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锦,霍楷
(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 110819)
教育部在2019 年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该条例明确指出美育是教育发展的灵魂,美育对于人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审美观起到重要导向作用,要求各高校全面加强学生在美育方向的培养比重。艺术类教育是推进贯彻美育育人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动力,其作用不容小觑,然而在所有参与教育改革计划的专业学科中,艺术类专业最容易被忽视,以研究艺术类专业教育改革为各高校发展美育精神的切入点,健全艺术类专业教育体系,提高艺术类专业含金量,遵循美育精神核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1]。针对以上问题,立足于美育立体育人的内涵,把握时代机遇,扭转艺术类专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加强美育教育综合改革,逐渐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鉴赏力、创造力,系统化的提高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美育水平,升华美育育人核心内涵。
古希腊时期,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为代表的教育家提出教育内容不能仅局限于哲学、科学、道德、体育方面,审美性的学习和探索也是必要的,这些哲学家认为如音乐、绘画等具有艺术审美的技能可以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些基本观点成为西方美育思想的萌芽,后期出现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将美育落实到教育体系中,如图1。到了近代,随着前期美学体系的建立,美育随着历史变革,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与社会步伐统一的思想,席勒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美育概念——《美育书简》,他分析了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压迫,逐渐抛弃感性认知,对审美道德认知趋向冷漠,对此提出批判。到了当代,美育已经突破历史局限,独立于世,美育对个人的思想道德、个性发展、精神涵养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和影响,同时美育对于智力的健全以及身体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重新强调美育的概念界定,任何个体与和社会都不能吞噬它的意义,将它归属于其他范畴内。在某种层面上讲,德育与美育有着许多相同作用,二者常被混淆,美育常被看作是德育育人过程中的一个分支,而事实上,美育才是作用于德育之上的一方,准确地来说美育不仅仅以感性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发展,也会渗透一些理性的形式和内容。
图1 美育概念演变阶段
由于中国美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建立主要受西方文化导入与影响,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美育”一词是来自西方文学界。从时间、空间角度来探究美育的概念界定,对比中西方教育发展进程,将美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分为古代美育、近代美育、当代美育三个阶段来阐述,会发现早在中国古代西周时期,“美育”概念便已出现,当时的礼乐结合制是治理国家的主要方式,以礼来规范行为,维持社会秩序;以乐来进行思想交谈,陶冶情操,增长技艺学识,这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从某种层面上也可以理解为教育制度。到了春秋末年,孔子创办私塾,建立了古代教育体系,将教育内容归为“六艺”——礼、乐、书、数、射、御,其中的“乐”可归于最早的美育课。孔子将他对音乐、舞蹈、诗词的理解总结出美育思想观念,为中国古代教育绘出新的美育雏形,以中国古代的美育思想作为基础,逐渐发展完善成为现如今的美育育人体系。由此可见,“美育”这种思想观念一直渗透在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最早在1930 年给《教育大辞书》中“美育”词条所写的定义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当时明确的美育观念不仅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起到“美育救国”的积极影响,同时丰富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内容,对中国教育界产生巨大影响。
立体式教学不能以一个限定性的语言来表述其含义,立体式教学法不是一种固定的方法,它会随着人类社会和科技水平的发展而演变,不同社会环境和生产水平会产生不同的立体式教学方法。关于其概念界定,不少学者展开探讨,将其大致概括出三种观点:其一,学者应云天认为听说读写这四种形式统一的语言结构体系,即书本上的言语和实际语言中各结构层次的结合是一种综合性立体式教学方法;其二,学者张正东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包容中提炼,层层相连”这四个基本原则,强调在教学中要结合学校环境与整体社会大环境,顺应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从古今中外的发展中吸取经验,挖掘潜力,将教学观点、技巧、模式融会贯通,打造系统化教学发展路径;其三,学者龚春燕认为立体式教学就是运用现代化多媒体发展手段将静态型、单一型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图文、影像、声音等多媒体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尤其注重立体信息输入模式、自我驱动模式、电子交互模式与文化意识培养模式的综合运用。
