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 凡
马克思的《资本论》于1867 年问世,在这本举世闻名的著作中,全世界有680 多人榜上有名,王茂荫是其中唯一被提到的中国人。
王茂荫(1798—1865),安徽歙县人,道光十二年(1832 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及兵、吏、工部侍郎等职,是清朝货币理论家、经济学家。
咸丰元年(1851年),随着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国内经济凋敝,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财政危机加剧,财政改革迫在眉睫。当时有铸大钱和无限制发行不兑换银钞等各种主张,其实都是主张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缓和财政危机。王茂荫上书《条议钞法折》,建议发行可兑现银钞,注意和防止无限制发行纸币而造成通货膨胀这一弊端,以便“无累于民”而“有益于国”,被驳回。
咸丰三年(1853 年)。王茂荫上《论行大钱折》,针对之前提出的观点予以补充,再次被忽视。次年,针对清政府发行不兑现的纸币官票、宝钞严重贬值,市场极其混乱的情况,王茂荫三上《再议钞法折》,这实际上是他关于改革币制、缓和危机的第二方案。结果却触怒了咸丰皇帝,王茂荫被斥责只顾着商人的利益,而把皇上的利益搁在一边了,他也因此被调离户部。
王茂荫的这些奏折被当时俄国驻北京布道团大司祭巴拉第收录在1857 年出版的《帝俄驻北京布道团人员论著集刊》里。1858 年,德国人卡尔·阿伯尔和弗·阿·梅克伦堡将巴拉第的《帝俄驻北京布道团人员论著集刊》翻译成德文出版,并更名为《帝俄驻北京公使馆关于中国的著述》。马克思正是看了这本书,注意到了王茂荫及其货币观点,并把这些写进了《资本论》。这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编号为83 的附注里出现“王茂荫”三个字的原因。
在这个附注中,马克思这样写道:“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向天子上了一个奏折,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换的钞票。在1854 年4 月的大臣审议报告中,他受到了严厉的申斥。他是否因此受到笞刑,不得而知……”
当然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译文,当时对“王茂荫”三个字的翻译也是一波三折。马克思原文中的“Wan—Mao—In”,曾被译为“万卯寅”“王猛殷”或“王孟尹”。直到1936 年,郭沫若读到了陈启修翻译的《资本论》,并在清代编年史《东华续录》中发现了王茂荫的明确记载,最终认定“万卯寅”应为“王茂荫”。从此“王茂荫”才真正出现在《资本论》的中译本里。他超前的财政思想、货币理论也开始为更多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