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琼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 1000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重要课题,民族民间工艺丰富多样,凝聚中华民族的造物智慧和发展文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与变革,民族民间工艺的生存境地受到巨大冲击,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发展困境。而另一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催化高品质文化消费,兼具文化、生态、技艺等多重属性的民间工艺品成为社会追捧对象。“危”“机”并存,如何转危为机,探寻一条适合时代发展又具有文脉性与传承性的民族民间工艺保护与发展之路,是当下社会各界探讨的焦点问题。民间工艺保护并不仅仅是将传统技艺与文化束之高阁,更应该为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服务于时代需求,才能实现可持续保护与传承。本文以壮族织锦技艺为例,借助现代设计的创新视角,从壮锦工艺现代设计转化应用的定位、壮锦纹饰元素与当代物用关系、壮锦文化艺术价值的提炼与应用、壮锦现代工艺与技术改进、壮锦纹饰的学术研究等角度,探讨壮锦传统工艺在当前时代语境下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民族民间工艺身处当前时代存在突出的发展矛盾问题。从本体看,这种矛盾是传统工艺在自然传承过程中由其自身文化个性所决定的;从客体看,传统工艺的生境发生巨大变化,未能同步的发展形态在错位关系中被社会放大。无论是本体还是客体原因,要解决民族民间工艺的发展难题,需要社会各层面加以引导与保护。然而,保护与引导之间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保护强调的是传统工艺的原真性,“保护就是深层次的维护,维护‘物’之本体的基因性格。而引导就是要换层面的改革,改革‘物’之存在及形态。”对于这种本就是矛盾体的事物,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这样的矛盾中寻求平衡点和突破口。反观现实,民族民间工艺的现代转化发展存在各类失衡现象,甚而有些“驴唇不对马嘴”的“硬 发展”,非但没有承传经典,反而出现一些畸形怪诞的形态与现象。如何从学理层面深化对民族民间工艺的现代转化研究仍然是基础。
民族民间工艺的现代设计转化,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定位问题,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准确定位传统工艺在现代设计中的位置与作用是转化的前提。
民族民间工艺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物以载道、天人合一等传统造物观念,与现代设计理念强调的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彼此相通。民族民间工艺在现代设计转化应用中的定位仍然要从三者之间的关系切入。简言之,民族民间工艺的转型与应用,不能够只停留在浅表的“工艺”层面,应当抓住工艺传承中关于“人”“物”“环境”的多重文化内涵,不能割断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亦不可断章取义。以广西壮族织锦技艺为例,分而谈之:
(一)“人”是工艺发生、传承的主体,也是工艺归于生活的使用主体。传统壮锦工艺的设计转化,“人”的主观能动性首先体现在纹饰设计环节,亦被称作意匠图设计。设计先于制作,“人”的创造性决定了纹样设计的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壮锦最终呈现形态。调研中我们发现,纹样设计已经成为制约壮锦工艺本体发展与转化应用的首要问题,目前地方关于壮锦工艺的社会传承与培训大多集中于“技艺”环节,普遍缺失纹样设计的学习,绝大多数从事壮锦制作的艺人处于来样加工或是传统拼凑的阶段。工艺设计中人的创造性的部分被弱化,人与物之间的情感联系也已松动,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的工艺操作。现代织锦技术与设备的导入,模糊了手艺匠人与技术工人之间的界限,现代织锦产业中的设计师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工艺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脱节蕴含极大危机,看似红火的传承表象实在缺少发展活力和可持续生命力。
民族民间工艺在传承过程中不应该囿于传统工艺技术和传统纹样的传习,而应该更多地尝试在承接传统的同时注入可以传续下去的新的生命力,宝贵的文化遗产唯有在传承的过程中才可以繁衍不禁、生生不息。幸而在调研采访中我们发现,部分传承人和从业人员已经意识到了核心问题所在,手艺人在延续传统的同时,开始有意识的拓展新的纹样开发,设计师也越来越多的介入到工艺文化的传承与研究中,“手艺人+设计师”成为壮锦工艺现代转型发展中关于“人”的方向定位。
