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中党委治理的逻辑与路径
——以中电海康为例

2022-08-15 06:06崔海红木齐齐黄良杰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海康基础研究

崔海红,木齐齐,黄良杰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金融与会计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4〕

一、引言

基础研究是探究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质原理的知识性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为我国跻身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不竭动力。2018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大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构建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鼓励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基础研究具有高成本,投资周期长、预期不确定等特点,需要研究单位具备雄厚的资金基础。一般情况下,基础研究主要依靠国家力量通过财政资金加大投入。2020年9月11日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问题。目前,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核心地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获得新的竞争和发展优势,提升企业价值。为促进基础研究资金投入总量增加和结构改善,国家鼓励企业自主进行基础研究。

根据国家统计局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的数据(1)国家统计局:《2014年-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从整体来看,科技经费资金投入总额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2014年-2019年年增长率约为11%,2019年总投入高达21799亿元;从科技经费投入主体来看,我国科技经费来源主要是企业、政府所属院所和高校,2014年-2019年企业投入科技经费平均约占总投入的77%,政府所属院所约占总投入的14%,企业仍然是创新的主体,这一统计结果与世界其他国家相一致;从科技经费投入项目来看,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主要包括试验发展研究、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试验发展研究占总投入的比重高达84%,应用研究占总投入的比重约为10%,基础研究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占总投入比重一直在5%左右徘徊,2019年基础研究占总投入比重为6%,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2.96%,新兴工业化国家平均水平17.32%[1]。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主要面向试验发展领域,基础研究投入比重较低。基础研究在国家发展中至关重要但基础研究投入比重与世界其他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现状亟待改变。所谓基础研究指一种不预设任何特定应用或使用目的的实验性或理论性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获得(已发生)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新知识。基础研究具有研究周期长、资金投入大、预期结果不确定、投资风险高,研究结果难以商业化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相违背,所以,多数企业开展基础研究的动力不足。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驱动力,有必要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创新的主体。国有企业较之民营企业更能为基础研究投入提供有利的资金保障。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中央企业党委(党组)是党的组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党委在国有企业治理中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具有法定地位,在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上,国有企业较之非国有企业有着天然优势。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海康”)是中国电科核心骨干企业,是智能物联网领域龙头企业和全球化企业,自成立20年来,在党委领导下,致力于基础研究与开发,取得了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获得了较高收益。2020年中电海康实现营业收入659.93亿元,利润总额148.04亿元,其中,科研投入71亿元(占营业收入10.86%),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本文以中电海康为例,分析基础研究投入中党委治理逻辑与路径,该研究基于党委治理的研究视角,丰富了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为政府部门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投入提供政策建议,为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提供可借鉴的治理模式。

二、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1.党委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具体到基础研究领域也必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突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是搞好基础研究的根本政治保证。在基础研究中,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把握政治方向,提供制度、监督机制保障,在“三重一大”决策中发挥根本作用,使得基础研究投入更有效率。

2.市场失灵理论

市场失灵理论认为,在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市场是失灵的,即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并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知识成果一般具有公共产品属性[2],基础研究成果属于知识成果,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外部性。理性的私人部门一般不会进行基础研究投入,它需要公共经济部门介入[3]。在我国,国有企业具有双重属性,首先它是企业,必须实现经济目标,其次,它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必须实现其社会目标和政治目标。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引导企业进行基础研究投入的方向上,国有企业应发挥关键作用。

3.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最终目标是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需要权衡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所谓利益相关者是指会对组织的发展目标造成影响的个人或群体[4]。通常,利益相关者会对企业行为和发展带来影响。企业利益相关者一般包括党组织、政府、股东、职工、社区等等,其中党组织是最具有特殊性质的利益相关者[5]。首先,党委领导在公司治理中具有法定地位,把握政治方向;其次,在国有企业中党委与企业董事会及管理层交叉任职[6],在这种情况下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具备决策能力。第三,企业党组织关注职工思想精神以及其合法权益的维护。因此,可以判断企业党组织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这不但是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也是企业治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1.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的动因分析

