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昭
未来城市建设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会愈加严格,海绵城市将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模式。海绵城市与生态停车场的建设密切相关,但是当前生态停车场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规划生态停车场。
城市具备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属性,因此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治理水环境。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为“水弹性城市”。生态停车场是指在建设中综合应用透气透水材料铺设地面,并且应用绿色植物来优化空间布局。
海绵城市建设不是单一的独立工程,涉及城市建设的诸多方面,其中最关键的内容包括城市雨水管渠系统、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3部分,都与雨水的利用有关。在实际建设中,需要依据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及实践经验来设计生态停车场[1]。
第一,对停车场规模的要求。生态停车场的规模会对海绵城市调节雨水的能力产生影响,因此要结合海绵城市的实际情况规划生态停车场的规模及位置。比如,要结合城市水文条件选择不同类型的雨水管理方法。如果城市存在严重的内涝情况,需要增加生态停车场的数量,更好地控制雨水的径流速率以及城市整体的滞蓄雨水能力。第二,对地域特性的要求。在建设生态停车场时,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域特性,确定雨水的“渗”和“留”,有效处理雨水的“滞”和“排”问题,真正实现雨水处理的“净”目标。第三,对绿地疏渗能力的要求。绿地疏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海绵功能的强弱,设计合理的绿地结构才能提高土壤渗透能力。
生态停车场建设是海绵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净化雨水、减缓雨水径流等功能,并且有助于缓解管道压力,在南方城市有利于解决城市内涝,在北方地区能够涵养地下水源。生态停车场属于海绵城市体系中的小载体,在整个海绵城市体系中能够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
我国南北方向跨度较大,不同地区的降雨、气候等有较大的区别,在修建生态停车场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案[3]。但是在实际建设中经常照搬传统建设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产生诸多问题。比如,一些南方城市过度收集雨水,致使水满为患,而北方城市的停车场却因水量不足而植物枯死。对于生态停车场中雨水设施的设计,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的侧重点不同。由于南方城市的水资源相对丰富,其设计重点是减缓雨水径流和净化雨水,而北方城市则重点考虑收集更多的雨水[4]。同样,对于不同的城区也要区别对待。新老城区的生态停车场设计要分别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原则,前者侧重于贯彻落实低影响开发理念,实现生态发展目标,后者侧重于解决现有问题,充分发挥现有土地资源的价值。
在设计生态停车场的雨水设施时,一般是引导雨水从地面进入素土夯实基层的表面,最后再通过地下管道逐渐进入雨洪沟,但是可能会出现表面积水和低洼处积水的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夯实素土层面无法形成稳定的不透水层,雨水无法顺畅下渗到地下,产生积水现象。也有一些地区在建造生态停车场时,将树木种植在回填土上,雨水不能自然渗透,在树根位置汇集,树根会逐渐出现烂根问题,并且叶片也会出现落叶、发黄等水涝症状,甚至会出现树木死亡问题。除了施工问题外,植物选择不合适也会导致这种情况,比如选择的植物耐湿性差,不能承受浸泡。
目前,许多生态停车场项目在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盲目照搬某种模式的情况,并没有充分体现生态理念。地面的铺装设计只是盲目使用透水铺装,并没有真正考虑铺装材料的实际透水性和当地的气候特点,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基础透性差、雨水无法有效下渗的问题。并且栽种的植物植被也存在透气性差、多样性差等问题,无法真正产生生态效益。此外,为了满足承载汽车的需求,很多城市对路面基层进行夯实处理,地下水流和气体的流通被阻碍,无法充分发挥透水铺装的作用。
建设生态停车场时需要考虑停车需求,其中绿化处理是关键的内容之一。但是很多城市在建设生态停车场时,曲解绿化工程的建设理念,盲目使用昂贵林木,却忽略生态的多样性和植物的本土化,绿化效果不理想,与周边环境不协调,景观多样性差。此外,由于一些非本土化的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维护作业,可能需要使用化学农药,反而会污染环境。