(二)“人”造“物”是工艺发生的起点,那“物”作用于“人”便是工艺的终点。传统壮锦工艺的设计转化关乎“物”的传承基因,首先作为静态的“物”,壮锦承载民族民间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价值;其次,作为动态的“物”,壮锦的工艺、材料、技术呈现为不断演变的过程。具体而言:
首先,壮锦传统纹饰图案与色彩的设计转化影响壮族社会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作为壮族先民的生活审美创造,壮锦通过其变化多端的纹样图案及斑斓色彩承载壮族人民的民俗习惯、生活理想、民间信仰,是表达民族自我认知与群体认同的重要媒介,壮锦纹饰与色彩的转化应用是壮族社会自我更新的叙事形式。
其次,壮锦工艺的演进与转化影响着传统织锦技艺的本体传承。当前时代,壮锦工艺的技术、材料和应用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这样的变化只是一时的市场现象还是会持续性影响到壮锦本体的传承,目前还不能定论,如何准确定位物用的特性和方向,还是要回到“物”与“人”之间的关系研究中。
(三)“环境”是“人”与“物”的空间载体和约束条件。受文旅融合与文创消费市场的影响,壮锦传统工艺的在地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均发生了变化,从工艺传承看,表现为传统的家庭代际传承、产业化的师徒传承与培训、融入校园的教育传承、社群化的社会传承交相呼应的传承体系。不同的空间与环境决定了物性价值和物用尺度,如何在现代生活空间与环境中定位传统工艺,仍然要回到人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中。
总体而言,民族民间工艺在现代设计转化应用中的定位始终应围绕“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人是核心,物是载体,环境决定了人造物的秩序和物作用于人的意向,而环境中不可度量的属性影响传统工艺的转化应用始终处于动态定位中。
在今天琳琅满目的市场上,我们随处可见的商品数不胜数,但无论哪种种类的产品,第一眼就能够抓住人们眼球的总是那些在外表包装上有着特殊造型或图形的商品,这是快消费时代下的视觉现行的重要表现。五彩缤纷的视觉元素成为了文化消费的主导因素。
就今天的大众消费心理而言,壮锦上那些形形色色又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图案与纹样,在包装设计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这是由壮锦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属性所决定的,壮锦形式感独特的图形元素在现代的设计上具有很强的视觉表现力,它既与传统交融,又与现代接轨,它们之间相互摩擦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不可忽视的。现代设计提倡简约、大方又不失主题且内涵丰富,十分容易为人们所接收。把壮锦纹饰应用到现代产品设计上,不仅具有层次感,还具有韵律感,然后我们再从传统的纹样上提取元素,同时扩展色彩对比手法的应用,诚如俗话“红配绿,图吉利”。把这种传统的大众审美带入到现代生活物用中来,使其达到经久耐看,雅俗共赏的效果。
壮锦纹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服装物用上也产生了新发展。近几年的发展,各个地方上的民族风情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与大众生活相融合、汇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迫切寻找一种既能体现自然的美好,又能张扬个性的风格。这种情况在服装上得到了更好的体现,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以民族图案为设计元素的服饰涌现,这种潮流从某种层面而言已经成为了时尚界所关注的重要风格。如今,我国各行各业纷纷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职业装,初看很得体,但仔细观看却没有内涵、没有自己的特色,做得还不够醒目。例如,职业装最为集中的餐饮行业,大多选择旗袍作为女服务员的统一着装,这不仅没有起到很好的视觉效果,反而降低了企业的形象;作为我国传统服饰的旗袍,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无疑也给抹杀掉了。反观一些现在已进驻中国的外国餐饮企业,如星巴克、麦当劳,尤其是一些日料、泰餐餐厅,他们无不拥有自己个性化的服装,不仅能够轻而易举地被人们记住,还充分彰显了一国的文化特征。
