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 迁 李 蕊 裴 文
推动中国文化输出,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尊重与保护文物对于我们维系国家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社会的统一与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保护好各类历史文化文物遗迹是我们新时代开展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生动科学课本。加强文物保护有助于促进我国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以及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不断创新。随着我国对于文化的逐渐重视,古建筑文物保护的重要作用也逐渐凸显。
官式彩画是中国古代建筑彩绘中的精华与瑰宝,它纹饰精美规范,等级森严,作为明清时期封建建筑等级制度的载体,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明清开始出现并盛行的官式彩画主要分为和玺、旋子、苏式3 种彩画,而和玺彩画具有最高的等级地位,以龙、凤为绘制主体。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1979年至2021 年1 月和玺彩画相关文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关键词分类图、热点聚类图等,助力其进一步的保护与发展。
和玺彩画明清时期绘制于宫殿或皇家建筑上,根据和玺彩画不同的内容和做法,将和玺彩画分为金琢墨和玺、金龙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金凤和玺和苏画和玺。和玺彩画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绚烂夺目的瑰宝,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明清时期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最初彩画的运用为了防潮,防止虫蛀,在裸露的木结构上赋予油彩,经过后来的发展有了美化与装饰作用,成为一种中国特有的艺术装饰形式。反映了清末的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审美特点。
“最早一篇关于和玺彩画的研究文献《故宫午门彩画的复原》出现在1979年的故宫博物院院刊。”[1]根据图1 可以总结出,从1979 年至2004 年,和玺彩画的研究文献数量少且增长缓慢。从2005 至2013 年,文章数量增长速度浮动较大,从2013 年文章数量增长速度浮动较小,但发文数量仍呈上升态势,年度发文量约10 至15 篇。2019 年至2021年,和玺彩画的文献研究数量增长迅速,呈持续上升趋势。这一特点与国家的政策鼓励密不可分。
图1 发表年度趋势表
2005 年开始,我国和玺彩画文献研究数量开始发生较大变化,和玺彩画文献研究数量呈波动式上升。2007 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 修正)》[2],其中设立了全国十大重点保护单位,分别为省、市、县级非物质文明名胜景区。该方针政策直接推动了2008 年以后和玺彩画文献数量的增长。
2019 年和玺彩画研究文献发布数量达到峰值。党和中央重视保护和管理文物、历史遗产、人类革命文物,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逐渐增多,逐步走向发展局面。古建筑参观的热潮正在持续升温,过年(节)在北京古建筑群参观或旅游已成为一种新时尚。中国传统节日参观故宫、颐和园、圆明园、恭王府等古建筑参观游客占40%以上。中国人对于中华传统建筑、传统艺术的了解逐步加深,爱国情怀和文化素养整体上升,促进和玺彩画研究与文献数量的增长变化。
对彩画为篇名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建筑彩画研究机构发表数量(篇)表(图2),选取出中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可以看到国内研究彩画的机构主要分布在故宫博物院和建筑艺术综合实力较强的几所高校建筑与艺术学院及其建筑研究机构。故宫博物院发文量排名第一,出版文献最多为20 篇。“北京和沈阳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区原因,靠近古建筑与古庙宇。”[3]所以这两个城市的学者对于和玺彩画以及建筑彩画的研究较多。
图2 研究机构发表数量(篇)表
利用citespace 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进行可视化数据分析,直观地得到和玺彩画研究相关的主要关键词图(见图3)。图中的各个圆圈高度和大小分别代表着关键词频率的多少,而中心值的大小和节点之间可以用同一条连线来说明不同关键字之间的交叉联系程度,密度与相关联的程度有关。根据关键词聚类,可以分析得出和玺彩画、建筑彩画、龙草和玺在明清和玺彩画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图3 主要关键词图
从主要主题分布图(图4)可知,建筑彩画方向的研究在国内文物保护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根据图示,建筑彩画方向的发文量是27 篇,占本次全部检索文章的23%,成为明清彩画研究领域主要学科方向。节点类型选择主题词和关键词,得到和玺彩画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建筑和装饰彩画、和玺彩画、清代装饰彩画、沈阳故宫等方面。从主题分布上看,研究方向主要是中国古代彩画本身和细部的深入研究,极大程度推动了我国文物保护与修复以及、考古学的发展。
图4 主要主题分布
