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浩伟(山东省莒南县农业农村局)
畜牧业是保障食物安全和居民生活的战略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近年来,山东省莒南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
1.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落实生猪稳产保供各项政策,开展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搞好疫病防控,全面提升生猪生产,连续16年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荣誉称号。调优畜禽养殖结构,稳定猪禽生产,大力发展牛羊兔等草食畜禽,持续巩固提升生猪、肉鸡、蛋鸡、肉牛、肉羊、肉兔六大优势产业,有效保障畜产品供给。2021年年底,全县生猪存栏89.48万头、年出栏177.69万头,家禽存栏2500万只、年出栏1.6亿只,牛存栏2.73万头、年出栏2.45万头,羊存栏8.72万只、年出栏9.1万只,肉蛋奶总产44.6万吨,同比增加26%。
2.标准化生产工作初见成效。以创建国家、省、市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为目标,大力扶持发展标准化规模生产。2021年全县规模养殖场达到955家,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场413家,获上级认定的国家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4家,省级16家,市级175家。同时积极开展无公害认证工作,莒南县已认证生猪、肉鸡、鲜鸡蛋等无公害产品14个,品牌创建实现了新突破。
3.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能力不断提升。立足自身优势,紧抓群众需求,通过实行培训、检测、防控一体化服务,有效提升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能力。建立“每月16日固定养殖技术培训日”制度,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免费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累计已达228期。加强兽医实验室建设,具备对动物疫病进行快速准确诊断的能力,达到国内县级兽医实验室领先水平。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工作方针,健全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做好以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为重点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县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4.产业化带动能力不断提升。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不断提升产业化带动能力。全县生猪、肉鸡、肉鸭屠宰加工龙头企业17家,其中生猪屠宰企业8家,肉鸭屠宰企业6家,肉鸡屠宰企业3家;饲料生产企业达到60家,2021年配合浓缩饲料年产量1 7 0万吨,单一饲料50万吨,企业数量产量均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兽药生产经营企业166家,全市数量第一。
5.绿色环保饲养方式得到广泛推广。以发展绿色畜牧业实现循环发展为目标,狠抓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生物环保垫料养殖、肉禽立体笼养等新型饲养方式,饲养效益和产品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全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100%、养殖专业户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85%。
6.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扎实开展。推行规模养殖场进行直连直报,逐场派驻监管兽医,建立起了完善的信息溯源体系和全程监管体系。大力开展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及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经营、流通秩序整顿工作。规范开展产地检疫、屠宰检疫、道路检查和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规调运行为。坚持检疫与检验同步,对出栏生猪、肉牛、肉羊及其屠宰加工后的产品逐批抽检,有效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群众消费安全。
一是发展环境不够宽松,养殖户扩大规模受资金、土地因素制约较为严重;二是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薄弱,受市场行情冲击影响大;三是产业化程度低,科技水平不高,农民生猪散养还占一定比重,本地品种居多,以及部分规模养殖场防疫管理、兽医诊疗水平都需进一步提高;四是畜牧科技服务、疫病防控体系、良种繁育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部分养殖户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意识和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环境污染现象时有发生。
1.稳定畜牧业生产。加快新型环保垫料生态养猪场建设,稳步提升生猪生产,提高生猪核心产能,继续保持“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推动肉牛、肉羊养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提高肉品供应能力。完善提升肉禽标准化体系,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加快发展畜禽种业,加强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推动生猪、家禽等主要畜禽品种本土化选育,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
2.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标准化养殖场“四级”同创,引导规模化养殖企业实现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养殖设施化、粪污无害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建设,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原则,对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实施圈舍标准化改造,配套自动喂料、自动饮水、环境控制、异味消除等现代化装备,改善畜禽生长环境,积极争创各级标准化示范场。规范发展畜牧合作社、家庭牧场等新型主体。
3.深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施规模饲养场程序化免疫,落实“先打后补”政策,达到应免尽免。加强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升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水平。加强对农村动物防疫员培训,提高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能力。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全面落实防控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以畜禽养殖场户为主体、动物防疫从业人员为依托、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动物疫病防控网络,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实现高效运转、有效处理,确保生物安全。认真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财政补助政策,形成畜禽保险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人畜共患病联防联控机制,全面推行布鲁氏菌病、结核、狂犬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监测、净化,重点搞好牛、羊布鲁氏菌病净化。
4.深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引导规模养殖场、养殖户粪污处理设施改造升级,指导养殖主体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防止污染环境。继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项目后续管理,及早完成现有项目主体资金拨付,加快项目结余资金实施。大力推进种养结合,以农用有机肥还田利用为重点,培育粪肥收运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集中收集、专业处理、商品生产,提高优质粪源有机肥商品化生产能力。
5.加大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加强行业监管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畜牧业全产业链闭环管理、全程追溯。认真落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畜产品安全检测能力。以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使用和残留等问题隐患为重点,深入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扩大监测范围,加大监测频率,强化检打联动和行刑衔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6.加强畜牧业品牌建设。积极引导扶持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扩规模提档次,开发精深加工产品,提高附加值。支持肉类加工龙头企业,培育畜产品知名品牌。建设完善冷链运输体系,持续抓好莒南县优质畜产品对接长三角。充分发挥饲料产业集群优势,积极培育大宗优势、地方特色、生态体验等企业品牌,加强品牌宣传推介。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销合作,组织企业参加产销对接会、博览会等,增加优质畜产品供应量,打造长三角畜牧产品供应基地。
7.提升饲料兽药产能质量。建立饲料兽药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供应安全监测保障机制,防范应急情况。督促引导饲料兽药企业由数量规模向品质效益转变,围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理念,紧盯食品质量安全目标,提高产品整体质量水平,推动产业由规模型增长向科技创新高质量方向发展。饲料总产保持在180万吨以上,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8.加快屠宰企业提质升级。落实屠宰企业设置规划,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压缩过剩产能,减数控量,提质升级,优化行业布局,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推进屠宰企业工厂化屠宰、品牌化经营、冷链化流通、冰鲜化上市、一体化发展,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屠宰行业转型升级。
9.大力发展智慧畜牧业。推进现代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畜牧生产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加大畜牧生产数据智能获取、反馈控制技术及智能设备研究应用,推进畜牧生产领域自动饲喂、自动饮水、自动控温、自动清粪、智能管理和质量安全追溯等技术集成应用,提升现代信息化支撑能力和科技水平,引领畜牧业转型升级,培育畜牧业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