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药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建议*

2022-08-09 08:55黄泽豪
海峡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畲族医药产业化

黄泽豪 林 羽 徐 伟

(1.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2.闽台中药分子生物技术国地联合工程中心,福建 福州 350122;3.中药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122)

畲族,自称“山哈”,是我国东南部地区古老的少数民族[1],主要集中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贵州、安徽、湖南等7个省,在福建省分布的畲族人口36.55万,占畲族总人口数的50%以上,主要分布在宁德、福州、三明地区[2]。据统计,宁德地区有18万多畲族人口,占福建畲族人口数的50%以上,也是全国畲族分布最多、最集中的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原生态畲族文化资源[3]。畲族多数聚居,但村落分散,且人口稀疏[4]。历史上由于交通不便利、经济条件落后,导致他们生活较为困难,疾病较多,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天花、结核病、血吸虫病等十多种病严重威胁畲族群众的身体健康[5]。畲族医药是畲民在漫长的历史和独特的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与疾病斗争,在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下,根据当地地理气候特点以及生产生活习惯总结出的畲族常见疾病防治的临床特殊技术方法和用药特点[6]。

1 畲族医药现状

1.1 畲族医药的发展状况

畲民在贫瘠的山地上,依靠落后的耕作技术来维持生计,一旦患病,根本无钱请医购药[6]。因此,畲民遇病,患轻病且家境贫穷者,则上山采草药,自医自治;患重病且家境宽裕者,则需要前往数里甚至数十里之外求医诊治[7]。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给畲族人民的生存带来挑战,但又为畲族医药的产生奠定重要基础。畲医药的发展经历了口耳相传和祖师传授两个历史阶段,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在漫长的医学发展过程中,畲药的发展及完善十分不易,其发展为东南部山区传统民族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畲族同胞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防治疾病的经验,由于畲族语言文字条件缺乏等因素制约,不少验方已经失传[7-8]。2008年,畲族医药被收录于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9],这项举措给畲药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2 畲族医药产业化现状

就临床用药历史而言,畲药选用鲜草药治疗疾病,且多为单味药,使用较复方制剂更为精准,这对于现代新药研发更为有利。据资料统计,共登记在册的畲族民间用药达 1600 多种、病名 450 个、 处方 1000多条。这其中包括常用畲族药用植物 520 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畲族民间药物使用方法不同于中医和其他民族医药。单味药物的研发,有利于解析其药效物质,药物成分,以及更加容易控制质量,单味药材制剂研发更加便捷、快速、可靠,更具有产业化的发展前景。

当前,畲药的产业化发展并不理想,现有畲药产品多为初级产品。畲药作为鲜草药,受限于采收、存储、炮制及其使用便捷性等因素,虽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但多数为比较注重短期效益、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所种植的畲药基本以农产品的形式销售,在销路上比较容易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收益不稳定,规模也无法扩大。在开发过程中,缺乏将所生产的药材进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的路径,因此整体产业化水平偏低。目前,尚未充分挖掘整理畲族医药的临床诊疗方法的民族特色,畲族的民间偏方、验方的独特疗效有待发现,畲医药的知名度与影响力难以扩大,临床亦缺乏有影响力的既懂得现代标准要求、又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特色诊疗技艺传承人,导致畲药产业化开发的规模和水准受到极大限制。

1.3 畲族医药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结合社会发展及畲族特点来看,畲医药发展的制约因素有:

第一,最初畲药传播只有口耳相传和祖师传授两种方式,并且只传男不传女,加之畲族没有系统的文字,无法记录畲药使用方法,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畲药的传承和发展。而且,生活在山区的老畲医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与培训,无法形成系统的医学知识体系,也难以考取医师资格,不利于畲医药知识及经验的传承[10]。再加上代代相传的治病绝活与畲药祖传秘方面临人才断层、后续无人的危机,也阻碍了畲药的传播以及产业化发展。

第二,畲医的单方、验方要走上产业化道路,需要有充分的前期药学基础研究,阐明其药物基源、药理药效,并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等。但部分畲医传承人对待祖传秘方的保密观念使得研发工作推进较为困难。

