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献血站空间的模块化设计探索

2022-08-12 13:19南京理工大学谭再梅
工业设计 2022年7期
关键词:献血者模块化模块

在人们的固有意识中,献血站一般缺少醒目的空间标识,空间设备与物品摆放杂乱,狭小且封闭的献血空间容易形成压抑的空间氛围。然而合理的空间设计手法,可以有效地缓解此类问题造成的影响,提升献血空间的服务体验,为献血者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在进行献血站设计时,每一处细小的设计,都应该体现出人文关怀,它不仅仅是空间设计,而是一个让文化落地成文明的过程

。目前,我国的献血站没有针对使用人群的需求进行设计,且没有考虑他们的感受。因此,献血站在满足基本功能时,应该对使用者的需求进行探析,完善空间服务,以此塑造具有人性化且不失艺术性的献血空间。

1 模块化设计概述

模块化设计理念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领域均有涉及。模块化设计强调化繁为简、化整为零,通过基础要素的不同组合,构成新的模块系统。不仅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也有利于缩短空间形成的周期。因此,降低空间组建成本,增加空间模块的可回收利用性,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其作用是防治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金针虫等。方法是将 “菌虫必杀”药剂每亩用5袋(400 g/袋),拌细土均匀撒入播种沟内。

板涧河调蓄水库已具备蓄水条件,为下闸蓄水验收奠定了基础。运行中要加强观测、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小浪底引黄工程效益。

2 献血站空间使用人群的心理与生理特征分析

2.1 分析献血者的心理与生理特征

献血者是献血空间设计中最应关注的对象,也是献血空间的使用人群之一,按不同年龄可分为青年献血者(20 岁—30 岁)、中年献血者(30 岁—40 岁),按献血次数可分为初次献血者、重复献血者。

2月17—18日,水利部部长、党组书记陈雷深入浙江宁波、舟山等地调研水利工作。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一同调研,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宁波市市长刘奇陪同在甬调研,水利部总规划师兼规划计划司司长周学文等参加调研。

1)独立性:模块单元是模块构建的基础元素,是相对独立的,可根据使用者对空间不同的功能诉求,对其进行独立设计、生产与重组,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及空间利用率。

1.2.1 第1年(前茬)玉米试验处理 试验以施入等量的N、P、K养分为依据,化肥处理按照每公顷施氮352.5 kg、磷 165 kg、钾 375 kg 施肥,其余处理以每公顷施氮 352.5 kg、磷 165 kg、钾 375 kg 为基准,按照下列施肥比例进行施肥。

5.1.1 场地分析

马克思主义形成于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基础上的欧洲,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而近代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作为“舶来品”的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开始被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和信仰,并成为中国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为什么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呢?首先,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先后开展,为其提供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其次,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但是,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自身所具有的优越性,正是由于这个深刻的内因才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的中国广泛传播、蓬勃发展。

中年献血者:中年人群在献血者中的占比较小,但他们当中大部分为重复献血者。中年献血人群心理状态较为平和,社会责任感较强,对无偿献血的“公益性”认同感较高。因此,相对于献血环境,他们更在意每次献血时的标志性纪念品,这是对他们行为的见证,可以从中获得“献血光荣”的成就感。

除了献血者,采血护士也是献血站空间的使用人群之一,其能对献血者的情绪舒缓起到引导作用。作为献血站的长期使用人群,长期处于狭小的工作空间、加之其特殊的工作时间周期等原因,采血护士极易产生精神倦怠的情况,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因此,采血护士对于空间的需求应该得到重视,通过工作环境的提升、空间氛围的营造,有效地提升采血护士的工作效率及缓解其精神疲惫的情况。

对于隶属医疗空间体系的移动献血站而言,空间的实用性在空间构建中是最为重要的,首先对总体功能进行分解,按照其空间的功能属性拆分为承担对应专项功能的模块单元

。其次,对个体独立的模块单元进行组合及协调。最后,将确定好的模块单元进行构建,构成空间所需的功能系统。因此,模块化设计方法的实用性原则能够在有限的场地内对功能性空间进行保留,对附属空间进行合理舍弃,在有效利用场地的同时保证空间功能的完整。

重复献血者:重复献血者对献血过程相关的具体步骤及事项有切身体验与充分了解,并对无偿献血有着非常积极的态度,因此,对献血的恐惧很少。过观察和访谈这类人群,发现重复献血者在捐献之前的不适感及负面情绪相对初次献血者明显减少,心态平稳,波动较小,这可能也是导致调研结果中显示几乎没有重复献血者愿意长时间停留在献血站内的原因(表1)。

