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梅
(沂南县铜井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沂南 276317)
近几年来,我国玉米秸秆产量不断增加,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受到广泛关注。我国玉米秸秆资源丰富,常年产量维持约2亿 t,相当于每年产生氮肥80 万t、钾肥200 万t和磷肥20 万t。玉米秸秆还田能够补充作物养分,增强土壤肥力。因此,在小麦种植中,应当合理使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优化土壤结构及理化性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增加小麦产量。
我国每年玉米产量巨大,特别是山东、吉林、黑龙江地区,玉米秸秆产量较多(见图1)。秸秆还田已成为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不仅能够杜绝因焚烧秸秆而产生的大气污染,还能增加土壤有机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图1 玉米秸秆产量分布
秸秆中含有丰富的镁、磷、钙、氮、钾等营养元素,符合小麦生长需求,可为小麦成长发育提供诸多有机质。秸秆还田还能提高土壤孔隙度,微生物作用于秸秆产生腐殖酸,腐殖酸和土壤内的镁、钙相结合,能够生成腐殖酸镁、腐殖酸钙,为土壤形成大团粒结构提供条件。
秸秆自身含有诸多有机质,能够为土壤微生物成长提供能源,增加微生物活性及数量,进而改善土壤真菌与细菌含量,使得土壤微生物能够从细菌型逐渐转变为真菌型。土壤增加微生物活性后,可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纤维硝化及分解。
我国有部分耕地为干旱区,降雨量小,有的地块灌溉条件差,不能满足土壤透水性和底墒的要求。而秸秆还田技术能够优化土壤保墒能力,土壤上覆盖秸秆,可降低地表风速,有助于保护土壤,减少扬尘,增强土壤透水性与保墒能力。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和方式有种(见表1),小麦种植中,可根据种植规模、土壤墒情、技术水平等选择恰当的秸秆还田技术和方式,以增加小麦产量。
表1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玉米秸秆还田的经济系数在35%左右,对于田地肥力不足,还田时间和播种小麦时间较近时,则不能还田过多秸秆;对于田地肥力较强,还田时间离播种小麦时间较长的,可适当增加秸秆还田数量,一般控制在500 kg/667m2为宜。如果秸秆粉碎不符合标准,难以有效与土壤融合,会对播种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秸秆粉碎机有格兰RXN400、开元刀神1JH-172、锐远1JH-230等机型,可满足秸秆粉碎要求,作业效率也比较高。
玉米秸秆粉碎后均匀铺洒于农田内,可保证土壤和秸秆充分融合,以免秸秆成堆不利于小麦出苗,对粉碎秸秆潮湿的情况,种植者需及时犁地、翻地,保证秸秆能够迅速腐化分解。种植人员还需控制翻地时间,不能间隔时间太长,否则,秸秆会丢失水分,变得蓬松干硬。因此,需及时翻地,可利用大功率拖拉机进行犁地,耕地深度控制在15 cm,以镇实、耙透、整平为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增加翻耕深度,将秸秆埋入土壤。采用旋耕机旋耕作业,疏松土壤,以免土壤板结。为便于小麦种植,表层土壤(15 cm内)可采用旋耕机进行深耕,增加土壤容重。同时,还要用药剂处理土壤,防治地下害虫,可选用75 kg/hm2乐斯本奔颗粒3%或辛硫磷颗粒3%拌土150 kg/hm2,在耕地前撒施;或是选用7.0 L/hm2辛硫磷乳油50%或3 700 ml/hm2乐斯本乳油兑水30 kg/hm2,均匀喷洒,为种植小麦奠定基础。
在小麦种植玉米秸秆还田中,应当及时补充氮肥,以维持微生物活性。此过程中,施肥200 kg/hm2过磷酸钙、145 kg/hm2尿素,将氮肥洒在秸秆上,有条件的,可利用30 kg/hm2秸秆腐熟剂加速腐熟,优化土壤成分,使麦苗能够吸收充足的养分,解决麦苗缺少磷素、氮素问题。
2.5.1 选择良种。需优先选择稳产、高产、抗逆性强、抗寒好、抗倒伏的小麦品种,以提升增产潜力,规避生产风险。推广的品种有,百农207、济麦22、百农4199、新麦26、烟农19、烟农999、中麦895等。
2.5.2 播前晒种。小麦播种前还需要进行晒种,可防虫、防霉,提高了发芽率,有助于壮苗增产。可在播前30天和10天各晒种1次,选择晴天,将种子均匀地摊铺在席子上,控制厚度为13 cm,不能直接摊铺在水泥晒场或柏油路面,以免温度过高烫伤种子,白天翻动,夜间堆起,连晒3天即可。
