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走出疫情阴霾,相信市场力量

2022-08-13 06:58王亚晶
记者观察 2022年19期
关键词:毕业生疫情企业

文 王亚晶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稳定之基,是发展之要,是安邦之策。近年来,不断突破新高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叠加疫情影响,更是让就业成为人们广泛关注且热议的话题。对此,中央多次召开会议研讨就业问题,人们不约而同地发现,会议中经常会出现“当前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就业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等表述,这表明中央对缓解就业问题充满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2022年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4月底,我国城镇失业率上升了0.3个百分点至6.1%,其中,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8.2%,创下有历史数据以来最高,而另一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为23.6%,据估计,到7月高校毕业生离校,最终就业率也不超过40%,将创下历史新低。出现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既有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也有前期收缩性政策的时滞效应,还有经济下行期的周期性失业,更有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供需失衡。各种原因叠加交织,使得人们纷纷“谈就业色变”。

不过,从根本上来看,我国就业前景总体稳定、稳中向好,就业市场庞大、就业空间广阔、就业基础稳固、就业韧性强劲。因为市场吸纳就业的能力几乎没有穷尽,所以稳就业要相信市场的力量。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云南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进一步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具体措施。相信在“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助力下,将为带动更多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稳定就业预期提供有力支撑,进而提振市场信心。

01 疫情之下的就业形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球爆发了倒闭、裁员浪潮,在来势凶猛的疫情之下,贸易争端、经济制裁不断上演,2022年更是爆发了俄乌战争,全球经济雪上加霜。在如此恶劣的外部环境下,宏观上我国经济保持整体增长态势实属不易;但是微观到群体、家庭和个人,我们依然面临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

首先,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教育部表示,2022年我国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了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这意味着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日前,智联招聘发布了《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报告显示,相比于2021年一季度的春招,2022年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人数下降8%,求职申请人数上升75%。在接受调研的2022届高校毕业生中,50.4%选择单位就业,比去年下降6个百分点。而且在往年,薪资是求职毕业生最为看重的因素,但由于今年预期就业环境不佳,2022届毕业生主动降低就业期待,平均签约月薪为6507元,较2021年的7395元下降约12%。调研还显示,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成为今年高校毕业生的首选,签约人数超过今年应届毕业生的六成,较去年上升约10个百分点。疫情下就业形势的严峻引得毕业生纷纷扎堆编制考试,据报道,2022年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超过200万,较去年同期增加34%;平均竞争比为59:1,高于去年的54.5:1。不久前,北京市朝阳区公布2022年拟录用公务员名单,许多入围者均为中外名校毕业生,其中三分之二拥有硕士、博士学历。“街道城管”成为热门职位,有北京大学博士竞聘酒仙桥街道城管成功,也有海外名校的归国硕士竞聘“城管监察”职位。高校毕业生被迫在就业市场上“卷”了起来。

其次,因为宏观政策等原因,还有一部分社会人员要再就业,比如“双减”政策下,教培行业就有近1000万人面临转型;还有其他资本过热的行业也存在大规模裁员现象。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称,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一些大的房地产公司、新能源企业、互联网“大厂”等近年来成长特别快的企业,都面临着人员过剩的压力。另一方面,疫情对就业市场的冲击更大。今年以来,全国有13个省(市)相继暴发大规模疫情,并开启停工停产模式,第二、三产业生存压力骤增,由于原材料短缺、成本增加等原因,很多企业都采取了需求锁紧、降低开支的策略,在招聘上持保守态度。数据显示,疫情以来,截止到2022年4月,我国关停、倒闭的中大型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近900家,其中包括华谊兄弟等曾经的商业巨头,更遑论众多小微企业了,当企业收缩成为必然,意味着对人员的吸纳能力必然走弱。

应届毕业生数量激增、失业率反弹、再就业人员返岗、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的冲击,种种因素增加了就业竞争力。据统计,2022年我国需要解决就业的总人数可能在5000万人左右,近2亿人被“灵活就业”,就业形势复杂且严峻。

