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凯 王丹丹
(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665)
随着国家机构改革落地和“放管服”的深入[1],自然资源部门下属单位的职责也相应发生改变[2]。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下属单位深圳市地籍测绘大队原来承担着提供测绘支持、成果检查验收、测绘数据更新和管理等工作职责,而在自然资源“两统一”和新型测绘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队的测绘成果管理范围从原来的国土测绘成果延伸到自然资源相关的测绘成果[3],管理的测绘成果形式也有了变化,既有传统测绘成果,也有实景三维、建筑信息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等成果[4-5]。
除了大队自身职责发生变化之外,党和国家的政策也在变化。《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不仅要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行政管理方式,把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还要创新监管方式,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加快推进政府监管信息共享[6]。面对这种政府监管方式的转变,大队也需要主动转变服务模式,适应新变化[7]。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信息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8]。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推出并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得到了深入的发展[9]。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一套综合性的业务协同与服务平台,能够在更深的层面上来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大队整体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1)统一门户,实现各类应用系统高度集成。随着信息化建设的积累,深圳市地籍测绘大队的业务系统越来越多,每个系统相互独立,信息资源无法有效集中,需要通过在平台中提供统一登录入口、统一认证、统一授权、统一工作沟通机制,以实现各类应用系统高度集成,方便用户使用。
(2)统一数据管理,提升数据服务能力。目前大队各类业务数据分散在各个业务系统或个人电脑中存放,数据没有统一管理,日常业务开展中需要调用数据时会存在诸多不便[10]。随着业务数据不断积累和业务类型不断扩展,数据规范化统一管理会成为业务协同管理的关键。作为测绘数据的生产单位,需要对测绘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统一为数据应用单位提供数据服务支撑。为实现数据全面统一管理、数据服务广泛应用、业务高效协同,建立测绘成果“一张图”,将所有数据集中管理,对内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对外提供优质测绘数据共享服务。
(3)统一基础平台,提升基础信息化服务能力。大队业务服务已逐步市场化,同时上级管理部门对数据的要求也在变化,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提升大队基础信息化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应对未来业务与数据变化的挑战。建设具有前瞻性、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全面性、可扩展性的基础信息服务支撑平台,可为大队后续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服务保障,将信息化服务能力提升到“服务细致入微”的高地。
(4)统一业务平台,提升业务协同与服务管理水平。依托统一的数据资源和基础平台,构建完整业务协同与服务体系。在内部业务协同方面实现大队业务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业务流程的规范化,保证其时效性[11];在外部服务方面打通大队与外部的连接关系,建立大队与市局及其他政府部门、社会大众、测绘单位沟通的桥梁,实现良性沟通,加强大队对外服务能力。
围绕“四个统一”的建设思路,结合实际需求,基于云平台等基础设施,充分运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12],构建满足于内部统筹管理和外部应用需求的测绘业务协同与服务平台,平台采用“四横两纵”总体架构(图1),纵向上包括相关政策制度标准体系和安全运维保障体系,横向上由基础层、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组成。
图1 总体架构图
基础层包括基础软件、软件资源、云平台、网络环境等设施,是整个测绘业务协同与服务平台的载体,为平台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数据层存放测绘业务相关的各类数据,包括基础数据、业务数据、专题数据、档案数据等,各类数据相互关联,为平台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平台层通过各类服务引擎实现系统与数据的集成共享和关联互动,主要包括工作流引擎、规则引擎、表单定制服务、统一消息服务、统一日志服务等,通过组件化的组装提供灵活的模块化部署能力。
应用层面向各类用户,结合用户权限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程度的应用服务,让平台的数据资源更有效地服务于所有用户。平台应用包括“一张图”管理、在线服务窗口、业务协同管理、质量监督应用以及其他各类专题应用。
