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梦雨,高美玲
(河南工业大学 经济贸易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近些年来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不但增加了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且对生鲜农产品的品质要求大大提高。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生鲜农产品的资源尤为丰富,同时消费需求巨大,如何将这些生鲜农产品保质保量的送到消费者手中对产品的运输过程有着严格的要求,于是冷链物流应运而生[1-3]。但是河南省的冷链物流行业整体并不发达,各地区发展呈现参差不齐的水平,这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并不匹配。文章基于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析河南省各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在发展水平,并进行聚类分析,最终根据各区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出冷链物流构建建议,为以后的研究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本研究采用的是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对所选择的所有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降维,将原来的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较少的综合性指标,即公共因子,并用这些少量的公共因子来描述多个指标、因素之间的联系。
因子分析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图
根据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假设有m个原始变量,x1,x2,…,xm,可以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式中:xi为原始变量(i=1,2,…,m);yi为原公共因子(i=1,2,…,m);aij为特征向量(i=1,2,…,m;j=1,2,…,m);εi为特殊因子(i=1,2,…,m)。
使用SPSS计算出因子载荷矩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最有影响力的标准化公共因子,用线性组合来表示,如式(2)所示。
式中:Fi为标准化后的公共因子(i=1,2,…,m);Cil为旋转后成分得分系数(i=1,2,…,m;l=1,2,…,m);Xi为原始变量(i=1,2,…,m)。
在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数据可获得性、系统性、客观性、可行性等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4]。文中主要选取了4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2020年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上述指标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于《2021年河南统计年鉴》和《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由于原始数据过多且单位不一致,因此对所有数据都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
首先将找到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判断所选取的数据是否适合因子分析。由表2可以看出:KMO=0.793,大于0.7,说明这些数据十分适合做因子分析;并且Bartlett检验结果中显著性为0,其值小于0.001,同样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所以检验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2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
从SPSS的分析结果(表3)来看,有2个指标的特征值大于1,即二者为公共因子,它们旋转之后的方差百分比为46.006%和41.937%,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7.943%,大于85%,说明这两个公共因子可以解释大部分的原始信息。因此利用这两个公共因子来评价河南省各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
表3 总方差解释
用最大方差法对数据进行正交旋转,得到旋转成分矩阵,见表4。由表4可知,公共因子F1在地区生产总值(X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12)、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X6)的载荷较大,因此F1是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农产品需求水平以及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公共因子;公共因子F2在农林牧渔总产值(X7)、农作物播种面积(X8)上的载荷较大,因此F2是反映农产品供给水平的公共因子。
将表4中旋转得到的成分得分系数代入式(2)得:
表4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再利用SPSS计算得出河南省18个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和排名,见表5。
表5 成分得分矩阵
由表6可知,在第一个公共因子上郑州市位于第一名,说明郑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农产品需求水平以及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较高;在第二个公共因子排名上,周口市排名第一位,说明周口市的农产品供应水平较高;从综合得分和排名来看,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存在着区域差异郑州、洛阳、焦作、南阳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较高,鹤壁、济源、濮阳、驻马店、三门峡、信阳等市的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表6 河南省18市得分及排名
聚类分析是通过由大到小的系统分类,形成一个谱系图来反映样本间的亲属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5]。通过SPSS将河南省各市冷链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排名进行聚类分析得出聚类谱系图,如图2所示,可以将这18个市划分为4类进行分析,其中郑州单独为一类,称其为第一类城市;周口、驻马店、济源、濮阳、三门峡为第二类城市;漯河、南阳、商丘、洛阳、平顶山、安阳、新乡、焦作为第三类城市;开封、信阳、许昌、鹤壁为第四类城市。
图2 聚类分析谱系图
从以上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当前河南省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且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各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既要齐头并进也要循序渐进。在划分四类城市层级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各地区的功能特点,最终划分了轴心城市、源产地城市、中心城市和辐点城市。
第一类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物流发展水平、农产品需求水平都很高,综合得分位居榜首(2.52),明显高于其他城市,拥有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还有较高的服务能力,同时也是农产品消费的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巨大市场,适宜发展为冷链物流的轴心城市,在河南省冷链物流的建设发展中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第二类城市的农产品供给水平很高,是省内大部分农产品的货源地,可以在这些产地加大冷链物流设备的投入,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源产地城市,从源头保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供应。
第三类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农产品物流体系较为成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适宜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中心城市,利用其拥有的经济、交通和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冷链物流发展水平。
第四类城市相对前三类城市而言,优势并不明显,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发达水平、农产品供给与需求水平都比较落后,有较大的进步空间,适宜发展为辐点城市,可以受到其他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本市的冷链物流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