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孟跃
(1.杭州市消防救援总队,浙江 杭州 310018;2.湖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简称水滑石(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是一种典型的阴离子型层状黏土材料[1]。LDHs受热分解包含层间水分子、层间有机/无机阴离子、层板羟基的脱除以及新物质的生成[2]。由于LDHs的热分解过程吸收大量的热,可降低聚合物表面温度,从而降低聚合物热分解速率和燃烧速率;同时,热分解过程中脱除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稀释可燃性气体;分解后生成的金属氧化物为碱性物质,可吸附酸性气体,同时也可以作为炭层隔断空气、可燃性气体和热量来阻止复合材料的燃烧[3-4]。此外,LDHs中的金属离子具有抑烟和促进聚合成炭的作用。综上,LDHs是一种无毒、低烟、不产生腐蚀性气体且无二次污染的环保阻燃剂,符合当前阻燃剂发展趋势。
但是,由于LDHs层板上含有大量羟基,内部存在强范德华力,使其具有较强的极性和亲水性,LDHs作为无机添加型阻燃剂加入到聚合物中难以均匀分散,易发生团聚[5]。这严重影响构成的复合材料的阻燃性和力学性能,因此,对LDHs进行改性,通过改变LDHs与聚合物之间极性的差异,实现LDHs在聚合物中均匀分散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基于LDHs层板金属离子的抑烟作用和层间阴离子的可交换性等特点,选择层板含有Mg和Al的硝酸根LDHs进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插层改性,制备层间含有SDBS的LDHs复合材料。通过SDBS的插层改性,增大LDHs的层间距离,减小LDHs的范德华力,提高LDHs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进而提高其阻燃性能。并研究了环氧树脂(EP)/SDBS-LDHs复合材料(以下简称EP/LDHs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硝酸镁、硝酸铝、氢氧化钠、盐酸:均为分析纯,华东医药(杭州)有限公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阿拉丁(上海)试剂有限公司;环氧树脂(EP):E51型,环氧值0.518 mol/(100 g),阿拉丁(上海)试剂有限公司;固化剂: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DA/DDM-75型,阿拉丁(上海)试剂有限公司;水:去离子水,自制,实验过程中的去离子水在使用前均需于100℃煮沸蒸发1/4体积,以去除溶解的CO2。
1.2.1 MgAl-NO3-LDHs的合成
根据文献[6],取10.2g(0.04mol)Mg(NO3)2·6H2O和7.5 g(0.02 mol)Al(NO3)3·9H2O溶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A;再取4.8g NaOH固体溶于适量煮沸的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B;将溶液A以一定的滴出速率滴加到溶液B中,最后的溶液调节pH值在9~10,滴加完后继续搅拌0.5 h。将得到的浆液于65℃下晶化18 h后,抽滤,用煮沸的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在65℃下干燥、研磨、称量,即制得MgAl-NO3-LDHs(以下简称NO3-LDHs),保存于干燥器中,供离子交换法合成时使用。
1.2.2 共沉淀法合成SDBS插层镁铝水滑石
取1.91 g(0.006 mol)SDBS和0.80 g(0.020 mol)NaOH溶于50 mL蒸馏水中,将其滴加到50 mL含有1.53 g(0.006 mol)Mg(NO3)2·6H2O和1.13 g(0.003 mol)Al(NO3)3·9H2O(Mg/Al=2.0)的溶液中,在N2保护下强烈搅拌,将体系控制在一定pH值,于65℃反应24 h。产物经过滤、洗涤后真空干燥,得到共沉淀法SDBS插层水滑石,样品记作SDBS-LDHs(co)。
1.2.3 离子交换法合成SDBS插层镁铝水滑石
取1.91 g(0.006 mol)SDBS溶于50 mL去离子水中,再取1.50 g NO3-LDHs溶于50 mL去蒸馏水中,然后将2种溶液混合,N2保护下强烈搅拌,将体系控制在一定的pH值,于65℃反应24 h。产物经过滤、洗涤后真空干燥,得到离子交换法SDBS插层水滑石,样品记作SDBS-LDHs(ie)。
将环氧树脂和改性LDHs阻燃剂按表1的质量配比制成复合材料。以EP/NO3-LDHs-10%复合材料为例,制备过程如下:称取9.0 g EP和1.0 g NO3-LDHs加入到500 mL的烧杯中,升温到60℃并不断搅拌直到NO3-LDHs在环氧树脂中均匀分散。随后加入2.3g MDA/DDM-75型固化剂分散于上述的混合体系中,用小型球磨机将固化剂在环氧树脂混合物中分散均匀(固化剂与EP的质量比约为1∶4)。然后倒入自制的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在真空干燥箱中除去气泡后,分别在100℃和150℃固化2 h,冷却至室温、脱模,即制得EP/NO3-LDHs-10%复合材料。
表1 不同水滑石用量EP/LDHs复合材料的组成%
1.4.1 结构表征
(1)XRD分析
采用Shimadzu XRD-6000型X射线粉末衍射仪(Cu靶,Kα射线,λ为0.1542 nm,角度范围1.5°~70°)测试样品的晶体结构。
(2)SEM分析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Gemini 500,德国Zeiss公司)对样品的形貌进行分析。
(3)能谱分析
采用配套的能谱仪(EDS)测试样品的主要元素含量。
(4)TG-DTA分析
采用PCT-1A型差热天平仪对样品的热稳定性进行分析,空气气氛,升温速率为10℃/min。
1.4.2 极限氧指数测试
极限氧指数(LOI)是指将试样处于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中,测试刚好能支撑其燃烧时所需氧气的浓度。按GB/T 2406—93《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氧指数法》,制备尺寸为100 mm×10mm×4 mm试样,在JF-3型氧指数仪上进行测试。