第三,产业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体布局与团队协作,需要政策、资金、营销等专业领域的全方位配合,单靠个人或企业很难推动整个产业发展。

2 畲族医药产业化发展建议

畲药资源相当丰富,具有优越性,但畲药资源开发任重而道远,为了传承与发展畲医药,我们必须重视畲药的产业化,只有把畲族医药的产业化做好,才能保障畲族医药健康、长远的发展。鉴于目前对畲族医药的产业化研究较少、成效尚不显著,本文结合从事中医药教育及中药研究开发的工作经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政府政策保障

畲族医药产业化发展与多个政府部门密切相关,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协调农、林、医药、民族、发改等各部门合作,将其纳入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相关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并在药材基地建设、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市场监管、财税等方面形成配套的政策措施,为畲医药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监管。畲药目前大多为青草药,销售形式为农副产品,应加快在畲医药理论指导下,提升为省级中药材及饮片,甚至可以借鉴创新,根据其鲜药特色,开发液体饮片。

2.2 畲药资源普查摸底

畲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药材资源的原料保障,应该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为契机,开展畲药资源的普查摸底,充分了解畲药品种、分布、资源蕴藏量等,对于部分产量有限、满足不了大批量生产需求的药材,应提前做好畲药材种植、养殖的技术研究及合理布局的产业规划。重点抓好道地药材、大宗药材的基地建设,保证药材的品质和产量,为畲药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供应,保障畲药产业发展的可持续。

2.3 保护道地药材种源,建设良种选育与繁育基地,培育新品种

加快畲药良种繁育,积极开展良种选育和良种扩繁推广,避免种质退化和变异,影响药材品质。加紧建设野外道地药材保护基地,保护本地野生资源。采用野生抚育与人工繁育驯化两种途径,筛选培育优质种源。开展畲药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建设,着力推进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体系建设。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选育道地性强、药效确切、质量稳定、有机抗病性强、安全绿色的新品种。

2.4 建立畲医药的质量标准

药品的质量标准就是合法的身份证,只有建立符合相关要求的药材质量标准,该医药产品才可能进入市场流通,进入医院及药店等销售终端。畲药产业化发展要以传统的畲医药理论体系为基础,但也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符合国家对中医药产品管理的政策法规。畲药产业应积极借鉴中医药科技进步的经验,在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框架下,筛选出疗效确切,有市场前景的品种,以现代药物研究手段研究和制定质量标准。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创新制定畲药材种植养殖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2.5 加强畲医药人才培养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畲族医药的产业发展尤其需要人才。不仅要特别重用民间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实践经验丰富的畲医药专家,也要从中发现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以及擅长运用互联网经济促进畲医药产业发展的人才。在中医药院校开设畲医药专业或课程,培养有志于从事畲药研发工作的青年科技人才。定期举办畲医药研发技术培训班,提升畲医药从业人员的整体学术水平,以推动畲族医药产业的快速、高水平发展。

2.6 融入乡村振兴建设

畲医药产业发展应当融入畲族村落的乡村振兴计划,让畲族村落的振兴与畲医药产业发展步调一致、协同发展。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变化,森林康养等健康产业版块兴起[11-12],恰逢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畲药产业发展迎来良好发展机遇期。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只有产业得到振兴了,乡村才能留住人,从而实现振兴[13]。对于广大山区畲族村落而言,为了留住人口、恢复耕地、发展产业、振兴乡村,选择畲族医药产业应该是最为切实可行的方向。

3 结束语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要发展少数民族医药,包括鼓励和扶持少数民族医药院校教育、师承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大对少数民族医药的传承保护力度,持续开展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抢救整理工作,推动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并且要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完成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健全中药材种植养殖、仓储、物流、初加工规范标准体系;鼓励中药材产业化、商品化和适度规模化发展,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鼓励创建以中药材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以中药材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强镇。因此,畲族医药的产业发展正迎来其最好的契机,畲医药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产业发展将是振兴传统畲族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畲族医药产业化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畲族三月三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畲族民歌
传统医药类非遗
系统产业化之路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