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敏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云南昆明 650228)
在当下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人才是促进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地方经济的增长需要人才和智力的支持,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人才培养与输出应与之相适应。地方经济增长所引发的人才需求及行业、企业对从业者知识技能与实践能力的要求,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地方经济是否能够稳速增长取决于人才的培养及输出。西方发达国家对教育与经济已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相关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20世纪末,有关学者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要与地区经济相协调,劳动力要素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是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通过对人才的培养,将纯粹性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已经达成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共识[1]。
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较强的市场性和外部适应性,为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为地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有着需求和推动作用。因此,两者之间需要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目前的策略是发展地方大学,民办高校有着一定的地域优势,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联系。地方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是人力资本,地方经济和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着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对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要合理、有效地发挥民办高校人才培养优势和地方资源优势,使供需链条紧密连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专业性和适应性强的综合型应用人才[3]。
因此,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应以地方经济的增长为导向,满足地方经济多样化的需求,兼顾资源的有效配置,科学、合理地优化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从而为地方经济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民办高校的体制机制非常灵活,具有一定的市场性和特色优势,这就使其具有内部运行高效和外部适应性强的特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必须从地方经济需求出发,找准地方经济、企业行业亟需的人才;明确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寻求适应地方经济增长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是民办高校办学水平及职能的直接体现,随着民办高校在校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而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生源质量下降;教学模式大多仍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就业情况不够理想等。民办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陈旧的教学内容和保守的教学方法,使得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的需求适配度不够,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增长提供服务,分析现状,原因如下。
由于部分地区地方财政对民办高校的支持及投入不足,只注重扩大招生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但重要的教育教学条件建设和文化积累不足,以至于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认识与确立不够准确;民办高校自身的师资力量薄弱,生源质量相对较低,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处于低端状态,并受到来自地方公办院校和高职学院学生的双重竞争压力,人才培养和输出没能合理满足地方经济需求。另外,一直以来的传统办学模式,使得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结构、类型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及培养目标没有完全适应当前及未来地方经济、社会产业的发展与技术的变革,在拓宽专业面和知识面上仍有不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顶层设计不够合理。
目前,许多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趋于“同质化”的现象明显,没有从地方经济的需求出发,缺乏“适应与超越”“通才与专才”“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理念。人才培养没有从高校治理结构和体制机制方面进行完善和创新,也没有从学科专业特色的继续培养、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新等方面出发,更没有形成多类别、多学科、多层次发展的人才培养结构和思路,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系统构架不健全[4]。
民办高校须立足自身办学条件及经济社会需求,把应用和创新作为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形成自我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内部管理没有以地方经济需求为主导,各环节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系统性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以至于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具体实施造成了不利影响。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最终需输送到社会并得到认可与接受。长期以来,以分数、考试为对学生培养结果的主要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简单、缺乏灵活性,还不够全面;单一的应试考试,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丧失了创新的兴趣和动力,不能合理地学以致用,人才培养很难有客观、具体、全面的评价标准,以致民办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准确构建动力不足。
民办高校教师与学校基本上是雇佣关系,与公办高校教师相比,在社会保障、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培训进修、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得不到同等待遇,导致教师流动性大。另外,民办高校教师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年龄、学历、专兼职、职称组成等方面,教师年龄跨度大,以老、少为主,缺乏中青年教师骨干,兼职人数多,缺乏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因此,教师流动性大,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地方经济的需求取向及评价结论会对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产生重大的制约和影响,地方经济增长的目标也会影响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标准。然而,部分民办高校没有充分对市场需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调研,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不够深入、具体;开展产学合作广度和深度都不够,特色优势不明显。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市场竞争力,人才培养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衔接性不足,不能满足现代产业体系和市场经济的多样化需求[5]。
地方经济是由地区内众多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其中教育因素的人力资本投入对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产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教育质量是高校教育的最终产品,体现为人才培养质量,整个教学活动是人才“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最终高校培养的人才会输送到社会。地方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的人才培养及输出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地方经济的决定性影响起到主导作用,它要求在对人才的培养及输出过程中,必须以地方经济发展及需求为依据,最终达到供需平衡。