就广西地区的来说,当前正处于旅游业蓬勃发展之际,旅游业作为一省经济发展重要产业之一,正是推广极具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壮锦的重要契机,如何把广西地区的传统元素应用到服饰上,既能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又能促进该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值得思考的课题。少数民族文化是文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作为南方少数民族聚集地,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合理有节地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既是对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开发,也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生产性保护。所谓生产性保护,就是把市场经济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性生产与流通之中,来激发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需求和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产能。
因此,将少数民族文化投身于市场经济的洪流中,以主动参与接受市场的选择,通过市场需求带动顺势改革,实现市场和生产的相互作用,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开展文化经济项目最为明智的决策。值得提到的是,保护是基础,传承是关键,创新是必然,面对市场竞争环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保留一份生存空间,除了扎根现代生活,建立原汁原味的传承体系外,还应该探索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多元融合的发展路径。
壮锦纹饰的现代化转换,我们就要从其本身出发,进行挖掘、提取和创新设计,赋予其现代化的文化意蕴,寓传承于创新。
首先,要对其本身的工艺、造型、色彩以及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挖掘,返本开新,融古铸今。在其本身工艺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和文化意识,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既保留其本身历史韵味,又开拓其新的时代内涵。
其次,我们要深入的挖掘其本身的审美意蕴。壮锦纹饰作为特色的民族符号,本身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物质生活丰裕的当代,相对于其实用价值,审美价值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我们要充分挖掘壮锦纹饰所蕴含的美学价值,通过对其质地、造型、色彩、文化以及技艺的美学研究,推动壮锦纹饰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品性的创新发展,实现壮锦纹饰的工艺产品开发和商业产品的转换,满足多样化、大众化的工艺产品需求。
再次,我们谈现代化设计转化,最重要的是要保存和传承壮锦纹饰的工艺内核,更多的应该是讲传统技艺制作方法的传承而非是壮锦纹饰这一工艺品的传承。只有将壮锦纹饰这一传统工艺的传统织造方法保存下来,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在传承壮锦纹饰纹样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传统织造工艺的保存和延续,避免现当代工业生产对其传统工艺的破坏和割裂,保存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唯有这样,才能实现壮锦纹饰的可持续传承和现代化设计的转换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壮锦纹饰主要用于日常生活用品上,如今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其作为旅游纪念品与高档礼品的价值日益体现出来。这就要求织锦艺人不能仅仅关注壮锦纹饰的实用价值,而应该更多地挖掘提炼其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这是时代必然结果。壮锦及其纹饰在传统社会的实用功能已经被当今市场上机器化生产的更加物美价廉的丝绵制品所取代,因此费时费力的手工织锦在这方面的竞争力完全丧失了其传统优势。
相反,随着手工资源的稀缺和人们对于机械制造的厌倦以及对传统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追忆的加强,一度成为落后生产力代表的传统手工制品,再次出现新的转机。这就要求壮锦文化要在新时期获得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占有一席之地,一味地强调传统和纯手工制造已然力不从心,只能在纹饰的视觉表现上下功夫,提升其艺术品性,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和艺术张力,创造出符合新时代大众消费文化的文化符号,才有可能让壮锦文化重新回归人们的生活,才能使壮锦工艺更好地传承下去。下面从发掘壮锦纹饰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两个方面谈谈壮锦纹饰的发展。