2.1.1 XRD分析
图1为NO3-LDHs、SDBS-LDHs(co)和SDBS-LDHs(ie)的XRD图谱。
从图1NO3-LDHs的谱线可以看出,2θ角在10.7°、22.4°、34.1°和60.5°处出现的衍射峰分别对应(003)、(006)、(009)和(110)特征峰,表明是典型的LDHs材料[7]。该XRD图谱基线低平、峰形尖锐、无杂峰,说明合成的LDHs晶相完好且结规整。由布拉格方程计算可得,NO3-LDHs的层间距d(003)为0.76 nm,与文献报道的一致[8]。从图1 SDBS-LDHs(co)、SDBS-LDHs(ie)的谱线可以看出,两者不仅保持了所有代表LDHs的特征峰,更重要的是(003)峰均向低角度发生了偏移,分别移至6.85°和6.70°,对应的层间距分别增大至1.29 nm、1.33 nm。上述结果充分说明,在2种不同方法合成的SDBS-LDHs(co)和SDBS-LDHs(ie)中,SBDS均已进入LDHs层间,形成了SDBS插层LDHs,并较好地保持了层状结构。
2.1.2 SEM分析
图2为NO3-LDHs、SDBS-LDHs(co)和SDBS-LDHs(ie)的SEM照片。
从图2(a)可以看出,NO3-LDHs样品的各个片晶有序地堆叠在一起,呈现出明显的层状结构;从图2(b)、(c)可以看出,SDBS-LDHs(co)和SDBS-LDHs(ie)样品一方面完好地保持了层状堆叠的结构,另一方面其分散度明显变大且片晶尺寸有所减小。
2.1.3 元素分析
为表征所合成改性LDHs的化学组成,以SDBS-LDHs(co)样品为例,测试其光电子能谱(EDX),进行元素分析,结果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SDBS-LDHs(co)样品中含有Mg、Al、O、N、S等元素,表明所合成的改性LDHs为SDBS插层的镁铝硝酸根水滑石,即SDBS-LDHs。
2.1.4 热稳定性分析
图4为SDBS、SDBS-LDHs(ie)和SDBS-LDHs(co)的TG-DTA曲线。
从图4(a)可以看出,SDBS的失重大致分成3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吸附水的脱除(90~120℃),对应DTA曲线在108℃处的吸热峰;第2个阶段是SDBS的氧化分解和微量燃烧(200~400℃),对应223℃和325℃处的吸热峰;第3个阶段是SDBS的强烈燃烧(400~650℃),对应419℃明显的放热峰。
从图4(b)、(c)可以看出,SDBS-LDHs的失重也可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表面物理吸附水及层间结构水的脱除(80~180℃),对应SDBS-LDHs(co)、SDBS-LDHs(ie)分别在146、118℃的吸热峰;其次是层板羟基的脱除和插层客体SDBS的部分氧化分解及微量燃烧(180~400℃),对应SDBS-LDHs(co)、SDBS-LDHs(ie)在328、325℃处的放热峰,很明显这个温度相比纯SDBS的起始分解燃烧温度(223℃)升高了100℃左右,这表明由于存在较强的主客体效应,当SDBS插入LDH层间时,材料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最后第3阶段TG曲线在450~650℃有一个明显的失重区域,对应SDBS-LDHs(co)、SDBS-LDHs(ie)分别在552、536℃处有放热峰,代表层间SDBS的完全分解与燃烧,这个温度相比纯SDBS完全燃烧时的温度(419℃)升高了约130℃。
表2为NO3-LDHs、SDBS-LDHs(co)和SDBS-LDHs(ie)阻燃剂分别以不同的质量比添加到环氧树脂中时,EP/LDHs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
表2 不同改性LDHs及添加量对EP/LDHs复合材料LOI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1)纯EP的LOI数值仅为19.1%。相对于纯EP,添加LDHs阻燃剂后,EP/LDHs复合材料的LOI均有明显的提高,尤其是添加SDBS改性LDHs阻燃剂后,提高阻燃性的效果更明显。(2)EP/LDHs复合材料来的LOI随着LDHs阻燃剂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3)阻燃剂添加量相同的条件下,共沉淀法制备的EP/SDBS-LDHs(co)比离子交换法制备的EP/SDBS-LDHs(ie)的LOI更高。上述结果充分表明,SDBS改性LDHs阻燃剂可提高EP材料的阻燃性能,并且阻燃性能随着LDHs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
(1)采用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分别合成了3种不同组成结构的水滑石阻燃剂:NO3-LDHs、SDBS-LDHs(co)和SDBSLDHs(ie);XRD分析结果表明,SDBS-LDHs(co)、SDBS-LDHs(ie)不仅保留了LDHs的主要特征峰,而且层间距由0.76 nm分别增大到1.29 nm、1.33 nm,说明SDBS已成功插层;SEM分析结果表明,3种改性LDHs材料保持了明显的片状堆叠结构;能谱分析(EDS)分析表明,SDBS-LDHs阻燃剂为含有Mg、Al、S、N、O等元素的SDBS插层水滑石。
(2)TG-DTA热稳定性分析表明,相对于SDBS,SDBS插层水滑石SDBS-LDHs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在TG-DTA失重的第2、3个阶段,SDBS-LDHs(co)和SDBS-LDHs(ie)的热分解温度均提高100℃以上。
(3)阻燃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纯EP,添加改性LDHs阻燃剂后,EP/LDHs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明显提高,并且,LOI随LDHs阻燃剂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尤其是共沉淀法制得的EP/SDBS-LDHs(co)提升阻燃性效果更佳,相对于纯EP,添加10%的SDBS-LDHs(co)阻燃剂后EP/LDHs复合材料的LOI由19.1%提高至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