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仁茂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乡村振兴是全面和系统性工程,涵盖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各个层面。乡村发展的核心是产业和生态,保护和优化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科学策划、规划好乡村的一、二、三产业是乡村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乡村建设的重点在于乡村人文的传承、乡村公共配套与基础设施的完善、乡村环境与景观的建设、乡村建筑风貌的整治与更新等;乡村治理的重点是乡村组织的振兴和人才的振兴,组织是保障和方向,人才是活力和实施的基础。
乡村建筑植根于特定的乡村地区,体现出了当地特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环境,反映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生活方式和生活特征[1],是乡村人文的重要载体,更是村民生活的物质空间环境。2022 年1 月4 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乡土文化传承保护,避免大拆大建,以尊重村落现状为条件进行建设。乡村建筑风貌是乡村乡土环境、乡村人文、审美等方面的集中体现,是村民物质和精神生活不断发展需要的空间形态及情感表达[2],因此,乡村建筑风貌更新的研究与设计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宁都县辖24 个乡镇、296 个行政村,总人口约86 万人,位于赣州市的北部,有“文香诗国、客家祖地、红色摇篮”的美誉,人文底蕴深厚。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快速推进,乡村建筑风貌的更新与改造设计迫在眉睫,尤其需要系统地研究和设计出符合本土人文环境的乡村建筑风貌。昌宁高速自宁都县西部自北而南穿越,沿线村庄、乡镇集中于高速路东、西两侧,包括小布镇、黄陂镇、安福乡、蔡江乡、青塘镇、兴江乡等。沿线北段多山区,南段多丘陵,因此,乡村建筑南北有些差异,有少量遗存的客家民居建筑,多数为近30 年内的低层砖瓦建筑、砖混建筑和少量多层框架建筑。
宁都位于多山和丘陵地区,村庄基本是小聚落自发发展,与自然山水空间相融。据记载,自宋代起,中原南迁的客家人最早在宁都定居,然后南迁福建、广东等地,因此,宁都被誉为“客家祖地”。村庄形制多遵从堪舆理论,村庄内为街巷组织,建筑形式多以天井为中心的三合院式,正面如牌楼,形成“牌楼屋”格局。近现代后,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村庄建设多沿路展开,形成沿路线性发展的村庄或圩镇。因此,村庄总体上可分为自然聚落型和沿路带状型两种。
自然聚落型村庄组织形态分为以家族为单位相对规则的围屋形式和以独门独户相对自由交叠组织的传统村落模式。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前者在相对系统的规划和控制原则之下进行构造组织,村落结构肌理清晰,街巷空间有序,建筑高低错落,相对统一协调。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出村落生活相对自发、原生的状态,村民的居住模式以自然的土地划分及邻里关系为要素构建的整体村落模式。
带状型村庄沿路逐步发展,村庄沿路接踵展开、紧密连接,仅在道路的岔口或局部有少量开放空间,基本是无秩序、无组织状态。规模较大的村庄慢慢向道路两侧再扩展一两条街巷,总体仍是带状布局。建筑沿街毗邻布置,基本是2~3 开间联立展开,建筑层高大多为2~3 层,少量为4 层及以上的多层,建筑色彩以白色抹灰和少量白、红、黄、绿瓷砖贴面,比较杂乱无序。
通过实地调研,昌宁高速公路沿线的乡村建组可以归纳为传统民居型和现代民居型。
2.2.1 传统民居型的基本特征
1)本土传统型民居形态源自当地客家传统民居,其最为典型的民居形态为“四扇三间”。对位于沿线偏北部的山区乡镇,建筑开间与高度的比例关系基本为1.5∶1,其首层房间与屋顶高度比例关系普遍为2∶1。
2)传统型民居屋面形式多为悬山双坡屋面,在山墙面部分略有伸出。在整体建筑形制相对较高的区域,山墙面普遍采用马头墙形式的风火山墙,马头墙部分与徽州存在显著不同,以翘脊马头墙为檐口进行形态组织。
3)传统型民居的窗洞口开启方式以及形态特征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其门洞开启区域为通高一体的单一色彩饰面,普遍以黄褐色为主。窗洞口区域普遍以矩形小窗洞口为主。
