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王炜/通讯员 王宗阳 曹瑞 聂安迪
雄安新区建设伊始,就在燕赵大地上奏响了开创历史、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澎湃乐章。作为工程建设领域综合实力领先的科技型企业,山东省属企业水发技术集团积极发挥人才、技术、产业优势,整合全产业链资源,为雄安新区的建设贡献水发智慧和水发力量,助推雄安新区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同发展、共建设。
2020 年6 月以来,水发技术集团权属汇颐科技雄安公司、水发规划设计雄安公司相继设立,全力服务于这座承载千年大计的“未来之城”发展。截至目前,水发技术集团已承揽了市政、房建、水利、园林等多专业领域项目80 余个,成为雄安新区建设大军里一支中坚力量。
2019 年,雄安新区实现以规划为中心向以建设为中心的重大转变,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集中开工建设,与物理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数字智能城市也进入建设阶段。数字智能城市建设孕育、催生雄安“新基建”,水发技术集团作为唯一一家在雄安集合了BIM+CIM 全产业链技术与服务的企业,以数字技术和智慧施工不断提升建造品质,对接未来更多样、更灵活的建设场景,确保关键基础设施全面满足新区发展需求。
加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成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关键环节。2021 年,水发技术集团权属汇颐科技雄安公司以BIM+CIM 技术参与建设了白洋淀生态清淤三期工程施工总承包二标段项目,对白洋淀两个片区进行清淤以及底泥处理处置、塘水及余水处理、原位治理及生态修复、堤埝拆除。项目建设结合淀中村污染管控、生态补水、旅游污染控制、芦苇收割等工程,为雄安新区建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绿色生态宜居新城提质加速。
雄安发展,市政是基础。“我们参与建设的雄安站枢纽片区市政配套项目总投资高达16.59 亿元,包括管廊、给排水、道路、隧道、桥梁等施工内容,项目周边与K1 快速路及其联络线、雄安站等项目存在交叉,整个片区地下结构非常复杂。”水发技术汇颐科技雄安公司副总经理程亚昆表示,该项目的BIM 应用目标除了通过BIM 模型进行三维技术交底,对土方量、主体结构、围护结构等进行精确算量,提前对预留预埋进行定位和算量之外,还将GIS 技术与BIM 技术融合,验证BIM 模型与GIS 地形的相容性,通过种种措施手段,最终实现该项目基于BIM 的动态可视化进度管理。
有了BIM 技术,一线施工人员通过扫描节段模型二维码,就能随时获取施工范围内主体结构及预留预埋里程信息、位置代码、长度信息、面积信息、体积信息及构件编码,查看构件方量等需求信息,辅助现场施工。
6 月的白洋淀,碧绿的荷叶随风摆动。一个数字孪生城市正在人们的注视下如雨后春笋一般拔节而生,通过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城市肌体每根毛细血管的状况都尽在掌握。
雄安新区是在一张白纸上新建一座城市,物理城市与数字智能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两年来,水发技术集团建设者风雨兼程、日夜奋战,践行着“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建设标准,致力于打造质量过硬、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良心工程、放心工程、精品工程。
由水发技术集团汇颐科技承接的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容西片区的安置房BIM 信息化建设项目,通过开展BIM 应用,共计节约成本380.4 万元,节省工期51天,充分彰显了集团致力质量管控、技术攻坚、精益创优的“匠心品质”,进一步扩大了水发技术集团在数字化建设领域的品牌影响力。
“容东片区E 组团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是雄安新区首批安置房项目,是集中安置征迁群众的重要民生工程,位于河北雄安新区容东片区东部,共分为4 块宗地,共157 栋住宅单体、2 所幼儿园、1 所小学及社区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75.9 万平方米。”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工程量大、工期紧、安全质量要求高,但项目场地狭小,使得多台施工机械同时运行时难于管理,而且项目内管线排布错综复杂,这些情况大大增加了项目施工管理难度。
数字化技术为雄安新区建设和未来的精细治理提供了科学的可视化支持。施工过程中运用BIM 技术,实现了方案优化、辅助施工、协同设计、协调管理。BIM 智慧建造数字孪生平台进行项目协同管理工作,采集智慧工地数据同步上传到数字雄安建设管理平台,通过平台挂载BIM 轻量化模型及GIS 数据实现进度、质量、安全、资料、设备、人员等管理,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数据分析,发现工程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及时做出调整,并对后续工作做出更精准的规划,提出行之有效的预控方案。
项目建造过程中,还拓展了BIM+倾斜摄影、设计施工BIM 模型一体化交付、智慧建筑平台建设、BIM+物联网等多元化创新,为雄安“未来之城”搭建服务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理平台、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世界映射生长贡献水发智慧。该项目获评河北省2021 年第一批智慧工地建设评价最高荣誉“三星级示范工程”。
此外,水发技术雄安站枢纽片区市政配套项目和容东片区E 组团安置房项目还双双入选2021 年度河北省住建厅发布的BIM 技术应用交流典型案例。早在2020 年,这两个项目就获得了市政杯、优路杯、龙图杯、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等多个奖项。
雄安站枢纽片区市政配套项目
一直以来,面对产业数字化转型,水发技术集团紧紧抓住数字化建设契机,加快传统基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价值再造,发挥集团全产业链优势,带动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体系,不断提升产业首位度和竞争力,擦亮“水发技术”品牌。
水发技术集团高度重视数字化建设工作,站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全局高度去认识并推广BIM 技术应用。集团各业务板块相应成立BIM 技术应用工作推进小组,定期召开成果汇报会,系统总结项目应用情况,对项目应用的深度、精度、细度提出修改意见,确保重点项目有序实施。
与此同时,集团还完成山东省级重大创新、省企业创新技术项目等智慧水利课题,承接了山东省水利厅在全省首个采用BIM 评审的试点项目“无棣县黄瓜岭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BIM 建模项目”。
数字化人才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发展最核心的要素。水发技术集团通过提升专业人才数字化能力,积极与科研机构、高校深度合作,承办BIM 技术交流沙龙、BIM 大赛等活动,加强数字技术高端人才的培育,为技术创新和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夯实人才基础。
可以预见,数字化将成为水发技术集团产业升级的“利器”,进而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