人稀、村落稀疏的特点。这种地域特点使得村民之间串门子、拉家常成为常态,形成黄河口民间小调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同时,因为黄河口地区具有典型的平原特征,人们之间传情达意、倾诉情感的方式与黄河中游陕北高原地区的信天游形成极大反差:一方面表现在词义上,黄河口民间小调词义婉约细腻,而信天游多用比兴手法内容豪放;另一方面,在旋律和歌唱表现上,黄河口民间小调亲切温婉,信天游则高亢嘹亮。
历史文化背景可以从黄河文化以及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移民文化两个方面来解析。
首先,黄河文化可以总结为五个特征。黄河文化的特征之一是“河孕土地,老河新壤”,一般来讲,陆地行河,先有陆地后生河流,但黄河三角洲地区,是由黄河挟带泥沙淤积而成;特征之二是“奔腾不止,自强不息”,黄河滔滔不绝养育中华大地,孕育华夏文明;特征之三是“海陆迁徙时空巨变”,黄河下游“善淤、善决、善徙”,曾经改道五十多次,原有河道土层沉积成沃土;特征之四是“趋利避害,人水和谐”,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给沿黄人民带来无数灾难,后经多次治理,才有今日黄河安澜的新气象;特征之五是“黄河入海.龙腾东营”,黄河入海,海天交汇,黄蓝融合,2012 年“黄河入海.龙腾东营”成为东营城市形象品牌。黄河口居民历经百年沿河而居,有过悲欢离合、流离失所,有过重建家园、同甘共苦,可以说,深厚的黄河文化底蕴,是黄河口民间歌曲产生的源泉。比如,《瞽乞调》是一首盲人乞讨相关的曲子,歌曲所呈现出的就是因黄河水患造成百姓生活困难居无定所的一个缩影。
其次,黄河口民间歌曲的形成与典型的移民文化相关。自明初以来的六百多年间,黄河三角洲地区先后有三次大的移民迁入高潮。现在的河口区居民来源主要是以下六种:一是黄河决口改道淤积大片土地后,前来此处的垦荒者;二是清政府灾民移民;三是民国时期的屯垦、军垦移民;四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次移民,其中以东平湖蓄洪区扩建移民影响最大;五是20 世纪60 年代,济南军区在孤岛地区建设军马场(济南军区综合训练基地)移民;六是70 年代胜利油田开发建设移民。不同地域的移民,将各自的乡土文化带入黄河口,形成了黄河口民间歌曲多元的文化背景。70 年代初期,胜利油田九二三厂在黄河口开发过程中用“干打垒”这种建筑方式建房居住,民间小调《干打垒》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人们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调节气氛、鼓舞士气,用小调来演唱,歌颂了艰苦环境下人们的奋斗精神,内容积极向上,曲调优美。
黄河口地区的方言属于冀鲁官话,具体来看,大致可分为利津话、广饶话、沾化话、寿光话、鲁西话等五个类型。黄河口民间歌曲特点与当地语言的行腔相辅相成,自成一体,咬字腔调与旋律的有机结合使得黄河口民间歌曲别有韵味。歌曲以口头传唱为主,腔随字走,腔调依照方言的字调而形成旋律,这样就形成了行腔与旋律的关系。比如,夯号子演唱者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即兴演唱,把夯人看天唱天、看地唱地,这种灵活的表现形式已经由单纯劳动号子而演变成一种民间表演,使得它与方言的表达最为接近。“我说同志们,嗨嚎嗨!”这一句唱词中的“我说同志们”是把夯人领唱,其语音语调与旋律走向相辅相成,形成了方言与旋律的一致性,亦说亦唱;而“嗨嚎嗨”衬词是抬夯人接唱,给把夯人的唱词助力。一般都是上句由把夯人起兴唱上句,抬夯人大多唱衬词或重复把夯人上句唱词中的片段,亦唱亦和,亦唱亦说,带有浓重的方言特点。
黄河口民间小调的风格特点为旋律质朴委婉、丰富多变,表现力强,唱词内容具有故事性,多为反映人们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有抒情曲、摇篮曲、诙谐歌等。黄河口民间小调表演一般在乡村田间地头、集贸市场、婚丧嫁娶等场所,传播为口头传唱式,表演过程中演唱者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即兴演唱,所以在传唱过程中小调有了创新、发展和继承。随着社会发展,演唱小调成了一些表演者谋生的手段,从此民间小调有了更广阔的生存能力和空间,记录了黄河口人世代生活的变迁,是黄河口文明进步的见证。
《种葫芦》(如图1 所示)是小调的典型作品,这首民歌由三个乐句构成的乐段,前两个乐句各四小节,第三个乐句三小节,其中第三乐句是第二乐句后三小节的变化重复,也可将该民歌视为两个乐句,后三小节为补充。其旋律特点是以跳进为主,这其中有四度、五度、七度的大跳;但该民歌的音域只有八度,另外,附点节奏的特征较明显。
图1 《种葫芦》曲谱(局部)
在同黄河水患的斗争中,修堤建坝、重建家园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夯号子正是在这样背景下产生的。其形成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团结协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意志品质的表现。