综上,立体式教学法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它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单一的教学模式,从传统教学单一的理论方法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到语言文化的融合逐渐演变成如今多元化交叉学科融合综合性教学模式,将课堂中的单向灌输转化为双向互动性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许多旧模式下的教学壁垒,更有效地体现了“立体式”的教学特征。交叉学科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们扎实本专业地基础知识,对其他专业内容和发展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增加学生们的技能,开拓眼识,提升学生们的思维模式和实践能力,充分展现学科融合的魅力[2]。立体式教学法将始终秉持着目的性、主体性、实践性、实验性、立体化等原则,不断根据时代要求来更新立体式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教学作用的最大化。
以非艺术类院校的综合类高校中的艺术教育进行论述,受传统教学理念和实用主义的影响,相对艺术类院校而言,综合类高校对于艺术类专业的重视度不够,高校教学投放侧重于具有科研价值和发展前景的工科专业。与此同时,大部分非艺术类专业对艺术类专业了解片面,对艺术类专业的认知仅停留在以往的美术课、音乐课上面,忽略了艺术类专业的实用价值、发展前景和社会作用,这导致艺术类专业出现发展不平衡、资源短缺、平台空间有限等问题,大大削弱了美育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2.1.1 单一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对艺术类专业投入建设不足,各个高校对艺术类专业构建的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对教育体系处在探索阶段,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定位,这导致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目标流于表面,教学形式传统,教学内容陈旧。大部分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主要以专业理论知识课为主,唯一的实践也仅仅是在课程之外的作业中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方式缺乏开放性、互动性、多样性和实效性,学生无法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发挥到最大化的作用,也没有足够的平台进行创新实践,校内可利用的相关资源较少,学生对于国际艺术前沿发展近况的了解和更新不到位,无法跟进当下艺术发展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许多普通高校对于艺术教育的轻视,忽视艺术教育对于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意义,愈发偏离国家对于高校学生在美育方面的教育目标,同时也忽视了艺术类专业对整个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积极影响,认为艺术教育活动对于专门的艺术院校才有重要的价值,大部分教学投放重点应放在那些有科研价值、实用性高的工科专业上,这是有失偏颇且十分危险的教育目标,这会使校内资源分化不平等,各个专业发展速度不同步,不利于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的长足发展。因而高校应遵循美育教学目标,重视艺术类专业教育发展,创新艺术教育形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艺术教育活动[3]。
2.1.2 传统艺术思维
在中国的教育理念中,不乏会存在一些固有的传统思维,而这些传统思维中最有特色、最为典型的就是传统艺术思维。受中国人自古以来刻在骨子里的传统艺术思维的影响,传统艺术思维映射出的原始思维都会影响着如今的人们。这些思维有利有弊,传统艺术思维具有一些无法超越的独特魅力,传统艺术思维在艺术学理论中也有体现,它的整体性观念、阴阳法则、不确定性法则,其中蕴含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规律,体现中国浓厚的艺术特色,及其人们对待道法自然的一个审美思考,但却未能与现代艺术发展很好地融合,这可能与我们对其认知度不够、重视度不强有关。
现代社会发展逻辑和中国传统思维在某个层面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由于传统艺术思维渗透着原始思维的特性,导致其未能形成一个科学的、严谨性的思维体系,偏重于感性而缺乏现代科学思维发展的逻辑分析性,不能单纯地利用传统艺术思维来看待艺术教育的本质和发展动向。与此同时,我们要加强对传统艺术思维的重视与应用,它是连接传统与现代艺术发展的桥梁,把握好传统艺术思维中的规律以及与现代艺术发展的相同点,提取传统艺术思维的精华,剔除其古板封建的一面,推陈出新,发挥其内在潜力,有效地保留并发扬中国本土传统艺术文化中的民族特色,再此基础上焕活中国新艺术新文化的生命力[4]。
艺术教育譬如美术、音乐、舞蹈、影视、文学等领域的教育手段是美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途径,对于人的审美和创造力有着极高的推动力。虽然美育不仅仅局限于艺术教育的范畴内,但艺术教育是美育最为直观的表现形式。对于个人美育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艺术教育形式来传授,这就需要各高校设置相关艺术教育课程,从审美认知、审美提高、审美创造的角度来全方位提高学生们的艺术鉴赏和感知能力,从中获得个人的艺术感知力和道德情操的提升。新时代下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有着同等重要的育人地位,双创教改对艺术类专业的重视度也明显提升,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已从纯科技研究型人才上升到复合型、全面型人才的高度。这对艺术类专业的发展前景来说,无疑是一种新机遇和新挑战。
2.2.1 美育是一项长期的国家战略
2019 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是全面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明确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
2.2.2 美育是教学改革的新突破
美育不仅仅作用于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对于非艺术类专业也存在着直接或间接性的导向作用,将美育纳入教育改革系统中,能够有效保障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们健康的审美观和文化素质,完善学生们的自身修养及意识形态。美育教学理念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上升性,以美育来引导专业技能的学习、以美育来推动思想上的进步、以美育来获得审美上的提高,是新时代下高校美育伦理体系学科建设中的必要途径,以精神层面促进专业方向的进步,是教学改革中的新手段和新突破。