2.5.3 适时播种。小麦播种过早会早拔节,易遭受冻害,过晚播种会导致土壤干燥,缺苗,延迟成熟。播种深度控制为4.5 cm,播种量为168 kg/hm2。
2.5.4 播后镇压。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小麦播种后需做好镇压工作,可使用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机来完成,能够踏实土壤,以免由于秸秆还田而增大土壤的空隙,使小麦种子无法充分接触土壤,出现吊根、跑墒的情况,从而造成小麦扎根不牢、发芽不齐,影响小麦品质与产量。
2.6.1 查苗补种。麦田如果墒情较差,需尽早浇水,小麦出苗后要进行查苗补栽,采取疏密补稀的方式,小麦4叶阶段,移栽带2个分蘖的麦苗,控制土深度不压心,压实土壤,适当浇水。
2.6.2 浇水灌溉。麦田平均气温5℃时可进行浇水,做好麦田冬灌工作,浇水后及时冬耕;小麦返青后再次浇水,隔8天浇水第2次;后期灌浆、抽穗、扬花阶段在保证供水充足,抽穗后6天浇开花水,需避开大风天气。
2.6.3 化学除草。对于播娘蒿、猪秧秧等杂草,每667hm2使用15 g巨星干悬剂75%,或3.75 L二甲四氯钠盐水剂20%,或20 g噻磺隆75%,兑水750 kg进行喷雾;对于看麦娘、野燕麦等杂草,使用7.0%骠马乳油0.7 L/667hm2兑水750 kg进行喷雾。
玉米秸秆自身带有一定数量的虫卵与原菌,秸秆还田会将病菌与虫卵带入土壤中,增加小麦的虫害率,如小麦种植使用秸秆还田技术不当,掩埋秸秆较浅,也会增加虫卵的成活率,并且小麦根系难以向下延伸生长,制约麦苗生长,加上秸秆还田会增加微生物含量,土壤如果含氮量不足,微生物会和小麦争夺氮素,降低分解秸秆速度的同时,也会让麦苗由于缺少氮素而生长不良,降低抵抗力,易产生病害。所以,小麦种植使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需高度重视防治病虫害。
2.7.1 小麦条锈病。小麦发病初期植株上有褪绿黄斑,后长出粉堆,形成黑色冬孢子堆,排列成行,平行于叶脉,多发生于叶子、叶鞘、穗部和茎干。可选用80 g/hm2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或是60 g/hm2乳油20%兑水45 kg进行喷雾防治。
2.7.2 麦红蜘蛛。若成虫吸麦苗汁液,麦叶将会产生黄白色斑点,逐渐变成黄色,情况严重的会造成植株叶片枯黄矮小,无法正常抽穗,干枯死亡。麦红蜘蛛喜欢干燥温暖的地方,相对湿度不超过50%,温度为18℃最易流行。防治中,冬春浇水时需振动小麦植株,使蜘蛛落入土壤湮灭。右使用2 000倍液灭扫利20%、1 500倍液新灭剂25%、2 800倍液克螨灵34%、2 000倍液扫螨净20%的药剂,喷洒于叶面进行防治。
2.7.3 小麦白粉病。危害小麦叶片、叶鞘、穗部及茎秆,小麦生长全过程均可能发病,病斑位置长出白色丝状霉点,逐渐加厚覆盖霉层,如同绒毛,颜色从白色向灰色转变,后期为黑色小点。多发于春季较多雨量时期,温度较低会加重病情。在防治过程中,要根据地力和品种,适当推迟播种时间,常年发病的麦田,需喷施2.58 g/hm2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来防治白粉病。
1)秸秆收割后需及时翻耕入土,以免损失水分不易腐蚀分解。
2)秸秆还田后,由于微生物腐蚀分解秸秆会产生诸多有机酸,积累到土壤中,浓度过大会危害小麦生长,需采取干湿交替的方式,适当搁田,提高土壤透气性。
3)尽可能使用病虫害的玉米秸秆进行还田,以免秸秆带有虫卵或病菌,加重小麦种植病害。
4)使用大马力机械切碎秸秆,要求长度在5 cm以内,耕翻入土深度不超过15 cm,掩盖覆土,镇压保墒,能够加快分解秸秆,不会影响小麦出苗。
5)需做好水分和翻压时间的管理,做到边收割、边翻耕,使用及时收割、含水量多的秸秆耕埋,有助于分解。如果土壤墒情不足,需立即灌溉,墒情良好的需镇压保墒,便于秸秆分解。
6)配合施用磷肥、氮肥。腐熟秸秆时会消耗土壤中的氮素,需配合施用过磷酸钙、碳酸氢铵肥料,以补充土壤养分。
7)深旋耕或深耕中做到高留茬,高度为16 cm左右,均匀铺撒秸秆,少免耕田块选择矮留茬,利于小麦出苗。
综上所述,小麦种植中可采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不仅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还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在应用技术中,种植者需注意粉碎、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要点,保证施肥的有效性,还要注意秸秆粉碎长度,充分发挥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增肥增产效果,从而实现小麦丰产增收,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