首先,景观多元,生态优先。只有设计多元化的景观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停车场的生态调节功能,比如缓解热岛效应、调节气候、雨水处理以及降低噪音等。例如,设计生态停车场时要综合考虑生态环保和停车位安排的需求,遵守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每一寸空间的价值,搭配使用草本、灌木等不同类型的植物,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停车场的生态绿化。
其次,以人为本,安全为重。在停车场中,人和车的数量较多,因此在设计停车场时需充分考虑安全性,必须科学处理植物景观与交通道路的关系,避免植物布局妨碍交通道路和进出口,尽量使用透水砖铺设地面,避免出现滑移问题。路面铺设和场地尽量使用环保材料,同时满足地面的支撑性和渗透性,避免对周边生态造成破坏[5]。图1 为生态停车场设计案例。
图1 生态停车场设计案例
生态停车场的设计要素主要包括雨水收集、植物绿化、节能环保设施和透水铺装4 部分。其中,透水铺装在生态停车场的整体设计中占比最大,因此需综合选择渗透性好的铺装材料,比如植草砖、透水荷兰砖、植草格及透水混凝土等。一般可用透水荷兰砖铺设停车场路面,形成间隙,利用空格储水,减轻水污染,拆卸安装也相对方便,但是铺设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较高。植草格与透水荷兰砖相似,其缝隙间可以种植植物,并且修理成本更低,但是后期需要维护。植草格的铺设类似于地毯,更加方便,但是不适合在道路上使用,长期使用会出现表面破坏的情况。而透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材料,能够在内部形成合适的空隙使雨水渗透,并且能够降低噪音。在生态停车场内可利用的雨水设施主要包括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和生态草沟,在设计时需要采用雨水管理技术,以减少由于雨水径流造成的环境污染及设施损坏,基本方向是引导降水渗透进入土壤或者蒸发,避免其形成径流进入路面。生态停车场的节能设施需要借助新能源、新材料实现,其中最典型的应用是新能源照明。在植被绿化方面,可以根据生态停车场的实际情况设计棚架式、树阵式和乔灌式等多种不同的绿化结构,利用透水绿地和树冠的作用降低周围环境中的温度。
3.3.1 生态停车场的布局
合理的设计策略能够更大限度减轻停车场产生的水环境问题,因此需要协同设计,为雨水设施规划空间,获得额外景观空间,比如将生态停车位的长度或驾驶通道宽度缩短至4.5 m 或6 m。
3.3.2 停车场景观空间的平衡
在设计停车场时,应该寻求景观空间与停车需求之间的平衡。建设停车场需在满足城市居民停车实际需求前提下尽量减少停车场的铺设面积,合理布置绿地或者保留原始的植物群落,以便于达到平衡景观空间的目的。
3.3.3 停车场自然排水的使用
在设计生态停车场时,为避免在自然景观中形成较快的雨水径流,需要设计合适的功能设施来实现雨水输送,比如设置雨水设施能够实现储水、蓄水、水质处理以及供水等功能。此外,可以利用这些设施在停车场附近形成具有吸引力的绿色区域,逐渐形成多物种的生物栖息地。
3.3.4 植物的保留和种植
从商业角度分析,在停车场内栽种树木,有利于提升物业价值。在设计停车场时要尽可能保护现有的健康树木,减少对原始形态的破坏,当出现植物与设施冲突时,可以适当牺牲设施空间,保留更多的成熟植物。
3.4.1 合理规划雨水处理设施
规划生态停车场的雨水处理设施时需要综合考虑雨水类型、土壤渗透力等多方面因素,对于渗透力较差的土壤,可以通过使用改良剂的方法进行改善。同时,要建造暗渠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暴雨情况,从而提高保水能力。设计后的雨水设施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现场测试,以确保施工材料能够满足停车场的渗透要求。
3.4.2 合理设计停车场
设计停车场时要考虑驾乘人员下车时的行走路线,为人流提供充足的空间,避免驾乘人员下车时会受到雨水或其他设施的干扰。在设计出口区域位置时,要和街道路缘保持1 m 左右的距离,并且预留人行通道。同时,在设计雨水设施时,也要考虑行人在停车场内的主要目的地及行走流线,设置合适的人行通道,避免出现行人穿越景观区域的情况,保护区域内的植物、土壤。
3.4.3 处理停车场内的陡峭地形
对于一些处于陡坡地形位置的停车场,从山坡上流下的雨水会形成较大的径流速度,对停车场和山坡造成较大破坏。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设置合适的雨水设施或结构进行缓解。比如,可以建造梯田式植草沟,将斜坡改造为相对平整的溢流坝,减缓雨水下流的速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热岛效应、停车难等问题日益明显。因此,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方便城市居民停车,提出了生态停车场的建设要求。建设生态停车场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利于解决城市居民停车难问题。未来将会有更多城市推行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生态停车场也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