对于作者图谱(图5),当前我国对于和玺彩画研究的学者较多,发文量为前三的作者分别是杨红教授(8 篇)、王仲杰教授(6 篇)、曹振伟教授(3 篇)。他们无疑是和玺彩画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者。而从作者间共线关系来看,表现出“大分散、小聚合”分布特征,虽然形成了具有规模的学术研究群体,但是较为分散。相对集中的作者群有北京建筑大学李沙教授为核心的学术团队,以故宫博物院杨红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等。通过被引用频次可以看出,故宫博物院院刊发布的文章,对于研究和玺彩画较为深入,给相关领域研究者以极大的启发。故宫博物院研究者对于和玺彩画的研究较为深入,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被下载和引用的频次极高。
图5 作者图谱
杨红教授在明代的官式装饰彩绘建筑艺术上已经取得突出学术成就,研究了20 余处不同装饰风格和建筑类型的官式彩绘建筑。对北京紫禁城明代的大部分木构梁枋彩绘以及油漆彩绘进行划分,分别为早(永乐—南明弘光顺治)、晚(正德—崇璋)两个发展阶段。完善了明代彩画艺术整体结构性研究。
“王仲杰教授的研究关于故宫诸殿中现存的彩画、彩画的断代以及彩画的演化过程3 个维度层次。”[4]将和玺彩画中的纹样的寓意、符号、表现手法与明代清代的喜好相结合,发掘统治者的宗教信仰的变化趋势对于彩画的影响,道教内涵在和玺彩画中的应用。针对内檐和外檐不同的层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记载。
曹振伟教授探究故宫建筑及其附属大殿、建筑的梁架、彩画、油饰、大木构架的组合对应规律,纹样的绘制方法以及纹样具体应用在某个部件的位置进行组合,探究彩画在现代的应用情况以及应用的位置。“曹振伟教授运用类型学研究方法,提炼出三组共12 个形制的和玺彩画的制作方法,揭示明清时期中国彩画艺术在历史和时间上的发展与演变脉络。”[5]
国内和玺彩画学科分布最多的领域大体可归为建筑、考古、美术类3 大学科类型,说明了当前和玺彩画研究主要以这3大学科领域为主。根据学科分布图(图6)得到我国和玺彩画的相关研究主要发布在建筑类、考古类、美术类书籍和杂志。和玺彩画研究领域学科分布38.89%为建筑科学与工程领域。21.72%为考古领域。和玺彩画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建筑科学与工程及其艺术相关的方向。和玺彩画原本在明清时期由皇宫的能工巧匠绘制而成,属于美术类,现在呈现多学科共同研究的趋势。“如果考古与建筑艺术共同联合研究和玺彩画在现今的保护与应用发展,对于推进和玺彩画的保护,势必有正向的作用。”
图6 学科分布图
图7 突变词图
citespace 软件通过统计1979 年到2021 年内的突变词,发现龙草和玺为唯一突变词。“龙草和玺由朱红色大额枋方心、宝珠吉祥草纹样、正面龙盒子、二龙戏珠纹样的小额枋方心等共同构成。”[6]龙草和玺研究前期与后期的内容不同,关联性较小,前期细节性、概念性研究较多,后期更注重龙草和玺的纹样研究与文物保护、现代应用等方面。1985 年我国与联合国教科组织文在世界遗产领域建立和谐的共同发展关系,推动关于彩画的研究,引起了龙草和玺的研究与保护。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国民思维方式有了新的变化,1971 年,北京故宫古建处的复原设计工作人员又发展了对彩绘研究的新办法、新思维,把彩绘研究工作和复原设计工作紧密结合,从而影响了现今彩画研究与保护。”[7]
1979 年后院校教授们的教学课题大量展开,他们的研究为之后故宫的古建筑保护起到理论支撑作用。故宫内有极为宝贵的历史遗存,有相当数量的珍贵遗迹,并由彩绘研究中心专职人员开展彩绘研究与保护,以促进彩绘的科学新思路有效的进行实施。
1982 年《文物保护法》颁布。“文物保护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世界遗产保护理念逐渐被推广并被社会各界知晓与接受,从相对内卷化、比较封闭的‘文物保护观念’到更深刻、更宽广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8]
本文利用citespace 软件进行数据可视化,总结和玺彩画研究领域研究的主要特征,以图谱形式对其研究主题、研究内容、被引数量、聚焦热点和研究人员等进行系统的综述。通过描绘1979 至2021 年和玺彩画研究的知识图谱,大致可以勾勒出自1979 年至今我国彩画研究的发展脉络。从文献统计情况来看,和玺彩画包括很多层面,相关研究领域也包括更细致、更广泛的内容。
研究发现,我国研究者对彩画的纹样研究较多,以区域性和局部研究为主。国内研究和玺彩画相对较晚,仅在局部地区形成局部合作网络,尚未形成广泛性、跨学科的研究合作。在我国和玺彩画研究主要依靠建筑领域、考古领域和艺术领域。国内对于和玺彩画的研究更加关注实地实证地考察研究,进行了准确的田野调查。开展以和玺彩画的保护为宗旨的相关规划及修复方法的研究、理论体系及科学研究支撑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这也充分证明,和玺彩画研究的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和玺彩画保护与研究领域在近40 年受到了国家与政府的重视。国家每年投入极大的财力和精力在古文物保护领域。“明清和玺彩画”这一课题,其基础性的研究核心是对于和玺彩画的历史阶段的研究和记载。
我国和玺彩画文献主要对特定区域例如故宫、颐和园、恭王府等古建筑的和玺彩画文献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和玺彩画的在特定区域的发展发展过程、背景和保护措施等。该领域研究方法必然是多学科交叉协同,共同致力于和玺彩画研究保护的研究方法的探索。通过最新的技术手段、传统的工艺技法、材料理论、历史理论、建筑学、考古学、美学的研究并进,为和玺彩画的设计实践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持和实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