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栽培作物的种类繁多,田间管理面临着复杂的病虫草害威胁,合理开展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是保护农作物稳产高产的基础。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发展,农用喷雾机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植保作业的效率和生产质量。喷杆喷雾机作为适合大田生产使用的植保机具,其适用于大部分的机械播种,插秧作物的水田、旱田病虫害防治,喷杆喷雾机的应用有效降低了传统生产中人工进行农药喷施的弊端,在大规模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喷杆喷雾机是一种利用长杆结构均匀安装多个喷头的药物喷施机械,其多与拖拉机配套安装后使用,部分企业也生产有自走型的高地隙喷杆喷雾机等新机型。喷杆的结构形式包括横向喷杆和竖向喷杆两类,其中横向喷杆展开后与机具行驶方向垂直,竖向喷杆展开后与机具行驶方向平行,当前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喷杆喷雾机以横向喷杆的结构形式为主,其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结构和功能部件包括喷头、输药管路、喷杆架、农药箱、药液泵及控制装置等
。
喷杆喷雾机除能用于农药喷施外,还可用于叶面肥喷施、叶面喷水等作业。与传统的人工喷雾机相比,喷杆喷雾机具有以下技术优势:1)作业效率高、质量好。喷杆喷雾机可以配备大号药液箱进行作业,能够针对大面积的农田进行长时间优质喷施,利用电控药液泵供给药量稳定、喷雾雾化效果好。2)操作简单便捷。喷杆喷雾机可以通过电液控制实现喷杆的展开与折叠,并控制喷雾的高度,有效降低人工调整和操作的劳动强度,节省作业时间。同时,部分先进的喷杆喷雾机还具备自动混药等功能,并对药液箱中的农药持续搅拌,能更好地控制农药配比和均匀性,实现优质高效喷施。3)利用机械化喷施能够降低农民接触农药中毒的危险,有利于生产安全。
喷杆喷雾机根据动力底盘配套的不同包括悬挂式和自走式两种类型。悬挂式(图1)是与拖拉机配套安装的形式,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在播种后到作物生长前期的植保药物喷施,其需要农民具有适宜的拖拉机产品,保证拖拉机在动力、功能方面与喷杆喷雾机相配套,悬挂式喷杆喷雾机购置成本相对较低;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多为高地隙机型,用于农业生产的中后期使用,其底盘经过专门设计,具有很高的离地间隙(图2),能够避免植保喷雾过程对农作物产生剐蹭影响,且喷杆喷施高度可调,部分机型喷杆降低后也可用于播种后及作物生长初期的植保使用,适用性更好,整机购置成本相对更高
。
喷杆喷雾机根据喷施幅宽的大小可分为宽幅喷杆喷雾机和普通喷杆喷雾机两类,通常普通喷杆喷雾机的喷杆幅宽小于15 m,配套的柴油机动力在40 kW以下,这类机型适合中小面积的农田使用,作业过程行驶和转弯操作更为灵活;宽幅喷杆喷雾机是喷施幅宽在15 m以上的机型,配套柴油机动力在40 kW以上,部分机型幅宽可达24 m甚至更大,适合在大面积的农田进行高效率作业。
2.2 槐耳清膏对NCI-N87细胞凋亡率及自噬小体的影响 槐耳清膏(8、16、32mg/ml)作用 NCI-N87细胞24h后,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8、16、32mg/ml浓度能促进 NCI-N87 细胞凋亡,自噬小体形比例增加。(P<0.05)。结果见表2。
农药箱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容积,还包括辅助混药等功能。从容积来看,大部分喷杆喷雾机的农药箱容积在800~3 000 L之间,部分宽幅机型可达4 000 L以上。从使用上讲,农药箱容积越大,越有利于减少农药添加和水添加的次数,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但随着农药箱增大,喷杆喷雾机作业负载也增大,不仅单位面积的柴油消耗量增加,同时易对耕地产生严重的压实,导致土壤破坏和退化。因此,农药箱的容积应根据配套柴油机动力和轮胎类型合理配置,常规的植保作业中,40 kW以下的柴油机喷幅通常在8~15 m,适合的农药箱容积为800~1 100 L,40 kW以上柴油机喷幅在15~25 m可配套容积为1 500~2 500 L农药箱。为提高喷施质量,尽量选择底部带有搅拌混药功能的农药箱。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喷杆喷雾机配套有多个喷头,喷头的技术参数不仅对喷雾质量直接产生影响,还关系到喷杆喷雾机的故障率和作业效率,由于在植保喷雾过程中,喷头始终在高压下喷出雾滴,高流速的液体不可避免地会对喷头产生磨损,导致喷头的雾化质量下降,因此,喷头的使用寿命也成为影响喷杆喷雾机性能的重要参数。现阶段的喷杆喷雾机主要配备扇形喷头,部分机型配套锥形喷头。以应用较多的扇形喷头为例,其结构包括喷嘴、喷头帽、喷头体、过滤器等,其中喷嘴决定了喷头的使用寿命,常用的喷嘴材质包括铜、尼龙、陶瓷、不锈钢等。在标准工况下:铜喷嘴使用寿命约100~150 h,尼龙喷嘴使用寿命约200 h,陶瓷喷嘴、不锈钢喷嘴约350~400 h,部分复合合金及其他新材质使用寿命可达500 h以上。为提高喷头更换的效率,近年来喷杆喷雾机生产企业研究并推广了快换技术的新型喷头结构。
2.2.2 喷雾量参数
2.2.3 喷头技术参数
2.2.4 农药箱参数
2.2.1 喷雾质量及性能