(一)提炼文化价值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文化资本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认为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以三种存在形式存在,分别是“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以文化商品的形式”和“以一种客观的形式。”文化资本的经济价值由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所决定。壮锦纹饰作为一种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正是通过文化商品的形式,来展现其作为旅游民俗文化资本的价值的。壮锦纹饰的文化资本,不仅可以给旅游区人们带来丰厚的经济利润,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可以更好地宣传广西地区的文化与壮民族的文化。一旦这种良性的循环机制形成之后,壮锦纹饰的文化资本价值就成为广西地区与壮民族的巨大财富资源。政府也加大了管理扶持的力度,这已经成为共识。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资本,在于文化与资本之间缺失存在某种共性,正如英国学者贾斯汀·奥康纳(Justin O’Connor)所认为,“文化产业所经营的符号商品的经济价值,就在于它的文化价值。”文化产业的增值,要靠现代工业化组织方式进行管理与销售,即引入现代企业生产运营模式,通过产业模式加以生产、管理与推广。③所以,要想真正地实现壮锦纹饰的传承与发展,要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其逐渐地向文化产品的转化,更多地关注纹饰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不是简单地关注纹饰的本体。
民族文化资源要想成为文化产品,并带动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必须完成产业到文化、文化到产业的两个重要的转型。要使过去从事制造功能的人力、物力资源(艺人、技术、设备等)能够具备可欣赏、可研究、可展示等用途与功能,增加手工艺品的文化含量,达成织造产业的“文化化”资源转移。也就是说,在保持壮锦纹饰原有品质和原生态生产方式的前提下,更多地挖掘壮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文化属性,让其原生态性与民族性的发展。
但是,壮锦纹饰在发展过程中,其文化内涵逐渐被一些年轻人淡忘。这些年轻人对于壮锦纹饰的文化内涵不但不清楚,而且将之视为简陋与落后。其实,壮锦纹饰是壮民族的文化符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内涵。有的纹饰反映了壮民族的民间神话传说与风俗民情;还有的纹饰反映天人合一或者与自然共处的哲学境界。当然在重新设计壮锦纹饰图案时,应该将体现其历史文化的壮民族文化因素考虑在内,增加其文化价值,如蛙纹、龙凤纹、铜鼓纹、刘三姐纹、花山岩画纹等有历史文化内涵与壮民族特色的纹饰应该加强挖掘与再创造;像蟒龙纹、万寿花纹、福禄寿喜纹、蝶恋花纹等具有高贵、吉祥、喜庆等文化内涵的纹饰应该加以传承与创新。近几十年,如桂林山水、民族团结、葵花向阳与奥运福娃等新的主题纹饰的出现(见图1,桂林山水纹饰织锦。拍摄时间:2015 年10 月22 日上午。拍摄地点:广西宾阳湘光织锦坊。摄影:路琼),也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与喜爱,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在壮锦纹饰的文化题材分类上也应该不断地创新尝试。所以,开发壮锦纹饰的文化价值,既要开发其民族与历史的文化价值,也要开发其当代文化价值,努力促使壮锦纹饰成为一种文化产品,推进壮锦产业成为一种文化产业。
图1 .桂林山水纹饰织锦(笔者拍摄)
(二)提炼艺术价值
实用与审美是民族民间工艺的双重属性,美好消费的背景下,壮锦的生活审美意义受到更广泛的关注。一方面,传统的壮锦纹样装饰蕴含民族民间传统的审美意蕴,是研究壮族先民审美创造的重要资料;另一方面,现代审美趋向于个性化、时尚化、艺术化,壮锦在工艺收藏、工艺创作、文创衍生等领域体现其独有的图案美、技艺美、材质美、色彩美和内涵美。
壮锦的艺术审美价值也决定了其质优价高的定位。不管是手工生产还是机器生产,偏向艺术审美的壮锦工艺制作更倾向于高端市场。“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往往将真正的艺术视为普通民众不该问津的珍品,而在小型社会中,艺术品却存在于家庭生活之内。”纵观壮锦史的发展历程,壮锦高质量与高价格的定位有一定的历史基础。清代的壮锦已经“配成五色,厚而耐久,价值五两。”当时的五两相当于一般劳动者半年的收入,可见壮锦的消费从来就包含其艺术审美价值在内。更何况,我国的经济在迅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也在逐渐提高,壮锦纹饰的质优价高只会促进其发展,而不会阻碍其发展。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一步提升壮锦纹饰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
