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例自然分娩初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及干预策略分析

2022-08-11 08:25:46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15期
关键词:合并症宫素初产妇

王 丽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三门峡 472000

产后出血(PPH)为分娩期间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严重贫血及凝血功能障碍等[1-2]。宫缩乏力为引起PPH的重要原因,依据发生时间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宫缩乏力与继发性宫缩乏力[3]。原发性宫缩乏力在产程早期开始出现,极易被误认为是假临产而被忽略,且产后引发出血危害较为严重[4]。初产妇因无分娩经验,极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加上自然分娩产程相对较长,且伴有剧烈疼痛、软产道损伤等,自然分娩初产妇极易出现宫缩乏力性PPH[5-6]。为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性PPH,本研究选取本院接收的自然分娩初产妇89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宫缩乏力性PPH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制订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接收的自然分娩初产妇89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4~39岁,平均(31.57±3.58)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58例、初中及以下31例;流产次数为≥3次29例、<3次60例。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审批。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自然分娩指征且行自然分娩;初产妇;单胎妊娠;均行宫缩乏力诊断与产后24 h出血测量;临床病历资料完整;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认知障碍或者精神障碍;无法准确描述主诉;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伴重要脏器功能异常。

1.3方法 收集全部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即年龄、分娩前体质量指数(BMI)、文化程度、流产次数、妊娠期合并症状况、胎盘异常状况、不良心理状态、缩宫素应用状况、母婴早接触吮吸状况、新生儿体质量、胎儿性别、第三产程时间等。

1.4观察指标 (1)统计宫缩乏力性PPH发生率。经阴道分娩之后,取聚血器放在臀下,回病房之后,用会阴垫收集出血量,结合聚血器中血容量、产单/纱布重量及会阴垫收集血重量计算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超出500 mL则可确诊是PPH,经2名产科医生诊断是由宫缩乏力所致。(2)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宫缩乏力性PPH发生的因素。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宫缩乏力性PPH发生率 89例自然分娩初产妇中发生宫缩乏力性PPH 30例,未发生宫缩乏力性PPH 59例,发生率为33.70%(30/89)。

2.2单因素分析 不同分娩前BMI、文化程度、胎儿性别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的宫缩乏力性PPH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流产次数、妊娠期合并症状况、胎盘异常状况、羊水过多状况、不良心理状态、第三产程时间、缩宫素应用状况、新生儿体质量、母婴早接触状况吮吸的自然分娩初产妇的宫缩乏力性PPH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n(%)]

续表1 单因素分析[n(%)]

2.3多因素分析 赋值如下,因变量为宫缩乏力性PPH(无=0,有=1);自变量为年龄(<35岁=0,≥35岁=1)、流产次数(<3次=0,≥3次=1)、妊娠期合并症状况(无=0,有=1)、胎盘异常状况(无=0,有=1)、羊水过多状况(无=0,有=1)、第三产程时间(<15 min=0,≥15 min=1)、缩宫素应用状况(无=0,有=1)、新生儿体质量(<4 kg=0,≥4 kg=1)、母婴早接触吮吸状况(无=0,有=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年龄≥35岁、妊娠期合并症、胎盘异常、不良心理状态、第三产程时间≥15 min、母婴未早期接触吮吸为自然分娩初产妇发生宫缩乏力性PP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宫缩乏力性PPH是一种产科严重并发症,为产妇分娩24 h出血量≥500 mL[7],其可引起严重后果,延长产妇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严重影响产后身体恢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需采取有效干预措施[8-9]。

