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心力衰竭患者 自我护理行为、应对方式的影响

2022-08-08 07:29蒋琳绯李晓敏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条目模型对照组

蒋琳绯 李晓敏

无锡第二人民医院 214000

通信作者:李晓敏,Email:chu98g@163.com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功能或结构异常所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1〕,从而引起气短、疲乏、夜间憋醒、液体潴留及口渴等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患者首次发作,常见症状持续数日后,即可转化为慢性心力衰竭。目前临床多以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长期、修复性的治疗策略,进一步改善患者病症表现〔2〕,降低病死率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据有关调查显示,55%的患者在出院后半年内将再次入院接受治疗,其原因主要以其自身疾病认知、药物治疗依从性、是否坚持适量运动、饮食习惯等生活方式的改变为主〔3〕。为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避免患者反复入院治疗、引发其情绪低落等心理功能紊乱,从而影响预后,长期的自我护理与病情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跨理论模型是由Prochaska提出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的护理概念〔4〕,利用系统、综合性的研究方式,强调行为改变的个体决策能力,为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促进健康行为理论。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应对方式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无锡第二人民医院10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③无精神疾病,沟通无障碍者;④具有良好的认知与理解能力;⑤自愿参加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语言障碍,无法沟通者;②严重心律失常;③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④排斥参加研究者。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32~67岁,平均(47.05±15.17)岁;病程:1~4年;原发病:高血压12例,冠心病27例,心肌病11例;文化程度:初中及高中17例,高中及大学33例。观察组男28例,女 22例;年龄34~65岁,平均(46.98±16.05)岁;病程:1~4年;原发病:高血压14例,冠心病29例,心肌病7例;文化程度:初中及高中14例,高中及大学3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知识手册、合理饮食与作息指导、增加心排血量、介绍药物的种类、用量与作用等药物指导、舒适环境护理及相关康复训练,出院时告知并叮嘱其定期复查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干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2.1 建立护理干预小组 由经统一接受跨理论模型培训的专科主任、主治医师各1名、护士长2名,以及高资质的5名责任护士成立护理干预小组,主任医师负责为该组人员完善健康教育内容与护理过程,并于每周开展互动讨论、示范讲解与情景模拟,护士长协助医师培训工作与计划流程;责任护士归纳并对培训内容进行总结。经共同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后,结合本院患者临床资料,定期展开组内探讨,及时根据现存问题适当调整护理计划,以确保护理质量。

1.2.2 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护理构建 见表1。

表1 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护理的构建方案

1.2.3 住院期间

1.2.3.1 无意图期 选取舒适安静的场所,与患者采取单独沟通交流,发放“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个体情况,采用播放音像制品、PPT、健康讲座等形式为其进行知识讲解,并采用反问式进行提问或演示,引导患者注意服药行为是否合理恰当,并指导正确用药步骤、运动及饮食等知识及康复护理,最后了解患者知识掌握度,针对其尚未了解的部分进行再次讲解。

1.2.3.2 意图期 组织科内社交、绘画、沙盘及情绪管理等团体活动〔5〕,邀请自我护理行为较好的患者分享其面对疾病的相关管理措施、治疗期间的情绪体会等成功经验。鼓励患者将自身病情现存问题与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提出的想法与经历,提供解答,培养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积极心理。

1.2.3.3 准备期 ①采取个体化心理疏导,指导其通过冥想放松、听音乐等方式自我调节,并鼓励患者适当参与亲友交流,以宣泄、倾诉内心压力与焦虑。②患者出院当天,为其发放《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日记》,并讲解该日记内容与重要性,同时指导其如何记录与监测,以便日后随访中查看。

1.2.4 出院后

1.2.4.1 行动期 ①医护人员每月定期进行家庭随访,了解患者日常服药、运动及饮食方面的健康行为改变进展情况,引导患者日常进行适当运动,每日药物按时按量服用并做好记录检查。②针对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造成依从性较差的患者,通过耐心询问其想法,及时提供针对性帮助与支持,如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设定服药、运动等提醒方式,适当调整管理日记以做出合理安排,鼓励家属掌握疾病相关护理知识与技能,以便日后协助患者自我健康行为监测与记录。