2.2 分析采血护士的心理与生理特征

初次献血者:资料显示,初次献血者发生消极不利的献血反应比例明显高于重复献血者,献血反应具体症状为头晕、出汗、面色苍白等,严重的甚至会晕厥。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初次献血者在以下四个时间节点上有着显著的情绪波动:(1)献血前的等候期;(2)针刺前的准备期;(3)针刺采血中;(4)献血后的休息期。初次献血者的情绪一直处于积极和消极的动态变化阶段,焦虑和兴奋的情绪在针刺时达到顶峰,针刺后放松下来,情绪亦有较大的缓解。

瓷器画上构图,需要去掌握新彩的独特料性,装饰手法上也可以拜托很多工艺上的局限性,这样会给装饰带来很多自由随性且灵动感十分强烈的绘画风格,从而也能形成自己独特绘画风格。由于不同的装饰对象,所以对于表现手法也要根据不同题材来做改变。当对新彩料性有一定程度掌握,那绘画的起稿也能较为灵活的变动。从而使料可以适应自我的感官表达,达到最理想的表达手法。

3 移动献血站空间模块化设计意义

研究表明,部分献血者因为高度紧张会产生不同反应,通常表现为短暂的丧失意识、大汗淋漓,严重者甚至会昏厥

。因此,献血者在发生不良反应后,对献血所产生的惧怕与顾虑会消减其对献血的热忱。此时,若将献血者的空间服务需求进行深度挖掘,提高献血者的空间服务体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献血带来的低落、不安情绪。移动献血站的模块化设计,能够适应空间的复杂多样性,根据场地的不同构建不同的献血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通过模块化设计构建移动献血站空间,能够有效提升空间使用者的整体感受。移动献血站空间模块化设计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不仅能为我国未来的移动献血站空间建设提供参考依据,还能为其他同类型空间提供实践基础。

4 移动献血站空间模块化设计的原则

4.1 基础性原则

模块化设计的主要形式是将一个整体解构为不同的单元要素,在一定的逻辑架构下自由搭配,实现多种空间功能重组的可能性。模块化设计在空间应用中具有三大原则:

青年献血者:数据表明,青年人不仅在献血者中占比最大,青年人也是社会中朝气蓬勃的有生力量和中坚支柱,如果他们能够认可并积极响应我国的无偿献血政策,就能极大地推动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2)互换性:为了使单个模块能够快速重组为一个整体,在进行模块化设计时,要对模块间的接口进行参数化处理,为各单元间的拼接和互换提供可行性。

3)通用性:在互换性的基础上,各模块单元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可以满足单元模块横向或纵向的连接,以适应不同的空间环境

4.2 实用性原则

①专家原创科普:作品要求具有原创性、科普性、科学性、趣味性;选题方向应在生命科学范畴以内,与生命科学通识、大众关注热点、生物学教学相关为佳,稿酬优厚。②教师风采:通过文字、视频、音频讲述一线教师的故事,分享经验,博取众长。③特色校园文化:主要展示学校生命科学教育特色,促进相互了解。

4.3 多功能性原则

全球现有的可移动医疗空间,根据其运行方式可分为“独立式”可移动医疗空间和“组合式”可移动医疗空间

为使学生在观察标本时能更好地与课程知识相衔接,并主动思考记忆,在标本袋上贴标签,注明编号。同时,设计纸质索引,内容包括编号、药名、入药部位和功效4个项目,项下具体内容空白。每次上完课,就让学生将本课所学中药按序在口袋标签上编号,并在索引对应编号处填写空白项下的内容。仅有编号的口袋标本便于学生复习时主动思考其药名、入药部位和功效,如果学生在识别中药时遇到困难,可以通过查询索引编号找到相应内容加以复习巩固。此外,一份完整的索引也是对整本书教学内容的概括梳理。

移动献血站属于“独立式”可移动医疗空间中的车载式卫生医院,其特点为独立运行、机动性强,能够很好地应对小范围道路损坏的情况,且能大幅度缩短投入使用的时间

。但其本身空间的局促与不合理性,也会影响采血工作及献血者的体验。模块化移动献血站在结合“独立式”可移动医疗空间特性的同时,将“组合式”可移动医疗空间的适应性与完整性相融合,使移动献血站可根据采血环境的不同而改变不同的组合模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5 移动献血站空间的模块化设计实践

