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症采集”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中的应用

2022-08-03 07:10张晓惠李同莲李素莲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骨性膝关节关节

李 润,袁 红,张晓惠,罗 容,李同莲,欧 敏,谭 艳,李素莲

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泸州 646000);2.泸州市中医医院(泸州 646000);3.赤水市中医医院(赤水 5647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病变和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1],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致残率为53%[2]。该病患病率较高,我国症状性KOA(即诊断明确,有膝关节疼痛等症状,并且需要就诊者)的患病率达到了8.1%,西南、西北地区患病率高于华北、东部沿海地区,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3-4]。KOA 的首发症状:病人在上下楼梯时有膝关节的疼痛,典型症状:膝关节疼痛及压痛、膝关节肿胀、僵硬、有骨摩擦音(感)、膝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出现膝内或外翻畸形,对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3]。KOA 的治疗手段主要是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根据病人的病变部位、病情轻重、体质类型及证候特点,来制定治疗和康复训练的方案[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5年发布的第三批中医护理方案中,系统梳理了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证候要点、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健康指导等内容[6]。本研究基于祖国医学“随症治之[7]”、“随症施量[8]”,在实施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过程中应用“随症采集”法,因人、因症,个体化地实施中医护理,获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8 年10 月1 日至2019 年9 月30 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12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项目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核通过(审批号:YJ-KY2018027/GZ-14)。

1.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在50~75岁;③病人及家属知情同意,愿意配合研究。

1.1.3 排除标准 ①膝关节有创伤史、溃疡、皮损者;②合并疾病危及生命者;③精神病病人、不合作者。

1.1.4 剔除或脱落标准 ①无法坚持治疗者;②因不良反应退出者。

1.2 方法

1.2.1 随机分组 根据入组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将病人进行样本量编号(001到120),用SPSS 21.0软件生成随机数字120 个,依次作为每个编号的病人所对应的随机数字,每个随机数字除以2以后会得到余数0或者1,余数如果是0被分入试验组,余数如果是1被分入对照组,这种方法可能出现分组不平衡的现象,可以再次进行随机数余数分组,最后使两组病人各为60例。

1.2.2 干预方法 试验组:在实施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过程中,按照随症采集操作规程,即“采集-分析-处理-反馈”,因人、因症、个体化地实施中医护理。

(1)膝关节疼痛:①耳穴贴压,取穴神门、心、皮质下,两耳交替贴用,埋豆期间,嘱病人每日用手反复按压,进行压迫刺激,每次1~2 min,每日2~3次;②中药熏洗,蠲痹汤或者延胡索汤加减,30 min/次,qd;③雷火灸治疗,qd,20~30 min/次;④中药涂擦,Bid,20 min/次,采用本院骨科特色小黄油进行疼痛部位均匀涂擦,并辅以按摩,小黄油主要成份包括大黄、薄荷、冬青等。

(2)膝关节肿胀:①中药塌渍联合红外线治疗,qd或者Bid,30 min/次,根据病人证型,分别选用解毒消肿散、温通散等加以蜂蜜、白醋、白酒或者温水调和;②中药熏洗,qd,30 min/次;③中药外敷,Bid,2 h/次。

样本均衡化有“过采样”或“降采样”两种方法。对分布极不均匀的数据集,降采样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降采样采用的策略是从“多数类”中选取样本,使其样本数与“少数类”样本容量相当,再与“少数类”结合进行训练。这样不能充分利用采集得到的数据,导致算法结果过拟合。

(3)膝关节僵硬:①中药熏洗,qd,30 min/次;②中药热熨,qd,20~30 min/次,取四子散,主要包括吴茱萸、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装于封包并加热,温度一般50℃~70℃;③穴位按摩,Bid,20~30 min/次,取小黄油作为介质,按摩三阴交、阳陵泉、内、外膝眼等穴位。

对照组:实施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常规治疗和护理。

1.3 观察指标

(1)关节功能评分

干预前评估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的关节功能情况,干预2周后再评价两组病人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采用Lequesne指数评价关节功能,0~3分法计分,评分高者关节功能更差,项目有:关节压痛、肿胀、晨僵、行走能力、关节休息痛、关节运动痛[10]。

(2)疼痛评分

干预前评估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的疼痛情况,干预2周后再评价两组病人疼痛缓解情况。疼痛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进行评价,根据病人主观感受进行0~10分评分,评分高者疼痛更剧烈、更难耐受[11]。

