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杨慧,王婷,刘雪杰,程苑,李之红,马洁
(1.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北京 100073;2.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2627)
根据第五次北京城市交通综合调查数据,老年人出行特征具体如下。
全市老年人出行率与常住人口相同,均为2~3 次/日(见表1);高龄(>75 岁)老年人出行明显减少。根据专项调查结果,老年人出行意愿比较强烈,60~79 岁老年人中70%以上认为应多出门,并且受身体机能影响,80 岁及以上老年人持这一观点的仍占大多数(41.5%)。
表1 北京市不同范围老年人与常住人口日均出行率对比 单位:人次/日
以东城区老年人出行距离为例,结合相关手机信令数据和专项调查分析(见图1、图2),老年人的主要活动空间以社区为核心,活动半径约为5km(常住人口约为9.7km)。
图1 东城区工作人群活动范围[1]
此外,60~74 岁老年人部分选择自行车和小客车,大于75 岁老年人倾向于选择更加便捷的出租车(见图3)。与老年人明显不同,除步行外,常住人口小客车使用比例较高,且公交和地铁出行占一定比例。
图3 北京市中心城老年人与常住人口出行方式对比
北京市中心城老年人出行目的主要围绕日常生活展开。包括购物、就医、接送人等,占比约为96%。相比于老年人,常住人口以通勤类出行(包含上下班和上下学)为主,占比为62%;其次为生活类,占比为37%(见图4)。
图4 北京市中心城常住人口与老年人(60~74岁)出行目的对比
在出行特征量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项调查,对老年人出行中关注的主要问题或主要困难进行分析。
步行是老年人最主要的出行方式。目前,老年人对步行环境问题较多,其中步行道被占用、不连续的问题是直接影响出行体验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占比21.9%。其次,老年人对道路交叉口人车混行及绿灯时间过短的安全性问题,步行中缺少休息座椅,上下天桥、地下通道吃力等保障性问题比较关心。
公交是老年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因身体机能受限,如肌肉力量下降、关节炎(老年人关节炎患病率为25%[2])等频发,超1/4 的老年人认为等车时间过长,且来车时间不规律;近1/4 的老年人认为公交站台拥挤,经常没有座位,加之长期等车,经常站立不稳,叠加天气等客观因素,实地调查中老年人对冬天等车时间长反映尤为强烈。同时,17.7%老年人对公交车上下台阶较高、上下车吃力等表示不满。
手机软件的使用与出行便利性极大相关,但70%以上的老年人不能轻松使用手机软件(见图5),并且老年人年龄与使用手机软件困难程度成正比。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老年人使用路线导航等手机软件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情。在手机导航软件使用困难的背景下,对公交线路拆分、线路调整、换乘站台不同等信息掌握不及时,老年人公交换乘中经常线路选择困难;34.5%的老年人认为在地铁站内容易迷路、在站内不知道如何换乘等。
图5 不同年龄段老年人使用手机软件情况
为应对老龄化,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例如新加坡通过实施相关措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加坡政府制定了涉及30 亿美元的《成功老龄化行动计划》[3],该计划是让新加坡人优雅自信地老龄化的国家蓝图。将新加坡老龄化成功定义为拥有“适合所有年龄段的机会”,建立“代际和谐的社区”和“人人共享的城市”。内容包括交通等多个领域70多项举措(见图6),在交通方面主要体现在步行环境的营造、老年友好型公交和老年友好型地铁站建设三个方面。通过政府由上至下的推行,全方位的制度设计,积极的措施实施,全方位帮助新加坡人充满信心地变老。
图6 《成功老龄化行动计划》主要架构
3.2.1 精细化的设计规范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以下简称“陆交局”)和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发布的新版《步行和自行车设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慢行建设(包括步行和自行车)的最佳实践和通用设计标准。《指南》以“安全、直接、舒适”为基础,除考虑通勤人员需求外,明确并充分考虑了老年人、婴幼儿、孕妇、轮椅使用者、能走动的残疾人、视障人士、听障人士7类人的慢行需求。如针对个人移动辅助设备(如轮椅、移动滑板车等)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新的人行道标准已从1.5m 增至1.8m,以满足两个标准轮椅方便会车(见图7);根据场地情况有盖连廊间隔70~100m 设休息区,规定休息区长凳和轮椅停车位等标准(见图8),以提升老年人及轮椅使用者的步行体验。
图7 1.8m人行道设计
图8 有盖通道沿线的休息区设计
3.2.2 建设乐龄安全区保障老年人出行安全
为保障老年人出行,陆交局陆续在老年人比率较高的住宅区建设“乐龄安全区”。乐龄安全区主要实施交通稳静措施和部分安全设施,以降低小客车的行驶速度,提高老年人安全性和步行体验。稳静化措施(应用与效果见表2)主要包括物理措施——增加障碍迫使小客车降速和感知措施——通过信息告知或车道视觉变窄引导驾驶员主动减速等方式。通过建设乐龄安全区,使区域内涉及老年人的交通意外减少约80%。