经典复刻是保证传统工艺传承学习的重要选择,明清时期的壮锦工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壮锦被当作皇室贡品,其织造技艺与纹饰图案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如壮锦中较为著名的“莽龙花”纹饰(见图2,蟒龙纹饰织锦。拍摄时间:2015 年10 月22 日上午。拍摄地点:广西宾阳湘光织锦坊。摄影:路琼)就是民间流传了几百年的图案,明代曾被指为贡品。图案由45°的棋格内嵌以大小不同的八边形,犹如莽皮斑驳的鳞片。八边形内配以五彩凤纹、云纹和雷纹,结构严谨,色彩艳丽,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体现了古代手工匠人极高的创造力。蟒龙纹大小挂壁与镜框在市场上受到游客的青睐,说明图案艺术复原与创造的重要性。这些壮锦贡品纹饰图案以及民间流传下来的纹饰图案都是先民们创造的艺术品,我们应该深入地学习与领会它们的艺术精髓,从而为复原与创造具有较强艺术性的纹饰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2 .蟒龙纹饰织锦(笔者拍摄)
保证壮锦纹饰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应该在壮锦纹饰的生产过程中,加大对于图案美术设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据我们调查与了解,壮锦纹饰的图案很多仍然是明清时流传下来的传统图案,虽然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是陈旧老套,花色品种单调,缺乏创新性。笔者曾经考察过宾阳壮锦市场,发现壮锦纹饰图案较为常见的也就一二十种,多应用于挂壁、镜框及其他日用品上,特别是大量的规矩纹饰占据了壮锦纹饰的半壁江山。虽然说规矩纹饰通过创造性的变形与组合,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但是与复杂多样、内涵丰富的大花纹相比,仍然略显简单。这就需要引进与培养专门的图案美术设计人才,在保持壮锦纹饰原有工艺流程与材料的基础上,增加其美学设计并提升其艺术审美性。
壮锦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谭湘光所在的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是壮锦研究生产基地,她每年都要从高校招收一定数量的美术设计人才入所工作,她所指导的中国民艺设计应用专业本科设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品多是针对广西民艺图案或传统工艺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文化和旅游产品开发。近年来,由她主创的《锦衣华服》壮锦服装系列分别荣获南宁市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和广西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创作工程精品奖。可以说,这些图案美术设计人才的引入,为全面提升壮锦纹饰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品性提供了智力支持(见图3,壮锦再设计获奖作品。拍摄时间:2015 年10 月,拍摄地点:广西宾阳湘光织锦坊。摄影:谭湘光)。图3,壮锦再设计获奖作品
图 3. 壮锦再设计获奖作品(谭湘光提供)
总的来说,保证壮锦纹饰的质优价高,提升其审美功能与艺术品质,是其在新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一方面加强开发传统纹饰图案的艺术品质;另一方面,培养专业的图案(纹样)设计人才。让美丽的纹饰有更广阔的设计物用的领域,创新与进步。
仍旧以织锦的传统织锦技艺为例,面对当前消费环境,传统技艺融合现代机器生产,使得原手工艺变了模样。也就是说,生硬的机器化或者批量化,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手工艺的工艺技艺,以及手工艺产品的本原面貌。在此问题上,我们不难看到,当前现代机器生产的问题,以及寻求更加合适的创新性转化应用的现代生产。
(一)现代机器生产
现代壮锦纹饰的织造与传统壮锦纹饰的织造最大的区别就是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正是这种差异性,导致手工制作工艺的核心技术与精华没有继承下来,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是壮锦的生产对象发生了改变,致使人们对于壮锦纹饰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情感的流失。传统的壮锦纹饰设计主要依据婚诞礼俗的需要而编织成日用品;现代机器生产出的壮锦纹饰主要是为旅游商品开发与外地礼品而服务的文化产品。如果单纯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机器化生产极容易丧失壮锦纹饰特有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所以,如何保护壮锦文化能够得以有效的传承,是现代化机器生产所面临的问题。