首先,国家政策引导可以激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一般情况下,国家可以加大政府补助(或补贴),或者通过政府研发投入引导企业进行基础研究投入。政府补助作为一种信号,可以增强公司获得外部融资的能力[7],同时,政府补助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的创新决策和创新投入[8]。长期来看,政府的研发投入对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9]。

其次,外部环境改善可以激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外部环境改善主要包括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我国已经出台了诸多制度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譬如:《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等。另外市场环境的改善也会激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基础研究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0],早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会使企业专注实验发展研究,降低基础研究投资[11]。另外,资本市场发展能显著提高基础研究投入[12]。

第三,创新领先,提升竞争力可以激发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一般地,基础研究能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13],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内部的研发投资是企业吸收新知识的基础,对企业的创新至关重要[14],基础研究对产品创新的影响非常大[15],且企业的经济长远增长率依赖于基础科学知识的长远增长率[16]。通常,发展高技术产业需要进行研发资金投入,必须依靠大型企业[17],但只要条件允许,一般企业可以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发展能通过知识溢出机制显著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18]。

第四,绩效的因素对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产生较大的影响。通常,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是产品开发领域的知识创造活动,应用研究水平更高的公司将从基础研究的额外投资中获得更高的绩效回报,反之,应用研究水平较低的公司无论进行多少基础投资都看不到对绩效的改善[19],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R&D经费投入的绩效水平不高,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20]。

2.党委领导与企业基础研究投入治理的逻辑

基础研究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相对于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而言,基础研究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21]。加强基础研究是相关的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但目前,我国企业存在研究与开发管理水平太低,运行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这导致企业研究与开发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24],因此,需要加强对企业基础研究投入治理。而在这一治理过程中,党委领导作用非常关键。目前研究认为:党委决策权可以限制大股东权力从而提升企业绩效[22],特别是在国有上市公司党委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能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董事会效率[23][24]。目前重构企业治理机制的关键在于约束和激励企业“一把手”服从国家利益,其中,国有企业的党内监督效果要强于市场化监督机制,因此,作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加强企业党委领导,是激发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的政治保障,也是加强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决策力的制度保证。

首先,党委领导对企业基础研究投入首要任务是把握政治方向。虽然基础研究是一种不预设任何特定应用或使用目的的实验性或理论性工作,但任何科学研究必须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社会进步及政治方向等要求。依据《意见》,把握政治方向是企业基层党委任务,通过党委领导,可以确保基础研究投入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盯紧前沿,开拓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其次,党委领导为企业基础研究投入提供制度保证,创新监督机制。目前企业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既有经济目标的考量,又面临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不完整以及经费使用效率低等问题。如何加大企业对基础研究投入激励,提升经费使用效率。制度供给是基础,监督机制创新是保证。通过党委领导,可以完善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制度,加强党内监督,以弥补市场化监督不足,促进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升经费使用效率。

第三,党委领导为企业基础研究投入提供人才保证。对于人才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党管人才就是坚持党领导人才工作,通过制定政策、创新机制、改善环境、提供服务,为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对于企业基础研究来讲,就是要通过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企业基础研究上来,为我国基础研究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四,党委领导是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决策机制的保证。基础研究具有投资金额大、投资周期长、研究预期不确定、投资风险高等特点。所以,在基础研究领域面临决策难、道德风险等问题。如何构建基础研究投入决策机制是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的一个难题。通过党委领导,坚决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可以规范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防范决策风险,保证科学发展。

3.党委领导下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对企业创新路径分析

在党委领导下,企业基础研究投入更有利于企业创新,从现有研究结果来看,企业基础研究主要通过知识扩散和人才培养两种路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

首先,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影响技术创新的知识扩散路径分析。所谓知识扩散是指知识在不同知识主体之间进行传播和流动的过程。它也是一种学习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创新。科学研究的知识资源对技术发展有重大影响[25]。科研人员记录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是期刊文献,通过引用期刊文献进行具体的计量和分析是基础研究成果的知识扩散,而这往往能转化为技术专利,专利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体现。在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相对薄弱的环境中,知识学习对企业的技术创新非常重要[26]。企业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流动有利于企业维持创新绩效改善[27]。

