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中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历任上海歌剧院、上海乐团、哈尔滨歌剧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院团常任指挥、客席指挥或客座教授,原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上海音乐家协会合唱专业委员会会长,原深圳音协合唱团、无锡山禾合唱团艺术总监,“中国合唱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合唱指挥大会权威专家”萧白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23日19时21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因上海疫情原因,笔者难以到场悼念,悲理此文以寄哀思,谢先生相助之恩,告先生学术精神,慰先生合唱英魂!
一、合唱的意义
萧白先生认为,我国在学校教育中缺乏美育环节——这是一个严重的不足,审美的缺失让我们的文化结构变得不完整。我们不仅要拥有知识和技术,也要学会思辨和审美,我们的金字塔并未搭建完成。
怎样才算中华民族的复兴?政治复兴我们已经做到了,经济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上我们也已具备了保卫祖国的能力;这能不能说已经实现复兴了呢?萧白先生说:“一个民族的复兴最后体现在文化复兴,而文化复兴就需要教育,教育则需要平衡。要把合唱作为第二课堂,来弥补我们基础教育的不足,这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从长远来看国民文化素质提高的根本性问题。”
二、指挥的艺术
指挥应该是一个怎样的职业,一种怎样的艺术,需要学什么,应该做什么,很多指挥对这一概念并不清晰。萧白先生画了一张“地图“,使指挥们明确所处位置,要往何处去,需要哪些准备。
作品是作曲家的乐思,情感的凝聚变为作品,而指挥的位置则位于中央,担任着媒介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指挥是简单的翻译工作。当代指挥多把眼界置于作品、指挥、团队三者之间,指挥既通过作品来体会作者情感,又通过团队表演来感染听众。但我们更应当开阔视野、打开思路,实际上指挥承担起了文化传播的使命,要将作曲家的文化财富传播给听众。民族复兴中包含了文化复兴,这其中,指挥也担任着一份使命。作为指挥应当着眼大局,继承中国合唱百年发展。
萧白先生认为,从纵深角度来看,我们现在最缺的是第一个环节,也就是对作品研究得不够,理解得不深。第一个环节为何不称为作品分析?作品分析是一门理论课程,而指挥的作品研究与作曲家、理论家的作品研究是不同的。理论上的作品分析是告诉你:这是什么;而指挥的作品分析则是:它为什么!指挥是在表现音乐,如果不知道它为什么,你如何表现?所以说,作品研究是指挥艺术的基础。在进行作品分析时,指挥对总谱的阅读要精细,不能马虎,不能想当然,不能人云亦云。总谱是指挥艺术的本源,也是指挥艺术的宪法。
1.作品研究:
拿到作品后,查找作曲家的背景是指挥的常规工作,但有些指挥找到的背景未能与作品本身相联系,导致指挥不能构造出作品所折射出的艺术形象。指挥应当深入了解研究作品,通过作品把自己、团队与作曲家融为一体,进而充分表达作曲家的意图以达到感动观众的目的。音乐不仅要好听更要感人,若仅仅是好听而不感人,则变成了一种美丽的摆设。
2.声音构筑:
对于合唱团的演唱方式,是没有绝对固定的,不同的团有不同的演唱要求,但有三大类准则务必遵守:一是准确,二是统一,三是协和。这是合唱的基本条件,也是由文艺复兴时期便流传下来的对合唱的基本要求。在14-15世纪,合唱要求人声自然,但到了17世纪,清唱剧、歌剧诞生了。随着演出场地的变化以及自然声、平直声已不足以表现作品中的戏剧冲突,美声唱法便应运而生,气息、共鸣等一系列方法发生改变,19世纪开始逐步发展产生了“关闭”的高音演唱方法。上述这些传统都融入了当代合唱中,因此当代合唱的音色并非是千篇一律的。合唱团采用何种音色演唱并没有对错,用错了地方的音色才是错误。但无论以何种标准来衡量,“纯净的音质、宽广的力度、多彩的音色”这三个要求都是合唱团能够突飞猛进的基础。近年来,国内合唱团在音质上成绩斐然,当有了好听的音质后就要关注合唱的表现力,即合唱团应具有宽广的力度和多彩的音色以表现音乐。