本研究结果显示,宫缩乏力性PPH发生率为33.70%,且不同年龄、流产次数、妊娠期合并症状况、胎盘异常状况、羊水过多状况、不良心理状态、第三产程时间、缩宫素应用状况、新生儿体质量、母婴早接触吮吸状况的自然分娩初产妇的宫缩乏力性PPH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自然分娩初产妇发生宫缩乏力性PPH与年龄、流产次数、妊娠期合并症状况、胎盘异常状况、羊水过多状况、不良心理状态、第三产程时间、缩宫素应用状况、新生儿体质量、母婴早接触吸吮状况等因素有关,临床可重点关注。此外,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年龄≥35岁、妊娠期合并症、胎盘异常、不良心理状态、第三产程时间≥15 min、母婴未早期接触吮吸为自然分娩初产妇发生宫缩乏力性PP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说明自然分娩初产妇年龄≥35岁,伴有妊娠期合并症、胎盘异常、不良心理状态,以及第三产程时间≥15 min、母婴未早期接触吮吸时,发生宫缩乏力性PPH的概率增大,临床可针对性制订防治措施以降低宫缩乏力性PPH的发生风险。其中高龄为高危妊娠的重要危险因素,随年龄增加,身体功能逐渐减弱,发生宫缩乏力的概率增加,且产后恢复较为缓慢,从而发生宫缩乏力性PPH的风险增大[10]。妊娠期合并症为引发宫缩乏力性PPH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妊娠期高血压,其可引起血管腔狭窄、血液高凝状态、小动脉痉挛等,进而增加子宫肌层出现渗血与水肿的概率,子宫正常收缩作用减弱,胎盘剥离与娩出难度增加,此外,子宫无法有效收缩,可干扰胎儿附着宫壁的血窦关闭,继而引发宫缩乏力性PPH[11-12]。胎盘异常能引发胎盘早剥、产道裂伤、胎盘黏连残留、子宫收缩乏力与凝血功能减弱等,均增加了宫缩乏力性PPH的发生风险[13]。自然分娩初产妇无分娩经验,分娩前较为焦虑、紧张,加上阴道分娩期剧烈疼痛,可增加其恐惧心理,进而引发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垂体后激素释放,继而导致分娩时出现宫缩乏力,增加了宫缩乏力性PPH的发生风险[14-15]。第三产程延长可导致产妇体力、子宫肌层能量过多消耗,致使产后无法正常收缩子宫,从而导致宫缩乏力性PPH。母婴早期接触吮吸能刺激产妇的内分泌激素发生变化,进而增强子宫收缩,降低宫缩乏力性PPH发生的概率。

预防措施为:(1)增强孕前健康教育,包括采取正确避孕方式,减少非计划性怀孕,减轻流产与刮宫对于子宫内膜与子宫肌层的损伤。(2)加强孕期健康宣教,叮嘱规律产检,重点说明全程系统产检的意义,可利用产前检查来发现妊娠期合并症,并及时予以治疗。(3)妊娠晚期需积极评估宫缩乏力因素,必要时可行剖宫产术予以分娩。(4)分娩前由助产士予以心理疏导,利用鼓励、沟通、案例示范与家属陪同等多个方式减轻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以积极心态应对分娩。(5)重点观察产程与护理,其中第一产程注重休息、营养补充;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掌握、应用腹压技巧,而助产士需把握侧切时间;第三产程正确协助胎儿、胎盘娩出,必要时可予以缩宫素。(6)娩出胎儿后尽快开展母婴接触、胎儿吮吸。

综上所述,自然分娩初产妇在年龄、流产次数、妊娠期合并症状况、胎盘异常状况、羊水过多状况、不良心理状态、第三产程时间、缩宫素应用状况、新生儿体质量、母婴早期接触吮吸等因素影响下易出现宫缩乏力性PPH,而年龄≥35岁、妊娠期合并症、胎盘异常、不良心理状态、第三产程时间≥15 min、母婴未早期接触吮吸为发生宫缩乏力性PPH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针对性制订干预措施。

猜你喜欢
合并症宫素初产妇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安庆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影响因素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0:44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针对性护理在妊娠合并症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减重手术可减轻肥胖相关合并症
对45例脑出血患者各种合并症的分析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