1.4 疗效判定

按照《中药新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其中临床控制:关节活动正常,疼痛等症状消失,积分减少≥95%,X线片检查显示正常;显效:关节活动不受限,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积分减少≥70%而<95%,X 线片检查显示明显好转;有效:关节活动轻度受限,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积分减少≥30%而<70%,X线片检查有好转;无效:关节活动与疼痛等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善,积分减少<30%,X线片没有改变[12]。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指标,用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则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运用的是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120例膝痹病病人中,有5例病人因在住院期间行手术治疗,中止了研究。实施随症采集的试验组58例病人与对照组57例病人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2.2 两组病人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的关节功能评分(Lequesne 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实施随症采集的试验组的Lequesne 指数较对照组低,有差异(P<0.05);实施随症采集的试验组病人干预前和后的Lequesne 指数相比,干预2 周后较干预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Lequesne指数评分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Lequesne index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

注:b表示与干预前比较P<0.05

2.3 两组病人疼痛评分比较

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的疼痛(VA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2 周后实施随症采集的试验组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随症采集的试验组病人干预前后的VAS 评分相比,干预2 周后较干预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VAS评分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

表3 两组病人VAS评分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

注:b表示与干预前比较P <0.05

2.4 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

实施随症采集的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实施随症采集的试验组是93.1%,对照组是80.7%,试验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例(%)]Table 4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3 讨论

3.1 祖国医学对膝痹病的认识

KOA 属于中医学的“骨痹”、“痹证”、“筋痿”、“筋痹”、“骨痿”等范畴,痿痹共存、筋骨共病[3]。根据发病的部位称为“膝痹”、“骨痹”,历代医学文献认为该病的发病机理是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内经》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13];《杂病源流犀烛》中云:“风胜为行痹,游行上下,随其虚处,风邪与正气相搏,聚于关节,筋弛脉缓,痛无定处”[14];故脏腑功能失调,气不行、血不运,致瘀阻是该病发病的内因,而机体感受风、寒、湿外邪,邪气循经而行,内滞经络,造成经气不畅,而生痹痛,则是该病发病的外因[15]。

3.2 中医治疗膝痹病的研究

缓解期、康复期的KOA 病人,可以规范练习传统功法,其中指南推荐采用太极拳,而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等也可视情况选择[3]。针刺(电针、温针、毫针等疗法)能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16]。王进等[17]采用四妙散内服和独活寄生汤熏洗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结果显示其效果比单独使用独活寄生汤进行熏洗疗效好。潘孝锦等[18]在膝周穴位进行针刺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口服西药组。邵洁琦等[19]对膝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型)病人采用右归丸联合隔姜灸治疗,发现对于改善炎症症状,缓解疼痛效果较好。修忠标等[20]选点进行针刀松解治疗,可以恢复关节功能、缓解膝关节疼痛。袁理[21]对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采用蜡泥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改善了病人疼痛、晨僵症状,减轻了炎症反应,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王宏任等[22]采用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认为该方法可以缓解病人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膝痹病辩证分型包括:肝肾亏虚证、湿热痹阻证、气血虚弱证、寒湿痹阻证、气滞血瘀证,应根据病人辩证分型进行辩证论治[3]。

3.3 “随症采集”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中的应用

中医倡导“随症施量”、“随症治之”,也就是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实施治疗,那么“随症采集”便应运而生,主要是指根据病人的症状有针对性地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目前国内对“随症采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王海超等[23]、张文娟等[24]运用“随症采集”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实施中医护理,胡魏[25]运用“随症采集”法分别在带下证中医护理方案和暴聋中医护理方案中实施,卢懿等[26]采用“随症采集”法在蛇串疮病中医护理方案中实施,陈智华等[27]采用“随症采集”法在中风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中实施,效果明显,可改善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能力和病人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2015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本院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影响了部分特色疗法在临床的开展和方案的贯彻实施。

本研究中护理人员在实施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过程中,按照随症采集操作规程,即“采集-分析-处理-反馈”,因人、因症、个体化地实施中医护理。结果显示,干预2周后,实施随症采集的试验组的关节功能和疼痛评分较干预前降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说明随症采集法利于促进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缓解膝痹病病人的不适症状。此外,纳入研究的病人中,症状发生率较高的是膝关节疼痛(89.68%)、膝关节肿胀(56.32%)。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中有两项依从性好、满意度高,分别是中药塌渍、中药外敷,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该类中医护理技术能减轻病人膝关节疼痛、肿胀、乏力、酸软等不适症状,操作简单便捷、不会增加痛苦、没有创伤,病人易于接受。

4 结论

基于“采集症状-随症分析-随症处理-随症反馈”这一标准化流程,运用“随症采集”法实施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因人、因症实施个体化中医护理,提高了病人依从性,有利于消除病人病痛,解决病人实际健康问题,促进病人康复,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骨性膝关节关节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病采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的效果
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膝盖经常咔咔响,小心“关节鼠”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成骨细胞在骨性关节中发挥的作用
人老常捏捏膝关节
关节才是关键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