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东 ,九 落 ,沙拜次力
(1.天水市陇右环境保育协会,甘肃 天水 741000;2.甘肃多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迭部 747499)
甘肃多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境内,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3°53′30″~34°02′30″,东经103°37′50″~104°03′10″之间,总面积54 575 hm2[1]。2013年,在WWF和甘肃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的支持下,于核心区工布隆架设了第一台红外相机。此后,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统一部署下,逐年补充红外相机数量,扩大了监测区域。2020年4月4日,在检查甘肃多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荒漠猫(Felisbieti)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Macacamulatta),为保护区兽类新纪录,也是迭部县兽类新纪录。
荒漠猫(Felisbieti)1只(图1),发现于安放在缓冲区苏伊亚黑西北坡灌丛中的1台红外相机,拍摄于2015年,查阅相关文献[2-5],鉴定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荒漠猫。拍摄地坐标:103°50′44.55″E,33°47′02.89″N,海拔高度3 884 m。
荒漠猫隶属食肉目(Carnivora)猫科(Felidae)猫属(Felis),体型比家猫稍大,尾巴较长,四肢略高,耳端具有短簇毛,通体毛色为黄灰色,密杂深褐色和黑色针毛,颊部有两条弯曲的棕色条纹,尾端有4个黑环,环尖介以白色,毛尖黑色[2]。
荒漠猫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国特有种,中国红色名录等级为CR[6],CITES将其列入附录Ⅱ,国内分布于甘肃、陕西、四川、新疆、内蒙古及西藏等地,甘肃省内分布于酒泉、兰州[2]。
猕猴(Macacamulatta)1只(图2),发现于安放在核心区辉加洛阳坡冷杉林中的1台红外相机,2017年拍摄,2次拍摄到同个体,查阅相关文献[2-5],鉴定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拍摄地坐标:103°49′47.71″E,33°43′45.99″N,海拔高度2 762 m。
图1 红外相机拍摄的荒漠猫
图2 红外相机拍摄的猕猴
猕猴隶属灵长目(Primates)猴科(Cercopithecidae)猕猴属(Macaca)动物,别称猢猴、黄猴、沐猴、恒河猴、老青猴、广西猴[7]。体型较其它猴类稍小,面部和两耳呈肉红色或暗红色,眉脊高,眼窝深,上体毛色棕灰,下体毛色棕黄[2]。
猕猴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国红色名录等级为LC[6],国内分布于南方诸省,甘肃省内分布于徽县、成县、康县、武都区和两当县[2]。
本次在甘肃多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荒漠猫和猕猴,丰富了保护区的濒危物种,为研究荒漠猫、猕猴的地理分布和生态提供了基础资料。甘肃多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岷山西端,地形复杂,植被覆盖度高,兽类资源丰富,濒危物种较多。与多儿保护区相邻的甘肃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内,2022年1月也发现了荒漠猫,说明该区域应是荒漠猫栖息地,只是以前研究不够深入,未被发现。
猕猴栖息于较温暖的气候区,在甘肃分布于武都、文县、康县和舟曲,且群居生活,相对容易发现。但迭部县以前从未发现猕猴,2017年2次拍到的猕猴,仔细辨认系同一只。分析认为,甘肃多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没有猕猴种群栖息,该猕猴应是落单迷途进入保护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