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
近日,致欧科技就深交所第二轮问询做出答复,距离其2021年6月份首次披露招股书已过去9个多月的时间,从进度上来说,其IPO进度偏慢。
致欧科技是从事家具家居类的跨境电商,旗下拥有SONGMICS、VASAGLE、FEANDREA三大自有品牌产品,亚马逊平台的多国站点中,其在家具家居类排名首位。然而,去年亚马逊“封号潮”事件为跨境电商们敲响了警钟,致欧科技过度依赖亚马逊平台的问题亟待解决,不过,受诸多因素影响,其想要摆脱对亚马逊的依赖,短期内似乎并不容易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致欧科技在北美地区的产品大幅降价,其巨额存货的存在,难免令人对其跌价准备计提的充分性产生怀疑。
致欧科技主要从事自有品牌家具系列、家居系列、庭院系列、宠物系列等家居类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业务,并主要通过亚马逊、Cdiscount、Mano-Mano、eBay等海外知名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往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虽然其将自己定义为跨境电商新业态公司,但是与国内其他跨境电商相比,其在研发方面的重视程度却有所不足,这一点在研发投入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1-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其研发投入分别为416.32万元、1042.95万元、1276.93万元、1157.35万元,相较其数十亿元的营收来看,着实少的可怜,这使得其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仅为0.26%、0.45%、0.32%、0.36%。
在招股书中,致欧科技将遨森电商、安克创新、易佰网络作为可比公司,2018年至2020年,前述公司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2.68%、2.79%、2.77%。相比之下,致欧科技的研发费用率远低于前述公司均值,而且其也是几家可比公司中研发费用率“吊车尾”的公司。
更重要的是,致欧科技的收入并非主要来自于自主研发成果。数据显示,报告期各期,其自主研发的成果带来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1.99%、17.35%、26.19%、27.64%,虽然在逐年增长,但整体占比仍不足三成。
那么,其收入不依赖于自主研发,又来源自何处呢?对此,致欧科技表示,由于其SKU数量众多,故其主要对市场规模大且能够通过自有设计形成明显差异化特征的品类投入较多设计资源,将设计资源聚焦于核心品类。报告期内,其与供应商合作开发的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5.61%、40.26%、39.31%、36.85%。也就是说,其所销售的诸多产品并非是公司自主设计的。
不仅如此,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致欧科技拥有314项专利技术,但其中主要以技术壁垒相对较低的外观专利为主,数量为309项。而家具家居类型产品属于传统消费品,市场发展已较为成熟,外观设计较容易被复制、模仿。
事实上,致欧科技已发生产品设计被模仿的侵权事件,据二轮问询回复显示,其在主要平台共存在48起产品设计被模仿的外观专利侵权行为。有意思的是,报告期内,其也存在9起侵犯第三方产品设计的情形。
令人擔忧的是,若致欧科技与行业公司竞相侵权,而不愿意大量投入资金进行研发,那么其产品恐怕无法形成差异化优势,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竞争中,其与行业内公司相比,又哪来的核心竞争优势呢?
作为跨境电商企业,境外第三方销售平台是致欧科技的核心所在。
据二轮问询回复显示,报告期内,致欧科技主要在亚马逊、ManoMano、Cdiscount、eBay和Kaufland等境外第三方电商平台上开立店铺进行销售,其前五大电商平台各期收入合计占公司线上B2C渠道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90%、99.43%、96.39%、94.01%。但致欧科技最为依赖的平台还是亚马逊,数据显示,报告期各期,其通过亚马逊B2C平台实现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9.32%、81.13%、71.80%、69.31%,来自亚马逊Vendor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93%、8.41%、8.45%、8.54%。也就是说,其八、九成的业务均来自亚马逊。
与巨头平台深度绑定,虽然能借助平台流量带动跨境电商企业自身销售的增长,但过度依赖大平台也会令其话语权受到影响,经营上恐怕会受制于这些大平台。一旦这些大型电商平台业务模式、经营策略或经营稳定性发生重大变化,或对第三方卖家的平台政策及平台费率进行较大调整,都会对跨境电商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事实上,亚马逊“封号潮”事件的发生,已经为大平台依赖症“患者”们敲响警钟。
2021年5月至12月期间,由于部分跨境电商企业存在滥用评分反馈或评论、违反销售排名规则等行为,亚马逊陆续对中国部分跨境电商企业实施“封号”措施。此举措“重伤”多家上市公司,星徽股份三个品牌涉及的部分店铺被亚马逊平台暂停销售,有棵树、天泽信息已新增被封或冻结站点数约340个、400个,华鼎股份多个品牌涉及的店铺被亚马逊暂停销售、资金被冻结……
虽然,致欧科技未受此次“封号潮”波及,但报告期内,其存在被亚马逊采取临时暂停销售权限的情况。因违反亚马逊相关规定,其亚马逊欧洲五国站点分别于2019年3月、8月两次被限制销售,此外,其英国站点也曾在2020年10月被限制销售。
“封号潮”事件使诸多跨境电商意识到,对大平台的过度依赖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于是“独立站”成为他们布局的重要方向。据亿邦动力数据显示,2021年已经有28.5%的跨境电商建立了独立站。若拥有独立站则跨境电商拥有运营自主权,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平台规则制约及政策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虽然,致欧科技在欧洲和美国设立了自营独立站,但报告期各期,其自营独立站实现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0.02%、0.05%、0.85%和1.60%,占比甚微。而其在二轮问询回复中称,截至目前其暂无增设新站点、拓展其他电商平台和销售渠道的情况。可见,其想要通过独立站来大规模创收,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事实上,致欧科技想要摆脱对大平台的依赖并非易事。拥有强大话语权的亚马逊制定了低价政策,要求三方卖家在其平台上售卖的产品必须是不同线上销售渠道中价格最低的,其会根据平台算法,监测卖家在不同平台的产品定价,当卖家的产品定价在其他平台相对较低时,则卖家在亚马逊平台的产品将不再受到亚马逊的优先推荐和流量支持。因此,致欧科技恐怕无法采取低价引流的策略。
而上文也曾提到,其产品外观设计较易被模仿,产品同质化严重,故其依靠自身品牌引流也困难重重。如此状况之下,致欧科技想要“独立自主”,不受制于人似乎很难。
随着海外电商渗透率的提升,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初,国内跨境电商企业普遍加大备货、增加库存。致欧科技也不例外,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其存货金额分别为2.53亿元、8.59亿元,同比激增了239.52%.