1.2.4.2 维持期 ①在日后电话、网络、家庭等随访过程中,医护人员针对患者健康行为管理展开全面调查,为不同患者的维持进度进行物理环境干扰、自身认知、情感等多方面因素分析,对自我护理表现维持较好的患者给予鼓励。②引导患者对疾病相关的健康习惯与知识进行复习,针对患者遗忘处以建立微信群、电话等形式展开疑惑解答,着重为其讲解通过自身健康管理等行为护理后,病情恢复较好的患例,激励与巩固其维持健康行为信心。

1.3 观察指标

①自我护理行为:选取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6〕,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自我护理维持(10个条目)、自我护理管理(6个条目)、自我护理信心(6个条目)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分别以40分、24分、24分为满分值,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能力越好,干预效果越有效。②应对方式:采用由Feifel等编制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7〕,该量表共包含20个条目,其中以回避(7个条目)、面对(8个条目)、屈服(5个条目)3维度进行评估,采用4级评分法,哪条维度得分值越高,表示该组患者最常使用该应对方式。③生活质量:采用明尼芬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8〕,该问卷共包含21个条目选项,其中以躯体领域(8个条目)、情绪领域(5个条目)、其他领域(8个条目)3个维度进行评估。该问卷总分为105分,躯体领域与其他领域总分值为0~40分,情绪领域为0~25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反之则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CHFI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应对方式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应对方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MCMQ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MLHFQ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临床上以咳痰咳血、肾功能损害等症状为主的左心衰竭最为常见,单纯性由腹部脏器淤血及体循环引起的肝脏肿大、经静脉怒张、气短、腹水等右心衰竭较为少见〔9-10〕。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不断提升,虽有效控制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死亡率,然而其转变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较高。临床目前主要以减轻症状、改善其生存质量及预后的长期治疗目标为主,然而根据有关调查研究发现〔11〕,70%左右的患者受自身认知程度、缺乏药物知识、自我概念等因素的影响,在长期的规范治疗中常出现漏药、停药等不良事件发生,易引发患者身体出现水肿、乏力等症状表现,促使心功能迅速恶化而导致再住院率升高至27%~47%,最终需再次入院接受治疗,对其生存质量造成极大影响〔12〕。

传统的健康教育往往只注重对患者采取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健康理念灌输,致使患者处于被动状态下接受健康教育,引发出院后因对相关并发症预防等病理知识掌握不够,而引发病情反复、加重等不良后果〔13〕。跨理论模型是在无意图期、意图期、准备期、行动及维持期的连续过程中,有目的的行为改变模型〔14〕。该模型最早用于心理治疗中,改变其不良嗜好及行为,其护理理念认为改变健康意识及行为,其过程与发展阶段尤为重要,需以螺旋式、渐进、分阶段的形式开展,强调制定与行为阶段匹配的护理,以突出干预的针对性、目的性及个体化〔15〕。

自我护理分为保持良好治疗依从性的自我维持,与识别健康微妙变化的自我管理两部分,是指个体为保持健康生命与机能采取饮食调整、自我管理、遵从医嘱治疗、运动锻炼等系列措施〔16〕。然而据有调查发现〔17〕,高达82.2%的患者从未注射流感疫苗,每日摄盐量几乎不曾低于6g的患者多达28.9%,不依从医嘱规定的药物治疗患者更是达到25%~50%,知识缺乏引发肺部感染、胸闷气促等现象增加患者再住院率及病死率。而长期的反复治疗使患者心理健康产生负面、消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患者病情预后,因此,本研究采取院内的无意图期、意图期、准备期的不同阶段,结合播放音像制品、PPT、健康讲座、团体分享、心理辅导、发放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日记等多种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18〕。并在患者出院后的行动期与维持期,以家庭随访形式,了解患者健康行为改变进展情况,及时提供针对性帮助与支持,同时以电话、网络等形式随访过程,为不同患者的维持进度进行物理环境干扰、自身认知、情感等多方面因素分析,针对患者遗忘处以建立微信群、电话等形式展开疑惑解答等护理措施〔19〕。本研究表明,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负面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与自我管理,对其预后造成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应对方式,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条目模型对照组
miR-155在过氧化氢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靶向SIRT1调控机制
自制空间站模型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模型小览(二)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抗螨高产蜂种“北京一号”
圆周运动与解题模型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8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