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一心
漫步在巴黎街头,墨绿色的小亭子随处可见,走入其中,各式报刊琳琅满目:《世界报》《巴黎人报》《费加罗报》……世间百态在这些白纸铅字中变幻,流动始于一页,便能到达世界。美国作家海明威非常喜欢巴黎,他形容巴黎为“一场流动的盛宴”。同样的比喻来形容巴黎的报刊亭也十分贴切。
2004年,由于利润不足、经营困难,巴黎的报刊亭面临关停的危机。为了解决这场危机,巴黎市议会于2011年底减免了报刊亭亭主此前缴纳的所有租金,并授权他们售卖多种商品:雨伞、糖果、纪念品、饮料、地铁票甚至煎饼,从而为报刊亭吸引了更多的顾客。市议会对亭主的唯一要求是,报刊售卖至少占其业务总量的2/3。在这种政策的激励下,巴黎的报刊亭数量逐渐增长,从此前的266个增长到如今的400多个。
2018年,巴黎市政府又启动了一个耗资5240万欧元的大项目,为报刊亭“改头换面”,以期为报刊亭从业者提供更舒适的工作条件,同时吸引更多顾客。从前有着门楣和圆顶的奥斯曼式建筑被更加时尚、现代化的设计取代,摇身一变为由金属、铝和可回收玻璃制成的小型开架式超市,透明的玻璃令不同季节的自然光都能够顺利穿过。
为了方便报刊亭的日常管理,其中还安装了新的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亭子内部的布局是模块化的,也可以根据经营者的意愿进行调整。此外,所有新式报刊亭采用的都是可循环的绿色材料,照明也采用LED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损耗。
报刊亭真的只是一个售卖报刊或者售卖饮料的小亭子吗?在很多法国人看来,并非如此。
一直以来,法国人都将传媒业视为能让民众自由发声的媒介,议会也向来对其保护有加。报刊亭作为重要的纸媒销售渠道之一,其存废无疑对纸媒的发展是生死攸关的事。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重塑了人们的阅读习惯,高速的网络更有利于强调时效性的新闻传播。精密的大数据算法保证了内容和广告投放可以精确地“投其所好”,平台经济更是进一步将新闻内容与传播渠道相分离,纸媒业因此大受冲击。
而只有当数量繁多的报刊亭存在于人们的必经之路上,才能凭借其存在感吸引人们停下脚步,翻阅或是购买。
此外,对于居民而言,报刊亭也为邻里生活提供了空间。改造后的巴黎报刊亭内部面积增大,更加宽敞明亮,有暖气设备和个人储物空间,残疾人士也可以进出自如。报刊亭内提供的冷热饮料与食品更是为顾客提供了舒适的环境,人们可以在这里相遇、聊天、交流。
对于初来乍到的外地游客,报刊亭也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中转站。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购买到各式报刊一览当地风情,还可以在此处购买各种博物馆和文艺演出的门票与纪念品,甚至写张明信片寄给友人。许多报刊亭门口还设有电子交互式地图,游客可以用它查询目的地,使用导览服务。
在亚历山德拉·皮亚内利关于报刊亭的纪录片《LeKiosque》中,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总能从报刊亭里寻找到温暖——迷路的人会去问路,手机没电的人可以临时充电,没有电话的人也可以打个电话。“所有的社会阶层都可能会在报刊亭里相遇,从无家可归者到显贵名流。”亚历山德拉·皮亚内利说。
即使你既不买报纸也不游览,报刊亭存在本身就足以安慰人心。安静又明亮的小亭中,总有一个人在守候。恶劣天气或是危险情况下,它们就是城市的安全灯塔,更是会提供援助的庇护所。
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面对报刊亭的凋零,各国纷纷提出新举措,试图减缓或是逆转这一趋势。
在英国,街头报刊亭的数量日益减少,报刊的零售逐渐转入超市;美国的报刊亭日渐稀少,政府出手支持其变身,扩展服务范围,甚至融入电商概念;德国报刊批发商联合会建立“高效消费者回应机制”,为零售商提供订货销售的指导建议……
诚然,报刊亭已经不再能为城市提供客观的经济价值,甚至还可能成为需要大量投入的拖累,但是它所提供的文化社会价值又该如何衡量?
孩子们攒了很久零花钱才买到的漫画,高中生向世界探出自己“触角”时选择的杂志,上班族通勤前拿取的报纸,用不惯智能设备的老人选取的读物,摊主们用心经营的几平方米空间,所有的这些构成了报刊亭。但显然,报刊亭不止于此。报刊亭可以是通往世界的窗口,也可以是充满烟火气的邻里空间。它是冰冷城市里一道温暖的微光,我们的城市依然需要报刊亭。
(摘自七一网七一客户端/《Vista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