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窦诗辰 邹宏伟
仲夏,上高县镇渡乡百亩荷田花开正盛,游客纷至沓来,边赏花边拿出手机拍照“打卡”留念,美景刷屏朋友圈。
一村一落皆风景,秀美乡村入画来。近年来,宜春市上高县深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自然环境优势,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将乡村旅游与特色农业、生态环境、红色文化相结合,成功打造“春观油菜夏赏荷,秋看丰景冬访雪”的全域旅游名片,走出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铿锵步伐。
7月6日,罗溪村荷田花红叶绿,清香扑鼻。
▲桐山村村部
“每年6至8月,荷花盛开,来的游客一波又一波。”罗溪村党支部书记罗程辉介绍,该村依托集中连片的百亩荷田,通过举办荷花节、美食节,吸引游客前来赏荷花、摘莲蓬、钓龙虾、品农家美食。为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罗溪村围绕田园水乡做文章,以荷塘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居打造集农业观光、生态采摘、绿色游览和田园休闲于一体的特色农业+旅游综合类景区。
“荷花盛开季节刚好是暑假,如果是周末,村里游客就会更多。”村民罗普家开了一家小商店,旅游旺季每天顾客络绎不绝。不止罗普正,很多村民在田间地头摆摊设点,出售西瓜、葡萄、荷花、莲蓬等农副特产。年轻村民还做起电商,将土特产卖到全国各地。
昔日的种田能手,成了旅游公司的田间管理员。村里剩余的劳动力,成了景区“服务员”,5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返乡创业的“90后”,纷纷利用自家的住宅开起了农庄、饭店、超市。
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如今,罗溪村农村公路硬化率、安全饮水率、有线网络入户率100%,去年村级集体收入超20万元。
时至小暑,连日高温,南港镇的白云峰大峡谷漂流景区成了人们消暑的好地方。
从一个藏在深山中的僻壤之地,到人气爆棚的漂流首选地,南港镇把村里历史悠久的“凉资源”变成了今天人气火爆的“热产业”。
白云峰漂流景区位于南港镇南部,与渝水区,分宜县交界,海拔1004米,被誉为“上高屋脊”。一直以来,这里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越,却无人问津。近两年,镇、村两级班子立足实际,抢抓乡村旅游发展的契机,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山水资源,发展起了漂流项目。通过坚持“党建引领、资源盘活、壮大产业”的工作思路,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立足生态优势,挖掘“潜在力”,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将生态环保与休闲旅游深度融合,创造出一条“旅游+村集体发展”新路子。如今,白云峰漂流景区凭借生态环境的“高颜值”,逐渐成为了当地乡村旅游胜地。
“这井水可真凉啊,快来快来!”新界埠镇桐山村的千年古井旁,游客正三五成群地体验打井水。桐山村是江西省乡村振兴“十四五”重点帮扶村,先后又被评为江西省第三批红色名村、江西省2021年度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市第五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
如何将红色资源转为红色动能,让红色精神照进现实?这两年,桐山村抓特色、创形式、强堡垒,以红军布告旧址为依托,开发千年古井、陈卿云故居等古色资源,引进多个现代农业观光采摘基地和特色农业产业园,创新“红色+”的乡村振兴路径,走出了一条“红绿古”深度融合之路。
“来之前听说是个古村,以为会很落后,没想到,扫一扫村史馆门口的二维码,全村景点的解说都能听,真是又古又‘潮’。”正在参观红色文化长廊的游客拿着手机,惊叹于数字乡村带来的便利和魅力。
今年,桐山村新建了3个4G基站、9组5G云喇叭、制作了“红军在上高”展览的扫码云讲解,以数字化赋能红色乡村的“最强大脑”。如今,桐山村又获评“江西省2021年度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不断擦亮上高乡村旅游的“红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