表2 交通稳静措施应用与效果情况[4]
3.3.1 多种公交服务类型
公交运营设置特殊线路,满足特定人群交通需求。设置13 条连接老年人居住密集区、公交换乘站以及轨道站点等至医院机构的线路,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便利。并且政府对公交运营服务进行全方位考核,其中公交可靠性是重要考核指标之一。通过考核,公交准时率显著提高,过去292条等待时间较长的线路,平均额外等待时间减少约25%。
3.3.2 改建对老年人友好的公交站台
2022年开始陆交局将陆续对360个公交站台进行适老化改造,以提升老年人出行舒适度。主要包括拆除台阶、调整路缘石高度以方便无障碍通行,改善照明,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在站点为使用轮椅的老年人和通勤者增加更多带扶手的座位或空间以及天气防护措施等,目标为到2025年中期,所有360个公交站点升级完成。
3.4.1 “数码乐龄计划”助力老年人融入数字化生活
“数码乐龄计划”[5]由政府组织免费向新加坡老年人开展数字化技能培训,包括手机导航软件、网上约车、公共交通信息查询等多款出行软件的免费培训。老年人可选择到数字化社区援助站接受一对一指导、参加社区俱乐部/中心和公共图书馆定期举办的主题课程、利用在线资源等多种学习方式。同时,配套设置提供智能手机补贴和优惠资费的“老年人移动计划”,并将参加过线下数字化学习课程且至少掌握一项基本数字技能作为申请资格之一,确保措施的落实效果。截至目前,超过10 万名老年人从数字技能培训中受益,90%老年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技能。
3.4.2 创新采用色彩和彩色编码图像引导公共交通空间和社区周边出行
研究表明,回忆可以刺激大脑中处理长期记忆和认知的部分,新加坡创新性地通过使用色彩和彩色编码图像引导公共交通空间和社区周边老年人出行。
(1)通过色彩区分公共交通空间,实现路径信息轻松识别。
自2021年6月以来,新加坡捷运公司与阿尔兹海默症组织合作,推出“寻找你的路”项目[6]。项目在部分老年人经常使用的公交换乘站和地铁站内,通过绘制老年人儿时游戏或活动彩色壁画帮助容易迷路的老年人在换乘站和地铁站轻松识别路径(见图10和图11)。
图10 公共交通枢纽内部彩色引导标识
图11 不同公交站点彩色编码图像
(2)通过色彩和彩色编码图像统一社区内外引导标识。
由于城市中高层建筑几乎相同,许多老年人居住的环境缺乏突出的环境信息,通过使用大号字体的标志绘制具有老年人时代印记的独特壁画,以达到吸引老年人注意,引导老年人顺利出行的目的(见图12)。
图12 老年友好社区[7]
北京作为首善之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全国具有指向性和示范作用。根据以上北京老年人出行数据,结合新加坡经验,对北京城市交通系统老龄化建设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适老交通系统构建的最终目的是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出行权益,促进交通系统与老龄化社会的协调发展[8],适老的城市交通系统建设需融入整个城市的老龄化工作布局,除了交通系统内部发力之外,适老交通系统构建也需要与其他城市子系统的衔接和配合,突破“就交通论交通”的限制。例如,如果社区建设不利于老年人走出家门,老年人友好型交通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
发达国家城市老龄化进程早于北京,在交通领域已从人、道路、车辆、环境等不同角度进行专题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国外城市不同,在北京典型的“大街区、宽马路”城市布局和机动化发展空间有限的城市特征下,如何满足老年人群出行特征的研究还明显不足。同时,与今天的老年人相比,未来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收入水平和活跃性将更高,出行选择与交通需求特征情况未知。在此背景下,需要交通系统未雨绸缪,从出行文化培育、基础设施标准制定、设施设计建设与更新等多方面加快补充研究,为城市老龄化做好资源储备。
根据北京老年人出行方式选择情况,将步行环境改善和公共交通服务提升作为适老交通系统建设的突破口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慢行、公共交通设施更新和服务提升中应充分考虑老年人身体机能、出行特征、出行需求、出行感受等,如有效缩小交叉口范围,减少过街的距离;交通信号灯变灯的节奏应适应老年人过街节奏;城市地铁和过街天桥等竖向高差的适老化改造;步行空间的连续和休憩空间的补充等,将关心老年人出行落实到出行各环节。
在老年人比例较高的重点片区创新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试点。在片区内外通过调整路幅形式、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减少机动车道条数、整合慢行通行空间与建筑退线空间等方式,扩展步行通行空间;通过实行稳净化措施、适度缩小交叉口规模、适度控制道路与场地竖向高差等营造适老的交通环境等,以点带面推动全市适老交通系统建设全面铺开。
本文根据北京老年人出行数据,分析了北京老年人出行特征与主要问题,同时针对问题参考新加坡经验,从顶层设计、储备研究、完善设施和服务、探索试点等提出北京交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考,希望引起各界对老年人出行问题的关注,并对北京交通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