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2年7月12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60元和345元。
7月11日,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3.68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其中,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1万亿元,同比多增6867亿元。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2万亿元;其中,6月社融增量5.17萬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7万亿元。从分项看,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融资仍是6月社融增量的主要贡献项。数据显示,6月人民币贷款新增3.06万亿元,同比多增740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62万亿元,同比多增867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6月末M1同比增长5.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2个和0.3个百分点。2022年以来,经济发展环境愈趋复杂,面对为应对国内疫情等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央行持续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上缴结存利润,释放长期流动性。同时,两次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及时推出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为市场主体提供政策支持。数据显示,6月末,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尤其是进入二季度后,4-6月的M2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0.5%、11.1%、11.4%,不断突破2022年新高,反映出货币政策效能不断显现。整体来看,上半年新增信贷、社融规模可观,6月份新增信贷、社融规模远超预期。
7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同意并公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指出,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既是促进有效投资、稳就业保民生、拉动县域消费、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手段。《工作方案》明确了实施以工代赈的建设领域和重点工程项目范围。具体来看:在交通领域主要包括: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和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沿边抵边公路,港航设施,机场,综合交通和物流枢纽等。在水利领域主要包括:水库建设、大中型灌区新建和配套改造、江河防洪治理等。在能源领域主要包括:电力、油气管道、可再生能源等。在农业农村领域主要包括: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产业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在城镇建设领域主要包括:城市更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排水防涝、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保障性住房、县城补短板强弱项、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旅游公共服务项目等。在生态环境领域主要包括:造林绿化、沙化土地治理、退化草原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河湖和湿地保护修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水生态修复等。在灾后恢复重建领域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恢复和加固、生产条件恢复、生活环境恢复等。《工作方案》提出了四项重点工作任务,分别是:形成以工代赈年度重点项目清单;以县域为主组织动员当地群众参与;精准做好务工人员培训;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工作方案》强调,项目前期工作要明确以工代赈要求;项目建设环节要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为确保政策实施,《工作方案》提出将加大投入力度。扩大以工代赈投资规模,在重点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中实施一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由原规定的15%以上提高到30%以上,并尽可能增加。《工作方案》还提出,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依法依规加大对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引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采取以工代赈方式组织实施公益性项目。此外,《工作方案》明确,相关部门要将本领域重点工程项目实施以工代赈工作成效纳入现有相关考核评价范围。对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并通过安排以工代赈专项投资等多种方式给予倾斜支持。
7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确保外地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标准一视同仁。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型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