4)建筑色彩以白墙、灰顶为主,还有少量的仿夯土抹灰饰面。双坡屋面以灰黑色瓦屋面最为常见,整体建筑主体部分以灰色、白色为主要色彩。门洞口普遍以深褐色勾勒为主。
2.2.2 现代民居型的基本特征
1)现代型的民居主要在20 世纪末建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沿线村庄大量兴建的低层、多层砖混和钢筋混凝土框架民居建筑,建筑层高普遍控制为2~3 层,少量有4 层及以上的。
2)建筑屋面形式以平屋顶或局部升高的平顶形态为主。建筑檐口有有无飘檐板之别,基本设置女儿墙。
3)建筑窗洞口普遍为当代标准化玻璃框架模块构成的窗洞模式,但各户的窗洞口开启方法存在显著差异,相对杂乱。
4)建筑色彩没有文脉传承性,以暖色系为主的多种颜色并存,无显著主导色彩。
5)建筑部件简易,阳台开敞与封闭并存,空调外机、落水管等大都裸露在外,缺乏统一协调管理及相应立面设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建筑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建筑形态设计应在整体上反映它的使用功能与风格,并在细部表达出其作用、功能与意义。乡村建设要加强乡土文化传承、尊重村落现状条件。因此,乡村建筑风貌的设计应遵从整体、乡土、人文、功能、易于实施的设计思想,注重风貌设计的整体性、乡土性、人文性和可实施性。
1)整体性。即深入研究沿线村庄建筑的共性,既要各个村庄整体统一,又要注重沿线各个乡村的风貌协调统一。
2)乡土性。即在地性,是“建筑如何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中的适应性设计”[3]。应注重乡村的山水空间环境,将村庄融入山水自然环境中,突出乡村的自然性、生态性。
3)人文性。即注重“乡土建构文化的传承与重塑”[4],关注乡村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的传承与发展,使建筑有文脉、有情感、有温度、有活力,使常住者乐居、外出者想回家、来客愿驻留。
4)可实施性。一是要结合功能的完善和新技术的应用;二是要考虑工艺的实施难度和经济性[5]。
深入研究昌宁高速公路沿线村庄和建筑的特征与风貌更新设计,首先需要进行整体风貌控制,然后依据村庄的特征,将沿线村庄的风貌更新设计分为传统村落型民居风貌更新设计和现代带型村庄建筑风貌更新设计两种类型。
3.2.1 整体风貌控制
整体风貌控制以宁都客家传统建筑文化符号为基础,通过以古为新的设计手段,对于整体村落相对杂乱粗放的形态现状进行精细的地域化处理,以整体协调统一彰显品质,以地域建筑白墙灰瓦坡屋面等建筑符号彰显深厚文化底蕴、以生态可持续性为目标的设计理念,运用节材节能、新能源利用等措施彰显生态乡村绿色环境。对建筑质地、色彩、立面层次、屋顶形式等的进行重构[6]。
1)形态控制。现存的古民居和坡顶建筑保留,将所有平屋面建筑进行平改坡,建筑墙身全部采用涂料饰面,层间施以横向线条,统一窗台、门窗套、勒脚,构建整体统一协调的形态。
2)色彩与材料控制。参考传统民居的灰白色彩体系,风貌整体色彩采用灰白色体系。屋面采用青灰色水泥瓦,墙面用白色涂料,在以夯土建筑为主的传统村庄,墙面用仿夯土色涂料饰面,檐口、线条、门窗套用青灰色涂料或贴面,勒脚用青灰色墙砖饰面。
3)建筑配套设施。屋面设置太阳能集热或光伏板,空调机外机窗色彩与线条统一,落水管颜色统一深灰色。
3.2.2 传统型建筑风貌更新设计
传统型村落大都分布在沿线的山区,村庄有少量遗存的古民居,也有少量20 世纪50~80 年代的2 层坡顶夯土和土坯建筑,大部分是近30 来年建设的低层、三开间平顶民居。
设计这部分村庄建筑风貌时,在总体风貌控制的原则下,首先要保护好古民居,进行修缮和环境整治;对于夯土和土坯建筑,完善功能和设施,在色彩和风格上统一协调;对于近期建设的盒子式平顶建筑,采用总体风貌控制原则进行中平改坡设计。
3.2.3 沿路带状型建筑风貌更新设计
沿路带状型的村庄基本是近30 年发展起来的,建筑基本上是两开间至四开间的低层平顶盒子式建筑,有少量4 层左右的多层,建筑沿路的底层多做商业门面,有独栋也有联立,路内侧的一般是独栋。
这部分乡村的建筑风貌更新,在风貌总体控制的原则下,全部采用平改坡设计,沿路一排底层增加檐口和店招店牌的一体化设计(见图1、图2)。
图1 风貌改造前后对比图
图2 灰白体系的街巷组合效果图
乡村建筑具有很强的地缘性、人文性特征,富有特色和接地气的乡村建筑的研究与设计可以为村民打造乐见、心仪的舒适生活空间和情感归属场所。本文以宁都县昌宁高速公路沿线乡村建筑风貌的研究与设计创作实践为例,探索和积累乡村建筑设计的思路与方法。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气候多样,乡村建筑设计的探索与研究有着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和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