5.1 现状问题分析

对于青年献血者的首次献血情况进行分析,他们对献血既有热情与好奇,也会有紧张或不同程度的恐惧。同样这个年龄段也是处于情感丰富的阶段,因此他们的情绪具有动态性、多样性与不稳定性。

5.1.2 献血者分析

研究选取了人流量较大的昆明东风广场献血站与交通复杂的小西门临时献血站作为主要调研场地。根据调研可知,二者同时存在整体造型模式化、空间外观无特色标识、基础设施简陋、物品堆放杂乱、工作流线混乱等问题。难以吸引无偿献血的群众,也无法给献血者及工作者提供良好的空间氛围。

经现场调研发现,虽然两处献血站自身所处的位置优越,位于人流量巨大的商业中心,但两处献血站每日所接收的献血人数却较少,人数在4—6 人之间。因人流量与献血人次具有较大差异,研究从献血者中选择了较为典型的个例进行信息收集,借此获悉献血者对献血站的空间感受及体验(如表2)。

5.2 模块化设计

5.2.1 空间模块化设计

通过对献血站进行现场调研及相关文献分析,将献血站划分为14 个具有标准化空间配置的空间功能区域(如表3)。模块化设计具有基础性、实用性及多样性,可将献血站拆分为不同空间模块。在确定献血站所需建立的实际场地时,可针对地理位置及周边的建筑环境,选取不同规格的模块化空间配置,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布局,最大程度地提高空间利用率。

5.2.2 储藏模块化设计

在将储藏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时,首先需要确保基本的储物功能,同时兼顾指向性功能。通过对不同类别的物品进行划分,使其归属于特定的储藏空间内,根据物体占比调节空间模块的大小,避免造成空间的浪费。为了给空间使用者带来更加便利的存取物品体验,每个类别的存储模块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可采用色彩或者图案等形式加以区分。其次,储藏空间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考虑到献血站的工作人员多为女性,一般来说,成年女性在正常站立的状态下,双手的舒适活动范围在距地面600mm~1500mm 之间

。可将高频率使用的物品放置在这个范围内,方便护士存取。完整的献血站储藏模块可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即底层、中层、顶层(如图1)。储物空间的底层主要用于放置献血者所需的补给物品,如饮料、食物等体量较大的物品;储物空间的中层,主要放置采血护士高频使用的物品,如止血带、医用物资、献血纪念品等;储物空间的顶层,主要放置使用频次较低的轻质物品,如台布、一次性垫材等。

5.2.3 血站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单元要素的相互连接结构主要包括基础连接组件与角件定位器。基础连接组件包含固定连接在各单元模块周围的连接件和可拆卸紧固件,且连接组件应留有可供拆卸和移动的空隙;角件定位器设有一个或多个定位块,用以固定连接的模块,或限制模块的移动

。每个单元模块之间可以任意组合,为移动献血站不同场地环境安置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图2—图4)。

在设计移动献血站的建筑立面时,应注重视觉效果,加强其对献血者的吸引力,以增强自身的存在感(如图5)。

6 总结

文章对移动献血站的模块化设计进行探索,不仅解决了移动血站空间的环境问题,也侧重于挖掘献血空间使用者的空间服务需求。将使用者的空间需求转换为空间功能配置模块,根据移动献血站实际应用场地及自身规模的差异,合理地对空间功能模块进行取舍,构建最佳的移动献血站。在解决场地差异所带来的局限性的同时,也为献血者营造出良好的空间氛围,改善了采血护士的工作环境。以期对未来移动献血站及同类型空间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冯甜甜.《经济学人》“新冠疫情之后的世界”专题新闻评论汉译实践报告[D].上海师范大学,2021.

[2]牛似金.后疫情时代闸机防疫系统服务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1.

[3]翟慎重.献血人群心理和气质情况调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

[4]钱锋,汪晓茜.创造安全、高效、人性化的采供血环境—城市血站设计[J].新建筑,2003(04):25-27.

[5]祝华聪.基于医疗工艺设计的医疗建筑分娩中心人性化设计研究[D].沈阳大学,2020.

[6]周美琴.基于模块预制建造的社区中心建筑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

[7]李燎原.严寒地区可移动应急医疗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8]熊雯,刘欢.音乐唤起情绪的潜在机制[J].中国音乐学,2013(03):140-144.

[9]李楠.基于感性需求的吉祥物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献血者模块化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模块化住宅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7666名互助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知识认知及献血心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