其次,由于片面地追求数量与效益,直接导致现代壮锦纹饰品质的下降。现代企业生产壮锦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与经济效益,并不考虑对于壮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了追逐更高的利润,满足消费者低价格的要求,一些壮锦生产企业不仅偷工而且减料,不仅常常采用二梭法代替传统的三梭法,还由于蚕丝线价格昂贵、材料难得,生产成本高,一些厂家直接从市场上购买人造丝线来代替,宾阳、靖西等织锦厂在起花时,甚至用丝光线与开司米线,造成锦面稀疏、简单,粗糙而不精美。无法与以棉线为经,以蚕丝线为纬所织造出的传统壮锦纹饰相媲美。这样一来,造成一些欣赏性的壮锦挂壁等产品,锦面稀松,甚至留有空白,纹饰线条粗糙,显得单薄而简陋,完全丧失了传统壮锦的厚重感与精美度。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壮锦纹饰的传承与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最后,在现代工厂机器生产分工的影响下,设计者与织造者被迫分离。传统壮锦生产的民间艺人集设计者与织造者于一身,在壮锦纹饰的设计上花费了大量的情感与心思,织出的壮锦显得清新自然而又生动活泼,体现了织锦人的创造力,寄予了织锦人美好的情感。现代机器生产的分工合作,生产出来的壮锦纹饰呈现了标准化、刻板化、部件化,导致丧失掉了手艺的创造力与产品个性。
(二)现代机器生产应用的创造性转化
以现代机器生产代替原始的手工操作,并不能仅仅关注规模、数量与效率,更应该关注产品的质量和格调。生产以质量先行。所以,改进现代机器生产壮锦的主要目标就是努力保存传统壮锦技艺的精华,提高壮锦纹饰的品质。我们可以针对上述现代机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实现人机合一,将传统壮锦技艺的精华与现代生产的高效率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地改进机器生产。
可以不断地加强壮锦纹饰生产机器的改进与研发,努力实现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我们知道,造成机器生产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简单地用二梭法代替人工的三梭织法,一梭之差,差的可就不是一星半点,首先织锦的密度和厚度没有办法得到保障,其次一些复杂的纹样没有办法实现,所织纹样的视觉效果也会打折扣。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些机器进行改造与创新,生产出能够进行三梭织法乃至四梭织法的现代化机器,以保证壮锦纹饰的厚度与密度。在改进壮锦纹饰织造方法的同时,现代化机器生产还要保证原材料的档次,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产品的质量。在用丝棉时不仅不能使用代替品,而且要用优质的丝线与棉线,这也是提升壮锦纹饰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品性的必然要求。
还可以在机器化生产的过程中保留操作工人的创造性,让她们参与到壮锦纹饰图案的设计与创造中来,实现人机合一,努力将机器生产与手工操作相融合。我们知道,机器化大生产的一个重要弊端就是产品的模式化、标准化,没有手工操作的人情味与独特个性。我们所改造与发明的现代化壮锦纹饰生产机器应该是半机械化的机器,通过发挥织造匠人的主观能动性,生产出按照她们的情感与喜好而设计的纹饰图案。这样就实现了机器化生产与手工操作的融合,在保证效率的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
另外,现代化机器生产的壮锦纹饰产品种类要实现多元化,以满足不同需求。现代化机器生产的壮锦产品大多数还是为旅游业服务。而一般旅客除了对壮锦纹饰的质量有要求外,往往更注重产品的价格。针对这种情形,现代化机器的改造任务就是生产出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壮锦产品。特别是如何生产出具有较高收藏价值,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精品则是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不仅具有传承壮锦文化的历史与社会意义,更是打开市场,提高壮锦纹饰品牌效应的有效途径。
壮锦纹饰作为带有民族美术特质的艺术形象,亦是壮锦的视觉基因载体,在学术的研究方面是可以加强的,它的学术性使用及纹饰元素的提炼会给现代设计提供丰富的“原素材”。当前,还要对其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学术研究无疑会附能壮锦纹饰技艺的发展。在社会进入科学时代的今天,仅仅适应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壮锦纹饰所持有的缓慢的自发性发展,已经不适应专业化、科学化发展的时代要求。面对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与传统工艺相对滞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补充学术研究正是保证文化基因实现有效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南京云锦作为四大名锦之首,其传承发展受到学术研究的支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成功案例。