《证券时报》刊文,近期有烂尾楼盘业主集体决定停止还贷,引得不少烂尾楼盘业主效仿。如果这股风潮蔓延开来,有可能对楼市造成负面冲击,对楼盘销售更为不利,也不利于金融系统稳定。如果是没有出售的烂尾楼,还不涉及购房者,只涉及开发商、银行、其他资金提供方、施工方和供应商,但是因为中国实行预售制度,烂尾楼盘很多已经销售完毕,或者某一期销售完毕,业主在付出真金白银后,面临楼盘无法交付的压力。由于大多数业主是贷款买房,每月还要支付月供。随着期房停工时间延长,日益接近交付日期,业主发现楼盘无法按时交付,心态越发不稳,有动力维护自身权益。楼盘已经销售,正常情况下,房地产维持一定的毛利率,只要不是被各种财务成本拖垮,按时交付还有一定利润,开发商有动力促使楼盘交付。楼盘面临无力支付工程款的情况,绝大多数是房产公司旗下项目公司资金被转走,房产公司以项目公司出资为整个楼盘风险负责,真出事后,往往无法覆盖风险。业主只能迁怒项目监管方,凭什么银行可以继续收利息,期房业主却要面临房产烂尾的风险,而当初交上去的资金,为何没有做到好好监管,任凭项目方挪用?开发楼盘是长周期项目,企业需要大量资金做周转,预售也有一定合理性。项目方挪用资金,是房企的惯用手段,房企有一个特色,做大的公司往往要高周转,在拿地、建房、回款、还债这个循环中,回款是关键一环,让整个循环持续转动下去,但是因为是高杠杆,在房地产压缩杠杆的大背景下,没有新钱进来,房企资金链断裂,导致多地出现烂尾楼。应该明确一点,在这个循环中,最无辜的就是业主,业主主动要求强制停供,也是走投无路,其本心还是希望问题得到解决,能够早日成为真正的业主。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受伤害的不仅是业主,他们可能面临征信污点,还有整个楼市,楼市在危机持续下,买房者会更加谨慎,还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尽管有房产做抵押,但是没有交付的房产,只能成为坏账,当坏账增加,还可能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让烂尾楼活起来,早日交付才有利于千家万户的稳定,各地政府应该研究如何盘活烂尾楼,把死棋下活,追讨转移走的资金,或者引入有实力的房企,将保交付放在优先位置。
近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对网信证券、刘平等6名责任主体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书显示,网信证券连续6年财务作假,虚增利润总额累计超51亿元。具体而言,2012年至2017年,网信证券在买断式回购交易卖出债券时终止确认了其所卖出回购的金融资产,且未就其承担的回购义务确认相应的金融负债,也未在年末计提利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上述行为导致公司向证监会报送的2012年至2017年年度报告财务报表中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利润总额等科目金额虚假:2012年虚减利润总额15.25万元,2013年虚增利润总额3.47亿元,2014年虚减利润总额2.56亿元,2015年虚减利润总额3.59亿元,2016年虚增利润总额22.6亿元,2017年虚增利润总额31.25亿元。对此,中国证监会决定对网信证券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的罚款;同时对时任董事长刘平、时任总经理王媖等5人分别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2万-3万元不等的罚款。6名责任主体合计被罚43万元。
欧洲外汇交易市场数据显示,7月12日欧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比1,这是自2002年12月以来欧元首次与美元平价。另据欧洲中央银行数据,11日欧元对美元汇率由前一日的1比1.0163降至1比1.0098,自2022年年初以来累计跌幅超过11%。德国《商报》网站分析称,欧元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跌与美元走强、欧元区国家通胀高企、欧洲能源危机蔓延以及在欧洲央行加息预期下欧洲高负债国家风险上升有关。花旗集团货币分析师易卜拉欣·拉巴里预计,在跌至与美元平价后,欧元将继续下跌。
世界卫生组织(WHO)敦促各国政府和卫生保健系统采取措施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因为新一轮感染激增正在欧洲和美国蔓延。WHO总干事谭德塞7月12日表示,奥密克戎亚变体的传播,正在令病例数量持续增加,并导致更多的感染者死亡。他建议各国恢复“口罩令”等措施以阻止传播。“新一波病毒表明,新冠疫情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他强调,他“对死亡人数上升的趋势感到担忧”。同日,美国白宫新冠病毒应对小组也警告称,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奥密克戎BA.5亚型毒株或将在全美范围内引发新一波疫情。此前,CDC主任罗谢尔·瓦伦斯基指出,目前美国7天的平均住院人数约为每天5100人,相比5月初,住院人数翻了一倍。世卫组织担心,虽然病例再次上升,但对病毒和潜在变异毒株的监测却在下降。谭德塞说,世卫组织重申,新冠疫情仍然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WHO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Maria Van Kerkhove强调称,“病毒正在全球范围内以非常猛烈的速度传播”,但监测力度(包括确定毒株的检测和测序)正在下降。近期,在BA.4和BA.5奥密克戎亚变种的推动下,欧洲成为新一波疫情的震中,因为在长达两年的“束手束脚”后,人们开始回归大型集会,并恢复了外出旅行。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的数据,在6月的最后一周,英国约有210万人(即每25人中就有一人)检测呈阳性。即使以前曾感染过新冠病毒,人们也可能被再度感染,但接种疫苗确实有助于预防新冠重症。
世界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7月11日表示,全球股市和债市2022年遭遇了至少30年来最糟糕的情况,目前还看不到快速复苏的迹象。贝莱德下调了对股票的预期,并表示,传统的60/40股票债券投资组合和“逢低买入”可能不再是有效的投资策略。贝莱德表示,其已经增加了对投资级信贷的配置,同时减持了发达市场股票。“我们正面临一个宏观波动加剧、债券和股票风险溢价更高的新世界。举例来说,美联储很可能会扼杀经济活动的反弹,只有在冲击出现时才会改变方向。”策略師们写道。贝莱德表示,投资者应该灵活一些,并称所谓的“双稳健”(即稳定增长和通胀平稳的时期)已经结束,如今我们迎来了持续的通货膨胀以及经济活动急剧波动的时期。“我们可能会回到上世纪70年代的波动。这种时期别再‘逢低买入’。政策不会为了阻止资产价格大幅下跌而很快出手。”他们补充说。2022年以来,持续的价格压力让许多投资者措手不及。自2月底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迫使各国央行放弃了对温和或短暂通胀的预测。整体而言,这家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仍持长期看好股市的观点,但由于增长停滞的风险上升,贝莱德近期已减持发达市场股票。贝莱德策略师认为,投资者应该押注信贷,因为估值已经改善,违约风险也得到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