02 “供需错配”是根本原因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运行正经历着深刻变化,从国内情况来看,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市场也出现了相应调整。首先,网络经济、信息产业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蓬勃发展给存量劳动力市场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快速攀升,部分企业会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式来缓解经营压力,从而导致存量劳动力市场收缩。其次,劳动力总需求出现收缩,核心原因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需求下降,疫情加快了这一趋势,短期来看,部分行业企业用工数量减少。

归根结底,这些调整让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出现短期供需结构性失衡,使得“就业难”与“招工难”现象并存。“就业难”众所周知,那“招工难”又是为何呢?一方面,部分行业的用工需求在不断加大。得益于有效的疫情防控,我国供给端得到较快修复,部分制造业特别是生活消费品等制造行业在出口增加的情况下用工需求有所增加,甚至出现“用工荒”。国家统计局最近做的一项涵盖9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约44%的企业反映“招工难”是其面临的最大问题。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对流水线工人有较大需求,而流水线工人的工作单调、薪资水平低、职业发展受限,并不受求职者青睐,导致工厂需求的职业技工不足,而本科以上高学历一岗难求。另一方面,不少劳动者的期望薪资水平提高,难以找到满足薪资要求的岗位。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乡村振兴建设,乡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均出现较大提升,外出务工所要求的收入回报数额增加,而当前我国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经营面临困境难以满足劳动者的薪资水平。

此外,行业的不对称性造成高端制造业人才供给出现“断档”。当前我国处在产业升级转型阶段,国家对科技企业、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较大,所需人才量也大。BOSS直聘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2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显示,新能源、航空航天、集成电路、工业自动化等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招聘规模快速增长,同比增幅超过40%,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与此同时,吸纳人文或财经类专业人才较多的互联网、教培、房地产、金融行业的用人需求在缩减,加剧了这些行业的求职难度。

人才市场“供需错配”表象的背后,是中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滞后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带来的“阵痛”。通俗来说,就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过快,而就业结构的调整却无法跟上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就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来说,中国教育体系以培养通用型人才为主,这与企业当前所需的先进技术结合并不紧密,导致人才培养结构、质量与社会需求脱节。在人才培养结构上,我国大部分大学都是学术型大学,社会却需要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很多手握大学学位证书的毕业生,却不具备相应专业要求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面对市场竞争时,众多大学毕业生专业面窄、职业适应性差、可替代性差的问题显露无余。由此可见,缓解当前劳动力市场出现的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是当务之急。

03 多元就业成为新方向

“供需错配”使得多元就业成为了热词。今年4月以来,工信部举办了多场“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通过企业代表的“直播带岗”,求职者能看到企业工作环境,若有兴趣便可一键投递简历,并提问正在直播的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可当场解答,互动感强,精准度高。它打破了“招人跟着场地跑、求职跟着摊位转”的传统招聘模式,实现了就业政策、岗位要求、求职诉求的多方共享和即时共享。而除了招聘形式的变化外,就业也正在被重新定义,创业、自由职业、慢就业等多元就业方式成为了新趋势。

在我国1.5亿的市场主体里,绝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在当下我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关口,时代为广大创业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业环境。以平台为组织基础的数字经济为创业者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以往的创业者要自己找市场,处理公司的各种事务,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但平台可以给这些创业者赋能,所有与创业有关的业务如各种支付、账户等,平台都可以帮助创业者完成。创业者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有了核心的领域,有了一技之长,在平台上面就可以找到可以细分的市场。这个平台可能有数以亿计的用户,即使是非常细分的赛道,非常小众的市场,但是放到平台上或许就成为了充满潜力的风口。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也选择自主创业,这释放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讯号。因为创业是可以切切实实拉动就业的,一个大学生创业能够带动他周围的同学就业,所起的乘数效应是很大的。大学生有知识、有能力、有素质、有潜力,他们有很大的空间可以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

近三年来,虽说疫情是影响就业择业的重要变量,但变局中往往孕育着新机。疫情防控期间,一批新技术、新业态也应运而生,催生了新就业形态。从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网络主播到整理收纳师、数字化管理师、无人机驾驶员等,新业态欣欣向荣、新岗位层出不穷,开辟了更宽广的就业领域与渠道,也为就业增添了新潜力、新韧性,越来越多待就业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就业。

