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 会 袁红念
科技类企业有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在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过程中争取发挥“主力军”作用。
企业在业务层面的创新活动,有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难度大以及不确定性高等特点,从整体经营的角度来看,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创新活动势必会增加企业的信用风险。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在推动科技类企业大胆、持续创新的同时有效维护其信用形象?系统动力学的一些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管理层做到这件事。
在企业日常经营实践中,因科技创新成功成为行业龙头,或因研发失败而影响企业信用地位的案例屡见不鲜,即企业的信用等级与其科技创新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信用等级评价是授信者利用各种评估方法,综合分析受信者在业务活动中的履约趋势、偿债能力、信用状况,进而对其信用等级进行评价的行为。信用等级评估应当具有全面性、客观性和准确性,能够客观反映企业实际情况,这就需要评估者深度参与到企业各类业务活动中。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已经成为重要评价维度,良好的研发创新生态已经成为企业获得利润的重要来源,是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将企业的研发创新情况量化为指标,并应用于信用等级评估中,不仅有利于全面客观反映企业资产情况,也有利于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有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研发创新与信用评价的相关性,呈现出现以下特点。
现有信用等级并未将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作为信用风险评估的影响因素。现有信用等级更关注企业创新研发活动对企业经营情况的消极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企业在研发创新活动中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与信用等级之间存在负相关性,企业在研发创新活动中的产出与信用等级之间也存在极弱的负相关性。与此同时,随着年份的前移,上述的负相关性越来越强烈,这表明当年的研发创新投入的偿债压力随着成果产生和转化压力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企业的研发创新产品转化率不高,难以有效支持企业的长效发展。如果后续研发创新活动的成果不足或转化率不高,将导致企业难以基于产品的创新实现利润增长,以及行业地位的跨越。事实上,企业的投入产出与企业信用等级有时会存在较为显著的滞后负相关,这间接表明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产品转化率不高,难以支持企业的长效发展,进而直接影响到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评价。
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因果关系图式和流图分析等模型,确定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量类型,具体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发现,上述研发创新与信用风险有两个回路,分别为负反馈和正反馈,分别是:企业短期偿债回路(回路1)和企业融资回路(回路2)。
回路1:企业信用(风险)——短期偿债压力——企业创新决策增量——企业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增量——研发成果——生产销售——盈利能力/经营能力——企业信用(风险)增量——企业信用风险
回路2:企业信用(风险)——融资能力——研发投入增量/销售投入增量/生产投入增量——生产销售——盈利能力/经营能力——企业信用(风险)增量——企业信用(风险)
创新作为当代经济社会中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逐渐成为我国企业家精神的灵魂,也是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之源。因此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可以看作由企业家创新决策引发,各类人力、财力投入支撑而成。在足够的支持下,由研发创新活动得到的研发成果经过生产销售,可以领先对手,大大提升企业的盈利和经营能力,进而有效降低信用风险,形成高信用评级的企业。
若是没有研发成果,或者研发成果优势不明显,则企业的盈利能力或经营能力显著下降,会大大增加企业的信用风险,降低企业信用等级。由此可得企业研发创新活动对于企业信用的影响路径。
企业信用对于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首先,较低的信用风险,意味着较高的信用等级和完善的外部监督,即企业的短期偿债压力变大,导致企业家更偏向于保守的创新决策;其次,较低的信用风险,意味着较高的信用等级和较强的融资能力,能够有效支持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由此可知企业信用对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影响路径。
目前我国科技类企业信用评级并未将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看作是重要的影响要素,或者更加关注企业创新研发活动的消极影响,此外我国企业本身研发创新能力也有局限性。基于此提出完善科技类企业信用评级的建议如下:
将研发创新作为重要影响因素融入到信用评级中。明确企业研发创新活动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具有极大的价值,将基于财务数据的传统信用管理模式转移到融合多方数据,尤其是研发创新相关数据的信用管理模式。根据相关政策和规则,量化出企业研发创新相关指标,并明确其在信用等级评估中所占的比重;
优化和完善信用管理平台。高精度的信用评级结果要求更广泛、更及时的数据交互与共享。目前我国已构建了国家信用信息系统,对部分数据进行了共建共享。未来应联合政府等第三方机构,形成更深入的信息交换、数据共建共享机制,不断提高信用等级评估的精度,进而实现对信用管理平台的完善和优化。(作者单位:重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庆银行金融研究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