3.表演艺术:
登上了舞台的指挥就不再依靠语言来沟通,而是用手通过合唱团与观众“对话”。作为优秀的指挥应当言之有物、声形統一。“言之有物”即是指挥的手上要对于音乐有所阐述,“声形统一”则是指挥的动作应与音乐相吻合。指挥要千万警惕不要将指挥艺术技术化,不要用指挥法来代替一切,没有“音乐”的指挥动作便成了体操。
更进一步,如果我们知道了指挥的三个艺术空间,就会发现并感觉到自己缺少的东西还很多,学的东西可能太单一了。当指挥有了“三个艺术空间”的广角,就能够为自己查漏补缺,指挥对合唱艺术了解的广度和深度应该是永无止境的。
三、以《雪花》为例说明
作为一位指挥,对作品研究是必须做的功课;而将作品按照以上表格的形式分析整理有利于掌握作品概貌,有助于指挥理解记忆结构庞大的作品。
从萧白先生绘制的表格中可以看出,作品《雪花》是一首复三部曲式结构的作品,同时可以看作是“奏鸣曲式的复三部”,全曲跨越了很多“力度的阶梯”(力阶)。
作品前两句即全曲的第一个主题,速度是69,力度为轻(piano),音区适中,两句中第二句为第一句的模仿。在作品演唱中要依据作品分句的特点,该句中“花”“飘”是有连线的,应与“无连线的音”相区分。很多合唱团将前两句处理得十分轻柔安静,但萧白先生认为这种处理是值得商榷的。
如第一句,该句并非是一整句,而是由两个乐节组成一个重音,因此与单一重音的乐句不同,形成了两个重音构成的乐句。按照两个重音的方式演唱,则显得活跃并富于动力。这些都是在作品诠释中易被忽略的问题。同时,后面乐句的扩展也充分印证了“一乐句双重音”观点的正确性。
作品中1至16小节是一个完整的段落,由开始的主题句变为两声部的交错,并以复调手段达到情绪推进的效果;而13小节则是该段力度与情绪的最高点,只有表现出这种力度动态变化,才可充分而生动地展现音乐中的情绪。此外,很多合唱团会将稳定的音高等同于稳定的力度,萧白先生认为这是错误的,在作品中哪怕是长音,也应该用变化力度来表现其内涵。
第15小节是作品《雪花》的第二个主题,该主题出现时力度为最弱(pianissimo),速度为52,节奏上一拍一音且无别的因素,因此应演唱得十分安静稳定。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的安静往往并非绝对安静,而是通过动与静的结合与对比来展现安静的意境。同时,这里的安静不能以“虚弱”来表现,而应是“大气”的安静,应将气息连成线,以长句长气和饱满的声音来表现大雪无痕的意境。
第一段与第二段虽然都是描写雪花,却是两种不同的意境,第一段是对于雪花充满热情的赞美,第二段则是人对于雪花的探求。作为指挥,要以音乐结构中的差异为基础,对音乐形象做出区别。
中段出现在明亮的G大调上,同时使用了稳定的主和弦,作曲家以此来表现人对于大自然的赞美。此处虽然明亮,却不能演唱得像战歌,演唱时咬字不可“凶”,不可“硬”。
当完成了三大主题的处理后,还应当精细地处理其中的过渡,最终完成作品。只有这样根据乐谱仔细分析、精细处理,才可以完美地诠释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怀。
2017年7月,萧白先生完成了《合唱指挥艺术——指挥的美学思维与艺术实践》一书。在后记中,他写道:“到此应该结束这本书的延伸了,但,延伸却是永恒的。我想用这本书作为我60年指挥生活的终结,但,指挥艺术没有终点,正等待你继续走下去。路虽漫长,但,你已在路上。”
从2005年至2022年,萧白先生一直担任着上海爱乐合唱团的艺术指导。该团《致音乐(合唱)界的前辈、同仁和老师们的函》中写这样写道:“萧白先生热爱祖国,倾其毕生精力将音乐艺术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全国各阶层人民。他一生兢兢业业,为音乐、为歌剧、为合唱事业献出了无私的爱和终身的奉献。为我国音乐界留下了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和不朽的音乐作品。”
让我们把对萧白先生的哀悼与怀念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让萧白先生未尽的对合唱艺术的探究与实践,在我们的手中得到传承、发扬与光大!愿萧白先生的睿智、儒雅、胸怀、学识、气质永远留在人们心间。敬爱的萧白先生、慈祥的父亲,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