夯号子属于打夯号子类,多为“一领众和”的形式,也有少数是独唱、对唱或齐唱的。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夯号子节奏鲜明,节拍工整,重音突出,音调质朴开朗,雄壮热烈,高亢有力;歌词往往是打夯者即兴顺口编出来的,内容多与劳动直接联系,展现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夯号子铿锵有力的呐喊,表现出黄河口居民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尽管当下许多耗费力气的劳动都机械化了,不需要再唱号子,但是有些劳动号子仍作为音乐作品流传了下来。
黄河口民间歌曲广泛传唱,在农村的影响力较大,起到了传递情感、讲述故事、愉悦生活、鼓舞干劲的作用。随着时代发展,黄河口民间歌曲需要与时俱进,以崭新的姿态充分呈现黄河口民间歌曲的时代价值。
一是原曲新唱,体现艺术创新价值。黄河口民间歌曲原本出现在田间地头、劳动场所、集贸市场,这些歌曲要从乡间走向舞台,需要以更符合时代审美的方式呈现。一方面,在保留原来曲式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加工,内容上进行创意策划和翻新,以符合时代精神;另一方面,在演出形式上要进行创新,充分利用现代舞台声光电技术等,打造适应当下审美的新的舞台效果。
二是说唱结合,体现教育传承价值。黄河口民间歌曲题材丰富,有抗战主题、爱情主题、劳动主题等,鉴于其内容的多样性,可以根据不同主题对黄河口民间歌曲进行归类整理,挑选各种主题中的典型民歌分别进行当代演绎。同时,对于每个作品,除了专业的演唱之外,再配上相应的解说词,阐述创作理念及作品所反映的劳动、战争等场景,让更多的人从民间歌曲中接受教育。
三是原曲新做,实景打造文旅品牌。为了更好地推出旅游产品,各景区、旅游点等都充分利用旅游实景加文化演绎的方式,推出文化旅游品牌。比如,沙漠实景演出《敦煌盛典》深度还原敦煌的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全方位让游客感受敦煌盛景;拉萨则推出了大型史诗剧《文成公主》。黄河口民间歌曲也可结合黄河入海等壮观实景,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既可从民间歌曲中感受丰富的黄河文化、民间典故,又可从实景演绎中感受海天寥廓的壮美,以及黄河口独特的人文风情。
随着娱乐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艺术形式涌入人们的视野,而相对传统的民间歌曲在这股娱乐浪潮中受到冲击。同时,随着民间传唱人的逐渐减少,民间歌曲的传播处于一种“瘫痪”或停滞状态,有些民间歌曲逐渐失传。因此,保护和传承黄河口民间歌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政府的重视和资金投入,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关注和支持。
一是源头保护。主要是从黄河口民间歌曲的挖掘整理上入手,加大民间歌曲的调研工作力度,让黄河口民间歌曲得到有效记录和保存,这是保护和发展黄河口民间歌曲的前提和基础。这需要大量专业人士深入农村、深入百姓,掌握民间歌曲传唱者的分布情况,进而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实地采访。该过程不仅是对民间歌曲的简单记录,更是深层次挖掘探索其产生渊源的过程。同时,为强化源头上对黄河口民间歌曲的保护,还需要建立健全民间歌曲的档案管理体系,利用现代化手段丰富建档形式,建立除纸质文书文件外的音频、视频等电子档案。强化源头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民间歌曲博物馆,或者在博物馆中设立黄河口民间歌曲专区,以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播放和展出。
二是系统保护。黄河口民间歌曲的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广泛参与。政府方面,要建立完善的黄河口民间歌曲保护机制和管理体系,不仅要做好顶层设计,还要架构科学合理的运维体系。社会层面,要加强各群众性文艺组织对黄河口民间歌曲的关注度,进一步规范常态化采风机制,建立民间歌曲专题研讨机制。景点、景区则可以通过“唱民间歌曲讲黄河故事”向全国各地的游客宣传黄河口民间歌曲。各方面共同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全方位保护黄河口民间歌曲的新格局。
三是精准保护。黄河口民间歌曲的保护也是一个精品工程,需要按区域进行划片承包,任务到村、责任到人,建立黄河口民间歌曲的精准联系制度。同时,要积极了解民间传唱人的基本情况,强化“点对点”的传唱人扶持力度,并鼓励传唱人培养传承人。通过“搭台子”,让传唱人从幕后走到台前,宣传黄河口民间歌曲;通过“竖梯子”,为民间歌曲传唱人发放政府荣誉聘书,根据其传唱情况进行年度奖励,营造黄河口民间歌曲传唱和传承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