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发展滞后的原因,首先是国家及地方高校政策落实不到位,预期与实际差别太大;其次是高校教育改革定位不准确,没有从美育视角下进行育人,从如何将美育育人思想渗透到学生潜意识中、如何全面有效地传递相关信息、如何进行产学协作与融合、如何弥补师资队伍不健全、如何安排课程等方面进行切入;第三点则是学生自身创新创业意识不足,对待其他专业学科之间的学习和研究较少,自主学习能力差等方面问题。
针对中国高校艺术类专业教育现状及其问题,并结合“双创”“美育”与人要求和契机,从改革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方法及预期成效等方面入手,深入探究国内高校艺术类专业改革策略。改革思路以美育为导向,产学融合、学科交叉为模式相结合形成的三重导向的立体式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为学生创新观念和意识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影射作用。
受全国艺术发展思潮的影响,中国高校艺术专业发展过程中,艺术类专业的教育发展模式和教学理念都带有西方艺术教育色彩,无论是纯艺术专业还是艺术设计专业都吸收了许多国外的艺术特色,导致我国艺术发展缺乏本土文化和民族特色,这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注重本民族文化特色,有效继承并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以美育养德,艺术改革理念就是基于美育立体育人背景下,将美育贯穿整个教育体系,同时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发扬。美育的改革是立足于时代背景下的,美育与艺术教育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将其与艺术类专业教育改革结合,会发挥出超群的作用,加快艺术类专业教育改革的步伐。在“双创”改革的影响下,近年来许多高校致力于推进并激发学生们创新创业能力,但仍有许多阻碍因素,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教育体系特征来进行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艺术类专业相对其他非艺术类专业而言,更具备活跃性和感知性,大部分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都应具备较高的思维灵活度、审美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将“双创培养计划”全面融入艺术专业课程中,使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们能够应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理论实现创新,将创新意识转化为载体输出,逐渐完善个人创新创业能力。
相对于其他文学类专业而言,艺术设计类专业需要学生们有较高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们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所以在艺术设计理论教学中需要规避掉传统输出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思维方法教学,例如:进行生成式的创意演绎、头脑风暴式教学、联想法教学等等,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进而使学生感受到艺术创作领域的文化情境,提高自身独立运用联想、求异、发散、逆向、综合和创造思维模式的能力,以文化感召的形式将庞杂的知识系统与专业技能融合成另一种新形式渗透给学生们。
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潜意识,学校及社会应提供一个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创新创业主观能动性。在新形式立体化情景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专业内容及课程重点,在众多文化元素中提取出最具有代表性、最独特的设计元素作为创作支撑,并充分运用到模拟创意情境中的每一个模块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木偶技艺研究为例,中国木偶文化这种传统技艺体系十分庞杂,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介绍中国木偶的历史沿革,包括木偶的起源、朝代演变、种类、派系、造型、服饰、制作过程等等,使学生们认识到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水平,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加对这个文化主题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并完成偶头的制作,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艺术设计创作技巧,切身实地的感受木偶这项传统技艺的魅力,从中激发艺术创作灵感,同时还能够了解到我国的历史文化,并实现对这些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将中国传统文化纳入艺术类专业必修课程中,把美育传统融入课程体系,多元化课程设置线上线下结合,中西方结合,艺术类教育改革必须将美育与思政教育结合;扩大师资团队,艺术类专业的师资团队不仅要具备极高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其他学科知识储备量。从行业前景来看,艺术设计类专业更应该注重学生们实践能力,需要将自身所学的艺术理论知识转化为创作灵感以作品或是项目为文化输出载体展示出来,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融合互助的循环发展路径。但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是以先理论后实践的这种教学模式进行的,这种模式下往往会产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无法合理融合,缺少联系性,知识链断裂等问题,教学效果难以提升。所以在艺术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伴随设计实践的进行。