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松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 225126)
探究性学习不仅能突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能使学生通过自学获取到新知识,从而使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探究性学习的显著优势就是能引导学生自己积极思考以及主动探究,关注学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灵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在高中物理的具体教学当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其不仅能够使学生的物理成绩提高,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与思维习惯,通过引导学生在物理课堂积极思考以及主动探究,就能使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基于此,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需注重探究性学习模式的运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首先,有助于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在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探究性的学习模式运用,通常能够使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探究性的学习模式和传统化学习模式相比通常有着较大差异,对于探究性学习而言,其通常更注重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并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该教育体制下,学生就能依据自身的学习方法思考与解决相关问题,而非依据教师的步骤学习.由此可知,通过探究性学习,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能使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
其次,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力提高.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当中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模式,学生可通过教师的引导提出相关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自主研究,以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也明显提高,从而使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力得到显著提高.因此,物理教学当中,物理教师需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自主性提高,从而使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最后,有助于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提高.高中物理的传统化教学中存在的明显弊端就是忽略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的物理知识比较空泛,缺乏实际应用.而在高中物理的具体教学中,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模式运用,则能充分呈现出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以此学生充分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物理知识的运用,从而形成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当中,想要使探究性的学习模式在物理课堂教学当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就需注重其指导作用的发挥,在实际教学时,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从而使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实现高效学习.有效的情境更能够增强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自主参与到物理知识的探究活动中.例如,在对“圆周运动”开展教学时,物理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如:“在实际生活当中,都有哪些物体做圆周运动?角速度是什么?线速度是什么?角速度与线速度存有怎样的关系?”经过相应的提问,学生就能依据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与讨论,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与此同时,物理教师需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并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相应的肯定,从而使高中生自身的学习自信心得到有效增强.在该过程中,其不仅促使探究性的学习模式在物理课堂的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而且还能使学生实现良好发展.
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当中,为了使探究性的学习模式运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时就需注重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运用,在实际教学当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习,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物理活动的探究中,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物理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例如,在对“弹力”开展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对于弹力的概念具有一定的了解,物理教师就需指导学生积极思考实际生活当中与弹力有关的案例,并让学生学会通过弹力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弹力的相关知识点,而且还能使学生通过思考学会自主探究.
在高中物理的具体教学时,教师需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将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呈现给学生,以促使学生可以更加生动直观的理解与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实现灵活应用.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需关注物理实验的教学,在学生对知识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时的自主创造力,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效果.实验作为物理教学当中的必要环节,在物理教材当中通常涉及到许多实验知识.通过物理实验的教学,其不仅能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增强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而且还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提高,并指导学生实施自主探究,最终使高中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例如,在对“自由落体运动”开展教学时,物理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手边的物体开展实验,把不同的物体置于相同的高度,通过重力作用实施竖直下落,并对其下落的速度进行观察,然后,把物体放在真空玻璃瓶当中,并将其在相同高度依据重力作用实施竖直下落,对其下降的速度进行观察.经过实验观察,学生就会发现有空气与真空的状况下,物体下落的速度是不同的.通过引导学生实施自主探究,学生经过自主实验与合作探究得出相应的结论,相同地点、相同高度,物体进行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是相同的.经过物理实验的教学,其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力得到有效提高,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从而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物理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需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将实际生活作为基础,引导学生实施探究性学习,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应用性以及实践性得到有效提高,而且还能呈现出物理课程的教学价值,从而使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促使学生实现良好发展.例如,在完成“牛顿第二定律”的相关知识讲解后,物理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测试自行车受到阻力的实验方案,并让学生依据其设计的方案,估算学生在公路上骑自行车的时候所受的阻力,以促使学生充分掌握与其相关的知识点.基于此,物理教师在教学当中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模式时,需注重探究性的学习模式具备的价值发挥,并将物理知识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讲解给学生,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能在课堂当中,将实际生活作为出发点,以此引导学生实施探究性学习,并充分掌握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类比探究性学习活动,即教学过程中,将物理相关的定义、知识点与物理学习方法的相似性通过类比模式进行推进,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思考与探究.学生在类比的过程中,能够发掘物理知识的规律性,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总结、研究.在类比探究性学习活动中,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全面发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真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基于类比的探究活动能够迁移学生的思想、方法,让学生能够发现物理知识间的共性,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习效率.
物理思想方法能够揭示物理知识的本质,更好的将物理知识融汇贯通,有效的解决物理问题,提高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认识.正确的运用物理方法不仅能够快速的解决物理问题,同时也能够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的尝试和分析,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发展.
如图1所示,用一个夹子将木块夹住,在力F作用下,逐渐向上提升,已知夹子与木块的质量是m、M,夹子和木块两侧间的最大摩擦力都是f,如果木块不滑动,那么力F最大值为( ).
图1
A.2f(m+M)/M
B.2f(m+M)/m
C.2f(m+M)/M-(m+M)g
D.2f(m+M)/M+(m+M)g
解析本题主要是通过隔离法进行解题,通过隔离法分析小木块的受力,可得:2f-Mg=Ma,由此可知,木块最大加速度是a=2f/M-g,通过对木块与夹子组成的系统整体受力进行分析,可知:F-(M+m)g=(M+m)a,并解得:F=2f(m+M)/M,因此,本题选择A.本题主要是对整体法与隔离法进行交替运用,难度虽然较小,可学生在解题时的得分率却比较低,通常是因为学生无法明确相应的研究对象,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实施解题.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的教学当中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模式,其不仅能够使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促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探究物理知识,而且还能使物理课堂的气氛更为浓厚,以促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物理知识的同时,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物理教师在课堂的教学当中,需注重探究性的学习模式开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同时,教师也需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究,以促使物理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