四、研究设计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实证研究方法之一,本文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展开研究。将党委作为企业治理机制研究在学术上已经有比较完善的理论基础,但是单纯的理论分析会导致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因此本文从案例出发,理论结合实践,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2.案例企业的选取

本文选择了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研究案例,之所以选择该企业是因为该企业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我国十大军工企业集团之一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子公司,中电海康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完成党赋予的使命和任务。近些年来,中电海康牢固树立“抓改革发展必须抓党建、抓党建就是抓改革发展”的理念,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工作有效融入改革发展,努力构建改革发展党建一体化推进的工作格局,坚持“党建统领、人才驱动,规范经营”的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特别是在党委领导下,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年度科研经费投入已经超过营业收入的10%,达到世界一流企业水平,该案例的选取具有典型性。

3.资料收集与整理

案例企业数据资料主要是该企业相关的文本资料,案例企业的资料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公开的公司年报、企业内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新闻活动公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这为本文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撑。通过阅读案例企业的相关文本报告和记录,全面系统地了解案例企业与企业党建工作状况,同时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状况,并对企业所开展的党建风采活动进行全面总结。所涉及的文本资料信息来源于案例企业及其母子公司官网、wind数据库、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库、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数据库等。

五、中电海康的案例分析

本文意图论述党委领导下的国有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问题,基于我国当前国情,国有企业在基础研究投入方面更具优势,因此选取国有企业案例进行分析更具代表性。

1.中电海康的党建情况

学情分析:上一次课程完成之后,教师通过超星泛雅教学平台和超星学习通软件对学生在线提交的作业进行自动批改和成绩分析,精确获得学生的基本知识点及重难点掌握情况,从中总结学生学习规律、分析教学得失,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目标。

如图1所示,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0%持股,因此,中电海康的实际控制人是中央国资管理机构,是一家较为典型的国有企业。

图1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在职能部门中设立党群工作部来统一管理集团及旗下业务单元的党组织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指导,按照新时代党建工作体系要求,中电海康创造性地提出改革-创新-发展的使命链,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就是要通过“推动改革、支持创新、确保发展、对表使命”来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建成改革发展党建一体化推进工作格局,以实现“世界一流高科技企业的典范、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典范、技术创新的典范、军民融合的典范”为目标,坚持自主创新,保持高质量发展,下大力气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党的领导、人才驱动、规范经营三者有机统一,这是中电海康党委以高质量党建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实践。

第一,探索实践将党的领导融入现代企业制度。中电海康党委成立了四个领导小组来紧密融合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分别是战略研究与规划,改革与创新,人才、薪酬与考核和综合监督。不同的领导小组分工不同,各司其职,统筹企业改革发展,重点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战略规划制定、企业改革重大事项落地、经营进一步放开和监督进一步到位等方面,既涉及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又涉及企业技术创新,是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抓手,为海康平稳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基础。

第二,重视人才培养,深化队伍建设,激发创新动力。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中电海康党委重视人才培养,为了深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坚决实施“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通过加强对领军人物即“总经理”的选拔和培养,优化“领军人物+团队”的特色培养模式,并在多个业务单位和关键岗位大胆启用优秀年轻干部。通过人才盘点、HIKE特训营项目等项目,进一步加强对有潜质的优秀年轻干部的发掘和培养。同时,中电海康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人才激励制度,注重以有效激励为核心,激发组织的强大创新动力。

图2 党委领导小组

第三,夯实党建基础,把握战略定位,履行社会责任。中电海康党委将“加强核心骨干的培养使用、密切联系群众、抓好组织自身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电海康党委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双胜利目标的决策部署,面对数万员工、国内国外分支机构复杂的局面,由党委牵头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坚持分时分类作出精准研判,平稳有序推进企业复工,仅用不足一个月时间,就快速恢复科研生产能力。同时,快速反应成立境外防疫领导机构,紧盯防控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除了第一时间输出技术、产品支援抗疫以外,中电海康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彰显社会担当。