本文在对云南省某民办高校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及相关信息数据采集、统计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高校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所做的贡献。以调研内容中的教育教学质量为观测点,根据教育教学质量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引入产品的特征价格函数进行分析,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构建提供定量的理论支持。函数定义为教育教学质量的各影响因素特征与最终人才培养质量(效用)之间的关系,两者分别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来分析、探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相关因素,从而优化、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6]。
具体模型函数为:
式(1)中:P为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教学质量),S为学生的专业基础,N为实践能力,L为创新能力,ɑi、βj、Yk为特征估计参数,θ为随机误差值,S、N、L为P的综合体现,以此来定量测算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教学质量)高低,找出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优化构建新的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地方经济增长和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输送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当前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体制机制不健全、知识结构单一、创新实践滞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结果与地方经济需求适配度不够及供需出现矛盾的问题。因此,民办高校应当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确保教育教学各层面、各环节对优化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起到推动作用,能为地方经济增长输送更多的人才[7]。
民办高校要从地方经济增长出发,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经济的精准对接,达到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统一,需要理性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把“学校定位+培养目标 ”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中。民办高校须立足地方经济多元化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规格,通过培养各种专业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不断探索适合地方经济增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民办高校需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地方经济特色,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具体是“入”和“出”之间的有效结合。“入”指的是民办高校将地方经济中优势、特色的产业和行业的需求吸收进来,融入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出”就是根据自身的优势,同时对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学生搭建学习与实践平台,同时与地方政府、企业进行合作,完善多种政策支持和物质保障,取得一定的环境支持,让其认识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意义,并积极参与其中。
民办高校需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及就业市场供需状况构建人才培养的方案及专业设置。第一,民办高校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及行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时刻关注地方经济发展动态,把握发展方向和重点发展行业,合理规划、设置专业,构建有效的课程体系。第二,民办高校应找到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的对接点,按实际情况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使教学能合理、有效地开展。第三,人才培养要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及优势相互结合,抓住地方经济对人才需求和本校优势的交汇点,把供需链条相连接,加强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组合和交叉融合,使资源得以合理配置。
教师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民办高校一方面要营造宽松、良好的外部环境,使教师的待遇和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稳定及培养好自有“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需引进、聘请一些有层次、有学历的企业、行业导师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授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民办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了解当下社会和地方经济需求,不断增加课外知识和信息量的补充,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相结合,人才培养过程应与“兴趣培养、课堂教学、学习引导、实践技能操作、学习质量考核”等环节挂钩,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有效满足地方经济需求。
4.5.1 复合型人才培养
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结合地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为“专业与专业相复合、学科交叉复合、学科基础+专业特色”的复合模式,结合相关专业,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效结合其他专业领域的一些知识,使得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够得到融合与扩展,这样既有利于做好自己的特色专业,又能培养出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用性强的复合型人才。
4.5.2 创新型人才培养
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及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需要,高校应准确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识。在立足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之外,更应把握好未来人才知识结构、能力拓展的趋势,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潜能,注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将来能更好地应对社会和地方经济的多元变化。
4.5.3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建人才培养
基于地方经济、行业、企业亟需技术及薄弱环节和地方经济对人才培养能力需求的定量要求,学校和企业应当合作制定一套“校企共建,联合培养”的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理论+实践”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培养。学校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专业素质的教育,企业则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学校-企业合作培养模式”下,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验到知识与技能的结合,使得教学与实践不脱节,及时高效地结合、运用。“产教融合”是学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8]。
4.5.4 分层教学、分流培养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快速转变,学生生源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存在学生基础差、个性化差异明显、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不适配等问题。为提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个性化发展,应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势,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因此,以培养不同类别的人才为目标,一方面,根据学生的不同起点、学习基础差异和发展需要,建立分层教学的基础课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另一方面,按照学生自身的兴趣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分别以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实践技能相结合为方向进行学习,科学、合理地设置好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技能培训课,使人才培养能分流引导、突出特色,实现多渠道输出。
对于不断变化的地方经济和市场需求,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经济增长需求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人才培养应遵循多样性、多专业、多规格的原则。民办高校要立足本身的办学条件和主要优势,充分发挥特色人才培养优势和地方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准确把握本地市场需求、行业企业的具体要求,在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专业素养、创新实践等方面有所突破,培养方式和途径有多元化的选择,最终使人才素质具有鲜明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