针对大部分植保喷雾作业,在标准的雾化质量条件下,应合理控制单位面积的喷雾量,以保证良好的植保质量,并降低农药对食品安全和环境的威胁。农民在购机时,也应对喷雾作业参数进行咨询与对比,常见的影响喷雾量的参数主要包括喷液压力与行驶速度,其参考作业参数范围如表2所示。
2.3 吸烟组、戒烟组及非吸烟组的椎体骨折阳性率比较 结果表明:吸烟组、戒烟组及非吸烟组的椎体骨折阳性率分别为23.3%(496/2 129)、21.8%(76/349)和14.2%(131/9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发现吸烟组与非吸烟组(P<0.001)、戒烟组与非吸烟组(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当然,作为一名学生,参加比赛不可避免地和学业产生时间上的冲突。就比如这次的机器人比赛,自六月初接到大赛的邀请,之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每个周六、周日,王振宇都要去接受培训。由于培训十分耗费时间,他不得不熬夜补作业;此外,比赛还时常会占用考试时间,这让他很纠结。幸而,他遇到了全力支持他的校长和班主任——作业来不及写可以补交,考试时间冲突了可以补考,他只要尽全力去拼搏就好。可以说,王振宇这株幼苗的茁壮成长与学校的精心培养密不可分。
喷杆喷雾机的雾化能力是影响植保喷雾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购机过程必须要考察的重要性能指标,通常情况下,雾化喷头能够根据喷施压力自动调整喷施的量,部分喷头也可通过人工调整喷头实现对雾化状态的调整。喷雾质量的主要影响参数包括药液雾滴直径和雾滴密度两大类,如表1所示为部分常见药剂分类所需的喷雾雾化质量参数,其适用于大部分农药喷施,部分特殊功能机型或特殊药剂不局限于表1标准。农民在购买喷杆喷雾机时应注意对喷雾质量及性能进行咨询。
喷头的合理调整是保障喷雾质量的关键,喷头的调整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开展:1)要求喷头高于地表或农作物植株顶端40~60 cm,单个喷头在垂直方向有5°~10°的偏转角度;2)要求喷头喷出的扇形雾面之间有30%~50%的重叠,以保证喷施均匀度;3)测定喷头喷雾量,利用量杯测量单个喷头在1 min的喷液量,并与标准要求作对比,要求喷液量误差不大于5%,则说明药液泵、输药管路、喷头等主要工作部件功能正常。
驾驶喷杆喷雾机要严格按照方案路线行驶,控制好行驶车速,驾驶过程密切关注喷头状态和药液剩余量,发现喷头堵塞及时处理,药液不足及时补充,避免重喷、漏喷或喷施不均匀。
使用者需规范配置农药药液,首先在农药箱中加入半箱水,然后加入配置好的母液搅拌均匀,再加入助剂并将农药箱加满水后进行二次搅拌,确保药液均匀,注意母液的配置应先在容器中的水中加入可湿性粉剂,然后加入乳油等药剂,进行充分混合。
作业前必须做好喷头的检查,并检查输液管路有无破损或松动,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喷头和管路;每次作业完,应将农药药液彻底放出后对农药箱进行清洗,确保药箱和管路清洁;要定期做好药液过滤装置的更换,确保过滤功能良好,避免过滤装置堵塞影响喷雾量。
适宜的刈割时期对于优质牧草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4],因为在牧草整个生长过程中,产量和营养成分是两个相关的反方向发展过程,所以确定牧草最佳刈割时期,必须兼顾单位面积草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5]。牧草收获过晚,植株木质化增加,蛋白含量和消化率都会下降,收获过早会降低牧草产量[6]。适时收割并减少收获过程中牧草叶片脱落损失是很关键的环节,而且收获时机掌握得好,可使下一茬牧草多分嫩枝,增加产量和茎叶比[7]。因此,牧草最佳刈割期的确定必须综合考虑生长习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等因素。
综上所述,喷杆喷雾机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大面积的农作物生产中,高效率植保作业能更好地保证农作物健康,并对初期的病害、虫害进行快速治疗,有效保证农业高产,降低损失。农民在选购喷杆喷雾机过程中,应重视关键技术的对比,必要时向专业的农机管理或农机推广部门咨询,确保购机的合理性。并重视喷杆喷雾机的规范操作,确保农药的合理喷施,兼顾食品安全、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好日常保养维护工作,避免跑冒滴漏问题的发生,促进农业机械化植保作业的合理开展。
[1] 冯耀宁,裴亮,李晔,等.喷杆喷雾机变量喷雾控制与测试试验台设计[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1,42(11):43-49.
[2] 冯耀宁,裴亮,李晔,等.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9,40(6):56-59+66.
[3] 房欣,熊文江.3WP-1000型喷杆喷雾机的结构设计简介[J].现代化农业,2020(4):71-72.
[4] 马俊,温浩军,缑海啸,等.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喷架设计及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9,41(12):98-102.
[5] 赵清国,唐明祥.以3WX-650型为例谈喷杆式喷雾机的使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8(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