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平
《读破万卷诗逾美 行尽千山路转赊》 刘明明/作
中华传统文化之书法艺术,其最高境界是推崇“字如其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我觉得很有道理,这点在刘明明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我与刘明明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第四届的同学,认识明明的过程很有意思。在中国书法院学习了近一个月,某个早晨,突然听到有人在练嗓子,并在以后的几个早晨都能够听到高亢嘹亮的嗓音,后一打听,原来是晚来一月学习的同学,叫刘明明。因同学都睡得晚,早晨起得也晚,便跟明明提了意见,之后就再也没有听到练歌的嗓音了,只是后来在操场上多了他踢腿练功、健跑的身影。因为是同学,且都姓刘,又同宗“二王”,所以明明很快就成了我最要好的同学之一。
明明是甘肃武山人,具有西北人淳朴、憨厚、实在、真诚的特点,大大的眼睛给人一种憨憨的、温润可亲的感觉。他对人真心,对艺真诚,品行端正,为人诚善,给人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让人一看就觉得是那种可以信赖、心里踏实的人。
明明三十多岁就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属于书法院同学中的佼佼者,但明明对其在书法上已取得的成就并不满足。来中国书法院学习之前,已经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高级班、研修班、专项研修班学习过,得到中国书法家协会胡介文、吴善璋、言恭达、刘新德、崔廷瑶、张锡庚、刘文华等名家的指导,在书法上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品入围了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了全国首届行书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 周年书法大展、全国第五届新人新作书法展、全国首届“小榄杯”书法大展等。他怀揣对书法的热爱、梦想,又来到中国书法院学习,学习上勤奋有加,弄不清心中的迷惑决不罢休,在书法院的进步显然是很大的,眼界更加开阔,对书法的思考更加精深。
明明的书法风格一如其人,温润清爽,自然俊秀,虽不鼓努为力,而功夫、性情已溢于毫端。其书法尤以行草书见长,对“二王”、孙虔礼、米南宫等历代大家的书法均有所涉猎,而以“二王”的行书特别是《圣教序》用功最深,也深得同道的赞许和认可。其用笔丰富,灵动精美;结字端庄,时出新意;章法自然,开合有度,无狂怪张扬之态,得雅俗共赏之美,远追魏晋,气息古雅,颇有可观之处。
《笔墨精良,人生乐事;气质变化,学问深时》 刘明明/作
屈指一算,书法院一别已有十四个年头了,如今,我与明明又取得了联系,观明明的书迹,眼前一亮!乃阅其全篇,又搜其别篇,印象是:能尽精微而致广大者;入古不泥于一家,以理统之,非当下之“集字”大军刻舟求剑,随机生化,故其用笔结字谋篇相合,敢“违”而不犯,于不同中求和。理通则处处无碍,故其诸体皆可观,楷行草隶胜!他深通书理,不管学什么书体,都能融古出新,化古法为己意,能从中汲取、借鉴、巧用,创出既合古法又有新意的作品。从他的楷书可以看出,其颜体楷书融入行书、碑意,创出雄强宽博、正大气象的楷书,又将行书笔法和褚遂良瘦挺一路的楷书融合,创出一种典雅、萧散、简远一路的瘦挺楷书。明明的隶书这几年也是突飞猛进,能看出他的隶书以《西狭颂》为根基,又吸取《张迁碑》《石门颂》等汉隶的养分,将篆籀笔法、行书笔意融入其中,形成了宽博雄厚的面目。他的行书已和十几年前大不相同,能看出他是以《圣教序》为根基,将米芾的险势、颜真卿古厚的墨韵融入其中,真可谓“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意于古法之外”,将“尚韵”“尚法”“尚意”“尚墨”等精神相融,“技进乎道”。他的草书取法怀素、张旭、孙过庭、黄庭坚、王铎,观其大草书作,时如骏马飞驰,时如野卉灿然,时如蛟龙腾霄,时似惊蛇蜿蜒,能收能放,能疾能徐,能润能枯,已有较明显的风格、独特的个性,能将真情实感融入笔端。当今写大草的书家有一通病,就是能放而不能收,点画漂、浮、滑,缺少力度,线质偏弱。可贵的是明明深知此理,他能将篆隶笔法融入其中,他的草书线条古厚、圆浑。这也可能是他多体兼容、相得互补、打通书体的结果。从明明目前的创作状态中可以看出,他正朝着“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艺术方向、自然境界大步迈进。
《气若幽兰》 刘明明/作
中国书法是修心的艺术,通过书法艺术的学习、滋养,明明的品性、修养也进一步得到提高,十年的感觉是真诚,可以信赖。现在的明明已是一位至诚至善、德艺兼修的文艺工作者,他扶弱济困、慈善捐助,得到同行的敬重和好评!更让我大吃一惊的是他为了家乡的文化建设,想尽办法从全国各地征求到全国书法名家题写的“祈福圣地·大福武山”专题书法作品,捐赠给当地博物馆,仅此一点,足可证明他品格高尚,是德艺双修型书法家!
在成绩面前,他很冷静和谦虚,能以能者为师,转益多师,心态平和,胸怀开阔,有所为有所不为,没有丝毫的自满,有的只是更加远大的目标和抱负,这或许真的比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更重要、更可贵。我们应当完全相信,凭着他的真诚与执着,凭着他的聪慧与灵性,一定能攀得更高,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