测绘业务协同与服务平台以统一门户为基础,将各类应用和数据进行集成,以统一入口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整个平台的功能以基础信息平台为支撑,基础信息平台具备公共支撑和应用支撑两大能力,公共支撑是与业务无关的具有通用性的信息化底层支撑,包括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日志审计、图像(人脸)识别、消息队列、电子签名等;应用支撑为具体应用提供的服务支撑,包括通用服务、专题服务、数据计算、定制服务、流程服务等。在基础信息平台的支撑下,测绘业务协同与服务平台的应用得以实现,并能继续扩展,具有高度的集成性与可扩展性。平台的主要功能如图2所示。
图2 平台主要功能结构图
1.3.1“一张图”管理
平台结合现有数据及未来业务发展形势,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建立测绘成果“一张图”,集成现有的地籍、地形、房产、三维等各类测绘成果数据,搭建满足其他自然资源数据入库的服务接口,同时将测绘资质数据、业务办文数据、专家名录数据等非测绘成果类数据纳入“一张图”管理,基于图形实现各类数据的在线可视化查询、浏览和管理,并提供数据共享应用服务。
1.3.2在线服务窗口
在线服务窗口主要面向政府部门、测绘单位和社会大众,为其提供在线的动态服务。通过在线服务窗口,可在线填报项目信息、单位信息并及时更新,能进行相关产品质量检测等业务的委托申请,可实时快捷地查询业务办理情况,提供测绘单位基本信息及信用信息的查询,支持业务相关资料的查询及下载,同时能在线反馈相关意见,为各类用户提供便捷服务。
1.3.3业务协同管理
针对单位内部管理现状和需求,对相关工作和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建立对应的流程,将各项零散工作进行集中,各项流程可自动流转,实现业务流程规范化管理,主要内容有项目管理、任务管理、人事管理、会议管理、培训管理、合同管理、测绘单位信用管理、通知公告管理、绩效管理。
1.3.4专题应用
专题应用实现专项业务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包括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监测、房产测绘生产管理、房产测绘成果审核、地形图对象化动态修补测以及档案管理。
该技术是基于WebGL技术的新型三维技术,突破了传统三维解决方案中三维数据的浏览和运算瓶颈[13],通过三维数据切片,用户能在免插件的浏览器中浏览三维场景。此技术不依赖任何第三方地理信息服务引擎,完全自主研发,实现了遵循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OGC)标准的三维切片(three-dimensional tiles,3D Tiles)地图服务发布。在平台中运用该技术,对三维数据(包括三维建模数据、倾斜三维数据、点云等)进行升级改造和技术革新,整个平台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用户能够在线畅快体验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在这项技术的支撑下,平台能够提供开放的三维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有助于后期开展基于三维地图服务的自然资源体系深入应用。
在实际工作中,用户需要查询和展示流程记录与表单数据,而各项业务数据之间相互关联,平台业务数据具有数据量大、关联业务表多、结构复杂等特点[14],使用传统的检索方式很难高效地展示用户需要的数据结果。海量业务的快速检索技术采用非关系数据结构与特定算法,同时利用“定时同步+消息队列”机制,对流程数据和表单数据进行融合存储,实现海量数据多表单秒级显示。平台通过应用该项技术,有效组织和存储房产测绘、地籍测绘、拆迁测绘等各类业务数据,能够为业务检索提效增速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该技术是基于深度学习LSTM模型和自建海量文字样本库训练高精度模型来实现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技术,通过海量样本提升识别准确率,能够识别打印字体与手写文字,支持各种文档、证件、表格的识别。此外,该技术基于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算法实现表格重建,能够快速重建还原扫描文件表格结构,对合并单元格、嵌套表格等复杂表格结构均能精准识别并重建,对打印或扫描过程中造成的表格框线弯曲变形,颜色变异,模糊等情况具有较好的容错性。平台建设深入融合这项技术,在档案管理、业务办理等工作中进行应用,帮助用户快速准确识别和自动填报信息,并能实现各类卷宗、票据等纸质文档的电子化,满足文档快速录入、存档和检索的需求,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信息录入效率。
根据测绘业务协同与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路,基于上述的平台架构设计和功能应用,建设深圳市地籍测绘大队业务协同与服务平台。平台提供测绘成果“一张图”管理,将业务信息、成果信息集中展示,对内实现业务协同,对外提供在线服务,同时搭建质检监督等专题应用,为大队提供一套完整的信息服务体系。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本文提出的测绘业务协同与服务平台建设,是基于原国土资源职责的信息化基础上进行的。本文的测绘业务协同与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能够集成多个应用于一体,建立科学的测绘成果数据资源体系,完善和规范测绘业务流程,极大提升测绘服务能力,为社会公众、测绘单位等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务,使业务人员可以高效处理业务,让主管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测绘成果和各项业务开展的情况。总的来说,平台的建设思路对全国各地的测绘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