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是一场孤单的冒险

2022-08-05 02:12程则尔
知识窗 2022年7期
关键词:群友月度群里

程则尔

读大学三年级的那年,专业课程的学习基本完结。忽然有大把时间空出来,我决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能想到的有意义的事就是学习写作。如果把文学世界比作一张中国地图,我的阅历大概只在县城。选择这个爱好,我心里其实有点忐忑,身边的同学大多选择歌舞、球类作为第二课堂,或者扎堆考证、兼职,我不确定写一些风花雪月的文章,是否会有点不务正业。

好在不久之后,有编辑将我拉入一个文友群。群友几乎都是大学生,来自天南海北,专业各不相同,但对文学都有着相同的执着。像是漂洋过海的孤帆忽然靠岸,我欣喜无比,写作之余最爱和大家交流各类写稿、投稿的信息,聊天记录每天都被刷满。

那时,为了鞭策大家,群里还有一项特色活动——月度成果评比。每到月底,大家把自己当月的写稿字数、稿费收入等信息,以接龙的形式发在群里。前三名不仅能得到群主的专属红包,还会接受群友的“膜拜”。这项活动效果出奇地好,如同每次月考过后揭晓一张排名清晰的成绩單,在既刺激又直观的激励下,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勤奋写作,昼夜颠倒、孤灯冷影的艰苦都可以忽略不计,只为在月底拔得头筹,骄傲地站在聚光灯下。

作为常居前三名的实力型选手,我不仅积极参与月度评比,还会把当月上稿的所有报刊封面集锦起来,得意地展示给大家看。那段时间,与一群同路者簇拥着朝前赶,写作动力如同马达般昼夜不息,我努力发稿,生怕稍一懈怠就落后于他人。

美好的事物,寿命鲜活却也短暂。几年过后,群友们从象牙塔毕业,各自在尘世间跌宕,有人结婚生子,有人被绩效考核压得喘不过气,不再有足够的精力支撑写作这个爱好,于是纷纷停笔。群里逐渐冷清下来,曾经鲜活的头像灰暗去一大半,月度评比活动当然也没能继续下去。

这个时移事易的过程,也是初心被肢解的过程。彼时,我没能从忙碌的工作中挤出太多时间,人生也好像有了更多追求,有时心血来潮打开电脑想重拾写作,面对冷清的作者群和发白的屏幕,感觉曾经的动力不复存在,指尖尴尬地悬停在键盘上空,只能黯然地合上电脑。

在书店逐渐消亡、短视频快速崛起的浮躁年代,失去同伴的我,开始对最初的梦想有所动摇。

2021年秋天,我收到了一份来自远方的快递。启开,两册装帧精美的小说,散发着迷人墨香映入眼帘。作者是当初在文学群结识的小歌,与我同城的一位女大学生,这是她出版的第八部小说,刚刚发售即占据各大畅销榜,送我两本聊表心意。

在微信上致谢时,面对我“估计全群只有你还在坚持写作”的称赞,当初总是习惯安静潜水的姑娘,有些不太理解:“这有什么必然联系吗?别说群里面,哪怕全世界就只剩我一个人还在写作,我该写还是要写啊。”

由此,我知道了对方不为人知的经历。那几年,我们泡在群里胡吹海侃的日子,小歌屏蔽掉群消息,每天坚持写足三千字,看遍市面上大多畅销书,分析市场动向与读者喜好。考研失败后,她在爱好与生存的权衡利弊中详细规划了未来,最终锚定文学道路,于是深居简出专职写作,停掉所有无效社交,从新人开始一步步登峰。

选择之道是否正确,小歌不曾有半分踟蹰,更不需要少数服从多数,而是把不安与孤单慢慢消解,直至成长为知名作家,作品被拍成影视剧,各大出版社争相约稿。

一个姑娘的孤注一掷,让我触动。是啊,努自己的力,发自己的光,哪怕没有一个人同行,也不妨碍你坚定的步伐。因为大家都停笔了,所以自己也就不写了,这分明就不成因果关系,而是懒惰的借口。

多少人纠结在这样的误区:准备自习,必然要去人头攒动的图书馆抢一个位置;打算考研,不进研友群认识几个战友好像就缺了什么;别人都在学英语,我学西班牙语是不是太怪了;毕业后离开校园,再也无法静心学一门新知识——把动力寄托在集体里的横向比较上,其实是不够自信与自制的表现。

一群人共同划船也好,自己单独潜水也好,都不重要啊。认定一件事,不需要询问、讨教、被肯定,查好攻略,备足干粮,直接去做就好。人生本就百样情态、不可复制,努力,终究还是一场孤单的冒险。

愿你既能群体中出彩,也能暗地里旖旎。

猜你喜欢
群友月度群里
奶茶群里戏精多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变出“精彩”
金主爸爸的炫酷
心灵相聚
——老年人群友之歌
一滴水
人兽表演
月度聚焦
月度聚焦
王群友寒夜跳江救人
月度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