然而,2021年欧盟VAT新规出台,出口欧盟市场的卖家综合税负加大,海运运费持续上涨,在诸多因素影响之下,跨境电商出口降温。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总额分别为0.8万亿元、1.12万亿元、1.44万亿元,后两期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0.1%、24.5%,2021年增速较上年大幅下降。
在跨境电商出口增速趋缓的背景下,致欧科技此前的大规模囤货能否消化呢?
对于该问题,深交所也有所担忧,其在二轮问询函中要求公司补充说明2020年大幅备货后,是否存在存货积压、销售不畅的情况。致欧科技则表示,后续销售情况符合预期,不存在前述情形。然而情况是否真如致欧科技所述那么乐观是存疑的。
资料显示,2020年末以来,美国洛杉矶、纽约等多个港口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现停摆状况,致欧科技出口至美国港口货物无法及时清关,导致其部分货柜出现滞港情况。加之2021年第一季度,美国加州实施居家令,致欧科技位于美国加州的仓库工作人员、外部物流人员短缺,造成其一定期间内出现仓库订单积压、存货滞留等情况。
为了加快库存周转,致欧科技美国子公司AMEZIEL不得不在2021年第二季度,陆续对北美地区部分库存商品实施降价销售,导致AMEZIEL在2021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出现了4786.40万元的亏损。
产品大幅降价还使得致欧科技前期囤积的大批存货出现减值迹象。2021年上半年,其对部分存货计提了3341.05万元的跌价准备,较2020年末1357.15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增长了146.18%。那么,致欧科技大幅增加的存货跌价准备,是否计提充足呢?
据《红周刊》计算,2018年至2021年1-6月,致欧科技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占存货金额的比重分别为4.47%、3.27%、1.56%、3.50%,对比来看,2021年上半年,其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有所提高,但仍低于2018年。
另外,北美地区是致欧科技的第二大销售阵地,其在该区域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四成左右,故北美地区库存产品大幅降价销售,理应对会对存货价值造成重大不利影响。而2021年上半年,致欧科技的存货金额仍然巨大,在这种情况之下,其存货跌价的计提是否充足令人怀疑。
2020年是全球跨境电商收入增长的大年,诸如国内跨境电商遨森电商、赛维时代、华宝新能、Vesync当年的营收增长率分别为109.79%、82.47%、235.44%、102.35%,表現相当惊艳,而致欧科技营收也实现了70.75%的增长,但其表现显然是要远逊于前述几家公司的。
2021年上半年,致欧科技实现32亿元营收,与2020年全年的39.71亿元收入相去不远,然而,其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仅为1.26亿元,与2020年全年4.59亿元的利润却相差甚远。令人疑惑的是,其为何会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上文提到,致欧科技美国子公司于2021年第二季度,对部分产品采取了降价销售的措施,削弱了其净利润水平,而更重要的因素则在于,其海运费成本的大幅上涨。
受全球疫情、港口拥堵、船舶营运效率下降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海运费显著增高,尤其在2020年第四季度及2021年上半年,多数航线现货市场运价进入直线上升阶段。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上半年,致欧科技欧洲航线、北美航线的海运费实际结算价的平均价格较2020年上半年分别上涨了261.39%、110.43%。
受全球海运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2021年1-6月,致欧科技主营业务成本中的海运费成本高达2.1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411.79万元同比增长了394.66%,海运费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也从上年同期的约6%大幅上升至本期约14%,由此对其利润水平产生极大的削弱。致欧科技的收入近乎全部来自外销,若未来海运费居高不下,其利润水平恐将持续遭受重大影响,这也暴露出其海外经营的重大风险所在。
不仅如此,致欧科技本期利润还受汇兑损益的侵蚀。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其确认的汇兑损失分别为384.32万元、322.53万元、414.23万元、3290.60万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91%、2.26%、0.89%、18.57%。聚焦于海外业务的致欧科技未来恐怕很难避免外汇大幅波动产生的影响。
还值得注意的是,在经营模式上,致欧科技的B2B渠道收入占比逐年提升,由2018年的5.54%提升至2019年的13.01%,2020年又再次提升至17.07%,而B2B销售模式的毛利率远低于B2C销售模式。例如:2021年上半年,其B2B、B2C模式的毛利率分别为30.57%、55.70%,前者较后者低了25.13个百分点。
因此,销售模式的转变是否会导致其净利润水平的进一步下降,也是令人担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