南京云锦的传承与发展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南京云锦研究所几代人的学术努力。南京云锦研究所刚成立的时候,朱枫与徐仲杰同时加入云锦研究工作组,工作的重点就是调查、搜集与整理云锦纹样画稿,总结归纳云锦创作艺术规律并大力培训艺徒,为挽救濒临失传的云锦技艺作出不懈努力。经过他们绘制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云锦纹样,早在1959 年就已汇编成《云锦图案》一书,并由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出版。
其后几十年,云锦研究所工作人员又先后推出《云锦史略》《南京云锦史》《南京云锦》等著作,通识性与学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层次。此外朱枫、郭俊等研究人员设计的众多云锦纹饰还曾多次获得国际与国内大奖,其中的云锦精品如《中华世纪九龙图》《富贵牡丹》《云锦黄地真金孔雀羽八宝九龙妆花立屏》《万寿中华》《丹顶和鸣》等都获得了较高的艺术荣誉与评价。总的来说,南京云锦研究所与云锦纹饰的传承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广西壮锦与南京云锦相比,在学术研究上严重滞后,即使与苏州宋锦和成都的蜀锦相比也差距较大,甚至还比不上黎锦、土家锦等少数民族织锦。一方面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毕竟是一个综合性质的研究所,研究范围极其广泛,壮锦研究只是其中一部分,研究精力有限、研究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壮锦纹饰的织造技术繁琐复杂,造成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广西壮锦作为四大名锦之一,至今没有一本像样的学术著作问世。壮锦纹饰要想进一步发展,我认为可以效仿南京云锦研究所成立一个专门研究壮锦的科研机构——壮锦研究所。
壮锦纹饰图案的设计需要更多美术设计人才的加入;壮锦纹饰的历史文化内涵的研究需要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广泛的历史文献查阅;壮锦作为转型期的文化产品出现在现代商业场域也需要丰富的理论依托来支持更深层次的商业实践和探索。这一系列的问题无不需要学界加强壮锦纹饰各方面的研究,为其进一步发展打好理论基础。加强壮锦纹饰的学术研究,就是要对壮锦纹饰的织造技术、图案设计、历史文化与销售市场等方面进行研究。
此外,需要大量的时间、资金与人力的投入,才能推进上述策略的实行,所以落实起来非常困难,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和推进。南京云锦的学术研究能够顺利开展,与江苏省的经济水平,南京市的省会地位以及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密不可分。反观壮锦纹饰的生产地宾阳、靖西与忻城等都是县城,从地方政府和学术机构角度要想加强壮锦纹饰的学术研究可谓难上加难。因此,仍需要国家与政府层面加强对于壮锦纹饰学术研究的重视与支持,加强对壮锦文化基因的深入研究以便为宣传推广壮锦文化,进而为创造出更具文化性、民族性、艺术性的纹饰元素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为壮锦纹饰元素的转化及传承发展主力附能。
当传统壮锦工艺与现代物用产生关系之时,作为折射“民需”的一种文化符号,仍旧能够继续承载历史文化的民族精神特质与内涵,顺应“人的需求”、顺应“工艺材质的需求”“自然的需求”、顺应“社会的需求”。在地域文化以及民族自信的语境下,壮锦纹饰如何顺应历史的进程而发展?要不要突出地域化的特征求发展?以及在现代设计中创新性转化和文化价值研究附能等问题中,本文在一手资料的分析比对,以及人类学的调研访谈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已经给出了答案。
①2015 年12 月,《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首次正式提出“生产性保护”的概念,即通过注重活态传承,坚持非遗的原真性,对具有生产性技艺和社会需求,能够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转化为产品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过扶持、引导、规范对项目的合理开发利用,实行生产性保护;
②可参阅潘鲁生《保护·传承·创新·衍生——传统工艺保护与发展路径》(载《美术与设计》2018 年第2 期)一文之详述;
③可参阅蔡晓璐《基于文化资本理论的文化产业产融结合研究——以〈云南印象〉挂牌“新三板”为例》(载《中国发展观察》2015 年第11 期)一文第73 页之详述;
④可参阅王宝林《南京云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年版)一书,第168 页~第180 页之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