比如,类似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设计结合这种题材在艺术设计领域虽然很常见,但也很难突破,传统文化元素是学生艺术设计中重要的元素组成,我国当前很多新媒体广告、产品包装、服装设计中都会引入许多民族符号和地域文化符号,展现出我国的文化特色。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一些民间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艺术创作[6]。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元素结合的研究过程,使学生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能够合理提取传统文化元素,将其转化为视觉图形符号,进而提升艺术设计创作的效率,同时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目标是为了培养更多创新创业型人才,但这个目标是建立在立德树人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落到培育人才计划中的首要位置,而艺术类教育改革是基于美育这个大原则下进行的。
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从马克思总结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人类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下形成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7]。当代大学生首先要具备时代精神,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要求,具备“爱国爱党、自强自立、重德守信、求真向善”,形成统一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增强民族凝聚力,为进一步创新教育战略的实施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价值观是最决定思维和行动的基础,是检验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标准之一,是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我们如何在这个互联网大数据蓬勃发展的当下,将所有信息以正确的价值观去理解和思考,这值得我们探究,我们以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去理性地分析和理解整个社会的问题,才会使我们更快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于意识形态层面的价值,常常会忽略它的存在性,实际上,这种意识上所带给人们的财富是潜移默化的。基于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倡导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发展道路,无论是学术创新、思维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创新”这个词都将在未来人类教育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一般理解为,价值观是萌发创新思维的前提导向,创新思维推动实践发展,从而提升创新能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高校教育体系中去,不断引导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运用教育、交流、实践等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掘人的内在潜力,拓宽想象力和思想维度。由此来产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动力,是进一步实现创新发展的前提。
中国大部分高校传统教学一般是以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地方式进行,理论方面占比较大,考核方式以试卷为主,课程过程中和结束时会分别设置不同类型的考试,这就要求学生们必须掌握其重点内容和框架,夯实理论基础。此外,课堂上会不定时地开展一些小组讨论和交流互动,让同学们能够根据理论来结合实际进行思维的延展与运用,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实用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有弊,好处在于能够让学生们高效摄取知识并进行思维的拓展训练;弊端则是将教学内容和形式局限在课堂上,缺乏开放性和融合性。
创新创业是开放性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在高校中也不是封闭状态,是相对自由自主的实践模式。高校应在保留传统教学优势地基础上,应该转变教学方式,由原先的单一化教学向多元化教学方式转变,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对创新创业知识的了解,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多用创新思维模式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构架能力;各高校通过例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校内创业基金争夺赛”等创新创业竞赛拉近彼此的联系,建立联动模式,扩大资源共享平台范围,共同打造双创体制机制,共同培育人才;高校和企业政府之间协作融合,政府为企业和高校加大宣传力度,高校为企业培育人才,企业为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和平台,三方形成互利共赢的友好局面[8]。强调构建跨学科、开放式培养高校人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方向的研究,加强交叉学科之间的融合学习,培育复合型人才发展,更有利于开拓创新思维,打开学术研究格局。整合国内外、校内外资源,建立健全开放式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一项重大教育发展战略,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融合性、灵活性等特点。各高校在开展课程学习安排时,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为必修课,这样能引起重视,调动学生们了解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此外还要注重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促进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加强各个领域人才发展之间联系,使学生们在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之余,更多地了解并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开阔学生们的视野,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教育体系更具开放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想高度。如表1,总结以上观点,将教学内容改革具体措施列举出以下几点:
表1 美育立体式教学育人模式
(1)设置一些导向课程、创业精神概论课程、相关思政课程,讲述一些优秀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应该具备哪些企业家精神,培育核心价值观和优质创新创业思想。教育的核心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古今中外知识体系、国家形势、时事热点、社会建设等多个领域贯穿到教育课程中,形成以思想意识、民族文化、社会使命、创新创业等全方位考量的教学内容。
(2)在各个专业课程设置模式中以多样性的选课形式开放,使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和个人兴趣选择不同学科的课程,将学科兴趣发挥到极致,形成更新的创新点。
(3)增加创新创业相关的学术论坛、企业走访、创新创业项目、竞赛的开设,让学生们更加有参与度和互动性。
(4)加强国际交流。面对当前世界疫情的形势,出国交流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可以通过线上的形式进行各个国家、各个领域之间的交流学习,使学生们更多地了解国际咨询和国外的一些思维模式,从而为个人创新提供灵感。
(5)为创新创业专门设立一个专业,将创新创业课程纳为必修课程中,并设置考核机制,创立宽松的创新创业条件。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支持,如创业实践指导、创业资金和场地等。
(6)加强产学联动机制,通过校企联合,走访企业来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企业为学生提供一些创新创业机会,参与企业真实案例来锻炼和培育个人能力。
教育除了课程的设置,资源的更新之外,对于高校教师的教育水平、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也要有一定的量化考核,这个标准决定学生们是否能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基础[9]。实现立体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化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将软件与硬件统一改进,不仅要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料库、数字化教学设备、优化线下学习环境以及线上网络环境,还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将新时代下教育发展理念全面且深入地贯彻到师资队伍中,建设出一支具备高效育人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专业化水平高同时具备较高政治素养的师资队伍。
针对国内各高校创新创业专业方向师资队伍不健全的情况进行整改,提高用人标准,学校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引入一些高层企业精英作为首要师资力量来带动校内教师进行创新创业研究。企业人才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精神,具有较多创业经验及行业经历,既能有效帮助缺乏创业经验的创新创业理论教师顺利开展课程,又能为学校提供一个有发展前景的创业平台,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是衔接企业与学校合作育人的桥梁;再者,聘请一些国内外高校优秀教师开展讲座沙龙,更新学生们的认知,提高眼界,充分了解国际前沿的创新创业发展形势;除了对学生执行双创培养计划,同时也可以将这一改革政策落实到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改造中,建立一支拥有双创精神和能力的师资队伍,这对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加快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步伐。
综上所述,“美育”在五育观念的广泛普及下成为新时代高校教育发展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支点,对其他四育的发展起到全面协调作用,在中国以往教育中所存在单一化、固有化、书本化、师资建设落后等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加强对美育的投放是十分必要的,艺术类专业在构建美育教学理念中呈现出显著优势,能够更明确落实美育发展战略方向。当下艺术类专业立体式教学改革需要从美育及立体式教学模式这两方面入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将美育这一概念通过传统文化形式灌输到思想和实践中的每一部分,感性认知牵动着理性的走向,艺术类专业只有在正确的美育育人观念下不断成熟,才能使其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动向,只有确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和审美意识才能产生符合时代需求、服务于社会、贡献于国家的艺术创作;同时在立体式教学中,应该加强产学联动、跨学科交流、多元化融合、师资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探索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教育改革策略,着力培养艺术来专业方向创新创业型人才,提高学生们的艺术创造力、审美感知力以及实践创业能,发挥中国艺术类专业的最大优势和作用,完善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学体系,也为其他专业立体式教学改革提供进一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