2.中电海康的研发投入情况

自成立以来,中电海康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持续加强研发投入,使得公司可以保持并扩大技术领先优势,并将技术优势快速转化为产品优势,持续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中电海康的研发资金投入情况如图3所示,近年来,中电海康的研发投入金额以亿为单位持续增长,2016年,公司的研发投入为25.7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68%,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为70.63亿,占营业收入的10.86%,研发投入绝对金额和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持续增长。

图3 中电海康2016年-2020年研发投入情况统计

3.中电海康的技术创新成果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衡量进行了研究,目前主要采用企业当年申请成功的专利数量[32]和通过构建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指标来衡量企业创新绩效[33]。还有研究认为企业创新绩效是企业在进行生产要素重组后所取得的生产效率的提高[34],创新产出包括体现为发明专利形式的直接产出和体现为经济效益的间接产出[35];还有学者构建了创新投入力度、创新管理水平、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产出效益4个方面的指标来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绩效[36]。借鉴上述研究成果,本文拟通过直接产出成果和间接产出成果两个方面入手,选取公司授权专利数量作为直接产出成果衡量指标,选取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作为间接产出成果衡量指标。

第一,直接产出成果。中电海康2016年-2020年的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产出成果主要包括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授权专利包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三种。如图4所示,2016年到2020年的五年间,企业的授权专利从1245件增长到4941件,增幅超过三倍。其中,企业的发明专利从286件增长到1307件、企业的实用新型专利从317件增长到1246件、企业的外观专利从642件增长到2388件,三种类型的授权专利在数量上都有相当可观的增长。此外,企业的软件著作权数量也在四年间从605件增长到1240件。

图4 中电海康2016-2020年所获授权专利情况

如图5所示,2017年企业的新增授权专利为714件,在研发投入逐年加大的情形下,中电海康每年的新增授权专利也在稳步增长。海康所获的授权专利数量在近年内的提升十分显著,具有非常优秀的技术创新直接产出成果。

图5 中电海康2017年至2020年新增授权专利情况

第二,间接产出成果。企业技术创新的间接产出成果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方面,本文采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两个指标对此进行衡量。

净利润方面,如图6所示,近年间中电海康的净利润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16年的净利润是72.48亿,2020年企业净利润增长到130.2亿元。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多数企业出现亏损的情况下,中电海康净利润有小幅度增长,近些年的净利润增速在不断下降,这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6 中电海康2016—2020年净利润增长情况

营业收入方面,如图7所示,中电海康的营业收入在逐年增加。2016年企业的营业收入是355.58亿元,2020年其营业收入增长到了650.31亿元。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营业收入的增长率下滑显著,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的波动类似,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收入增长率在近年来有所下降。

图7 中电海康2016—2020年营业收入增长情况

六、研究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中电海康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方面,企业的基础研究投入与技术创新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作为一家国有科技企业,随着企业研发投入的逐年增强、研发成果的持续转化,企业每年的授权专利数量迅速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也获得了极大提升。另一方面,党委领导下的国有企业在基础研究投入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资金层面,2020年中电海康的研发投入金额为71亿元,占当年营业总收入的10.86%。党委秉持重视人才培养和核心技术突破的发展思路,国有企业的平台和性质为企业基础研究投入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保障。

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如下建议:就企业而言,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为我国跻身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不竭动力,企业应当重视基础研究投入,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承担国家管理社会的政治功能和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就国有企业而言,基础研究成果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应积极探索实践将党的领导融入现代企业制度;就政府部门而言,一方面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完善党委的治理机制,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等多种手段,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猜你喜欢
海康基础研究
“不等式”基础巩固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整式”基础巩固
海康未来继续碾压大华?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中兴通讯生不如死? A股“双料大王”海康威视或受牵连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凤凰光学:控制人变为中电海康封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