愈加丰富多样的就业选择背后,是就业市场的需求快速变化,也与求职者日益追求个性化的职业选择密不可分。在求新求变的同时,一些好的做法和价值理念也应延续。《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中, 自由职业( 18.6%)、慢就业(15.9%)的比例均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动到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正在逐年增多。这表明大学生的择业观更加开放,他们不再“迷信”一线城市,不再“唯薪水论”,而是想要在有价值的岗位上实现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的同频共振,这也充分表明,高质量的就业,离不开健康、积极、多元的就业理念。体现在每一个求职者身上,那就是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珍惜当下的就业机会,尽自己所能抓住每一次潜在的机遇,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更好地仰望星空。

04 “一揽子”政策“稳”就业

稳就业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支撑,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就业被摆在了突出地位。从宏观上来看,国家精准实施了“一揽子”政策,全方位向就业市场释放“红利”。在“双循环”“国家统一大市场”等国家战略推动下,内需增长和经济转型不断催生就业新岗位和新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市场吸纳就业的内生动力,从而释放大量就业空间,为实现“稳就业”提供了坚强支撑。

所谓“一揽子”政策,首先就是在拓岗上做“加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今年以来,国家继续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增强发展后劲、扩大就业规模,强化“就业海绵”作用,促进更充分就业;其次,在流程上做“减法”,简化求职就业手续。用好“精简”这把“金钥匙”,打开疫情带来的种种“锁扣”,一方面清除就业制度运行中的“中阻梗”,一方面搭建信息化平台,提供一站式求职服务;最后,在创业上做“乘法”,在创业引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着手,提供创业咨询与担保、企业开办与孵化、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第三方服务、公租房待遇等配套保障,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提升创业就业能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落实到具体措施上。第一,加强市场主体帮扶,夯实就业“存量”。加大援企稳岗支持力度。推进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条件下复工复产,进一步降低企业租金、用工、用能、物流、资金等成本,特别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交通物流企业、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等正常运转,对困难大的采取“点对点”帮扶;对不裁员、少裁员企业继续实施普惠性稳岗返还政策,将稳岗返还对中小微企业和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倾斜,并将返还比例最高提至90%;强化企业金融信贷支持,鼓励各大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开辟快速审批通道,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

第二,推动重点人群就业,提升就业“增量”。首先,助推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5月9日—15日,全国多地举办了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活动,超1.5万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机会,此外对符合新招用毕业生条件的企业也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或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其次,促进灵活就业健康发展。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探索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制定和完善参保服务、转移衔接、兜底保障等具体措施,让灵活就业形态迸发出更大的市场活力。最后,保障困难群众及时就业。启动一批农田水利、农村公路等工程,推广以工代赈,增加农民工就业岗位。对因疫情影响暂时失业、未参保的困难人员,给予临时救助。加强就业失业监测,建立和完善快速就业援助机制,格外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第三,优化人才创业服务,挖掘就业“变量”。创新人力资源服务方式。深化人力资源服务供给侧改革,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建立不同类别的人才分布智能化系统,实现高端人才与高端产业无缝对接。加大自主创业支持力度。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通过直接提供免租金创业场所或发放租金补贴等方式,支持各类人才创业,并加大人才创业奖补力度,对人才初创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其吸纳就业人数给予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打造数字经济创业生态。聚焦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和重点单位,探索人才政策服务专员制度,打造“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联动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

全面小康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而社会的稳定取决于人心的稳定,人心的稳定取决于就业的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讲,稳定就业就是稳定社会。稳定就业、充分就业,是对民生真正的重视,是对稳定有效的保障,是对发展本质的要求,是对社会重大的责任。在当前后疫情时代,经济调结构、社会临转型是大背景,对我国这样的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拨开疫情阴霾,积极妥善地解决好就业问题尤为重要。这样,“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劳者有其岗”,就能真正成为现实社会的“新常态”。

猜你喜欢
毕业生疫情企业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战疫情
疫情中的我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